進入初秋才寫下這個帖子來回顧一番過去一年的生活,倒談不上萬分感慨,只是有一種對過往的想念和對新生活的歡欣。
關於擇校和專業,電影算是從小的一種渴望,從工科轉入藝術門類,是需要讓人鼓起很大的勇氣的。且一開始在北大、北電以及重大之間徘徊,北大向來是偏重理論結合實際的,而北電和重大可能更側重於技能的訓練,倒不是說這二者忽視理論的教導,而是北大的理論會將整個藝術的概念上升至哲學,這是讓人覺得神秘而偉大的。且向來中意綜合性大學的氛圍,刨除北電之後,北大和重大之間的差別,就顯現在了北京大學這塊中國top2高校的牌子上,然後一拍腦門,試試吧,隨即將北大MFA圈進了自己的記事本上。
北大MFA從2016年改革後,17級開始,到現在19級剛好經歷了三屆學生,考研試題每年都在改革,從一開始四個方向(分別是廣播電視,電影,音樂,美術)合用一套卷子選答,到後來的分方向出試卷,到20級的提前面試,北大的MFA還在改革之中。整個MFA招收人數從17級的216人報考,錄取72人,報錄比3:1,到18級報考590人,錄取84人,報錄比7:1,到19級的取消學碩,縮招至64人,報考人數達到800,複試分數比18年提高了41分,可見難度一年年加大。
關於筆試,英語政治和兩門專業課,他們在考試中的地位不分伯仲。
北大MFA是考的英語二,但現在英語二的難度並不會比英語一低很多,英一難在完型和匹配,閱讀的難度英一英二相差無幾,但思路不同。
英語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訓練的,越早開始越好,我從三月份陸陸續續開始複習,主要是看考研單詞和英文文章(不是考研試題),備考英語的感覺(我的英語底子是六級520和雅思6.5)。這個時候保持每天過一個單元(新東方紅寶書)的單詞,一篇文章看下來(不需要翻譯)即可。真正進入模擬訓練階段在8月份,8月份開始真正的把歷年考研真題拿出來一遍遍的做。第一遍:仿真練習,對答案,查生詞;第二遍:仿真練習,對答案,全文翻譯(我是拿錯得多的進行全文翻譯)。這一個階段一直持續到十一月底,先做英一,英二留最近兩年的放到最後模擬。同時,作文在十月份開始,每天刷一個題,先自己寫,寫完後看範文,再修改自己寫的(自己先寫很重要!)。很多同學都是純靠背誦,默寫,我個人覺得這是行不通的,英語底子太差的同學是通過背誦和默寫來增強語感和長句的寫作能力,而後面一定是要訓練出自己寫的句子,套模板很容易低分,切記,特別是北京地區的英語判卷較為低分。
政治的複習不建議太早,八月或九月開始即可。我看的是徐濤老師的網課,用的肖秀榮老師的教材(精講精練),政治貴在刷題和背誦。大家都稱政治是得選擇題者得天下,選擇題是拉開分數獲取高分的最有力手段,因為大題大家寫的答案大同小異,分數不會相差特別多,但選擇題的分數可以拉開一個檔次。最後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則看肖秀榮老師的肖八和肖四,以及其他老師的一些模擬卷的選擇題即可。記住!政治的得分秘訣:選擇題!
新祥旭推薦書目
藝術概論部分: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
《藝術概論》姚傑
《美學原理》葉朗
補充閱讀:《藝術學原理》王一川(個人覺得時間緊迫的可以放棄)
知網論文(分專題)
電影概論部分:
《影視鑑賞》陳旭光 戴清
《中國電影史》鍾大豐 舒曉鳴
《外國電影史》鄭亞玲 胡濱
《電影文化之維》陳旭光
《視聽語言》俞潔 邵清風等
補充閱讀:《電影概論》楊遠嬰
《認識電影》路易斯·賈內梯
《影視藝術鑑賞》吳貽弓
知網論文(分專題,十分重要)
電影部分的東西很雜,沒有系統成書,並且能用來答題的知識點很分散,所以閱讀的書目偏多
註:雖然今年藝術基礎考的都是藝術概論的內容,但電影概論的內容非常重要,不可忽視,在進行藝術基礎的答題時,電影概論的內容完全可以充當舉例以論證。
電影方向是進複試45人,最後錄取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一共30人,複試分數線386,還算客觀,刷的人不算多,但高分進了複試的不要得意,低分進了複試的也不要太過於悲觀,複試的分數佔到總分的50%,非常關鍵。再者,2020級的MFA已經將複試提到十月進行提前面試了,資格審查過程直接讓很多人沒有機會進行面試,最後競爭的人數大大減小。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報一個輔導班,我因為初試墊底,複試的時候就報了新祥旭的輔導班,也成功完成了複試逆襲。他們給我安排的一個學長帶著我準備的複試,接下來是總結的乾貨:
複試流程:交材料(包括在讀證明or畢業證書、作品集、獲獎證書、個人陳述、研究生學習計劃等)——等待覆試時間——籤到——抽專業問題(兩道:一題熱點,一題電影史or電影理論or電影常識)——英語水平測試(現場問答:個人簡介or談談你為什麼要選擇這個專業or介紹你的家鄉等)——專業問題回答——老師自由提問、回答——結束。
複試專業抽題:包含兩個題目,其中一個是行業熱點問題,偏重對於目前電影行業出現的問題,或者現象,以及爆款電影的看法,另一個是側重於考察學生專業知識,多是電影史、電影理論及電影常識。
專業抽題雖然是以面試形式進行回答,但思路與筆試作答無二致,也應該是擬好分論點,一二三四,然後在分論點後舉例論證,儘量展示自己的想法,作答語言也要是專業化,學術化的,避免口語化作答。時間不做限制,但不宜過長,語言儘量精簡,儘量不做過多的展開,僅圍繞題目進行作答。
英語水平測試:1.自我介紹 2.說明選擇這個專業/學校的原因 3.介紹你的家鄉。口語作答,藝術類的英文水平測試不難,大概率不會出現英文問答專業問題的情況。準備的短文在兩分鐘左右為宜。
老師自由問答:這個沒辦法提前準備,老師會根據你的個人情況,如上交的個人陳述,作品集等材料來對你進行個人化的提問。跨專業的同學注意:老師大概率問到,你原來的專業對你今後的學習有什麼幫助,你原來的專業在以後的學習中/行業中有什麼優勢等。
因為我是最後一名,老師當時直接問我,你覺得的最大優勢在哪裡,才能夠讓你絕境逢生。感覺當時老師們都特別期待,我一個初試最後一名逆襲哈哈哈。不過,當時被問懵了,回答得比較一般,沒能突出自己的長處,建議大家平時就要多多發掘自己的有點,這個不管問沒問到,都可以準備,自己的優勢,一定要突出!
作品集:重要!重要!重要!
作品集體現的是自己具備在本方向科研能力,包括但不限於拍攝過的片子、照片,寫過的劇本,人物小傳,臺詞腳本,故事,小說,影評,書評等。
啥都沒有怎麼辦,不可能,準備初試的期間一定會要寫劇本、策劃、故事練手,這些也可以作為作品上交。
經驗完結。
寫在最後,希望大家能夠不忘初心。
文章來源於新祥旭,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