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裡什麼都有,就是沒自由

2022-01-04 每日人物

收錄於話題 #反人設 12個

大家好,這裡是反人設俱樂部。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運行軌跡。人生沒有人設,也不希望被貼標籤,更不想被安排按照某個參考坐標系來發展。摒棄刻板印象,展現不同態度,所有話題我們共同討論,至於結論,因人而異。

我們討論過年齡和存款,職場有錢人,真假名媛。這一期我們來聊聊「自由職業」。

文 | 雨秋

編輯 | 金匝 楚明

插畫設計 | 陳聃

每天因為996掙扎的社畜們,也許都嚮往過自由職業的美好:遠離擁擠通勤、低效會議、複雜的人際關係,自己決定工作內容,掌控工作節奏,舒服地賺錢,肆意地生活。可以說,大多數人對自由職業的認知,都被不自覺地蒙上了這樣一層美化濾鏡。

但理性的聲音告訴我們,自由職業並沒有想像得那樣美好。我們找到三位自由職業者,他們告訴了我們同一句話:自由職業裡,有孤獨、焦慮、社交退化,也有舒適、自律、自我滿足,什麼都有,就是沒有「自由」。

當時的我正好30歲,在做第7份工作。我的職業生涯是跟隨著網際網路發展潮流的,門戶網站、微博、APP、產品運營……換了六七份工作,各種類型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去過了,只有一個感覺——身心俱疲。

工作佔據了我全部時間,不是我休息就可以停止的。有一次我去日本休假,在一座深山老林裡,非常原始的地方,一天只通一趟大巴。我就在那輛大巴車上拿出電腦,晃著打字。無論是放假還是休息,不敢不帶手機和電腦出門,消息會不停彈出,很窒息。

這樣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導致我的身體出現問題。身體免疫力下降,整個人開始因為養貓過敏,一開始只是鼻炎,眼睛流淚,最後發展到很嚴重的哮喘,還得了蕁麻疹。

隨著年紀上來,中年危機也越發強烈。網際網路行業整體很年輕,我覺得自己的可替代性有點高。與其等到35歲以後被優化,不如提前開始想出路。所以我想找一份工作,它是一種技能性的,它是能隨著時間積累經驗,越老越吃香的。

我希望它是可以今日事今日畢,看得見摸得著的,跟原來工作不一樣。思考方向的時候,我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女生在法國學習藍帶(法國西點培訓學校),覺得她做的蛋糕很好看,這似乎是自由職業的一個方向,我決定去試試。

 

其實去做自由職業者,一開始我也是很猶豫很害怕的,這基本意味著放棄了之前7年所有的職場積累。我當時還發了一條朋友圈,」以你現在這個年紀,有一筆錢,這筆錢夠買一輛車也夠去遊學,你會怎麼選?「那條朋友圈下邊,80%的人都選了去遊學。可見大家心裡都有這個願望,但邁出這一步需要莫大的勇氣。

我很怕自己是3分鐘熱度,所以先在北京報了短期的課程,在職的情況下每個周末去上課。上課地點距離我住的地方很遠,課程時間是早9點到晚17點,我早上7點多出門,晚上19點多到家。上班995,周末每天12個小時,堅持了一個月。這也證明了我並不是一時興起的頭腦發熱。

最終,我去了日本藍帶學校系統學習,學費和生活費,總共花費了一輛特斯拉的錢。這筆錢原本還真是打算買車的,我和另一半在北京沒有房子,本身物慾很低,也一直有存款理財習慣,這些年北漂打拼積攢下來的錢可以付的起首付,但是我們不希望年紀輕輕被房子困住。

如果背負房貸的情況下,我的選擇也許會完全不一樣,更大概率沒有勇氣從零開始。負債的情況下去做自由職業,一旦失敗,會面臨非常艱難的境況。

 

今年中秋節,我正式開了線上店,才發現自由職業,真的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店裡上線的第一款產品是月餅,製作月餅那3天我一共睡了不到10個小時。一天凌晨3點,我還在搓月餅,人都傻了,感覺自己就像流水線的女工。一共需要製作250個月餅,我當時覺得自己就是個250。

也是因為第一次,沒有任何經驗,進貨、快遞的時間都沒有算好,最後給自己留下製作的時間只剩3天了,那3天幾乎都在通宵。那種情況下,訂單就在那裡,其實是需要你高度自律來完成的,沒有什麼別的辦法。

後來也是,每天都會遇到因為沒有經驗導致的各種困難。接了婚禮甜點臺、企業慶典蛋糕的訂單,一點經驗都沒有,我對工作量的預估都不太準確,不知道自己做的速度,還有這個量意味著什麼,我只能靠通宵把時間找回來。最近這一個月,我沒有一天完整休息過,之前有一天,是我開店以來第一次沒有單,我居然有一種開心的感覺。

 

但是,當時賣月餅效果很好的時候,我會興奮得睡不著覺,甚至覺得自己不需要睡覺。自己一個人完成一大攤事時的成就感和快樂,是上班比不了的。

收入方面,第一個月就已經超越原來的工資了,我覺得算是完成了一個小小的目標。

沒有時間去社交,但交友質量反而提升了。以前我有點討好型人格,對我不是很感興趣的人還會花時間維護一下,現在對這些人我回復得特別簡短,精簡了自己的朋友圈。

我為朋友做婚禮甜點臺當天,所有賓客吃完甜點後,圍著我誇讚。我看到有一些本來不想吃的人,被別人特意喊過來嘗試。那些叔叔阿姨圍著我說,我兒子明年結婚要找你做甜品,說著就開始加我的微信。被十幾二十個人圍著誇的那種感覺太神奇了,大家就是這麼直接地表達自己的熱情。

最重要的是,它讓我保持在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狀態裡面。雖然時間不自由,但是人的狀態是積極的,是我自願放棄了那種自由。

 

1. 目標明確,不要為逃避一件事情來選擇做自由職業,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目標、能力,再去做這個事情。

2. 經濟上有一定的儲備,如果啟動資金比較少,一定會為了掙錢去妥協很多事情。

3. 要有一定的人脈積累,幫助會特別大。我目前接到的單子多是朋友、前同事介紹的,人脈會讓你自由職業的路更寬廣。

我之前在攝影工作室上班,非常自由,大部分時間都在戶外拍照。之後跳槽做新媒體運營,工作輕鬆但學不到東西,有點虛度人生。公司要求必須每天坐班,我沒辦法做自己喜歡的攝影。

後來,公司不景氣,勸退大家離職,工作5年、27歲的我失業了。周圍很多人包括我的另一半都建議我不妨趁這個機會試試自由職業,比如做個旅行博主。不管是攝影還是運營,這些經驗我都是有的,而且我自己對旅行有很濃厚的興趣,我決定放手去試一試。

2017年9月,我完成了第一篇產出,把半年前的雲南之旅整理成遊記發表在馬蜂窩上,正式踏入自由職業的領域。

 

▲ 圖 / 馬蜂窩@二硯與馬桶

雲南遊記發完之後是國慶長假,我和另一半去了土耳其。土耳其的視頻一共做了4條,斷斷續續更新在微博上。視頻發布以後發現根本沒有人關注,只有幾個、十幾個贊,都是原來的同學點的。

當時我已經大半年沒有收入了,沒收入就沒關注,沒有商業機會,開銷花的都是自己之前的積蓄,以及另一半工作室的收入,只出不進,停滯不前,這種狀態是很讓人難受的,當時甚至猶豫過,要不要重新去找個工作。

視頻沒有效果,我把希望寄托在那篇遊記上。遊記前前後後打磨了半年,初稿文字其實一周就完成了,但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寫,修圖、排版、標題全部反反覆覆地磨,2018年4月初,我終於發表在了馬蜂窩上,依舊沒有水花。

轉機出現在4月的最後一周,遊記的右下角多了「蜂首」標誌,我上首頁了,一天沒結束瀏覽量已經過10萬。當天收到了很多私信,大大小小的合作。憑藉這篇遊記,當月我接到了2個商業合作,後來才一點點變好。

雖然也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候,但今年又遭遇了疫情,這對旅遊博主的衝擊巨大,和我們同一時期做旅拍的很多人都不做了,因為生活難以為繼。我們倆上半年就完完全全沒有收入,在家待著,發之前拍攝的積蓄,省吃儉用。

▲ 圖 / 馬蜂窩@二硯與馬桶

 


即便做自由職業者,卑微乙方的身份,還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旅行博主也是靠商業合作賺錢,需要配合客戶的一切要求,有些客戶會催著我交作品,交完後他們一周之後才反饋,要求我立即修改好。有一次我們在新疆,酒店信號不太好,視頻很多都傳送失敗。客戶深夜11點給我們提了很多修改意見,要求我們必須當天改完。

我們最開始提交的初版,客戶是滿意的,只提出來很細微的修改意見。當我們修改好交回去,他層層反饋給上級、上上級的領導,一周之後的修改意見是推翻之前的所有框架,重新製作。

1分鐘的視頻,提出十多條修改意見,每條都極其苛刻,合作應該是基於雙方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進行的,那一次我覺得有點歧視和故意刁難了。

還有的客戶找我溝通完一個合作,之後很長時間沒有後續。後來發現他找了其他的博主,但我知道那個博主的內容質量不如我,數據也是刷出來的,但他報價比我低,數據看起來比我好,這種時候是讓人很崩潰的。

 

▲ 圖 / 微博@馬桶家的二硯

當然,自由職業也有非常幸福的時候。

去年11月份,我去了墨西哥,參加了當地的亡靈節,他們在那一天紀念去世的親人。當地人會把墓地裝飾得很漂亮,插上萬壽菊,大家聚在親人的墓碑前唱歌跳舞。他們覺得在這一天,去世的親人會回到這裡。逝去的人被自己的家人惦記著的感覺特別打動我,我們去到墓地的時候,他們完全不抗拒,還很熱情地給我們講述和親人的故事。

之前去日本青森的時候參加過當地的睡魔祭,是在日本東北部特有的節慶。大家晚上上街,邊打花鼓邊遊行,通過這種方式驅趕走體內的睡魔,驅趕走讓人犯懶的困意,幫助人們重整旗鼓,有更多幹勁去工作和生活。讓我特別有感觸的是,全村所有人都來參加,無論是嬰兒老人或是殘疾人,文化的傳承做得特別好,而且大家會齊心協力一起為這個節日做準備。

我比原來多了很多出去旅行的機會,閱歷越來越豐富,開朗了很多。原來上班時精神狀態總是很疲憊,不願意和別人交流,現在特別喜歡主動和陌生人聊天,有點話癆。

▲ 圖 / 微博@馬桶家的二硯

 

1. 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是一時衝動,肯吃苦肯花精力。

2. 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最好時間比較自由。

3. 有工作經驗,最好在大型公司工作過,能學習到大公司的工作方式。

4. 規劃好自己未來的收入來源,這是所有自由職業者都會面對的問題。

當時所在的公司處在下坡路的階段,我開始看其他的工作機會。但我發現,我沒有特別想去的公司,市場上這些公司的職位或公司的規模,都對我沒有吸引力。

我工作了4年,感興趣的工作和職位基本上都輪了一遍,沒有什麼再能突破的地方。如果自己還是一成不變地做重複性的事情,我會很難受。我開始反思我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一輩子不斷跳槽換公司,工作幾年遇到瓶頸,再跳槽換公司,這種死循環不是我想要的。所以那個階段我開始思考,有沒有一種生活和工作方式,是能夠脫離上班體系之外的,我想到了自由職業。

▲ 圖 / 豆瓣@林安

 

正式辭職半年前,為了自己今後的發展,我決定從那些不上班的人身上尋找經驗,找身邊的自由職業者聊天,看看他們在做什麼,是怎麼樣走上自由職業道路的。

了解多了之後,我開啟了一個「100個不上班的人」採訪項目。

放棄聯合國工作,去日本鄉下殺野豬的女孩;

工作18年的鐵路工人辭職去航海,駕駛三角翼環飛澳洲大陸;

29歲突然失聰,為籌集30萬手術費成為手帳達人的女孩;

十幾年工作經驗的通信工程師和審計,相約辭職當搖擺舞老師;

扔掉體制內的教師崗,成為一名小眾玉雕師。

一個個自由職業人給了我非常大的能量和勇氣,他們沒有年齡限制,沒有固定活法,在不同城市間遷徙,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中切換,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

100個不上班的人陸陸續續更新在了我的個人公眾號上,反響很好。閱讀量穩定,粉絲增長很快,給了我很大信心,而且沒多久就有廣告主找到我。辭職半年前為了自己找尋方向開始的試驗,讓我辭職後第一個月就接到了商業合作。

100個不上班計劃有了大量積累之後,我出了一本書《只工作,不上班》,很多人的生活因為這本書發生了改變。豆瓣上有關注者一年後給我發私信,說他一年前還在猶豫,而現在已經正式成為自由職業者了。

 

▲ 圖 / 微博@林安愛拍照

收入不穩定,社交缺失,心理上的焦慮抑鬱迷茫,這些都是自由職業初期的共性問題,誰也逃不掉。最大的困難,就是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會間歇性的喪失方向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每一步路都要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人能夠交流,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我也不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會不會迎來曙光。

反覆質疑我的決定是不是錯的,是不是出來的太早了,是不是自己並沒有那麼強的能力去養活自己,這個黑暗期持續了3個月左右。

晚上睡不著覺,閉上眼睛腦子裡全都是事情,覺得自己可以做這個也可以做那個,有非常多的想法不斷蹦出來,整個人經常失眠到凌晨三四點。有時候剛準備睡覺,又想到一個事情,趕緊拿出手機,在備忘錄上記下來,生怕自己忘了。

也不敢出門,沒有什麼社交,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還在最起步的階段,如果把這個時間拿去做別的,我會覺得很內疚,我覺得自己拖慢了自己的進度,滿腦子都是一個聲音:我要儘快讓自己穩定下來。

做自由職業後社交驟減,我們跟上班族是有時差的。社交減少也是讓我情緒低落的一個原因,所以後來我逼迫自己定期出去社交,我後期去組織自由職業者們的線下沙龍也是因為我自己需要它。

今年辦沙龍辦得非常頻繁,大家都在經歷各自的困境、黑暗和迷茫,活動中發現,原來社交減少、情緒低落是大家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活動,他們可以找到一些共鳴和安慰,也感覺自己找到了組織。

 

社交本身是很矛盾的存在,我們需要它,同時又逃離它。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做自由職業之後,物慾和消費欲望降低了很多。上班時的欲望多是源於我們需要頻繁社交,要穿好看衣服給別人看,要背好的包去參與比較重要的場合,但那個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當我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工作的時候,我發現需要的東西就是這麼多,欲望是自然變低的。

自由職業者選擇了一條大多數人不會選擇的道路,需要錯峰去做很多事情。我腦海中一直有一個畫面,早晚高峰的地鐵站,人流都是朝一個方向行走的,而自由職業的人是往反方向行走的,在孤獨的逆行過程中人容易迷失。

我採訪過一個潛水教練,她從外企辭職出來,做過刺青師、瑜伽教練。她曾經花很多時間去尋找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也曾經因為這個問題受到情緒的困擾,甚至抑鬱過。

後來她發現其實人生意義是別人思考的結果,於個人而言,只需在乎當下的感受。很多事情做出來,在世俗的意義裡它不值得一提,但只要你自己感到開心,你覺得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那就是有意義的。我跟她聊完之後,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圖 / b站@林安愛拍照

1. 有目標,喜歡突破自己極限的人。

2. 經濟基礎不能太差,至少不能負債太多。

3. 我接觸的眾多自由職業者,普遍對自我要求比較高。總體來說是不太容易被規訓,自省能力強,善於發現自身問題的一類人。

▲ 圖 / 微博@林安愛拍照

 

自由職業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它得做好自我分析、人脈積累、經濟儲備……各方面充足準備後,再開啟地孤獨之旅。初期會遇到超越上班的挑戰和困難,從業者需要極其自律,忍受孤獨和自我懷疑,承擔可能失敗的風險和壓力。

所謂的時間自由、生活自由、財務自由,短期內也許都無法實現,但它帶來的長期收穫和成長,每個人內心的充盈和滿足,是打工人無法體會的。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自由職業,對於那些喜歡突破自我的人來說,也許自由職業是個值得嘗試的方向,而最終的選擇權,隨時都在每個人的手中。


相關焦點

  • 清醒點,自由職業裡沒有你要的自由
    就在你被擠得七葷八素也要趕上考勤打卡時,有群人還在被窩裡流著口水睡得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爬起來擦擦嘴角,打開手機。什麼時候最羨慕自由職業者?恐怕就是這會兒了。不必為昨晚熬夜後悔不已,不必強迫自己還沒睜眼就得從床上爬起,不必趕早班車,不必坐班 ......
  • 自由職業的核心是職業,而不是自由
    ●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躺贏人生」不靠譜,自由職業不自由
    而固定職業者,雖然時間上相對不自由,但穩定收入帶來的安全感從某些程度來說也是另一種自由。自由職業往往反映的是一種所謂的「圍城情結」:城外的人拼命想進去,城內的人卻拼命想出去。有個悖論說,有限才有自由。若無限制,也無自由,自由因限制起,限制為自由破。
  • 自由職業,麻煩總比自由多
    這幾個月裡有波折、有心焦,現在總算漸漸找到了穩定的節奏。因此就有了這篇推送。這既是經驗總結,也是給正在考慮脫離傳統工作狀態的朋友的一份操作指南。自由職業會帶來哪些影響方方面面,有些需要提前做準備,有些慢慢摸索下來問題也不大。這一部分不太涉及實操,可以略讀、快速跳至第二部分。
  • 自由職業,想要自由就先自律
    說到自由職業,我最先看到的是旅遊博主房琪,畢業三年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很誘人的字眼就是「旅遊」「百萬」,在想有這麼好的事情啊,邊旅遊邊掙錢。旅遊也是我的理想,特別是每次去旅遊前的做攻略我都可以通宵達旦,興奮不已。
  • 什麼是自由職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自由二字,看我幾年前的觀點:自由)聞著香,打著坐,突然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想要寫點什麼,關於自由職業,我當下的思考。一直以來,自由是自己非常看重的東西,隨著經歷的增多,閱人閱己的路上,對於自由,此刻有了一些新的觀點。
  • 糰子說丨人人羨慕的自由職業,真有那麼自由嗎?
    不用忍受早晚高峰擁堵的通勤,有更多精力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這或許是許多人關於自由職業的想像,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自由自在」地賺錢。自由職業者可能會經歷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幾個月接不到活、一個人在家待久了快要「自閉」……很多人羨慕自由職業,可能只是被「自由」兩個字所迷惑。什麼是自由職業?
  • 自由職業是未來趨勢,有哪些靠譜的自由職業
    你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做著自己喜歡的職業,有著高收入,內心自由,曾經這是多少人的夢想,而如今,有許多人已經實現了夢想。隨著網際網路和共享經濟的興起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自由職業。當物質逐漸滿足之後,精神上的自由是最可貴的,自由職業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什麼是自由,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時間才是自由。
  • 自由職業,是你想要的自由嗎?
    自由職業,確實是有相對自由的,但真的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你真的追求獨立自主,不僅僅是執行,想更多的發光發熱的影響到別人,做自由職業還是可以的,你的內核會驅動你向前行,否則,真不要。一個人活成一個公司,你真以為是你想像的睡覺睡到自然醒嗎?
  • 自由職業都有什麼「自由職業者」英語怎麼說?
    自由職業都有什麼 不管你是否懂網際網路,你都可以操作,而對於新手來說,想創業,競價藍海虛擬教程項目是不錯的選擇,做藍海市場,競爭小,基本當天操作,當天就可以出單,廣告費50-100廣告費出一單,利潤300+,每天十多單,月利潤5萬以上,最重要的是啟動資金少,三五千塊錢就可以啟動,像是滾雪球一樣,項目越做越大,到後期就是躺著賺錢。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什麼自由職業?
    ●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你想要的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道軒沙龍NO.753
    那麼,什麼是自由職業呢?它也可以簡稱自由業,其實就是靈活就業,是指脫離了企業與公司的制轄,以個體勞動為主的一種職業自我調節時間地點工作的一種職業。 比如律師,自由撰稿人,獨立財會師以及策劃師等,推而廣之,凡是沒有組織的,諸如此類獨立美術人,音樂人,網際網路技術精英等都可以歸類為自由職業者。
  • 每次都聽說自由職業,可是自由職業到底是做什麼的?點開圖文長見識!
    這類人沒有明確的界限,存在於各個行業,大多以從事腦力勞作為主,多數人有一(或多)技之長,獨立工作,不隸屬於任何公司,辦公地點、辦公時間不受約束,你可以自由的安排你的工作和生活,與此同時你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和也不會享有一些政策,你可能很窮壓力很大,但也可以很富足生活很輕鬆。2自由職業者的壓力。
  • 自由職業,其實一點都不自由,甚至連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很多人都很羨慕自由職業者。他們認為自由職業者工作輕鬆,收入高,不用看老闆或者上司的臉色行事,不用朝九晚五甚至朝九晚九的工作,想幹活的時候幹活,不想幹活的時候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哈。那麼,自由職業者真的如同大家所想像的那般輕鬆、自由嗎?
  • 自由職業是一個人的創業
    有能力又有閒,和客戶一言不合,我就去洱海邊呆三個月回來再說啊!(天真臉)聽了太多的類似對話,我決定和這個名詞死磕一次。比如納米技術、量子力學、哈佛商學院、愛國……當然,包括自由職業者。 什麼叫做自由職業?英文其實更接近本質(self-employed)自僱者:不屬於任何組織的人——按照這個定義,外包、臨時工、個體戶、都是自由職業者——替自己打工的人。中文翻譯加進了「自由」兩個字,一下子就性感起來了。那麼。最吸引人的「自由」在哪?
  • 自由職業生存現狀:每天都很焦慮,但不想回去上班
    事業上的收穫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自律和熱愛生活。這些都是他們選擇繼續自由下去的理由。而剩下17%不能維持生活開銷的人中,超過一半人表示1年內會重新回到職場上班。脫離了上班的束縛,自己反而一下子放縱起來,就像考上了大學就丟開書本一樣,自律什麼都是說說的,完全做不到,很焦慮很不安。
  • 自由職業 = 職業自由?幹了一年後,我竟然覺得還是上班好……
    2016年,我大學畢業,大學畢業3年後,也就是2019年春天,我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自由職業。 本以為我能實現職業自由,從此擺脫「打工人,打工魂」的生活,沒想到一年後,我變得非常焦慮,直到重新全職工作,才得到了緩解。 在那之前,我在一家投行工作了四個多月。
  • 從來沒有什麼自由職業,這只是為偷懶製造的謊言
    問過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想幹什麼工作,有好幾個都回答要從事自由職業。問他們自由職業是什麼,他們說就是不用按時上班,在家裡就能工作,寫寫文章,搞搞設計,拍拍照片。就這麼簡單,工作期間還不耽誤出去旅旅遊,泡泡吧。
  • 自由職業10年,我用什麼養活自己?
        但比起上班,我還是會選擇自由職業,上班最大的壞處我覺得其實是時間的浪費,同樣的時間裡我在家裡總比在公司裡要完成地快和好,雖然我也討厭獨處,但是我在工作的時候卻一定是要沒人打擾。另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感覺也比上班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樣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回報。
  • 女性自由職業有哪些 適合在家做的自由職業 適合女性的50種職業
    有才華,得不到施展,做無意義的工作5. 晚上思考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6. 為了工作,總是要捨棄家庭與娛樂,沒有自由安排的時間.有沒有很熟悉?這似乎是我們大多數人的「死循環」的上班狀態。那麼有沒有一種職業,能夠解決這些壓力成本,還能賺到跟上班一樣的錢?有,就是自由職業,靠自己的興趣和專業技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賺錢的自由職業者。有這麼一個90後,人們稱他不戒大師,武俠小說裡面追求自由可以吃肉的和尚角色。人如其名,他已經是一個快將近5年不用上班,只需要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