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的核心是職業,而不是自由

2021-12-27 賽美財富能量圈

文丨古典
來源丨古典古少俠
ID:gudian515

● 原文標題為《比「自由職業者」更酷的,是「自由職業態」》


你有什麼夢想?當一名自由職業者啊。

為什麼?有能力又有閒,和客戶一言不合,我就去洱海邊呆三個月回來再說啊!(天真臉)

聽了太多的類似對話,我決定和這個名詞死磕一次。

綜合了全網和朋友圈裡的 YY,聚類出上班狗對於自由職業的普遍想像:

● 開一個面朝大海的小店,早起就坐在店門口和自己煮的咖啡,看著城市慢慢甦醒過來。
● 坐在洱海邊對著朝霞敲代碼,然後喝茶、 聊天、曬太陽,面對晚霞繼續敲代碼。
●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

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大部分網絡寫手每天工作超過 12 個小時,每天平均更新 6 千字,全年只有 5 天假。

我綜合一下知乎、微信上大概 30 多個自由職業者的論述,總結下自由職業者的好壞分別是這樣的。



《2014 年 O2O 中國自由職業者現狀報告》總結的三大好壞分別是:時間自由、地點自由、不用看老闆臉色。

但是三大缺點是:收入不穩、社交範圍窄和心理負擔大。

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木有出最新的數據了。

自由這杯酒,不好喝啊。

▌自由職業怎麼才能自由?

其實當你越深入研究自由職業者,越讓你困惑的是其實是基礎概念——到底什麼叫做自由職業?

大部分人深入思考深度的盡頭就是個新名詞——比如你對一個人說,這把菜刀特別鋒利特別好!他會問為什麼啊?然後你說:納米的啊!他就「哦」了。其實,納米的又怎麼樣呢?哪裡是納米的呢? 什麼叫做納米呢?大部分人的思考深度就是個新名詞。比如納米技術、量子力學、哈佛商學院、愛國……

當然,包括自由職業者。什麼叫做自由職業?

英文其實更接近本質(self-employed)自僱者:不屬於任何組織的人——按照這個定義,外包、臨時工、個體戶、都是自由職業者——替自己打工的人。

中文翻譯加進了「自由」兩個字,一下子就性感起來了。

那麼,最吸引人的「自由」在哪?是不是不用坐辦公室,不用按時上下班就是自由?不是。計程車司機能自由上班,但要拉夠份錢才回,工作多久不是自己說了算。

反過來說,很多企業的高管、銷售和 BD 都不需要每天打卡上下班——因為大家相信做到這個位置的人,已經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是不是不用在公司裡遵守公司裡的傻逼規則,可以挑客戶就是自由?也不是,很多自由職業者在沒有個人品牌的時候,天天被人挑挑揀揀。

我就認識一個作品被要求改了 7 次然後說還是下次再說吧哈哈哈的插圖師。反過來,公司裡真正專業能力牛逼的設計師、有實力的經理,老闆也是笑眯眯商量著來,因為他知道,這是爺——自己不伺候總能找到願意伺候的人。

那麼是不是只要業務能力超強,就可以當自由職業者呢?還不是。

我認識一個哥們老 A,他有一項超強的能力是梳理結構與框架——不管什麼問題,半天都能給你搞出來一個框架,然後找一群程式設計師就能幹出來。就憑這個本事,兼職能一萬一天,一個月幹 2 天下來和他月工資差不多。

那要不要出去單幹?——老 A 不願意,因為他自己很清楚,這些單並不是天天有的,怎麼才算自由呢?除非有一天,老A開始持續在他的潛在客戶圈子裡發聲、寫作、培訓,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的能力。

他開始給自己的梳理結構與架構的能力設計出一套業務價格,他就距離自由職業越來越近了。但是他是不是一定要離開企業?也不一定,但是他可以選擇在這家或那家企業,可以選擇是不是離開企業自己單幹。

這個時候,他就徹底自由了。

自由職業的核心是職業,而不是自由。

如果自由職業本身做為一種職業。這種職業最大的特徵是:你一個人走通了專業能力出售的全產品鏈——專業能力封裝、定價、宣傳、銷售、升級、財務保障……

自由職業是一個人的創業。

因為說到底,讓你不自由的,也不是打卡,不是老闆,不是不夠專業,而是你缺能力。否則,即使你辭職去了珠峰頂洱海邊,你也不自由。

自由職業的自由,不是辭職的自由,而是選擇的自由,這個選擇背後,是能力的自由。

有了這些能力的人,你成為某種超級個體,在公司裡公司外都還挺自由的。

自由職業不是一份職業,而是一種能力狀態。與其叫做自由職業者,不如稱之為「自由職業態」。

自由職業態,意味著你自己能夠以自身能力為產品,自己構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自由職業是一個人的創業。

▌職業自由的能力結構

自由職業態包括哪些能力?



你要能自我管理,當你學會距離自己床2米也不能偷懶睡上去,高效工作,也就取代了你的上級管理和KPI考核。

你要能自我營銷;當你學會自己賣自己,和客戶談業務聊人生, 也就取代了市場部銷售部商務部。

你要能自我更新,當你自己給自己設定學習計劃,持續了解同行動態;也就取代了人力資源部。

你要有財務能力,當你學管好自己的錢,抵禦隨時有可能空檔期,也就部分取代了各種勞動保障,各種假期和保險的功能。

當你一項項修煉這些能力,等於你開始以自己的專業為核心,開始在自己身上一個個的建立新的部門,創辦一家一個人的企業——在一步步脫離保護的同時,同時也一步步的丟掉拐杖,獲得自由。

自由職業就是這樣一種勇敢而艱難的選擇。

是在組織和個人之間,選擇把賭注壓在自己專業上,向前多走一步。這是一種專業人士的進化形態。就好像第一個人放棄了保護自己的樹林,決定雙足行走,從此選擇了某條進化的道路。



▌自由職業者能一直做下去嗎?

原來這麼難啊,那自由職業是一個能做一輩子的職業嗎?

隨機調查了 12 個自由職業者,有 6 位說:「先嘗試一段,不行再回去(上班)別」。3 名認為:「只是一個階段,未來要創業」; 還有 3 位堅決說,「再也不想回去了,我要幹到死」。哦,還有 1 名說幹到死的人但是實在幹不下去,加入其他團隊了。

自由職業者分三撥人:嘗鮮者、創業者、永遠的自由職業者。

有一部分出來修煉一段覺得能力不足、一個人太孤單,或者新鮮感消失,他們會重新找個地方回去上班。一部分做得好的,在競爭之下,會進一步進化成創業者。像淘寶一樣,大家一開始兼職開店,開得好的就全職,成為了自由職業者。

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入這個領域,競爭越來越大,你肯定找幾個助理或外包幫你幹——幹著幹著你成了創業者。

咪蒙當年是辭職下海的自由職業者,現在做好了,也組建了自己的 7 人團隊,各自負責選題、策劃……這些新的小公司會在保持個性和提高效率之間找到平衡,形成新一輪的格局。

我從不認為未來是一個「平臺+個體」的世界,那只是過度,終局是應該是一個「大平臺+小團隊」的世界。

最後一群人會永遠做自由職業者,一種是業務單元小到無法外包的領域,比如表演、設計、藝術、文學這些領域,他們屬於天生自由職業者。

另一種是那種達到了自由職業態,卻珍視自己的空閒時間多於職業成就感的人,他們能這麼做,而且願意這麼做。

這是超越了職業的高境界。怎麼說的來著?

「世界上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他的每一片羽毛都散發著自由的光輝! 」



▌30 歲前成為自由職業者,我要幹什麼?

正如我特別反對大學生創業(萬分之三存活率啊親),但是支持大學生創業教育一樣——帶著創業的心態工作,也許最後只有 10% 的人會創業,2% 的人能成功,但是 100% 都會讓自己更好。

衝著自由職業態去工作,肯定會讓你眼界更寬,選擇更多,成長更快。下面這 7 步也許對你有幫助:

1、確保自己先看清楚真相,反覆問問自己是不是願意投入這個領域

前面說過,自由職業是一條決心以自己專業能力為賭注的勇敢、艱辛之路。所以你首先要思考的是,這個領域是不是你真的希望專注?有機會勝出的?

另外,自由職業的形態真的是你喜歡的嗎?別光看朋友圈,找幾個身邊的真實自由職業者聊聊,讓自己做不悔的選擇。

2、找到一個能夠封裝成產品的能力,做到極致

自由職業必須要求個人能夠獨立產出獨立封裝的產品或者服務。

所以藝術界、手藝人、服務者天生是自由職業者,而產業工人則很難做自由職業,因為如今的工業年代裡,一個人的力量真的什麼也做不出來。

同樣是文字工作者,寫小說的可以自由職業,編輯就不行,除非一直包到出版。設計能力可以封裝,但是美工就比較難,任何工作牽涉到量產一環,誰都沒法由著性子來。

我有個朋友特別擅長梳理傳統企業轉型網際網路案例,於是總有大佬首富都找他喝茶,請教,為了感謝,請他吃 20 萬的飯局,就是不給他錢。

他自己特鬱悶,每夾一口就想,這一口五千塊啊,這錢給我多好啊!他的問題在於,他能力很強,卻一直沒能封裝。

有人把這個能力封裝成「課程」,賣的是講師費。有人封裝成「方案」,賣的是「策劃書」;有人封裝成「顧問」,賣的是「顧問年費」。

你這種大仙一樣一呼就來,然後安靜的聽完給個答案也不盯著做,不知道有沒有效果,別人只好請你吃 20 萬的飯。

那麼,如何判斷這門技能能不能產品化市場化?很簡單,你可以做點兒市場驗證——如果你已經能通過這門技能賺到能養活你的錢再開始 SOHO。這就是所謂的「市場驗證」。

你宅在家不能開闢出新路子。

3、提高自己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在自己家裡、咖啡廳、在持續 3 個月沒人催沒人管的情況下不拖延的高效率工作,絕對是更加需要自律的事。說這個的太多,跳過。

4、學會自我營銷,找到獲客方式

越是專業人士越是抹不開面子,但其實越是專業人士,越需要懂得賣自己的能力。

5、積累人際網絡

好的人際網絡不僅僅能幫你獲得客戶,而且能夠利用人際網絡做各種事情。因為你不僅僅需要客戶,你可能還需要分包把一些工作外包,需要夥伴一起接很大的單,需要顧問在關鍵時候獲得資訊。

這都通過你的人際網絡實現——不愛交往的人不會是好的自由職業者。同時記得搞好和你公司的關係,因為有近四分之一的自由職業者的第一份工作是和原來的老闆合作的。

6、培養自己的財務能力和商務合作能力

自由職業的經濟收入不穩定,所以財務方面你得有一定的規劃,不能指望通過花完每個月工資來理財。

有一定的商務合作能力和意識會讓面對糾紛的時候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我就見過因為完全不會籤合同給自己挖大坑然後跳裡面的自由女戰士。

7、購買社保

最後,無數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在中國購買社保是個挺重要而挺值當的自我保護手段。

孩子讀書買房買車出國少很多麻煩,除非你錢多到無所謂,記得有機會給自己掛靠一個公司交社保。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什麼自由職業?

因為大部分人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而最好的修煉場,不是辭職,就在你當下,現在的職場裡。

說實話,雖然我幾乎達到了自由職業態,但我很清楚自己沒法幹自由職業者。

我受不了一個人的孤獨,喜歡和一群人在一起大呼小叫的,這也註定了我選擇了創業。但是我對於自由職業者保持敬畏。

自由職業是一種勇敢的自我超越追求——放棄了依附一個組織的資源和約束,也放棄了依靠相濡以沫。

準備全力以赴以自己的手藝與天賦為生,相忘於江湖。

這種嘗試,如果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無論成還是不成,都值得尊敬。 

▌作者:古典,著名生涯規劃師、新精英生涯創始人、橙子學院創始人。暢銷書:《拆掉思維裡的牆》《你的生命有什麼可能》

本文經古典老師授權發布

自由職業的核心不是自由,而是職業——@古典老師 一語道出了自由職業的內涵。當我們放棄了一個依附資源時,就等於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來生存,如果沒有完備的能力作為支撐,如果沒有財務的管理能力和風險管控措施,那等於自由的裸奔啊。

很多人以為我現在從事的理財規劃師、保險代理人,是一個超級自由的職業。然後,嚮往;然後,想來;然後,種種的不滿。真相呢?讓古典老師的智慧陪伴我們繼續思考。

來,說一說,如果你也準備加入自由職業大軍,最吸引的是什麼,或最擔心的又是什麼?(請直接在評論區留言)

CPBA國際註冊私人銀行家

IWMA國際財富管理師會員

WML財富傳承管理師

[隨手記]十佳理財規劃師

[在行]理財規劃專家

MDRT百萬圓桌TOT頂尖會員

IDA國際龍獎白金會員

LIMAR協會國際產能金獎

鼎翊論壇中國保險名家獎

中國太平總公司品質五星獎

中國太平「百萬C」會員
個人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躺贏人生」不靠譜,自由職業不自由
    可大家都活在現實,作為父母眼中曾經優秀的孩子,Allen至今還未完全自食其力,去考了公務員卻並沒準備考上,父母也未強制他接班做「廠二代」,埋頭996、007更不是理想生活的選擇。當傳統中把職業劃分三六九等的現象在他們這群人的眼中逐漸淡化,慢慢地,「內卷」和「躺平」中生出了一個隱藏選項——自由職業。
  • 什麼是自由職業?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好像都是,又好像不是。自由職業,是把職業變成自由狀態嗎?那麼,是怎樣的自由狀態?讓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職業?2什麼是職業?職業,是先提供自己的價值,有明確的指向對象,老闆,客戶,公司,他人,提供的是對方需要的價值,而不是一廂情願要給出去的價值。
  • 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
    而「自由」本身,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求,無論是財務還是精神上自由。我有很多思考,都是關於「人生自由」這個話題。很多感悟,先在會員語音中和會員朋友們分享。對於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你聽我的語音,尤其是「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以及「戰略思維與人生」?怎樣才能聽到 - 文章末尾有彩蛋。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
  • 自由職業 = 職業自由?幹了一年後,我竟然覺得還是上班好……
    2016年,我大學畢業,大學畢業3年後,也就是2019年春天,我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自由職業。 本以為我能實現職業自由,從此擺脫「打工人,打工魂」的生活,沒想到一年後,我變得非常焦慮,直到重新全職工作,才得到了緩解。 在那之前,我在一家投行工作了四個多月。
  • 自由職業,是你想要的自由嗎?
    自由職業,確實是有相對自由的,但真的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你真的追求獨立自主,不僅僅是執行,想更多的發光發熱的影響到別人,做自由職業還是可以的,你的內核會驅動你向前行,否則,真不要。一個人活成一個公司,你真以為是你想像的睡覺睡到自然醒嗎?
  • 糰子說丨人人羨慕的自由職業,真有那麼自由嗎?
    不用忍受早晚高峰擁堵的通勤,有更多精力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這或許是許多人關於自由職業的想像,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自由自在」地賺錢。自由職業者可能會經歷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幾個月接不到活、一個人在家待久了快要「自閉」……很多人羨慕自由職業,可能只是被「自由」兩個字所迷惑。什麼是自由職業?
  • 自由職業,麻煩總比自由多
    來源:她理財By@一杯桃冰寫在前面:很多人開始考慮自由職業,是從不想上班開始的——不想打卡了、不想處理同事關係了、不想聽領導含水量充足的會議訓話了……而真正給他們底氣的,則是發現自己某幾次接活報酬還挺多,看來存活不成問題。我也是如此。但真正開啟這個全新階段之後,你既會擁抱它提供的自由,也不得不迎接它帶來的風險。
  • 女性自由職業有哪些 適合在家做的自由職業 適合女性的50種職業
    在美國目前有將近5300萬的人選擇了自由職業,佔總工作人數的三分之一,在國內,2017年,自由職業超過了教師,政府官員,公務員等,成為一匹黑馬,登上了《2017最具幸福感職業排行榜》第一名。那麼有沒有一種職業,能夠解決這些壓力成本,還能賺到跟上班一樣的錢?有,就是自由職業,靠自己的興趣和專業技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賺錢的自由職業者。有這麼一個90後,人們稱他不戒大師,武俠小說裡面追求自由可以吃肉的和尚角色。人如其名,他已經是一個快將近5年不用上班,只需要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了。
  • 自由職業是一個人的創業
    大部分人深入思考深度的盡頭就是個新名詞——比如你對一個人說,這把菜刀特別鋒利特別好!他會問為什麼啊?然後你說:納米的啊!他就「哦」了。其實,納米的又怎麼樣呢?哪裡是納米的呢? 什麼叫做納米呢?大部分人的思考深度就是個新名詞。比如納米技術、量子力學、哈佛商學院、愛國……當然,包括自由職業者。 什麼叫做自由職業?
  • 清醒點,自由職業裡沒有你要的自由
    人人豔羨的自由職業者,恐怕並不自由。看到 " 自由 ",忘記 " 職業 "1. 時間自由?對於上班族來說,能自由掌控時間是一種奢望。其實不僅僅是上班族,從進入幼兒園的那天起,我們就與鬧鐘綁定。長大後的我們不過是從趕校車變成了趕地鐵,做不完的作業變成加不完的班。統一上班統一放假,以至於每到國慶各地景點總是人滿為患 ......
  • 你想要的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道軒沙龍NO.753
    那麼,什麼是自由職業呢?它也可以簡稱自由業,其實就是靈活就業,是指脫離了企業與公司的制轄,以個體勞動為主的一種職業自我調節時間地點工作的一種職業。 比如律師,自由撰稿人,獨立財會師以及策劃師等,推而廣之,凡是沒有組織的,諸如此類獨立美術人,音樂人,網際網路技術精英等都可以歸類為自由職業者。
  • 自由職業是未來趨勢,有哪些靠譜的自由職業
    你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做著自己喜歡的職業,有著高收入,內心自由,曾經這是多少人的夢想,而如今,有許多人已經實現了夢想。隨著網際網路和共享經濟的興起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自由職業。當物質逐漸滿足之後,精神上的自由是最可貴的,自由職業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什麼是自由,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時間才是自由。
  • 自由職業是最好的職業
    1、可以以自己和家庭為核心,統籌處理優先級高的事情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以前上班的時候,老闆有時候犯神經,喜歡約大家快下班的時候開會,然後老闆自己忙他認為優先級更高的事情,把我們晾在辦公室裡面。 好了,這個時候,家裡人把飯都做好了,這個時候對我個人而言,優先級最高的事情就是回家吃飯,但是我在幹什麼,餓著肚子乾等著老闆,然後和同事閒聊,或者刷手機。
  • 傳統職業,可以轉型自由職業嗎?
    在這裡 Get 100 種不上班的生活方式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醫生、教師、律師、稅務師等這些傳統職業,是很難成為自由職業者的。但是這幾年接觸的自由職業者中,有越來越多傳統職業的人,開始走出體制內和職場,轉型成為自由職業者。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自由職業?
    ➤ 是不是不用坐辦公室,不用按時上下班就是自由? 不是,計程車司機能自由上班,但要拉夠份錢才回,工作多久不是自己說了算;反過來說,很多企業的高管、銷售和BD都不需要每天打卡上下班——因為大家相信做到這個位置的人,已經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 自由職業裡什麼都有,就是沒自由
    大家好,這裡是反人設俱樂部。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什麼自由職業?
    ● 坐在洱海邊對著朝霞敲代碼,然後喝茶、 聊天、曬太陽,面對晚霞繼續敲代碼。●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什麼樣的人適合自由職業?
    01很多人嚮往自由職業,羨慕從事自由職業的人。但實際上,羨慕的不是「職業」,而是「自由」。關於自由職業,人們往往會貼上這樣的標籤——時間自由,不打卡;工作自由,強度小;任務輕鬆,無壓力。這是一種誤會。自由職業者的「自由」,是時間安排上的自由,而工作強度一點都沒有減少,甚至更大。自由職業者多是以目標為導向,在某一時間期限裡,完成既定任務。
  • 自由職業,想要自由就先自律
    說到自由職業,我最先看到的是旅遊博主房琪,畢業三年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很誘人的字眼就是「旅遊」「百萬」,在想有這麼好的事情啊,邊旅遊邊掙錢。旅遊也是我的理想,特別是每次去旅遊前的做攻略我都可以通宵達旦,興奮不已。
  • 如果孩子將來選擇自由職業,你會反對嗎?
    那麼先不著急,作為一個曾經在體制內朝九晚五工作了十多年,如今也是半自由職業的人,我來跟大家科普一下:自由職業的真正內涵。看完之後,相信你會有自己的答案。一、自由職業的真正落腳點,究竟是「自由」還是「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