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會等你#
#每周多一點了解#
張輝:還是那句話,無論是在公司還是自由職業,只有一件事情能給你真正自由的希望,那就是「自律」。而「自由」本身,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求,無論是財務還是精神上自由。我有很多思考,都是關於「人生自由」這個話題。很多感悟,先在會員語音中和會員朋友們分享。對於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你聽我的語音,尤其是「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以及「戰略思維與人生」?怎樣才能聽到 - 文章末尾有彩蛋。
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
by 維佳 (維佳寫字間)
我是一個自職業者。
這件事讓我在朋友中很受羨慕。因為從事自由職業,我確實可以享受到一些生活中的便利。
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可以錯峰出行,不用非得在早晚高峰出現在北京已經堵成shit的路面和擠成沙丁魚罐頭的地鐵。
如果休假,好處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可以錯峰出行,所以什麼黃金周之類的從來不用擔心會遇到。機票、酒店統統便宜,旅行體驗也會好上很多。
生病的時候,可以直接去看病,不用擔心請不下假。
或者像我今天這樣,碼完這些字,我就要出去玩啦!
有時候自己想想也會覺得還挺棒噠。
但自有職業當然也有很多缺點。
比如沒有底薪,沒有社保,如果自己不補充大病保險的話,萬一運氣實在不好,確實就會很麻煩。
比如沒有職業晉升計劃。你也許這個月收入還不錯,和你的朋友差不多;十年後你的朋友們的薪水是你的若干倍,你很可能還是這個收入水平。
收入不穩定。永遠是落袋為安,沒拿到手裡的錢如果先計劃著就發了出去,將來你一定會後悔的。
這些都是自由職業的困難之處。但最困難的部分,並不僅僅限於這裡。
自由職業,是一種最需要自我規劃意識和自律精神的職業。
普通的職業,因為大多有考勤限制,不管怎麼無法掙脫床的誘惑,還是到點就得起床,因為要打卡。
你的生活會被限定在一個作息表之內,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間上班,基本上都有章可循。
就算不需要坐班,也總得背負一些硬性的指標,那指標像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又像是掛在眼前的胡蘿蔔,威懾也好誘惑也好,總能讓你一步一步地往上走。
再退一萬步,哪怕考勤和指標都不能約束你,在一個公司中任職,也總會有其他人會在工作這件事情推一推你。由於很多崗位只是一個工作鏈條中的一環,所以就算是你想偷偷懶、想把這件事在手裡磨蹭磨蹭,上一個鏈條、下一個鏈條也總是會不時來騷擾你一下,不僅讓你內心不安,也會讓你情願行動起來。
總之,在一個正常職業體系內,完全閒散的生活,是很困難的。這也保證了你的生活不會出現完全脫軌的現象。像是有軌電車,哪怕司機偷偷喝了點小酒,也總是還有條軌道可以依賴。
但一旦踏入自由職業的領域,如果你願意,那生活簡直就可以如同脫韁的野馬,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你願意,做自有職業者你可以每天躺成「北京躺」,或者當自己是一塊無骨鳳爪永遠賴在床上不起來。拜發達的網絡所賜,你可以在家裡和所有的合作夥伴溝通,連續一兩個月不出門也是可以。如果實在寫不出,可以不寫,反正編輯們對作者一般都非常nice,如果表示沒靈感,他們也不會硬逼,而是會和氣地等你什麼時候狀態好了再說。
一個人的身上是惰性佔優還是自制力佔優,一旦從事自由職業,就會變得無比明顯。
如果選擇自由職業,甚至要不要吃飯這件事都會變成一個需要用意志力去戰鬥的場景。你常常會待著待著忘了吃飯,或者根本就不餓——呃,一天都走不了幾步路的日子,能量消耗也是real少了吧!
我們常常說要追求自由,但完全失去一切約束完完全全的自由,真的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自由麼?
自由職業者,反而必須是更加自律的一群。
像我這種寫字的,為了維持甚至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就得幾乎每天不間斷地寫。
具體的字數,視當時的創作題材而定。
像今天這種短文,每天的字數就可以少一點。但一旦進入長篇小說創作期,每天五千字是必須的。
在創作最近即將發布的長篇小說的那段日子裡,我就曾經將近兩個月,每周一到周五,每天寫五千字,周末休息。
這儼然就是在上班的架勢了。
當然我還遠遠不是最勤奮的。
臺灣的九把刀,據說每天5000字,全年無休。他拍《那些年》時資金不夠,就是靠他硬寫才湊夠了錢。
寫諜戰的麥家老師,每天上午關手機寫2000字,下午雷打不動去健身房。
為了能夠保證寫作的體力,大部分職業寫作者都有健身的習慣。不是那種想起來去健健身,想不起來就算了的那種,而是和每天寫字一樣,有精準的計劃和安排。
為了寫字,不少人恰恰好不能太熬夜。雖然人們總覺得作家要吸菸喝酒談戀愛才能在深夜迸發出激情四射的靈感,但事實上,能夠堅持不懈一直出產作品的作家,更多是把寫作當成了一種類似於木工的工作,需要他們在每天精力最好的上午兩三個小時,摒棄一切雜念,端坐在電腦前,完成一天的活計。
這還沒算上在日常生活裡一刻不停在腦子裡跑的各種素材和話題。
我的手機備忘錄裡,全是我認為可以展開的各種題材和題目。想到就馬上記下,不然它就可能從腦子裡消失,再也找不到。
剩下的時間裡,我們才能像過去小作坊裡的師傅們那樣,放鬆一會兒,享受一點閒暇時光。但想要完全把思想精力放進消遣裡,還是很困難,因為你總是忍不住在想——這個,能不能寫?
自由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個雙關語。
大學的時候打辯論賽,在談到自由這一問題時,我引用了「帶著鐐銬跳舞」的說法。完完全全的自由,大概要等地球上剩下最後一個人的時候,才可能實現吧!
但那種自由,也絕對不是我們想要的。
受約束、受鉗制,妥協、掙扎、勞累,所有這些一般工作中的痛苦,在自由職業中都存在,甚至更多。
比如,背靠一個平臺,在和對方交涉的時候,你就不僅僅代表自己,而是這個平臺的一部分。君不見BAT的人,只要是有一定資歷和業績的,和人說話的時候總比一般企業的人員更有自信。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個人能力,更是因為企業平臺在背後的加持。
但自由職業者,只有自己。
和合作方溝通時,不管是工作內容還是涉及到敏感的款項問題,你能代表的,也只有你自己。除了問題的話,你甚至都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從更高一個層面幫你溝通,或者換個途徑再次切入。
你就是你自己的底線,因為你的背後沒有牆。
而你自己也不知道往後退到哪一步的時候,後面會是懸崖萬丈。
做自由職業是好還是壞?還是那句話,看個人是否適合。如果是習慣了生活在一個日程表中,或者習慣了有大公司在背後的感覺,那一下子進入自由職業的領域,可能會有點不適應。
更何況,適合做自由職業的工作,其實還是比較少的。
特別是如果你並不打算組建一個公司、自主創業的話,那這種自由職業的崗位,就更加屈指可數了。
無非就是撰稿、攝影、設計、模特等一些相對可以單打獨鬥的工作。
說實話,如果不適合做自由職業,真的也不用遺憾。人總是要在工作中消磨掉自己的一生的,不在這裡,就在那裡。越來越覺得馬克思說的是對的,工作確實是人的基本需求。哪怕不愁生活來源,總是還想要幹點什麼的大有人在。
職業,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我們選擇消磨我們人生的方式。
哪怕是那些看似並不自由的職業,也有可能帶我們到達期待的自由之地。
因為自由不僅僅是身體在什麼地方,更重要的是,心在什麼地方。
本文授權轉載自維佳的微信公眾號:維佳寫字間(weijiaxiezijian)
作者維佳,每天讀點故事App人氣作者,上海交通大學MBA,曾任新東方教育集團職業經理人、媒介經理。現為全職作家,居於北京。行文洗鍊,不煽情,只走心。新書《姑娘,你不必討好全世界》正在噹噹、京東、亞馬遜等各大渠道火熱銷售。
封面圖 by Kris Howes
今天我做了什麼改變
張輝:本期會員語音和會員朋友分享的主題叫「臣服實驗-為何要全然接納?」。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欲望、理想,然而大家總體感覺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否有另外一種選擇呢?「臣服實驗」就是答案。當你接納「臣服」這種理念時,你會全然接納自己,全然接納自己的生命的全部。下面是精選的會員反饋:
@會員 潔吾誓
輝哥好,我很慶幸能聽到」臣服實驗「語音。
臣服實驗讓最近思想處於低迷狀態的我,有了新的啟發。回顧以往,一旦預期結果無法實現,我往往深陷各種負面情緒之中,自我反思每每變成自我懷疑。
臣服實現,讓我想起「盡人事、聽天命」,我只要在事上努力,在事上精進。最終結果如何,我都該接受、都該「臣服」。這樣的臣服,能讓我關注到事情的本身,關注到努力的過程,體驗全情投入當下,感受由專注帶來的快樂。
謝謝改變會,沒想到改變的啟迪來的這麼快。
張輝:嗯,我的理想是做一個「啟發者」。每一期的會員語音,就是我對這個理想的實踐。我想把自己的困惑、痛苦、歡喜、頓悟講出來,讓更多的「同路人」聽到。
@會員 錢小砯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生命中發生的那些看似不好的事情,如果我們全然去面對,而不是習慣性地去排斥,或許會收穫一種全新的更好的生活。
聽完語音我想到的是臣服於自己的意願。作為一名強迫症患者,我以前總是習慣性地要求自己把一本書從頭到尾一字不差地看完。即使我已經看不下去了也會強迫自己看完😰這樣的後果有兩種:1.這本書永遠也看不完(因為中間有一部分內容我實在是看不下去卻又要求自己看完了才能往下看);2.浪費不少時間看完了整本書,卻收益甚微(在狀態不好的時候看書需要的時間會更長,而且效果更差)。
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我現在會開始臣服於我的意願,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把一本書看完才能看下一本,而是一旦想看哪本書了就看哪本書(我發現在我想要看某本書的時候其實我正需要它,可能是需要它來幫助我解決某些問題,這個時候看這本書的效果是最好的);也不再強迫自己一定要看完書中的每字每句,遇到看不下去的內容就直接跳過(比如我最近在看《三體》這套書,裡面有不少內容涉及到比較深的物理知識,遇到看不太下去的我就直接跳過,也不影響我享受這場文字盛宴)。
張輝:Bingo!
@會員 吉吉
輝哥這期的語音聽後,我突然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生活態度僅有還有一個這樣的專業名詞——「臣服實驗」。我想,如果我一直就秉承「臣服實驗」的原則做事並且成功了,那我也可以給自己成功的經歷起一個代名詞,例如「XX原理」或「某某實驗」。我認為「臣服實驗」是把人內心的某種信仰給理論化、科學化、哲學化了,如果你是有某種信仰的人,那你的內心就一直在告誡自己,是生活掌控你,而不是你在掌控生活,全心接納現在的你,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現在當下的生活態度,抱怨今日的暴雨。期待輝哥的下一期語音,希望有新的感悟和啟發。
張輝:只要我們每天都有煩惱,每天自然會有發現。大多數人不敏感,或者不善於表達而已。
@會員 思海
坐在書桌前邊聽臣服實驗這期語音,邊記著筆記,並在最後寫出了最近讓自己不爽的事情,寫完之後突然間就釋然了。既然這件讓我抱怨連連的不想做也必須去做的事情,我暫時還不能改變,何不選擇接納,順應這個事情,並全情投入的去做呢。 從當下開始,我想要嘗試著去接納不喜歡的事情,並全情投入的去做。不管結果如何,這次讓生活掌控自己。
張輝:「寫下來」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寫下來」是一種和自己對話的過程,是讓我們嘗試跳出「小我」的方法。
@會員 藤椅上的貓
忽然感覺這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的改變,也是一種心態的改變。也冒出了一個疑問,是不是能夠這樣做到把自我中心放在一邊,放棄個人的喜愛,不抱怨它,接納它,於是乎也就能解決現在我們大多數的人現代焦慮症?可以順應生活中的偶然,不急躁,不對抗自已目前的生活狀態,全身心的投入每天發生的人事物?
張輝:是這樣,你可以堅持嘗試一天,以「臣服」的心態來面對今日之不愉快。如果效果好的話,可以堅持一周。如果堅持了一個月,一定要來信告訴我你的體驗和感悟。
張輝:既然今天文章談到「自由」,那我就隆重介紹一下自己最近兩篇關於人生自由的會員語音,分別是「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以及「戰略思維與人生」。「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這篇語音源於我和朋友的一次對話。在交談的過程中,我突然想清楚了一些重要的問題:關於人生終極自由以及我們該如何獲得自由。
「戰略思維和人生」這篇語音,我想藉助企業中的「戰略思維」概念講一下對人生的啟發。很多人覺得戰略和自己距離比較遠,但是我想說,人生即是選擇,而戰略告訴你該如何選擇?戰略逼迫你思考未來的問題,思考自己的差異化定位。有戰略的人生與沒有戰略的人生的差別,會在5-10年內就有明確的體現。
對著兩篇語音感興趣?請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會員。拿很多會員朋友的反饋來說,「值回票價」。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閱讀原文,10秒鐘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