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贏人生」不靠譜,自由職業不自由

2021-12-27 適途諮詢

看了一眼豆瓣上「海歸廢物回收互助協會」成員數字——33711!在這裡,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迷惘。

文中的受訪者Allen來自浙江,身上的標籤不乏「廠二代」、「人文社科專業」、「不上班」、「不符合主流期待」。可大家都活在現實,作為父母眼中曾經優秀的孩子,Allen至今還未完全自食其力,去考了公務員卻並沒準備考上,父母也未強制他接班做「廠二代」,埋頭996、007更不是理想生活的選擇。

當傳統中把職業劃分三六九等的現象在他們這群人的眼中逐漸淡化,慢慢地,「內卷」和「躺平」中生出了一個隱藏選項——自由職業

每天睡到自然醒,錯峰出行,坐在咖啡廳裡悠然自在地敲著鍵盤,避免無效社交。對於習慣迎合內卷而屈服的「社畜打工人」來說,這種空間和時間的自由讓人心馳神往,帶著一種以為可以百分百掌控自己人生的憧憬。

36氪近日發布的這份《2021當代年輕人熬夜報告》顯示,自由職業力壓網際網路和金融悄無聲息地登頂了熬夜行業榜,沒有上班和下班的限制,作息真的極易跑偏。

自由職業同時似乎成了最「不自由」的職業。它仍是一種職業,不需要循規蹈矩坐班;但「不坐班」並不等於「不上班」,而「上班」時間則是對個人效率的嚴酷挑戰,因為無論是摸魚還是划水,都不會收穫任何經濟報酬。這種看似有著極大自由度的生存模式總夾帶著一些朝不保夕之感。而固定職業者,雖然時間上相對不自由,但穩定收入帶來的安全感從某些程度來說也是另一種自由。

自由職業往往反映的是一種所謂的「圍城情結」:城外的人拼命想進去,城內的人卻拼命想出去。

有個悖論說,有限才有自由。若無限制,也無自由,自由因限制起,限制為自由破。承認有限,才能跨越更多世俗藩籬,進一步看到更優質的自由和理想。

有些時候自由職業者最過不去的就是自己那關。那麼到底擁有哪些特質的人可以考慮自由職業呢?

自律。開始入坑也許僅是崇尚簡單自在,但真正幹好自由職業一定靠的是高度自律,一種完全掌控住自己的能力。

足夠的社會關係和項目資源,這樣才能保證吃上相對穩定的飯。

有一定經濟基礎。即使是遇到緊急情況也不至於影響到自己的基本生活。

目標明確。當脫離傳統世俗的參照物,需要有足夠堅定的目標,所謂的「自由職業」更要求做好自我舒適和社會意義得體的平衡。

找到自己真的的興趣所在,成為自己的一技之長,並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對抗一切。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說,自由職業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自由精神——一種打開新生活的激情。所以歸根到底自由職業真正的幸福就是創意和創造,這種既給社會添了新東西,又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新生命的過程,縱使付出了諸多艱辛,但生活裡充滿了生機。

所以與創意、創造搭邊的專業,要屬人文社科和藝術設計類專業。這類專業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文化積澱,需要對人性有特別的洞察,會在稀鬆平常中積攢那些生活體會和生命感受,而且必將是個終生學習的過程。

《江浙滬海廢》文中的Allen所學的就是「比文學更沒用的政治學」——但其實並不是沒用,只是沒那麼適合變現。況且人永遠不是因為學的專業「無用」而「無用」的,只要是能獨立養活自己的職業都在被慢慢認可。

選擇是有限的自由,自由是無限的選擇。此山望著彼山高的人類原始欲望自然決定不了幸福感,而不被欲望推搡、不盲從眾人附和的的理想才是真正的自由。很多人更大的困惑往往來源於自己,想做自由職業,但方向很難確定,可能什麼都喜歡,但什麼都沒有很擅長。應試教育下並沒有培養我們那麼明確的興趣愛好,這也正是適途一直在幫助大家探索的地方。

精英永遠是少數,大部分人仍是平凡而普通的。留學只是一種方式,有沒有前進的方向才是決定性因素。真正的幸福只有你自己能定義,而我們大部分人都習慣性的接收著別人告訴我們所謂「幸福」。選擇當海廢還是做一份踏實的工作,選擇出國還是在國內過起小確幸,從來不應該被拿到檯面上來比較。

畢竟過適合自己的人生,才不是白活。

相關焦點

  • 自由職業是未來趨勢,有哪些靠譜的自由職業
    你喝著咖啡,聽著音樂,做著自己喜歡的職業,有著高收入,內心自由,曾經這是多少人的夢想,而如今,有許多人已經實現了夢想。隨著網際網路和共享經濟的興起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事自由職業。當物質逐漸滿足之後,精神上的自由是最可貴的,自由職業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什麼是自由,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時間才是自由。
  • 大慶分會場~2021,不靠譜的人生閃閃亮
    第一位「人生本該無定式,我的節奏我做主」90後自媒體大神粥左羅他提出關於人生的2個問題,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而我們真正可以把握的只有50%。他幾個重要的人生選擇都是因為不靠譜的選擇而閃閃亮。高中階段,他是班裡的學渣,成績都在倒數。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而非跟著主流的學習進度和內容,遵循自己的節奏考出了當年高考文科狀元閃閃亮的成績。
  • 自由職業的核心是職業,而不是自由
    ● 坐在洱海邊對著朝霞敲代碼,然後喝茶、 聊天、曬太陽,面對晚霞繼續敲代碼。●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自由職業,想要自由就先自律
    說到自由職業,我最先看到的是旅遊博主房琪,畢業三年月薪3000到年入百萬,很誘人的字眼就是「旅遊」「百萬」,在想有這麼好的事情啊,邊旅遊邊掙錢。旅遊也是我的理想,特別是每次去旅遊前的做攻略我都可以通宵達旦,興奮不已。
  • 從事自由職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和朋友聊天,朋友說:島主啊,多羨慕你啊,不用朝九晚五,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自由職業,多幸福。自由職業聽起來很美好,但果真如此嗎?有些人不是嚮往自由職業,而是嚮往不上班。島主覺得,任何一項事物,如果變成職業,並且以此謀生,都不容易。做自媒體兩年多,認識了不少朋友,有寫微信公眾號的,有寫網絡小說的,也有剪輯視頻的。
  • 清醒點,自由職業裡沒有你要的自由
    人人豔羨的自由職業者,恐怕並不自由。看到 " 自由 ",忘記 " 職業 "1. 時間自由?對於上班族來說,能自由掌控時間是一種奢望。其實不僅僅是上班族,從進入幼兒園的那天起,我們就與鬧鐘綁定。長大後的我們不過是從趕校車變成了趕地鐵,做不完的作業變成加不完的班。統一上班統一放假,以至於每到國慶各地景點總是人滿為患 ......
  • 自由職業裡什麼都有,就是沒自由
    大家好,這裡是反人設俱樂部。
  • 採訪了47個不上班的人後,我想與你聊聊自由職業
    內容來源:2021年1月1日,第十屆做自己節「不靠譜的人生閃閃亮」
  • 自由職業,是你想要的自由嗎?
    自由職業,確實是有相對自由的,但真的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你真的追求獨立自主,不僅僅是執行,想更多的發光發熱的影響到別人,做自由職業還是可以的,你的內核會驅動你向前行,否則,真不要。一個人活成一個公司,你真以為是你想像的睡覺睡到自然醒嗎?
  • 自由職業者的「不自由」
    據我所知,選擇從事自由職業的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已經擁有行業內足夠的資源與遠超出穩定收入的回報,毫無負擔地踏入自由職業領域;另一類是不太計較成本與回報,甘願為自由犧牲穩定,性格裡自由散漫的成分遠大於物質欲望。後者代表,我的好朋友今兒,一個養尊處優的上海大小姐,選擇在北京流浪,打很多莫名其妙的零工,在餐館做服務員,斷斷續續地寫作,最窘迫的時候交不上房租和電費,黑燈瞎火裡跟男友吵架。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自由職業?
    那要不要出去單幹?——老A不願意,因為他自己很清楚,這些單並不是天天有的, 怎麼才算自由呢?除非有一天,老A開始持續在他的潛在客戶圈子裡發聲、寫作、培訓,越來越多人知道了他的能力,他開始給自己的梳理結構與架構的能力設計出一套業務價格,他就距離自由職業越來越近了。但是他是不是一定要離開企業?
  • 每次都聽說自由職業,可是自由職業到底是做什麼的?點開圖文長見識!
    有必要普及一下大家對自由職業這一群體的認識。1 自由職業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自由職業者多見於藝人(演員、歌手、播音、主持人、舞蹈等)、撰稿人(作家或寫手)、IT精英(網絡營銷、程式設計師等)、設計繪畫類(設計師、畫家、攝影師等)、顧問(講師,律師等)……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 為什麼我不建議你搞什麼自由職業?
    ● 坐在洱海邊對著朝霞敲代碼,然後喝茶、 聊天、曬太陽,面對晚霞繼續敲代碼。● 每天做 4 個小時的工作,收入比以前還要多一倍……但是如果你真的接近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情況又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每個人自由職業者都有一堆告訴你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好幾個月接不到活。● 坐在家裡覺得自己特別孤獨都憋傻了、或者是特別特別辛苦的幹活的故事。
  • 自由職業一年:不上班的人生到底有多爽?
    雖說自由職業早期收入不穩定很正常,但說沒有壓力絕對是騙人的。到了十一假期回老家探親之前,我都還滿臉愁容,不知回家以後怎麼面對父母的關心。但努力終究會有回報,就在十一旅遊的途中,我突然驚訝地發現,我的公號粉絲突然暴漲!原來,我的一篇寫作乾貨類的文章在豆瓣上成了小爆款,給我帶來了不少流量。
  • 自由職業,麻煩總比自由多
    來源:她理財By@一杯桃冰寫在前面:很多人開始考慮自由職業,是從不想上班開始的——不想打卡了、不想處理同事關係了、不想聽領導含水量充足的會議訓話了……而真正給他們底氣的,則是發現自己某幾次接活報酬還挺多,看來存活不成問題。我也是如此。但真正開啟這個全新階段之後,你既會擁抱它提供的自由,也不得不迎接它帶來的風險。
  • 自由職業,其實一點都不自由,甚至連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那麼,自由職業者真的如同大家所想像的那般輕鬆、自由嗎?其實相比於固定工作,自由職業有的時候還是比較自由的,不需要固定坐班,無需擠早晚高峰,也不用整天點外賣,在辦公室勾心鬥角。然而,當你真的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的時候,才會發現,自由職業者其實一點都不自由。首先,自由職業者不是你想幹活的時候幹活,不想幹活的時候就不幹活。
  • 你想要的自由職業真的自由嗎?| 道軒沙龍NO.753
    那麼,什麼是自由職業呢?它也可以簡稱自由業,其實就是靈活就業,是指脫離了企業與公司的制轄,以個體勞動為主的一種職業自我調節時間地點工作的一種職業。 比如律師,自由撰稿人,獨立財會師以及策劃師等,推而廣之,凡是沒有組織的,諸如此類獨立美術人,音樂人,網際網路技術精英等都可以歸類為自由職業者。
  • 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想做「自由職業」,要不要辭職?
    「自由職業」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所嚮往的最佳「職業」。在不少人眼中,自由職業者,他們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賺的比上班多。相比自由職業者,「打工人」不僅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還要經常加班,被公司掏光了所有對於生活的希望和美好嚮往。
  • 糰子說丨人人羨慕的自由職業,真有那麼自由嗎?
    不用忍受早晚高峰擁堵的通勤,有更多精力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這或許是許多人關於自由職業的想像,能夠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自由自在」地賺錢。自由職業者可能會經歷連續熬幾夜做方案被拒、連續幾個月接不到活、一個人在家待久了快要「自閉」……很多人羨慕自由職業,可能只是被「自由」兩個字所迷惑。什麼是自由職業?
  • 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
    而「自由」本身,值得我們用一生去追求,無論是財務還是精神上自由。我有很多思考,都是關於「人生自由」這個話題。很多感悟,先在會員語音中和會員朋友們分享。對於這個話題感興趣的朋友,推薦你聽我的語音,尤其是「重新與這個世界連接」以及「戰略思維與人生」?怎樣才能聽到 - 文章末尾有彩蛋。自由職業是怎樣一種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