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就職冰河期世代!1

2021-02-22 排骨日本諮詢工作室

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就職非常不利,有很多學生來問我該怎麼辦,說實話這種大環境之下能給的方法確實不多,我很早就和學生們說與其一定要去考名校,不如大學或大學院裡多考幾個資格更方便就職。

前兩天整理日本泡沫經濟的文章,看到在泡沫經濟絕頂時期學生就職的狀況,突然想寫一篇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學生就職的情況。也許能給現在就職,和對日本事情有興趣的朋友一個參考。

一,第一次就職冰河期(1993年-2005年)

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由於日本企業的過度投資,導致日本企業大量招人,整個泡沫經濟時期日本的求人倍率都超過1,最高的時候達到1.4,也就是每個求職者有1.4個崗位在等待他們。為了能讓學生入職,各個公司的人事都使出渾身解數,各種花式招待。

但這種人才市場的盛況在1990年以後嘎然而止,1990年1月日本股市不動產大跌,而日本政府根本來不及反應或者說是不知道怎麼做對策,1993年開始日本企業終於意識到泡沫經濟已經一去不返,大規模減少僱傭,就職冰河期正式開始,這一開始就是12年。91年的求人倍率還是1.4,到了93年就變成了0.76,求人崗位直接減半。1999年更是降到了0.47的歷史最低位的有效求人倍率。

1992年,對高中畢業的學生需求崗位是34w人,而到了2004年下降到僅僅3w人,當然,一方面是企業對學歷的要求變高,日本大學的大量增加也使得大學更加容易入學,所以高中畢業學生的就職困難在大多數人眼裡並不算什麼需要對應的問題。

而大學畢業的學生是真正受影響的主體,1991年大學畢業生全體就職率達到了81%,從此一路下滑,2000年和2003年兩次探底到55.8%和55.1%。

直接受打擊的,就是1970年-1982年這一時期出生的日本人。就職成了這個時代的噩夢,此時期的大學生們不敢談理想,不敢談專業,只要給個工作就行。就連學校也開始尋找高利貸公司和彈子房這類原本不屑一顧的接近反社會企業的就職渠道。

《半澤直樹》小說第一部的名字叫《我們是泡沫經濟的入行組》,裡面渡真利忍感嘆道:我們是泡沫經濟最後的入行組了。因為他們這一期是何等幸運,趕上了入銀行的最後一班車。而對於他們的後輩年輕人和部分不幸的同齡人來說,一年之差,無關學生時代的努力,趕上了就職冰河期,從此人生道路就完全不同。

就職冰河期世代中心層是現在日本37歲-46歲為主的年齡層,2018年統計,共有1689w人。分布圖如下:

這個世代本應該是日本現在的頂梁柱,當打之年。但因為冰河期的不順利,導致有將近半數是非正社員,超過40w人是蹲在家裡的啃老族。

就職冰河期開始,大量的非正式僱傭出現,也直接影響到了下一個世代寬鬆教育世代的就職形式。日本原本女性結婚後做主婦是常事,經歷了就職冰河期還兼職零時工的人大量增加。

從收入來說,就職冰河期世代平均收入比泡沫經濟時期的年收入要少40-80w日元,而且也比下一個世代也少一些。

對於就職冰河期世代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將來。啃老族的年收入66%是100w日元以下,一旦父母去世以後就需要今後社會保障來維持,這樣算下來將來就職冰河期世代有200w人沒有年金,要靠救濟來生活。

當然,將來如何還不好說,但眼下的是就職冰河期世代的父母很多已經到了70歲以上,必須要靠親人介護的年齡了。就職冰河期世代很多處於上有老(父母需要照顧),下無小(好多沒結婚)。一邊是年近40歲,依然幹著時給1000日元左右的零時工,多少年沒有拿到獎金,收入太少也沒法結婚。另一邊是父母年事已高,需要自己照顧的困難境地。

造成這一代人如此狀態,其實日本有政策上的失誤和社會環境兩方面的原因。

政策方面,針對泡沫經濟崩潰,日本政府未能制定任何有效的政策,經濟會議開了一個又一個,始終不敢動用國有資金救助企業和銀行。反而在1997年日本經濟有所恢復的時候認為危機已經過去,為了緩解日本赤字問題開徵消費稅,緊接著撞上了97年夏天的亞洲金融危機,日本大手金融機構連鎖倒閉。這使得原本開始緩慢復甦的日本經濟再遭重創,就職狀況更加惡化。企業連新人培養都顧不上,直接僱傭臨時工救急,所謂的「即戰力」重視。結果就是企業想要有經驗能立刻上手工作的人但招不到,剛從學校畢業的人又不想僱傭,雖然求人率增加但就職率在下降。

而從日本社會環境上,日本特有的畢業生一齊大量僱傭,是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日本企業習慣學校畢業的新人進公司以後再培養,不按崗位按計劃招人,除了新畢業這種渠道,之後的二次僱傭和中途僱傭很難再進公司,對非正式僱傭的再聘用體制也不好,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在畢業年進一個不錯的企業,你今後再想進大企業就很難了。

這種僱傭形式的背景是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經濟好的時候這種方式當然沒問題,但一旦經濟不好這種形式就成為拖累。而本應該站在勞動者一邊的工會,也因為泡沫經濟時期逐步成為企業的傀儡,再也沒有以前和企業對立面為勞動者爭取利益的鬥爭了。日本的工會到了這一時期已經各自為政,以企業為單位的工會團體,沒有形成行業工會,也因此在政治上發言力非常弱小,無法形成其他國家的工黨或勞動黨。

到了小泉時代,雖然小泉大刀闊斧的投入國有資金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日本銀行長期因為泡沫經濟崩潰的不良債券問題。但也對非正式僱傭大開方便之門,企業可以堂而皇之的僱傭零時工,不需要在福利待遇方面給予,也想辭退就辭退。這算是打開了潘多拉之盒,雖然小泉算是把日本拉出了泡沫經濟崩潰的陰影,但也犧牲了就職冰河期這一代人。

如今就職冰河期世代已經到了40歲的平均年齡,回想著當年自己父輩每天醉醺醺的回家,第二天又精神飽滿的去上班。到了周末可以去溫泉海邊,雖然到處人滿為患,但一直都是熱熱鬧鬧朝氣蓬勃。假期出國旅遊,捧著大堆的禮物回家。雖然學習很辛苦,但考上大學就好了,大學裡大家都想著現在要趕快玩,畢業以後就職就沒法再玩了。大家都對未來充滿希望,都認為日本的經濟會一直增長下去。沒想到泡沫經濟時代只能成為他們的回憶了。

犧牲了就職冰河期世代,日本終於走出了不況的陰影,2005年日本就職市場再次復甦,宣告了就職冰河期的結束。隨著團塊世代的退職,企業預期今後缺人再次開始大量招人,日本的就職市場又開始沸騰了。

就職冰河期世代不由得感嘆,最悲催的果然還是自己,下一代寬鬆教育世代學習輕鬆,考大學也沒那麼難,加上日本人口開始減少,團塊世代退職,求人倍率又恢復到了1以上。但願日本就此復甦,自己這一代也還年輕,還不到30歲,好好努力也不是沒有機會的。

就職冰河期世代又開始充滿希望了。

2007年,日本有效求人倍率連續兩年突破1,一切仿佛又變得充滿希望和美好。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關於那3個讓我脫了層皮IT內定|那些就職冰河期裡的故事
    今年這麼難,為什麼堅持在日本就職 1,自己比較喜歡日本,想留在日本。 ● 1. インターネット業界 代表公司:Yahoo、楽天、Amazon、Line、CyberAgent、SBI 相當於我們通常所講的B2C的」網際網路公司」,覆蓋EC,廣告,金融等領域。
  • 蔡英文就職典禮時間+流程 520就職演說細節曝光
    臺灣地區侯任領導人蔡英文5月20日的就職演說被民進黨內部列為「最高機密」。不過,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李厚慶25日透露了一些小細節,在「5·20」當天蔡英文在就職演說前會唱「國歌」,就職演說結束後將大合唱《美麗島》。目前,民進黨方面預估會有1萬多人在現場觀禮。
  • 日本的寬鬆世代
    從字面上理解,跟我們中國的「80後」、「90後」差不多意思,就是某一代人的標籤。●寬鬆世代的定義    寬鬆世代,廣義上指2002年「學習指導要領」修訂實施至2011年綱領再度修改期間,就讀小、中學以及2003年進入大學,在主張寬鬆教育的綱領下培育起來的一代人(出生於1987年4月2日~2004年4月1日)。
  • 日本大學生就職活動背後的「光與影」
    相較於許多亞洲國家,日本新社會人就職制度的繁瑣可謂「奇觀」。這般複雜的就職活動,遠可追溯至明治時期。從1870年開始,三菱集團首開先河定期錄用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此一制度之後也在昭和初期的1920年代,被其他跟進的企業廣泛採用。
  • 獨家觀察:蔡英文的就職演說,有些只是場面話
    近年來,臺灣社會爆發的一系列社會與公民政治運動,譬如「反媒體壟斷運動」、「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讓青年世代的強勢崛起成為了現下臺灣社會最為鮮明的時代烙印。青年世代政治意識的覺醒,對舊有的臺灣政治生態與政治格局帶來了嚴重的衝擊,卻也助民進黨走完了通往完全執政的「最後一裡路」。
  • Y世代:我們尚年輕
    譯者:學術妞小傲嬌來源:ZEIT ONLINE於一些人事經理而言,我們猶如夢魘:在他們眼中,挑剔、自戀、狂妄都是我們的代名詞。或者說,我們疏於自我反省,擅於自恃過高。我們一無是處(除了發簡訊比年長者快以外)。早在學生時代,我們就應該拿到比平均分更好的成績,並且在其他方面屢獲殊榮(即使我們在足球訓練隊裡只能坐冷板凳)。我們,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我們被稱為「Y世代」,因為我們生於X世代之後,也就是出生於1980到1995年之間,另外,Y在英語中的發音是why,也就是「為什麼」的意思(鑑於我們永遠在追問原因)。我
  • 日本留學:就職活動前,我們都要準備什麼?
    目錄1.就職日程表2. 自我分析3. 行業研究4. 面試著裝5. 如何找實習6.企業的期望 1.就職日程表由於日本大學是春季畢業,所以整體的就職時間表也和中國的不太相同,話不多少,小青姐姐放上圖來~行業研究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留學生都在日本幹什麼工作了?
  • 2019去日本就職_日本就職籤證,就職知識普及
    日本就職亦即日本就業,就職一詞源於日語,就職(しゅうしょく)。由於赴日旅遊的人數激增, 餐飲服務行業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大,2019 年上半年赴日中國遊客 864 萬人(不含港澳臺),因此從海外招聘大學畢業生赴日就職,是一種潮流和趨勢。
  • 「日本語」就像我們叫做90後,日本叫做「寬鬆世代」
    就如同我們當年的 80 後與現在的 90 後一樣,日本也有一群年輕人常常被媒體惦記著,這群年輕人被冠上了「寬鬆世代」(ゆとり世代)的名字。在日本,「寬鬆世代」泛指出生於1987年4月至19963月的群體。「寬鬆」一詞源於日本文部省於1998年正式推行的「寬鬆教育」。
  • 科普貼:X世代、Y世代、Z世代都是怎麼回事? - 付一夫
    文 | 付一夫在中國,80後、90後、00後的說法可謂人盡皆知,但在美國,人們人更習慣把不同世代的人按X、Y、Z劃分,這就有了所謂的X世代、Y世代和Z世代。參考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戰後的美國大體可劃分為四個世代:(1)嬰兒潮一代(1945-1965年出生)這是舉世聞名的一代人。二戰結束後,許多參軍的美國青年榮歸故裡並組建家庭,隨即掀起了一波生育高峰期,「Baby Boomers」便由此而來。
  •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時間:2020-12-22 19: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Z世代是什麼意思? Z世代簡單介紹 Z世代是什麼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Z世代是什麼,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 蔡英文就職兩年滿意度暴跌僅剩兩成 六成民眾「沒信心」
    海外網5月20日電今日(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迎來就職兩周年,其施政表現備受民眾關注。不過,蔡英文的「成績單」不僅沒有及格,其施政滿意度更跌至24.3%,不滿意度飆升至58.8%。蔡英文就職滿兩周年。
  • 日本的「寬鬆世代」
    寬鬆世代「ゆとり世代」,可簡稱為「ゆとり」。廣義來說,就是1987年4月2日~2004年4月1日出生的日本人。這些人受到2002年日本開始實行的「寬鬆教育」,削減學生上課內容、時間,改為完全周休2日制。其特點:
  • Z世代崛起後——授課案例調整錦囊(1. 娛樂篇)
    如果學員都不願意把自己的注意力給到老師、給到課堂,那麼我們在課上講什麼,還有什麼意義嗎?去年講師資培訓的時候,老師們的授課群體大約有4成以上是00後,而到了今年下半年,授課群體已經有8成以上都是00後了,我們先來明確一個定義:Z世代=95後+00後,我之前有寫過4篇連載聊Z世代對於商業社會的啟示,本期開始,聊聊這一代人的共性特點,以及如何運用到教學中,通過課程設置和案例設置來抓取學員的注意力。
  • Y, Z 世代崛起:洞察新世代消費者價值觀
    在社交媒體的衝擊下,在屏幕下成長起來的 Y、Z 世代已經逐漸成為當今消費市場上的重要消費群體,他們所造成的年齡層多元化所的差異也日益變得顯著,日漸成熟的 Y 世代以及正在快速成長並深刻影響消費風向的 Z 世代,也成為當下品牌、設計師、投資者、營銷者最關注的族群。
  • 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間投資創新低 實質薪資倒退17年
    ,今年島內民間投資預測僅成長1.85%,創5年來新低;首季青年失業率12.07%,也創近3年同期最高,實質薪資更倒退17年。然而推動一年來,成效仍未顯現,依「主計總處」預測今年民間投資成長僅1.85%,創5年來最低。  林祖嘉表示,當侷促進投資來帶動薪資成長,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做法上則值得商榷。以近期「行政院」所提的8800多億(新臺幣)前瞻基礎建設而言,半數經費拿去做軌道工程,而不拿來進行水、電、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改善,這樣如何促進民間投資?沒有創造更有價值的民間投資,民眾的薪資又如何成長?
  • 關西學生的就職活動
    在2015年的1月,思傑就職學院的仲老師和陳老師遠赴京都開設了關西特別課程,楊同學也在此於思傑就職學院結緣。下面就是她的就職故事。l 楊同學l 大阪大學修士(2016年3月畢業)l 內定企業:三井住友信託銀行 デロイトトーマツ我的就職準備開始於暑期實習,基於專業背景以及自身的興趣,很早就鎖定了金融與諮詢方向。
  • 2021.1.20 拜登就職演講詞賞析
    拜登演講全文可以看下面這個視頻:【每日外刊精讀】新美國總統拜登發表就職演說(中英演講詞 word文檔)(1)重複英語演講中有時候為了加強語氣和感情,演講者會對某個單詞或句式進行重複,這次拜登的演講就大量使用了重複手法,比如演講的開頭(留意加粗的部分):This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