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產黨宣言》中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

2021-01-10 央廣網

作者:福建師範大學反腐倡廉研究中心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李方祥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

《共產黨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偉大著作,是所有共產黨人都不能繞過的經典。新時代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把《共產黨宣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學精神運用到統攬「四個偉大」的實踐中去,不斷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170年前,一部名篇震撼了整個世界,這就是《共產黨宣言》。鬥轉星移,歲月荏苒,《共產黨宣言》已有200多種不同文字的版本,它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仍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共產黨宣言》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理論寶庫,值得我們反覆學習、深入研究,不斷從中汲取思想營養。」

1 科學理論彰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在人類思想史上留下了一部不朽的經典之作。列寧認為「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徹而鮮明的語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觀」。

宣言指明了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指導原則和根本方法。第一,集中闡述了唯物史觀關於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基本原理,指出:「每一歷史時代的經濟生產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的基礎。」這一基本思想的提出,從根本上否定了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的唯心史觀,劃清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界限,為人們認識紛繁複雜的人類社會的歷史照亮了前行的方向。第二,運用唯物史觀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破解了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馬克思恩格斯從歷史和邏輯相統一方法,證明了原始公社解體後「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社會發展各個階段被剝削階級和剝削階級之間、被統治階級和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第三,闡述了無產階級解放與全人類解放的關係,指出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是「推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最後消滅階級」,最終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

宣言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共產主義必然勝利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和階級分析方法,客觀評價了資產階級的歷史作用,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宣言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資本主義所有制之間具有不可克服的矛盾,這種矛盾既表現為資本主義所有製成為束縛生產力的桎梏,而且表現為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資產階級還誕生了它自身的掘墓人,由此宣言得出結論:「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宣言指明了對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態度。馬克思恩格斯歷來主張科學地對待自己提出的思想理論觀點,反對對他們自己提出的個別具體結論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1872年,《共產黨宣言》要在德國萊比錫出版德文版,此時距《共產黨宣言》首次發表已經25年過去了,馬克思恩格斯在為宣言起草序言時,一方面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共產黨宣言》經受住了歷史和時間的檢驗,「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另一方面,他們還多次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個綱領現在有些地方已經過時了」,有些論斷「就其實際運用來說今天畢竟已經過時」。後來,在為《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所寫的序言中,恩格斯再次重申了他與馬克思在1872年版序言中所闡述的這一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共產黨宣言》發出的真理之光早已穿越歷史的時空,經過千錘百鍊而更加耀眼奪目。

2 思想燈塔引領共產黨人砥礪前行的航向

170年來,《共產黨宣言》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世界面貌,而且深深地改變了近百年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為近代以來飽受苦難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來了溫暖與希望。

《共產黨宣言》為中國共產黨人確立初心提供了精神路標。這篇閃耀著真理光芒的經典名作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確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導向。習近平總書記精闢地指出:「《共產黨宣言》揭示的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奠定了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理論基礎。」

五四運動前後,一批進步知識分子通過閱讀《共產黨宣言》,確立了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對共產主義的人生理想,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之路。毛澤東同志讀到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等書後,「在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從《共產黨宣言》等書中「才知道人類自有史以來就有階級鬥爭,階級鬥爭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初步地得到認識問題的方法論」。《共產黨宣言》為其走向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個新的人生起點。劉少奇同志後來回憶說:「從這本書(《共產黨宣言》)中,我了解共產黨是幹什麼的,是怎樣的一個黨,我準不準備獻身於這個黨所從事的事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最後決定參加共產黨,同時也準備獻身於黨的事業。」鄧小平同志青年時代在法國勤工儉學時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而他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自從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共產黨宣言》陪伴了這批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生,也見證著中華民族走向獨立富強的苦難輝煌。

《共產黨宣言》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砥礪奮進照亮了前行道路。它闡釋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它似漫漫長夜中的一盞明燈,為在黑暗中苦苦跋涉的革命志士照亮了前行的方向。儘管《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發表後引起反動勢力的恐慌並遭到扼殺,但是正如譯者陳望道先生所說:「真理總是不脛而走的……真理在無聲地前進,沒有辦法阻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勝利。」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徹底勝利,一個嶄新的偉大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新中國成立後,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引下,我們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之樹長青,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時中國奇蹟也吸引了世界。中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11位躍居世界第2位,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第一貨物出口大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2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間,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累計減貧6853萬人,減貧規模前所未有。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3 牢記初心使命,艱苦奮鬥再出發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前進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要求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初心和使命從何而來呢?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共產黨宣言》是一脈相承的。「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根本和思想源頭,正是《共產黨宣言》。如果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創的千秋偉業是一棵參天大樹,那麼《共產黨宣言》就是這大樹的根;如果說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奮進的歷史是一條奔湧向前的河流,那麼《共產黨宣言》就是這長河的源。正如《共產黨宣言》導言中所說,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它所昭告於天下的,正是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初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回答的是為什麼人的問題,表達了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而確立的黨的宗旨和奮鬥目標,是以《共產黨宣言》為源頭的科學世界觀在中國土地上的表達、在黨的實踐中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因此,不讀懂《共產黨宣言》,就不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初心問題,至關重要。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了為什麼出發。在是否應該堅持《共產黨宣言》所昭示的初心和使命上,有些現象值得警惕。有些人在當下堅持和宣傳《共產黨宣言》的文章中尋覓靶子——有的明裡暗裡反對共產主義理想,宣揚共產主義虛無縹緲論;有的否定階級鬥爭理論和階級分析方法,反對人民民主專政;有的否定「消滅私有制」的理論,鼓吹私有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的起點就是《共產黨宣言》所指明的共產主義理想。共產黨就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宗旨和目標的政黨,消滅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聯合體的理想像一座不滅的燈塔,照耀著共產黨的前進方向。實現共產主義絕不能流於口號,而必須是我們一切現實政策須臾不能違背的底線。離開或淡漠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奮鬥目標,黨在思想上的先進性就會逐漸喪失。

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共產黨宣言》提出了「兩個決裂」,但這決不意味著一下子同孕育它的社會一刀兩斷。質變總需要一個量變的過程,不可避免地要採取一些漸進的措施。因此,共產黨人既要堅持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又要正確理解這些理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我們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幹擾所惑,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不負共產黨人的光榮稱號。」

今天,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這既在方向上與《共產黨宣言》所指明的人類社會發展最終目標相一致,又是在為實現最終目標奠定必要的基礎。我們必須全面正確地理解共產主義理想和「兩個決裂」與現實的關係,既要堅持理想、堅定信心,又要充分認識達成理想的漸進性和階段性。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艱苦奮鬥再創業,改革開放再出發,這是我們牢記《共產黨宣言》初心和使命必須具有的思想品格和理論儲備。

相關焦點

  •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
    作為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誌,《共產黨宣言》是一部充滿鬥爭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經典著作。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把道德批判和社會歷史批判相結合,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的不合理性,既使社會歷史批判融入道義精神,又賦予道德批判科學的理論形態,實現了對資本主義批判的科學性與道義性的統一。
  • 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真理之光,穿越歷史,照亮今天。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如同一道閃電,划過暗夜的長空。
  • 重溫宣言精神 感悟信仰力量——我區舉行紀念《共產黨宣言》首個...
    》首個中文全譯本出版100周年主題活動,重溫宣言精神,感悟信仰力量。  100年前,由陳望道先生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浙江誕生、上海出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在華夏大地的進一步傳播,指引著無數愛國人士投身無產階級革命,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作為一方具有紅色革命歷史的熱土,上虞與《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有著百年不解之緣。
  • 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 題: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真理之光,穿越歷史,照亮今天。  圖表: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盧哲 編制  跨越百年,仍可聽見真理的迴響——  170年前,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寫《共產黨宣言》,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 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
    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兩個世紀過去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多次強調,「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就是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
  • 「追望大道、信仰恆在——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
    在學思踐悟中讓真理之甘歷久彌新  焦揚追溯了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的歷史背景並提出,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是義烏和復旦共同的紅色基因,也是黨和國家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焦揚表示,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義烏翻譯、在上海出版,復旦大學連接兩地,是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作為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重鎮,陳望道老校長工作治學50餘年的地方,復旦大學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期望,從《共產黨宣言》中不斷汲取真理力量,把望老首譯宣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真理之甘,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
    由復旦大學與上海市檔案局(館)共同主辦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開幕,力圖用好紅色資源、講活歷史故事,再現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理論走向實踐的光輝歷程,為全市和學校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生動的歷史教材。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一百周年座談會義烏舉行
    由此有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今年6月,習近平專門向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回信,勉勵他們繼續講好關於理想信念的故事,並對全國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100年前,陳望道同志翻譯了首個中文全譯本《共產黨宣言》,為引導大批有志之士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興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紀念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 100周年座談會在...
    焦揚強調,首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在義烏翻譯、在上海出版,復旦大學連接兩地,是百年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作為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宣傳和人才培養的重鎮,望道老校長工作治學50多年的地方,復旦大學將牢記總書記的諄諄囑託和期望,從《宣言》中不斷汲取真理力量,把望老首譯宣言、追求真理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華理「研思班」赴《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開展「真理的味道」現場教學
    追尋真理的味道,感受信仰的力量。為深入學習習近平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願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精神,引導廣大研究生黨員品讀馬恩經典,12月22日,第五期「研思班」組織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和研究生輔導員前往《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陳望道舊居進行現場教學。
  • 共產黨人的必修課!習近平帶你重溫《共產黨宣言》
    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目的是通過重溫經典,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在座的同志都讀過《共產黨宣言》,今天我們重溫這一經典,依然深受教育、深受啟發。結合這次學習,我談3點認識。
  • 陳望道:千秋巨筆傳真理,《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位翻譯者
    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首譯者。是我國早期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先驅,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891年1月18日,在浙江義烏分水塘村的一家農戶家庭,陳望道出生了。求學陳望道的父親陳君元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攢了一些家業。陳君元是農民,沒有多高的文化,在生活中吃了不少沒文化的虧。
  • 致敬黨的生日 學習《共產黨宣言》|首都師大研究生與青年教師黨員...
    ——馬克思主義學院 趙亮副教授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走在新時代的徵途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牢記總書記囑託,不斷汲取紅色基因,學習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光輝品格,立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崗位,把學思踐悟的心得融入育人工作中,把信仰作為一種在終極價值取向上牽導自我的精神力量,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堅定理想信念中築牢人生信仰
  • 《共產黨宣言》首譯100年: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20年,陳望道首次翻譯了《宣言》,這一創舉使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早期代表人物傳播馬克思主義、探索國家命運的艱難歷程。陳望道在浙江金華老家的柴屋,通宵達旦、廢寢忘食翻譯《宣言》,至今還流傳著「真理的味道有點甜」的故事。《宣言》所揭示的真理,即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一般描述和對現代社會的基本診斷,為我們理解身處於其中的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
  • 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這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目的是通過重溫經典,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追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理論源頭,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在座的同志都讀過《共產黨宣言》,今天我們重溫這一經典,依然深受教育、深受啟發。結合這次學習,我談3點認識。
  •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紀念《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出版100周年
    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倫敦以德文單行本發表。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其中包含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政治目標、政治任務、政治力量、政治組織、政治紀律、政治原則、政治作風、政治策略、政治聯合等思想,矗立起一座馬克思主義精神豐碑。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解放道路。
  • 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上好共產黨人「必修課」
    今天學習馬克思,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勇於擔當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的神聖職責 今天學習馬克思,重要的是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真理力量和不竭的生命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提高全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 鉤沉|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紀念《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出版100周年
    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英國倫敦以德文單行本發表。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獻,其中包含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政治目標、政治任務、政治力量、政治組織、政治紀律、政治原則、政治作風、政治策略、政治聯合等思想,矗立起一座馬克思主義精神豐碑。
  • 誰翻譯了《共產黨宣言》?
    在一師鬥爭中的積極表現,使陳望道進入陳獨秀、邵力子、沈玄廬等人的視線。  在五四運動中,陳獨秀逐漸認識到,有必要讓全社會有理想、有抱負的新青年,追求真理、立志變革的共產主義理想者和實踐者,早日讀到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儘快確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這已是社會之急需,時代之召喚」。
  • 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上海7月5日電 題:永恆的明燈——寫在《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出版10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季明、楊金志、吳振東、郭敬丹  思想走在行動之前,就像閃電出現在雷鳴以前。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馬克思主義橫空出世,成為一道劃破暗夜的閃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