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在生活中做選擇考慮的最大根據是——成本。
成本,不僅僅包括金錢成本,還有時間成本、心情成本、精力成本。
每一個成本都是年輕人無比珍惜的,每一個成本,在現代社會巨大的壓力下,都是被嚴重侵損的。
孩子的到來,會耗費這四個成本中的每一個。
我們要提供吃穿、娛樂、教育,這耗費了我的金錢。
孩子的孩子的營養越來越豐富,孩子的玩具、電子娛樂設施越來越貴,給孩子報的興趣班課外班輔導班越來越多。
我們要消耗自己寶貴的私人時間帶孩子。
加班到晚上,被領導指責,積壓的一堆活沒有幹完,我們不但要用私人時間處理工作,還要陪孩子玩耍。
孩子有時候真的很煩人,他們不能理解大人的世界。
我們要幫他們矯正「壞毛病」,教他們大人世界的規則,還要忍受他們無休止的脾氣和淘氣。雖然這都很正常,但我們也真的很煩。
帶孩子需要理論方法,我們要讓他適應人類社會,適應社會規則,並且要在不給他留下童年心理陰影的情況下完成。
因為原生家庭的影響巨大,我們要小心翼翼。
我們太累了。
有些人,認為不生孩子就是自私。
他們滿嘴空話,說生孩子怎樣為社會,為傳統,為父母,好似我們不生就有什麼罪過似的。
我們當然可以生孩子,我們也願意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續。
只要你有辦法解決這四個成本的大量消耗問題。
可是你們能解決嗎?你們願意解決嗎?
說我們自私,指責我們的你們又何其自私?
你們能理解丁克一族的感受嗎?
你們又能為我們提供切實的解決方法嗎?
如果諸位長輩們實在不同意丁克,那我們各讓一步,等我們足夠富裕生孩子了,有足夠的閒暇生孩子了,我們再生。
既滿足了你們傳宗接代的大義,也滿足了我們減少成本損耗的需求,多好?
這是我代表我心中丁克一族說的話。
丁克對很多人來說,不是什麼主義,不是打著旗幟招牌在大街上喊「不生孩子」。
這只是一種選擇,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是年輕人懂得維護自己利益的選擇。
有人說,生孩子是為了讓父母減少點寂寞。
這真是貽笑大方的說法。難道孩子是用來給你們消解乏悶的工具嗎?
只要孩子出生,我身為孩子的父母,就不能不管他。
父母要給他良好的吃穿、教育、娛樂。
這是要耗費大量精力的。
帶孩子不但要有愛,還要有適當的方法。
現代社會,因為當不好父母,給孩子帶來悲劇的例子還少嗎?
況且,老人總是容易溺愛孩子,過度的寵愛會破壞父母給孩子樹立的規矩,讓他們變得肆無忌憚。
改用《紅樓夢》中鴛鴦的一番話來批評那些指責「不生孩子就是自私」的偽君子們:
「我若生了孩子一家幸福呢,你們在網上橫行霸道,自己就拿著我的例子四處指責不生孩子的年輕人。我若沒照顧好孩子敗了時,你們把忘八脖子一縮,生死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