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終身後悔!曾經的資本"大佬",如今被強制拿出35億交罰單....
登上證監會「老賴」名單兩個多月後,鮮言收到法院的強制執行裁定。這位曾在A股「興風作浪」的資本運作老手,終究要為34.7億元的「史上最大罰單」埋單。
從啤酒推銷員到律師再到上市公司董事長,現年43歲的鮮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把控多家空殼公司進行著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賺取數以億計的非法所得之後,甚至拿國家憲法開起玩笑……。最終,這位「劣跡斑斑」的證券市場攪局者被市場永拒門外。
34.7億史上最大罰單締造者
據中證網報導,今天,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行政庭赴上海第二看守所向鮮言送達《行政裁定書》,對證監會作出的「天價處罰」裁定準予強制執行。
對於同行,鮮某提出忠告:「要引以為戒,不要讓自己活在終身追悔的道路上」,金融從業者應該更多地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針對現有制度漏洞,去通過各種不法交易套利,盲目追求短期套利收益。
2017年,中國證監會先後因操縱市場和信息披露違法對鮮某開出六張罰單,包括前述高達34.7億元的罰單。處罰決定依法送達後,被處罰人鮮某未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亦未按時繳納罰沒款,故中國證監會向西城法院提起強制執行申請。西城法院受理後組成合議庭,對中國證監會作出的行政處罰的合法性予以審查,並作出準予執行裁定。
這意味著,待相應的申請執行和立案手續履行完畢後,6張罰單涉及的行政處罰將進入法院強制執行階段。據了解,法院強制執行老賴的常用手段包含: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而這份強制執行裁定書的背後,是一張高達近35億的天價罰單。
2017年3月30日,證監會正式對鮮言操縱「多倫股份」一案作出處罰,對鮮言給予「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即沒收鮮言違法所得5.78億元,並處以28.9億元罰款,合計罰沒34.7億元,成為證監會執法史上最大的罰沒款金額,同時鮮言也被終身市場禁入。
證監會在行政處罰書中表示,鮮言存在信息操縱、傘形信託操縱、大股東惡意操縱等違規行為。在傘形信託操縱中,由鮮言實際控制、使用的「劉某傑」「鮮某」「夏某梅」證券帳戶以及14個信託帳戶共計28個HOMS交易單元,交易資金來源於鮮言、鮮言控制的公司及14個信託計劃,交易MAC地址高度重合。
在市場操縱過程中,鮮言通過資金、持股、信息等優勢,通過自己控制的帳戶之間買賣操縱多倫股份股價。
事情要從2012年說起。
當年,鮮言以3.4億元的價格通過名下的兩家海外公司收購了多倫投資(香港)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從而持有上市公司多倫股份11.75%的股份,成為其實際控制人。根據多倫股份披露的公告,鮮言共擁有三家海外公司100%的股權,註冊地均為英屬維京群島。
這宗交易使鮮言正式進入到大眾的視線範圍。
多倫股份的股權較為分散,鮮言僅通過3.4億元的成本,就控制了市值25億元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不過由於兩個月之後才對外披露該事項,因此也受到上海證監局的立案稽查。
2014年4-5月鮮言開始減持,分兩次通過交易所交易系統累計轉讓所持有的2000萬股,套現約1.3億元。此時,鮮言依然間接持有上市公司5.87%的股權,依然為實控人。
鮮言自2012年5月成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後,並沒有為公司業務帶來新鮮的血液,公司主營業務持續下降。但是利用消息炒作卻成為其提升市值的重要手段。
2014年11月多倫股份宣布即將易主的消息:鮮言與殷群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作價4億元將所持有的5.87%股權轉讓給自然人殷群。受此影響上市公司股價開始上揚。不過此後多倫股份就再無披露事情的進展。隨著上交所的問詢,多倫股份方才發布公告:殷群未能按照約定支付股權轉讓款,故股權轉讓協議未能按照約定生效,公司實控人不變。
隨後公司轉型網際網路金融,炒作股價則是「洗殼」的點睛之筆。
2015年4月16日,多倫股份更名申請得到上海市工商局核准。這次更名讓原本經營房地產、建材等相關業務的多倫股份「搖身一變」成了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匹凸匹」。彼時,市場還蒙在鼓裡,鮮言實際控制的傘形信託帳戶組卻早就「埋伏」進去了。
由於P2P金融概念的大熱,更名利好公告發布後, 「多倫股份」股價連續6日漲停,市值增長超過70%。在股價低位「埋伏」的鮮言粗略計算帳面獲利接近1.4億元。後續股災期間,鮮言又通過槓桿低價增持了一定股份。至此,鮮言持有上市公司8.84%的股權,仍是實際控制人。
此後,鮮言通過虛假申報,以及未按規定報告、公告其持股信息等方式繼續操縱多倫股份股價和交易量,從2014年1月17日至2015年6月12日期間,非法獲利超過5.78億元。在鮮言的操控下,「多倫股份」股價在這個階段漲幅高達260%,同期上證指數漲幅155.29%。
鮮言操盤匹凸匹,是一個經典的倒殼案例。2015年12月28日,鮮言向匹凸匹提出辭職,同時辭職的還有原匹凸匹總經理、董事、獨立董事、監事等多人。
而在過去幾年中,根據匹凸匹公司(600696.SH)(包括原名多倫股份期間)此前的公告,其實際控制人鮮言已遭遇過證監會2次立案調查;3次公開譴責;2次罰款;2次行政監管;2次警告;多次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
拿憲法開玩笑的「1001項議案」始作俑者
除「匹凸匹」外,另一家與鮮言有關的、不得不提的公司便是ST慧球。
事實上,早在2015年,鮮言就曾因多倫股份信息披露違法被上海證監局行政處罰。但調查之後,鮮言並未收斂自己的行為,從多倫股份轉身至ST慧球幕後實際控制人,並導演了「1001項奇葩議案」等。
事情源頭要追溯到2016年4月。當時,鮮言與慧球科技實際控制人顧國平協議購買其持有「慧球科技」6.66%股權,鮮言先期支付4億元後任公司證券事務代表,並派出3名董事實際控制公司經營管理權、印章和信息披露密鑰。後因顧國平通過資產管理計劃持有的股權「爆倉」無法按約過戶,鮮言並未實際獲得公司控股權,但仍控制董事會。
鮮言入職慧球科技後,奇葩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就連最資深的股民也被驚呆了。
2016年8月17日,慧球科技的公告在股吧中流出,而沒有通過規定的渠道披露,而且上交所也聯繫不上公司董事長董文亮;由於一直聯繫不上董文亮,公司也未在限期內完成其本應主動落實的整改要求,2016年9月9日,上交所頒布對慧球科技股票進行ST處理的通報;
2016年11月1日,在被上交所通報批評以後,ST慧球決定「搬家」,而搬去的地點則是上交所辦公地點樓上,記者於今年1月6日實地走訪發現,這處辦公地點仍在裝修,尚未投入使用;
2016年11月24日,ST慧球公告,出於對證監會一項決定的不滿,起訴證監會。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2017年1月6日,網上傳出一份1001項議案的股東大會通知,由於議案太過奇葩,以至於大家都以為是誰搞的笑話。這些議案包括《關於公司建立健全員工戀愛審批制度》、《關于堅持釣魚島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議案》、《關於調整雙休日至禮拜四禮拜五的議案》、《關於第一大股東每年捐贈上市公司不少於100億元現金的議案》、《關於成立婦女委員會的議案》、《關於申請變更交易所的議案》等。
對於這樣的挑釁,證監會怒了。
證監會表示,經查明,在鮮言指使下,慧球科技在「1001項議案」信息披露申請未獲上交所批准的情況下,將議案的臨時公告通過域名為「www.600556.com.cn」的網站、東方財富股吧對社會公開,該行為違反了公司守法義務及董事會職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慧球科技的披露渠道違反法律規定,所披露信息的內容違反法律規定,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
證監會強調,「1001項議案」事件不是單純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涉案相關公司及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董事等無視黨和政府權威,打著信息披露的幌子,將《憲法》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社會公序良俗矮化為董事會決議事項,挑戰黨和政府的權威,藐視法律規定,踐踏社會公德,決定對慧球科技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系列案件處以943萬元罰沒款。
值得一提的是,鮮言在稽查人士調查過程中非常頑劣對抗。參與調查的稽查執法人員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稽查人員到他的『大本營』湖北荊門漢通總部取證,保安說不讓進就不讓進。在當地公安機關的配合下,終於進到辦公室,他又拒絕提供公司資料。稽查人員自行收集的材料,他又拒絕蓋章。」
「1001項」議案也成為「匹凸匹」案件得以迅速披露的催化劑。
啤酒推銷員出身的資本「傳奇」
鮮言這個特別的名字堪稱神秘,公開的履歷十分限,而且公開的相關信息也多自相矛盾。
根據《法治周末》的調查,他出身普通家庭,第一份工作是啤酒推銷員,後來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工作,然後成為執業律師。從一個律師搖身一變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再到受到重罰的資本大鱷,鮮言用了5年時間。
作為一名律師,其入主多倫股份進入資本市場所使用的3.4億元資金來源來自哪裡?這一問題至今成謎。
鮮言出生於1975年,湖北襄樊人。公開資料顯示,鮮言於2005年至2010年任上海賓利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至2012年任精九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後更名為上海柯塞威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至2012年任北京天依律師事務所律師。
據第一財經報導,如此亮麗的人生履歷,讓人很難將其與資本「碩鼠」的形象聯繫在一起。其多年的律師執業經歷,不但沒有讓其成為市場良性發展的助推者,反而成了他對抗監管最有力的武器。
如今,從律師到資本流氓再成為老賴,鮮言的多面人生走向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