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35年歷史的每年一屆的「美西華人差傳大會」在今年改為「2020全球華人差傳大會」,並因為疫情原因改在網上舉行。此次大會的關鍵詞是「福音」,是關於基督、神的國度和救恩的信息。
會上,美國角聲南加州分會總監李偉強牧師以「關懷鄰舍:社區服務與移動事工的更新概念」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前教會針對移民的一套社區服務顯然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需求,因此,如何針對新移民群體來有效地進行社區服務?李偉強牧師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新的處境:從安守牆內走出牆外
很多的羊是在圈外的,我們沒有辦法把他們找回來,那麼怎樣才從教會的牆內進到牆外社區裡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知道為什麼說教會是「牆內」?因為教會和人群中間其實有有形、無形的牆——教會的活動大多都在教會裡面。
今年因著疫情的關係教會沒有辦法實地聚會,只能在網絡上聚會,所以這個牆逐漸變得模糊——不但是社區變得模糊,教會的牆也變得模糊。
調查顯示,疫情期間有32%的人並沒有去教會敬拜,有35%的人仍然留在教會。這段時間雖然很多聚會變得不再方便,但同時我們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去面對更大的群體。
更新的處境讓我們更明白現在的情況,就是需要從安守牆內走出牆外。
二,新的觀念:從福音預工到全人福音
很多時候我們會問:「為什麼花了這麼多人力和資源,在傳福音上面卻看不見果效?」從人的角度來講確實看不到,但要從耶穌得救的角度去看。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裡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
教訓是一種價值觀的輸出;福音則是天國的真理;醫治是對人的關懷。這三方面缺一不可。舉例來說:假如只對對方進行關懷,卻沒有好好地教導聖經,這樣就會沒有根基;而教會若是不斷宣講聖經,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卻沒有落實的關懷事工,這叫假冒偽善;如果傳講聖經信息,也有切實的關懷,卻沒有輸出天國的真理,這是狹隘的福音。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我們整個生命就是主的見證。
但是,社區工作跟布道有什麼關係?李牧師強調:布道不僅僅是用嘴巴講,也要用行動做出來。今天很多人都聽過福音,當我們關懷的工作是實際行動時,這就是在讓人看見福音。
三,新的移群:從服務他們到接納他們
有時候教會的切入點是幫助一些生活困難的人,給他們提供便利等等,最近10年教會逐漸發覺,整個移民群體改變了,因為整個中國大陸經濟比較發達,以前移民到其它國家的都是窮學生,現在都是年輕人且還比較有錢。
現在的移民群體多數面對的是結婚問題,特別是離婚。教會要思考怎麼在這個方面幫助他們。還有親子的關係,下一代不知道怎麼教育。以前家長沒錢,還需要出去打工,導致對孩子疏於教育;現在是錢太多,反而不知道人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了。
因此有教會找一些專業的人士來針對性進行輔導,所以也會考慮到收費的問題。收費不是不可以,但要讓被幫助者感到值得,教會要努力將最好的東西傳遞給他們,這就不能再用以前那一套舊的方式來對待移民。
教會要從服務移民到接納移民。例如:從前移民剛到國外,非常難,教會會幫助到他們,這是一種給與。現在的移民在經濟上並不那麼缺乏,所以要從「給與」到「對等」,
什麼是對等?「服務」就是我有的你沒有,我可以幫助你;而「對等」則是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接納移民群體進入到基督徒中間來,甚至是讓他們參與一些福音事工——很多移民是沒有信主的,他們沒有辦法參與教會的工作,但是可以參與關懷的工作。
四,新的資源:從回應所需到發展所長
過去我們看到社會有什麼問題、家庭有什麼問題,教會就去回應。但這樣做時很快就發現教會資源不足,經濟也有限,很難跟得上。即便有些教會經濟沒有問題,人手也是絕對有限的。例如一些教會連基本服事的人員也不足,怎麼還能去做社會關懷的工作?疲於奔命時最後就會面對取捨,不能放棄教會崇拜事項,唯一放棄的就是社區工作。這也是很多教會的社區工作堅持不下來的原因。
要怎麼將社區關懷工作持續下來?李牧師認為,需要觀念上的改變。
從回應需要到發展所長——能力導向,意思是「我有什麼強的地方,我去發展它。」
一,有效動員。社區裡每一個人的需要是千變萬化的,神不是讓教會成為社區中心,而是成為祂的見證。教會怎樣才能提供更有效的幫助?例如有些弟兄姐妹沒有特別的專業,就可以做探訪的工作。不同的人發揮他們的所長,因為教會一般的活動都在周六日,周一到周五很多人很多資源是可以用到的。有些退休的、不需要工作的人,怎麼去利用他們發揮他們的所長,讓他們被接納,教會可以進行思考。
二,培養人才。教會80%是平信徒,是在教會沒有事情做的人,他們對教會沒有投入感,教會的一些活動也不敢給他們參與。但社區工作不需要靈敏,當這些人去參與時會對教會更加投入;對教會投入時,會讓他們對屬靈的事也慢慢感興趣。表現好的人也可以栽培他。
三,提高士氣。人都是做有興趣有能力的事情時會很開心,去發展所長做社區工作時,士氣就會高了,因為這是他能做的,不需要要求什麼。
五,新的策略:從社區事工到福音魚塘
去湖裡釣魚時不知道哪裡有魚,但魚塘不一樣,下網一撈魚就來了。做社區工作也是為了傳福音,要把這個地方變成魚塘,讓他慢慢接納福音,就能下網打魚了。
福音事工和社區服務哪一個重要?李牧師表示,我們要傳福音,但除非必要我們不要開口,只要做給人家看就好。所以,在這個時候福音事工就顯得不那麼重要,社區服務反而更加重要——這也是一種傳道。傳道的同時需要行道,兩者缺一不可。
有些基督徒做社會服務時非常想傳福音,但要記住:欲速則不達,太快了人家反而會害怕。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是,有些人他並不太懂聖經,但他對社區服務有負擔;有些人很懂福音,但不喜歡做社區服務;這些都沒關係,可以穿插著來配搭去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