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呈老師(原創),轉載請標明。
一個研究所花了三年的時間對7個省13個城市,共計430個家庭進行了調查,在調查中發現,有50%的孩子從三歲就開始說謊,年齡越大,說謊的孩子數量越多。例如,九歲的孩子中調查發現,其中70%的孩子都說過謊,說謊的人就一定是壞人嗎?並不一定,但是好人變壞,大都是從不誠信開始的,而人的不誠信就源自於說謊。
相信在很多家庭中都出現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哭鬧不肯吃藥時,父母哄孩子說,寶寶把藥吃了一會兒媽媽給你買糖吃,聽媽媽的話,媽媽給你買新衣服穿,只要你乖乖的,媽媽給你買新玩具等等,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很多時候,父母可能和孩子說著說著就忘了,但有句話叫做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孩子當時吃藥再苦認為也是值得的,是因為想要換取媽媽口中說的糖或者新衣服,又或者是媽媽許諾的玩具。可一張張空頭支票,最後讓孩子非常失望,同時也讓孩子學會了媽媽的表達方式,那就是同樣去說謊。
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一個故事,那就是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中講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趕集,兒子哭鬧著要和他一起去,她就哄騙孩子說,如果你乖乖待在家,我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因為當時只有過年才會殺豬,孩子因為馬上能吃到豬肉,當然十分開心就答應了。妻子從集市回來時看到曾子真的準備殺豬,她連忙阻止說是騙孩子玩的,曾子卻說,孩子都是有樣學樣,在家他都是跟著父母學,今天你騙了他,就是教會他騙人,以後他也不會再相信你。而今後,你還會更難管教他。最後,曾子真的為孩子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也為孩子上了精彩的一課,同時教會了孩子言必行,行必果的道理。
也許很多父母說父母的謊言是善意的。只是為了讓孩子達成目的,可孩子卻不一定會分辨父母的謊言是否是善意的,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說謊,說謊的問題也會讓父母非常的頭痛,但其實只要找到孩子說謊的原因就可以幫助,孩子改改掉壞習慣。
1、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孩子的年齡越小,在孩子的世界當中,父母就越重要。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可很多父母認為,只要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但在孩子的內心並非如此,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有互動,而缺少互動的時候,孩子就會想要引起父母的注意,就會用一些誇張的話或者一些不恰當的舉動去引起父母的重視,以此能夠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
2、孩子對現實和想像的混淆。
對於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說謊並不是他們的本意,只不過他們處於成長的階段。可能會把自己看的動畫片或者遊戲中的角色和生活中開始進行假設。所以在和父母溝通的過程當中,孩子的語言是富有想像力的,而並非全部都是現實的,這些語言看起來雖然不著邊際,但其實都是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3、出於保護或者逃避責任。
當孩子的年齡逐漸增長,就會知道有些問題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所以孩子用說謊的方式去自我保護,其實這也是因為孩子做錯事情而感到害怕,不願意去承擔後果,通常是因為父母的懲罰過於嚴厲,所以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要保持冷靜的態度,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恐懼慢慢的變淡,自然也就不用在父母面前去說謊了。
4、來自於模仿。
很多人都聽過育兒先育己的道理。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平時給孩子樹立了一個什麼樣的榜樣,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父母在對待孩子問題上都不要說謊,父母能和孩子說一個謊,那麼孩子就會用十個謊來應對父母,所以這種不良的行為往往來自於父母本身,只有父母改掉了這樣的習慣,孩子自然也會信守誠信。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父母要及時的和孩子去溝通,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及早的發現孩子如果有說謊的行為,就應該幫助他去糾正。
1、父母自身就會改變。
父母不要做言而無信的人,不要經常給孩子開空頭支票,更不要說謊去欺騙孩子。這樣很難培養出不說謊的孩子。而且父母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和外人的溝通,比如當著孩子的面撒謊不想上班之類的或者找一些理由搪塞朋友,這些雖然是小事兒,但是在孩子的內心卻會看到父母的不真誠。
2、教孩子說到做到。
教育孩子做一個信守承諾的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兌現,如果因為一些外部原因沒有實現,那麼要學會真誠的向對方道歉,並且說明原因,表達自己的歉意。
3、認真的對待孩子第一次說謊。
孩子第一次說謊的時間也許會很早,但父母不要覺得這是開玩笑的事情,想要糾正孩子說謊的行為,就要在第一次說謊的時候就立下規矩,否則,孩子覺得說謊並沒有什麼大不了,而且會經常的去在生活中運用,這樣想改變就會很難了。
4、抓準時機去教育。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教育在當下,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有理有據的去孩子分析,及時的弄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要讓孩子清楚說假話會受到懲罰,而說真話才會得到表揚,對於孩子的誠信行為,父母也應該給予肯定和誇獎,這樣才能夠強化孩子內心誠信的意識。
很多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內在培養。那麼對於孩子的,誠信來說更應該去在意,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信守承諾的人!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轉發,有關於家庭教育的問題,可留言或私信,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