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未來最有發展潛力的,當屬吳江區。
一,未來的高鐵蘇州南站會設在吳江,通蘇嘉高鐵和湖蘇滬高鐵在此交匯,吳江將成為蘇州南部的交通樞紐。此外,經過吳江並通達上海的省域地鐵線路也在規劃之中。
而蘇州若建設機場,最有可能的選址就是吳江,因為吳江遠離上海兩大機場,空域比較充足,而且可以覆蓋蘇南浙北的客流需求。
二,國家重點發展的長三角合作區,已經初步選址位於江浙滬交界的吳江一帶,這是吳江的一大機遇。此前吳江撤市設區之後,所得到的政策扶持基本是蘇州大市層面,而長三角合作區則是國家層面的規劃。所以,擁有長三角合作區,並補足了交通這一短板,成為高鐵、高速、地鐵、機場四位一體的樞紐,吳江的發展前景確實值得期待。
論實力,園區毫無懸念,首屈一指;但論潛力,近一兩年來,蘇州最有「上升空間」的是相城區。
園區發展勢頭一如既往迅猛(國內領先),姑蘇區的重點是優化與保護,吳中區是曾經被普遍看好但後勁孱弱(你看尹山湖板塊曾經還對標金雞湖板塊呢現在也淪為空談了),高新區是老牌老大哥了,科技城板塊很強勁,近年來一直在穩步發展中。
相城區,在很人的概念裡曾經一直是以「大閘蟹」、「水稻田」為標籤的,所謂的鄉下地方,然而近兩年來,相城區開始「驚醒」了。據相城區委政府新媒體平臺「今日相城」數據,2018年,相城產業招商成績顯著,先後舉辦了北京、上海、深圳及美國、德國、荷蘭、日本等投資環境推介會及區經貿懇談會,共籤約項目235個、總投資超2000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69個。
2019年,相城區共有省、市、區重點項目37個,實事工程項目20個,計劃總投資達1197.2億元。
相城區2019年的關鍵詞是:項目落地推進。
蘇州長期發展的潛力只有相城區,雖現在在排行上落後園區、姑蘇區和高新區,但整個蘇州要做大做強也只有相城區能擔次重任,相城區北連常熟,土地方正,在今後的打算來看常熟肯定會成蘇州的一個區,目前東面園區己經建設成熟飽和,南面吳江己成為蘇州的吳江區正加緊建設,高新區也基本布局到位,只有相城區還基本是處女地,目前市政開發相城各方面都是高起點高標準,重心逐步北移,除加緊高鐵新城規劃外,北面的盛澤湖與陽澄湖的雙湖規劃也在加緊實施,此雙湖今後有可能媲美金雞湖當獨墅湖,難怪現在外來人口在蘇州買房也只有相城區要求積分600分,所以本人看來在若干年後,蘇州的蘇州中心基本定型相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