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長歌浩蕩五重奏 全域治水護清波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寧波,依海而生,因港而興,從不缺少水的潤澤,除了面向東海,還有兩江環抱,一江東流。另有一條條迂迴蜿蜒的內河水系像城市的血脈,滋養著一代又一代寧波人。

水,既是寧波最為靈動的韻腳,更是寧波人不懈守護的對象。

2013年,響應全省號召推進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工作,誓讓清波重回大地。

2016年底,全面打響消除劣V類水的攻堅戰,深入實施治水剿劣,鋪就「名城名都」建設的發展底色。

從「尋找可遊泳的河」,到宣示「徹底剿滅劣V類水」,從推動「五水共治」形成破竹之勢,到承諾「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時至今日,治水的時代命題,答案已然清晰。

4年時間,寧波鑄造了一支敢打敢拼的「治水鐵軍」,同時改變著大江大河與小溪小渠的水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行百裡者半九十。寧波全域治水成果喜人,但治水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治水工作永遠在路上。

鐵腕治汙 守護綠色發展底色

浙江治水的經驗,不是用停止發展的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而是在發展中保護生態環境,用良好的生態環境保障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才是「治水之本」。

鋪開寧波這幅治水圖,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決心修復山河本色,守護綠色發展的底色。

洗盡汙垢方璀璨。在水中,變化每天發生著:為求清波常在,寧波開展水岸同治,加速淘汰低小散、高汙染的落後產能,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寧波堅決向粗放型發展、高能耗的「黑色GDP」說「不」。

寧海縣長洋村鋁灰行業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至2013年蔓延並形成了集聚46家加工點的塊狀產業,因加工原料以鋁灰為主、工藝為坩堝加溫熔化生產鋁錠,對生產生活環境造成嚴重汙染,於上世紀90年代末搬遷至長洋村小茅嶺地塊。2013年9月起,該縣對再生鋁產業「長洋」頑疾全面啟動新一輪整治,於2016年底整合形成8家再生鋁加工企業。今年8月中旬,以督察為重要契機,強化擔當、克難攻堅,通過「嚴查、巧治、活轉」系列組合拳,徹底清查並治理完成再生鋁產業「長洋」環保毒瘤。從根本上解決了流域內水體重金屬汙染問題,為南溪森林溫泉景區的深度開發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另外,杭州灣新區整體關閉全省最大的漂印染園區,「騰籠換鳥」為眾創園,每年削減COD排放量350噸以上。北侖區推動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巖東再生水廠生產能力達12.8萬噸/日,年度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4%。目前,寧波已關停並轉重汙染行業企業289家,倒逼產業轉型升級。

治水也是產業發展的供給側改革。寧波堅持以治水促進美麗經濟發展,實現「綠富美」。

畜禽養殖業汙染治理,倒逼畜禽養殖業轉型升級,一批「美麗生態牧場」呼之欲出。寧海的浙江東海岸農業循環經濟示範園區,解決了廢水消納難題,形成了中小型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生物物種共生互利、物質多級循環利用等7種循環發展模式,總結出了「農業廢棄物—奶牛養殖—有機肥加工—農作物」「畜牧養殖—糞(肥)—有機複合肥—瓜果菜」「魚蝦—貝藻」等多種立體化生態型循環模式。

借水行舟,做精做強鄉村旅遊。象山縣將治水與休閒旅遊業發展有機融合,打造了一批具有「山海風貌、田園風光、半島風情」的規模景區和農家樂,助推全域旅遊跨越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的生態紅利。治水逐漸成為建設「生態農業、美麗田園」的催化劑。

這些蛻變都是寧波治水的重要片段。從東海之畔到三江之濱,治水以來,寧波各個區縣(市)紛紛探尋出了因地制宜的治水路徑。

著眼源頭 率先創建「汙水零直排區」

寧波作為山水港城,內河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河網水系形成了天然的排放汙水的「毛細血管」。實現「汙水零直排」,不僅是治水剿劣的需要,也是現代化城市建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

近年來,寧波市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作為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汙水處理設施已覆蓋全部鄉鎮,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200萬噸/日。在此基礎上,寧波以世行貸款項目為樣板,全面推進1280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2013年起,奉化區就按照國家級生態市建設要求,借鑑世行項目的實施經驗,在全區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建設,3年時間,全區累計投入資金7.6億元,基本消除了農村生活汙水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危害,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在全省率先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寧波「五水共治」打出的一記「重拳」,在未來5年到10年裡打通排水「經絡」體系,做到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排水全許可、村莊全治理,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100%。

按照上述目標,寧波深入總結海曙區、鎮海區、北侖區、慈谿市等地精細化截汙納管工作經驗,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

在海曙區,為根治內河水汙染,乾淨徹底剿滅劣Ⅴ類水,今年上半年,28個老小區同步啟動雨汙分流和截汙納管改造工程,預計減少汙水直排量60%以上。從源頭上截斷汙水,將汙水引流至汙水管網,實現了「沿河排口晴天不出水」的目標。

在工業發達,又位於寧波市水系末端鎮海區,整體推進工業園區(集聚區)企業雨汙分流改造工作,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汙水管網全覆蓋、企業廢水全收集、源頭雨汙全分流。

針對城鎮及城中村環境複雜、難以戶戶接管的歷史遺留問題,北侖區推出了「主管道先行,精細化截汙,最後50米納管」工程,使轄區內城中村生活汙水不再直排入河。目前,北侖區共堵截納管改造河道汙水直排口1780個,完成城鎮汙水管網工程項目102個,50個村完成截汙工程;建成汙水管總長達832公裡。

建設汙水零排直排區,涉水行業排水整治也是重點。針對縣域經濟發達、集鎮周邊涉水「小行業」量大面廣的特點,慈谿市於2016年起開展了餐飲、美發(美容)、洗浴、洗車等四類涉水行業專項整治,共排摸出四類涉水行業7161家,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

2017年,在34個重點鄉鎮(街道)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目前沿線河道整體水質已明顯好轉,3個市控斷面已全部通過省級銷號驗收,24個縣控斷面全部達到或優於Ⅴ類水質。

「作為縱深推進新一輪治汙工作的龍頭工程,『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攻堅治水難題的一把利劍,是治理汙水直排頑疾的一劑良方。」寧波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寧波治水工作已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

立足生態 「海綿城市」理念融入洪澇治理

寧波號稱「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其中」。全年雨量充沛,但汛期、颱風過境時,降雨量集中。為解決排澇問題,寧波系統謀劃、綜合實施防洪排澇工程建設,同步推進「海綿城市」試點。

三江堤防甬江防洪工程全面完工,規劃奉化江、姚江的170公裡生態堤防全線建成,基本形成三江幹流堤防封閉;市區鄞東南沿山幹河、姚江東排、小浹江等上百公裡骨幹排澇河道貫通,有效發揮排澇作用……2013年「菲特」颱風之後,寧波開始實施「治水強基」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底,寧波市「治水強基」三年行動計劃宣告收官,共實施重大水利工程53項,完成投資176.8億元。

為應對今後將面臨的洪澇壓力,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防洪治澇減災綜合體系,加快補齊短板,結合省「五水共治」和「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戰略部署,今年開始寧波全面啟動防洪排澇2020行動計劃,按照「洪澇分治、蓄滯同步、分級保護、分區設防、防治結合、整體推進」的思路,重點推進姚江奉化江流域治理,儘快實現重要支流封閉,形成姚江西分北排東排體系。「十三五」期間,寧波將重點建設21個重大水利工程,完成投資330億元。

當「海綿城市」的概念首次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寧波市江北區的慈城新城已經享受「海綿」的恩澤多年。慈城新城是寧波市首個採用「海綿城市」理念建設的區塊,曾是稻田平原,極易遭受洪澇災害。現在,「海綿城市」發揮的功效,不僅讓慈城新城保持著碧水綠草的「顏值」,而且經受住了多次大小颱風的考驗,2.84平方公裡的新城既有「面子」,更有「裡子」。

目前,寧波已按照「海綿城市」理念快速推進江北慈城新城、寧海顏公河、東部新城河網等一批水系治理項目,城市排澇能力得到提升。值得關注的是,寧波將海綿城市建設與剿劣和「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專項行動相結合,進一步推動了「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轉變,最大程度實現了雨水在城市區域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和自然淨化。

三網融合 建立治水護水長效機制

全面剿滅劣Ⅴ類水,要讓治水向深一度邁進,治水工作向社會末端轉移。

兩年前,寧波在全市範圍內實施河道「河長制」管理,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當最難治理河道的「河長」。如今,寧波市已實現省級、市級、縣級、鄉鎮級、村級5級共7515條河道及4606個小微水體「河長制」管理全覆蓋。

今年以來,寧波推動基層河長、保潔員、網格員「三網融合」,是河長制的延伸與完善。

鄞州區福明街道一小區內的河流原本規劃用於美化小區環境,但多年後河水變得渾濁,偶爾散發異味。社區網格長發現後,主動向對口的基層河長反映,在多方協調下,給小區添設了一臺生物酶生化處理器,使該河的水質得到有效改善。

上述案例是「三網融合」助力剿劣的一個縮影。寧波把治水護水工作融入基層社會網格化管理,在原先河長治水、保潔員護水的基礎上,增加網格員管水,將基層網格員、河長、河道保潔員三股力量有機整合,不僅釐清「一畝三分田」,又共同擔負起區域流域治水管水的重大責任。

「保潔員當前哨,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網格員當觸角,查找原因提出對策;河長負總責,協調落實並兜底解決。」相關負責人說,織密三張網絡,讓基層河長、河道保潔員和社區網格員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確保實現剿劣管理水域全覆蓋和責任全落實。

萬名河長,確保每條河道、每個水體都有人管,有人負責。萬名河道保潔員網絡承擔相應河道、水體的保潔責任,實現「分級負責、全水域覆蓋」。1.2萬名網格長,4.5萬名網格員形成治水基層管理的堅實力量。

如今,在「三張網」的通力配合下,剿劣工作成效初顯。2017年上半年,全市河道保潔員和網格員累計上報涉水問題25314條,已辦結25138條,其中三級(鄉鎮)以下問題佔98%以上,經基層河長協調解決的佔6.69%。

全民參與 廣泛助力治水剿劣

自剿劣衝鋒號吹響以來,寧波迅速啟動「30萬志願者服務治水」文明行動,動員各地誌願者投身治水第一線,勇當「治水先鋒」。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00餘家企業參與認領河道(河段)和小微水體1085處,以「百千萬」行動帶動百萬群眾共同參與剿劣、服務剿劣。

除了廣泛發動民間力量參與剿劣,寧波還依託民營經濟發達、科技人才實力雄厚等優勢,積極引導企業、公眾等社會力量以出資、出力的方式參與剿劣治水,有效破解了有限的公共財力物力與較高的水環境治理要求之間的矛盾,構築起社會力量參與剿劣治水的多樣化路徑方式。

今年以來,寧波已實施PPP治水項目7個、引入社會資本16.2億元。月湖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是全省第一個湖泊治理PPP項目,採取施工圖設計、整治、日常養護總承包模式,總投資7732萬元,合同期為10年,前3年經費全部由企業自行承擔,確保實現「設計、建設、治理、維護」四到位;餘姚市攜手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採取PPP模式統一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總投入13.2億元實施治水項目116個;北侖區引入第三方專業隊伍對河道進行日常保潔養護,成功打造了河道管護「全國樣本」;象山縣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三期建成後,採用PPP模式,委託浙江富春紫光環保有限公司運行,充分發揮了民營機構在運營方面的優勢。

寧波引導社會力量出智實施科技治水。成立中科院寧波城市環境觀測研究站,集聚涉水領域高層次專家人才百餘人,啟動「村鎮生態化治理及社區可持續發展研究集成示範」等項目20個,開展「水體有機汙染物檢測技術開發」等治水課題58個,研究成果得到廣泛應用。聘請來自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寧波城市環境觀測研究站、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和重點企業的治水領域專家擔任首席技術專家。

今年以來,數百位技術顧問分赴各地剿劣現場會診把脈,每個鎮街、每條重點問題河道都有結對的治水專家,有力保證了「一河一策」的落實。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應用研究成果收穫的「東錢湖」經驗從寧波走向了全國;啟用全省首家以治水為產業導向的產業園區——寧波市科技治水園區,實現科技治水產業集聚發展和推廣。一批科技治水企業成為國內同行「領頭雁」,如寧波麗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起草國家行業標準《無動力厭氧生物濾池餐飲業汙水處理器》;寧波廣強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佔據國內市政排水管道檢測機器人市場份額的30%。同時引導和鼓勵傳統企業通過改造升級,應用減汙、節水、清潔生產等先進適用技術,既降低排汙,又促進節水,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

剿滅劣Ⅴ類水,還一方青山綠水,已成上下共識。在北侖,7位「企業河長」走馬上任;在海曙,退休老人汪成裕每日巡河,被稱為「民間河長」;在象山,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剿滅劣Ⅴ類水,以書畫展、攝影展、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形式,歌頌最美治水人……寧波正以上下同欲,全域全員全速之勢,以最大決心剿劣提質,以最大力度建設名城名都。

相關焦點

  • 嘉興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原標題: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持之以恆提升水質,南湖區全面發力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記者從區治水辦了解到,1到11月份,全區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考核「優秀」,市控斷面III類水比例達到90.9%,較去年同期提升45.4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 木管五重奏 音樂界的「化學反應」
    2020年12月9日,奉化音樂廳將帶來新一期「走進奉化音樂廳」活動——木管五重奏。活動由奉化區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奉化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奉化區文化館承辦。木管五重奏是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圓號五種管樂器在一起合奏的音樂表現形式。但這不只是五種樂器的簡單相加,而是各種優勢的完美組合,一種神奇的「化學反應」。音樂在此層次多樣、色彩旖旎。
  • ​木管五重奏吹響經典名曲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 王紅雨)昨天晚上,來自寧波交響樂團的木管五重奏演奏員亮相奉化音樂廳,為市民獻上一場高水準的專場音樂會。    木管五重奏由素有「花腔女高音」之稱的長笛、「抒情女高音」雙簧管、「演說家」單簧管、「男低音」巴松和管樂器中的「皇帝」圓號五件材質、形制各不相同的樂器組成,是室內樂重奏中難度最大的一種。
  • 溫州市治水辦:「護甌越清水」長流
    2019年以來,溫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兩山理論」,按照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只能加強,不能放鬆」和溫州市委市政府「常態化推進『五水共治』」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高水平打贏「五水共治」翻身仗六大專項行動,全市水環境治理成效持續提升,2019年1-12月份,溫州市列入國家「水十條
  • 寧波探索淡水養殖全域治理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12月2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醉 王健 共享聯盟餘姚站 謝敏軍 通訊員 高啟源)隨著「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創建工作不久前驗收通過,餘姚成為寧波首個、全省首批「省級漁業健康養殖示範縣」。而在密密麻麻的驗收指標中,養殖尾水直排是「新晉」的一票否決項。
  • 「浙水千秋」: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吶喊鼓勁
    根據省委部署的《全省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作戰方案》內容和省委宣傳部的安排,全省文藝界大力開展「浙水千秋」文藝採風巡演行動,各級採風團分時段、分批次、分區域深入治水一線開展創作採風活動,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大軍吶喊鼓勁,激發全省人民愛水護水治水的熱情。
  • 寧波鄞州:一張圖「零盲區」智慧治水_地方_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一張圖「零盲區」智慧治水  這個平臺太方便了,要是以前,我還得找管道分布圖,再逐一排查,耗時耗力不說,有時還會做無用功。」讓寧波鄞州明樓街道治水工作人員李曄工作事半功倍的治水「利器」,正是8日上線的鄞州智慧治水信息管理平臺。
  • 「花錢治水」到「治水生錢」 義烏大陳釋放全域旅遊「新動能」
    八都十裡櫻花近年來,大陳更是依託自身山水資源優勢,深入貫徹「兩山」理論,以「全域旅遊發展建設」為核心,打出了一套以「治水剿劣」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組合拳,主推「養生養身養心」的休閒旅遊產業,建設「康養小鎮,至美大陳」。
  • 西安市召開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暨「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進大會...
    9月8日上午,我市召開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暨「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進大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全域治水碧水興城工作,安排部署「三河一山」綠道建設,推動我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浩主持並講話。市長李明遠安排部署有關工作。
  • 銅管五重奏吹響「雪國號角」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把小號、法國號、長號、低音號這幾樣銅管樂器組合在一起的銅管五重奏在音樂歷史上並不長,但是近年來卻成為最受歡迎的一種銅管組合形式。2017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也將為觀眾獻上一場精彩的銅管五重奏音樂會——4月13日晚,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吹響「雪國號角」。
  • 武義治水 讓溫泉之鄉清泉常湧
    綠水青山是武義得天獨厚的最大優勢,也是武義生態景區全域化發展、打造江南養生福地目標的立足根本。今年以來,武義借「五水共治」的契機,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治水熱潮。  武義縣委書記鐘關華:  良好的生態是武義最大的優勢,秀水清山是「溫泉名城、養生勝地」最絢麗的風景線。
  • 五水共治後寧波高橋西塘河重生了,不信你看!
    (寧波高橋西塘河公園親水景觀帶)  三江六塘河,二湖居其中。悠悠塘河,流經萬戶千家,孕育了寧波大地的綠樹成蔭,鍾靈毓秀。然而近年來,城市建設快速推進,汙水排放與日俱增。  令人欣喜的是,在「五水共治」工作的推動下,一度讓人揪心的塘河開始煥發昔日的光彩容顏,越來越多的綠水青山逐漸回歸人們的視野。  昨日,記者來到被譽為「寧波西客廳」形象大使的西塘河邊,一場歷時三年的治水行動,讓它煥發出新的魅力。  「五水共治,最欣慰的事是我們西塘河變乾淨、變美麗了。」
  •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奏響《中國長城》
    4月13日晚,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雪國號角——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舉行。深圳商報記者 韓墨 攝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4月13日晚,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吹響了「雪國號角」。
  •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 明日吹響「雪國號角」
    明日,備受推崇的西方銅管五重奏組合——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將在深圳音樂廳獻上「雪國號角」音樂會。毫無疑問,加拿大銅管五重奏是專業領域的絕對翹楚,他們以出類拔萃的創新精神,賦予了銅管樂新生力量,他們改編了大量音樂名作,表演風格或優雅或活潑,將為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的藝術水準再添新高。
  • 唐山實施6大類107個項目「治水」
    12月15日,記者從唐山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唐山市水利局深入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穩步推進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據悉,唐山市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重點實施了河湖水系連通、河道綜合治理、水源涵養及供水等6大類107個項目,將消除劣五類和黑臭水體,唐山全域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的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2020年,唐山市水利局嚴格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河湖長制工作決策部署,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落地見效,全市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美國Presidio銅管五重奏組合奏響星海音樂廳
    美國Presidio銅管五重奏組合  享譽世界的美國Presidio銅管五重奏組合將於9月首次來到中國巡演,並於9月21日登陸星海音樂廳  繼承美國銅管重奏光榮傳統  首次來到中國演出的美國Presidio銅管五重奏是當今最負盛名的銅管組合,組合成軍於1986年,近幾年憑藉著無可爭議的實力迅速躋身於國際頂級組合,名列各種同類組合的明星排行榜中。  該組合的五位樂手均是獨奏家級別的超凡樂手,他們曾和包括洛杉磯愛樂樂團、聖地牙哥交響樂團等美國頂級樂團多次合作。
  •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深圳奏響《中國長城》
    原標題:加拿大銅管五重奏奏響《中國長城》   4月13日晚,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雪國號角——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舉行。 記者 韓墨 攝   4月13日晚,加拿大銅管五重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吹響了「雪國號角」。
  • 長歌寫浩蕩 河海啟新壇——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正式開工建設
    長歌寫浩蕩,河海啟新壇。2020年6月28日上午,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開工啟動儀式在美麗的金壇區長蕩湖畔舉行。數百名代表、嘉賓四方雲集,共襄盛典,共同見證河海大學發展史上的又一個裡程碑時刻。作為中國水利高等教育的開創者,河海大學始終肩負治水興邦的使命擔當,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與智力支撐,依託水利、環境、土木、經管等學科特色優勢,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謀發展,在水利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治理、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關乎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做出了積極貢獻。
  • 浙江省「五水共治」美麗河湖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面對不清的水、不綠的岸,覺醒的浙江,以抓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為動員令,拉開了一場「絕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治水攻堅戰,打出了一套環環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五水共治」組合拳。
  • 立家規 行家規 武義治水家訓薪火相傳
    近日,在武義縣俞源村,聽到縣環保局治水專家馬志堅宣布的檢測結果,村民們都舒了一口氣。原來,俞源村村級河長俞森鑫近日在巡河過程中發現太極溪水體透明度下降,擔心其受到汙染,便向縣治水辦申請檢測。俞源村村民對水有著特殊的感情,治水護水傳統古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