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水千秋」: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吶喊鼓勁

2020-12-20 浙江環保新聞網

  根據省委部署的《全省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作戰方案》內容和省委宣傳部的安排,全省文藝界大力開展「浙水千秋」文藝採風巡演行動,各級採風團分時段、分批次、分區域深入治水一線開展創作採風活動,用藝術的形式為治水大軍吶喊鼓勁,激發全省人民愛水護水治水的熱情。

  省美協組織採風小分隊

  開展美術採風精品創作

  「剿滅劣V類水」,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於4月初開始,在全省11個市全面展開「剿滅劣V類水」浙江省美術家採風創作活動。省、市、縣三級美術家協會在各級文聯組織的領導下,組織全省4000名美術家赴治水一線,深入基層,體驗生活、收集素材、精心創作,迅速興起開展全面治水、徹底消滅劣V類水的美術採風、精品創作熱潮。

  4月以來,杭州、寧波、溫州等分別組織了美術採風小分隊,分赴治水戰場。根據計劃,全省「剿滅劣V類水」美術家採風創作活動在4月全面鋪開進行,貫穿全年。5月,在全省11個市分別舉辦「剿滅劣V類水」浙江省美術作品展覽分展區展覽。

  省書協兵分多路採風

  以書法來強化環保意識

  五一勞動節之後,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剿滅劣五類水」文藝助力採風團兵分多路,密集推進,以省、市、縣三級書協聯合組織的形式,深入浙江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他們一路聽取「剿滅劣五類水」的工作經驗和先進人物事跡介紹,感受經過多年上上下下齊心合力不懈治汙,本來就綠水青山佔多數的浙江大地變得更清潔美麗、風光無限。

  杭州濱江、寧波慈谿、舟山定海、嘉興南湖、衢州全旺、湖州鍾管、紹興越城、金華磐安、溫州龍灣……「碧水青山連野闊,書家到此自風流。」採風之後,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將創作集合展覽,以藝術助力治水。書法家固然不太會去直接治水,但他們可以書法藝術呈現並影響公眾增加環保意識。

  浙江畫院奔赴湖州

  為一線工作者造像

  4月27日至29日,在浙江美協副主席、浙江畫院院長孫永和副院長池沙鴻的帶領下,浙江畫院部分專職畫師和研究員走進湖州治水第一線,描繪治水工程、塑造治水模範。

  在湖州安吉,人物畫家為治水一線的先進工作者造像。隨後,他們走進餘村——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地方,真切地感受到了「金山」「銀山」,為治水創作又增添了幾分底氣。在長田漾溼地,畫家深入清淤現場,感受治水成果,畫家陶醉在治水的成果中,流連忘返,作品構思已成竹在胸。在南潯古鎮,畫家徜徉在古香古色的小鎮當中,或是古建築前,或是花前柳下……用畫筆記錄著古鎮的前世今生,青山綠水常映襯,藍天白雲永相隨。

  文藝巡演至治水最前線

  拉近藝術家和百姓的距離

  溫州平陽,浙江省文聯剿滅劣Ⅴ類水的督導點。5月9日,由省文聯精心編排的兩場文藝演出,分別在平陽縣鰲江鎮厚垟村、昆陽鎮鳴山村熱鬧開場。巡演的節目,由省文聯剿滅劣五類水督導組精心創作編排而成。他們從前期就開始創作編排,到平陽後,又根據厚垟村和鳴山村的治水特色,對藝術作品進行改編再加工,融入當地風俗,拉近藝術家和百姓的距離。

  一路採風,一路巡演,藝術家們深入治水最前線,他們發現,剿滅劣Ⅴ類水除政府部門積極作為之外,全民治水意識的提高也必不可少。省文聯剿滅劣五類水督導組和採風巡演團,在重點強調「截、清、治、修」四個環節的基礎上,還加「宣」的理念,即做好剿滅劣五類水的宣傳。省文聯組織了12個專業協會的藝術家,根據自己的特色開展採風巡演,目前採風巡演團隊已經陸續開往全省各地。

相關焦點

  • 觀察|從《日出·印象》到《吶喊》,世界「頂流」藝術真跡緣何紛紛...
    如何真正深層次「喚醒」外灘人文,讓歷史建築為大眾所用?近年來,久事集團啟動了城市更新的探索——2018年9月30日,位於中山東一路27號、前身是怡和洋行辦公樓的上海久事美術館主展館率先開館。2019年3月,位於中山東一路18號的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揭幕。這座原麥加利銀行大樓的二樓主要展出滬上著名海派美術家的個人優秀作品。
  • 中國地標建築驚現名作《吶喊》之臉?和藝術大師蒙克「尖叫」吧
    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2020年9月25日,展覽「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在上海久事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作品來自於挪威的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展出的53件作品,包括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
  • 治水工作永遠在路上,為玉潭街道這位幹部點讚!
    治水工作永遠在路上,為玉潭街道這位幹部點讚!陶建光介紹,在宣傳治水方面,楚溈社區通過多次組織召開居民代表大會、沿戶發放治水宣傳資料、利用門店電子屏幕滾動循環播放、製作宣傳欄等形式努力營造良好氛圍,不斷增強全民參與意識。在巡查維護方面,陶建光組織社區專幹和志願者每個星期至少巡查3次以上,對發現的問題認真做好記錄,並及時落實整改。
  • 撐腰鼓勁,為幹事創業廓清「路障」
    (人民網,6月23日)如何為幹部創造良好的幹事氛圍,讓其踏踏實實做事、放開手腳施展,對各級組織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門,存在著幹事創業投鼠忌器、瞻前顧後的「畏縮感」,不敢踏步前進,尤其是推進改革過程中容易導致原地踏步、裹足不前,這就需要組織為幹事者撐腰鼓勁,解決後顧之憂。
  • 對「蘇軾治水」不該莫名驚詫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在許多網友看來,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文學藝術方面造詣極深,位列唐宋八大家眾所周知,沒想到在治水方面也頗有建樹。  網友之所以對蘇軾有這樣的「刻板」印象,不外乎蘇軾在文學藝術方面光芒太盛,蓋過了在其他領域的「閃光點」。
  • 《吶喊》等蒙克名作上海開展
    蒙克經典版畫《吶喊》的1895年石刻(手工上色)版本亮相上海。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9月27日電(記者許曉青)繼一周多前莫奈名作《日出·印象》在上海外灘展出後,愛德華·蒙克的劃時代經典版畫《吶喊》日前在上海開展。
  • 韓國濟州道知事錄製視頻 用中文為海南加油鼓勁
    本報海口2月14日訊(記者 王玉潔 實習生 吳宇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南的「外國朋友」們對海南疫情防控十分關心,紛紛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願與海南攜手共渡難關的決心。近日,大韓民國濟州特別自治道知事元喜龍特別錄製視頻為海南加油,他在視頻中表示:「濟州道是大家永遠的朋友,朋友有難,為我所憂;中國有難,亦為我慮。
  • 全民治水永遠在路上
    ,也是全民治水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瑞安市一直發揮群團組織、民間組織、村級組織的作用,走群眾路線,發動各界人士為治水獻策出力。如2018年7月1日,瑞安市成立溫瑞塘河文化發展促進會,呼籲社會各界積極「弘揚千年塘河文化、打造至美浙南水鄉」。
  • 為文作詩還會治水,蘇軾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為文作詩還會治水,蘇軾入選水利部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 2019-12-26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學生自製明信片為高三生加油鼓勁
    明信片創意十足:   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楊文凱介紹:「我們組織了51位志願者,每人寫一封信,希望能夠鼓勵他們,把心思安定下來。」   江蘇理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學生周穎說:「我們通過明信片的方式,是想將自己以前的一些更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的一些經驗,通過明信片或者鼓勵信的方式傳授給他們。」
  • 雲會議|田野政治學:治水社會與治水國家
    不過,稻作對水的依賴性極強, 江河湖塘的「自然之水」不可能自動轉換為「灌溉用水」,其間需要大量的治水活動。從我們大量的調查來看,中國存在著豐富的治水模式,也由此形成了一整套治水體系。比方說,根據水源不同,形成了以水井、水塘、泉水為中心的治水,也形成了以溝渠為中心的治水,還形成了以河流為中心的治水。通過這些事實的發現,我們在田野調查中發現了下面幾個有趣的問題,在此請教於各位。
  • 「等你回家」衡山藝術家用沙畫講述戰「疫」父女情
    出生於1986年的尹瑤是衡山縣文化館的一名美術專幹,抗疫初期,當她接到縣文化館微信群裡關於徵集文藝抗「疫」主題作品的通知後,尹瑤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我們在家裡可以安全地自我隔離的同時,背後是千千萬萬的醫務人員的挺身而出、負重前行,為我們支撐起了阻擋病魔的屏障。
  • 夢想高飛,為你吶喊!
    中考6月21日開考,昨日(6月18日)下午4點,為了給即將「迎戰」的初中畢業學子們加油鼓勁,新港中學進行了振奮人心的「中考加油喊樓」活動。一時間,在新港中學的尚學樓下,包含了學生們的祝福和渴望的吶喊此起彼伏,響徹雲霄。戳視頻,和小e一起感受這充滿希望的高呼!
  • 一起為「逆行者」加油鼓勁!
    一起為「逆行者」加油鼓勁!凡經採用的作品還將獲得一份價值100元的獎品哦~↓↓↓「共抗疫情,我想對您說」為讓廣大群眾訴說對戰疫一線人員的敬意,為讓家人訴說對戰役一線家庭成員的思念,為讓在各自戰線奮戰的「逆行者」互相加油鼓勁,茶山鎮婦聯擬開展「共抗疫情,我想對您說」活動,具體如下:
  • 那色彩仿佛在吶喊:愛德華·蒙克作品賞析
    他從十七歲立志從事藝術創作,到1944年1月以八十歲高齡去世的63年間,創作了1700多件油畫作品、大量的素描和速寫習作,以及800件不同主題的版畫,多彩的技法,強烈的個性,足見他旺盛的創作精力。愛德華·蒙克以生命、死亡、戀愛、恐怖和寂寞等為題材,用對比強烈的線條、色塊、簡潔概括誇張的造型,抒發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 揭秘:張繼科贏球後吶喊「yo」或「ho」,是什麼意思?
    桌球運動員在打出某個好球時,喜歡用一些特定的語氣詞來怒吼表達。一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二來提振士氣和信心。要問為何喜歡喊「chuo」、「zuo」之類,而不是「yeah」,前者主要與個人習慣有關,且大多數都是爆破音,喊起來更有激情;後者的「yeah」讀音不夠震撼,且更適合在整場勝利後使用,用在某個好球的上有些太過張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外選手都喜歡喊啥口號:1.
  • 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公布!除了大禹,居然有蘇軾
    在12位歷史治水名人中,個別入選人物超出了很多人的知識範疇,更有人認為「不務正業」「玩跨界」,這一位就是大文豪蘇軾。「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在許多人看來,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文學藝術方面造詣極深,位列唐宋八大家眾所周知,沒想到在治水方面也頗有建樹。只會寫詩?
  • 東陽市治水工作任重道遠 抓治水永遠在路上
    東陽市治水工作任重道遠 抓治水永遠在路上 2014-11-02 08:20:01來源:東陽日報作者:   看到身邊的水域環境越來越乾淨,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治水工作要收尾了嗎
  • 鯀禹治水,改堵為疏
    於是堯就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堯就問首領們:「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可能當時鯀太滑頭,堯對鯀很不信任。首領們就勸堯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就試用一下他吧!」於是堯就命令鯀去治理洪水。
  • 沉沉大地上的巨雷——《吶喊》
    魯迅一生勤奮著述,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文學遺產,成為我國現代傑出的文化巨人。  「救救孩子」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是我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  《吶喊》,反映了五四時期魯迅高昂的戰鬥激情。《吶喊》就是為前驅  者吶喊助威。魯迅從陳獨秀、李大釗這些先驅者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