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禹治水,改堵為疏

2020-12-20 隨性和尚

堯在位的時候,在黃河流域出現洪水,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百姓們就往地勢高的地方搬。但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於是堯就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堯就問首領們:「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

可能當時鯀太滑頭,堯對鯀很不信任。首領們就勸堯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就試用一下他吧!」於是堯就命令鯀去治理洪水。

鯀治水(想像圖)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卻沒有把洪水制服。原因是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築壩,結果洪水衝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等到舜接替堯當部落聯盟首領以後,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現鯀辦事不力,不僅把鯀給殺了,還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這是想要殺死他全家呀?

幸虧禹比較聰明,吸取父親的教訓,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採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 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連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

大禹

經過十三年的不懈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人們又可以在地面勞作。

禹治水十三年,必然留下許多事跡,大家最為熟悉的當屬「三過家門而不入」了。當時禹剛新婚不久,為了治理洪水,到處奔波,多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等到啟六七歲時就去治水的隊伍中拉禹回家,可大禹還是頭也不回的走了。

當時,黃河中遊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 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 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 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後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相關焦點

  • 解讀鯀禹治水神話的真實文化內涵
    因此,筆者認為鯀「竊帝之息壤」與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相同,實屬為人類謀福利的功績。 再者,雖說治理洪水的普遍經驗是「堵不如疏」,但應急方案還應該是「土石湮之」,這種方法今天還在繼續使用,畢竟「疏」可不是一日一時之功。而且,早期人類受限於認知經驗的不足,只知「堵」不知「疏」,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治理洪水」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
  • 大禹治水和他爹鯀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是鯀幫助禹治水的嗎?
    鯀這個人,根據《史記》所採用的《帝姓系》記載,顓頊生鯀,鯀生禹,又言顓頊六傳而至舜,不管是年紀還是輩分,都應該是禹長於舜才對,但哪位不曉得上古三王堯—舜—禹是依次禪讓的啊!要是按照《帝姓系》中的記載,舜在位時禹必然已經作古。
  • 上古神話之鯀禹治水
    以洪水為主題或背景的神話,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學術界對洪水神話的成因也提出了種種解釋。外國著名的洪水神話見於巴比倫史詩《吉爾伽美什》、基督教《聖經》等,可以說,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普遍流傳著有關洪水的神話,中國少數民族中流行的洪水神話也相當豐富。
  • 鯀禹治水,整體格局上的勝利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他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炎帝的後代。 話說在堯在位的時代,中原地區洪水泛濫,無邊無際。堯廣招賢能之士治水,人們推薦了鯀。鯀,按照《左傳》中的記載是為四兇之一的「檮杌」,他因治水不力而被舜帝流放到了羽山。
  • 鯀禹治水神話中的民族感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
  • 《鯀禹治水》學習案告訴你鯀和禹如何治水的,為何禹能成功鯀失敗
    教學目標:1、認識「壤、霆、浹」3個字,會寫「禹、汪、壤、燙、浹」5個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滾燙、汗流浹背」等詞語。2、初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鯀: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禹:即大禹,鯀死了三年後,肚子裂開而鑽出的一個孩子,也就算鯀的兒子,後來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父與子的治水情緣鯀禹治水在《山海經·海內經》《呂氏春秋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在上古時期,自然災害是比較頻繁的。洪水泛濫比較嚴重,天神鯀沒有經過天地的允許就偷去了寶物「息壤」。息壤會無限的生長,可以創造陸地。此時被天地知曉,自然要收回,代價是鯀被火神祝融所殺。後被演繹的更加神奇,傳說屍體三年不腐,兒子禹就從父親腹中所生。天帝命禹治水,禹率領部族鋪填土壤來平息水患。
  • 鯀,大禹的父親,為何治水失敗了
    說起大禹治水,大家應該從小就很熟悉,這是出自《山海經》之中的一個故事,可是大家熟悉的應該都是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大禹治水」其實也叫「鯀禹治水」,是大禹和他的父親鯀一起治理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大禹治水成功了,大禹採用「疏」的方法,而且「三過家門而不入」等許多表現大禹忠君愛國
  • 禹治水的原因,夏朝到底是誰開創的呢
    嚴格來說,鯀是更早時期華夏的統治者——黃帝的後代,當時堯帝在尋找治水的人選之時,眾部落聯合推舉了鯀,說他能力出眾,肯定能治理水患,他們大概是在找一個替罪羊,不管是誰,反正不是自己就好了,抱著這樣一個念頭,沒有背景的鯀就成為了治水的管理者,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堯帝對鯀就不信任,但是眾部落推舉,再加上實在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所以治水的人選只能落在鯀身上。
  • 揭秘鯀治水的真相——破除四千年來的誤解
    關於治水,大家都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緣何鯀治水偏偏就用「堵」的形式?一提起鯀治水,往往腦子裡就興起「攔河大壩」的形象。鯀又稱崇伯。崇地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內。崇又與蟲諧音,在北方有稱蛇為「長蟲」的習慣。也就是說,鯀和共工氏都以蛇為圖騰,或者說共工氏是以龍為圖騰,而夏代也稱他們夏后氏的蛇為勾龍。
  • 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與城郭的創造者——鯀(gǔn)
    三皇五帝時期形勢圖鯀(gǔn),中國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顓頊之曾孫、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gǔn)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 歷史上,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話說在上古時代,黃河泛濫,鯀(大禹之父)、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據說,當年,堯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區,就已經因為黃河泛濫,莊稼被淹、房屋被淹,中原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大禹之父——鯀,臨危受命,負責治水!
  • 民間故事:鯀禹父子治水的傳說
    但是天神鯀聽到了人們的呼喊,他覺得人民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於是就有了惻隱之心,他決定幫助大家。他先派出了手下的神鳥,看看能不能幫助人們。當時水災蔓延,只有天庭的「息壤」能夠治理。但是「息壤」的重量非常沉,僅憑神鳥的作用並不足以搬動。於是天神鯀就派出了神龜,當時「息壤」就在天帝的身邊,但是神龜依然不負眾望,將其偷了出來,將它放在人間。緊接著水災的局面就被控制住了!
  • 大禹治水,從父親鯀那裡吸取教訓,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家,這裡是天雪說動漫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大禹治水的故事話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突然發起了洪水,大家貴重物品還未收拾,就急匆匆往山上跑這時,一個吃官糧模樣的帥小夥子,告訴大禹,舜帝找他去治水旁邊的一個帶臺詞的群演,勸告禹哥不要去因為禹哥的父親鯀就是因為當年治水不利,被領了盒飯
  • 學習和教育應該採取「大禹治水」的方式,「疏」而不「堵」!
    鯀治水採取「堵」的方式,最終失敗;禹是鯀的兒子,他沒有採取鯀治水的方式,而是因水之性,就地之勢,疏而不堵,最終治水成功。毛主席曾經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提出「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從而開創了我們中國革命的新天地。為何要「先調查」呢?
  • 在大禹之前治水的人身份成謎,原因原來是這樣
    包括女媧,伏羲,神農,黃帝,炎帝,堯,舜,禹等人,還有蚩尤等等,都是傳說時代的著名人物。這其中,形象最貼近人的,也是除去歌功頌德的功績之外,有非常大爭議的人,就是夏朝的開國者,大禹了。說到禹這個人,在歷史上最被人關注的,當然是他把禪讓制變為嫡長子繼承制這件事情,但在傳說中,他更廣為人知的卻是治水的故事。
  • 從鯀禹治水到低齡化犯罪的防控
    從鯀禹治水到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翻閱今日的各大新聞媒體,"最低刑責年齡或下調為12周歲,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或入刑"的焦點新聞一定映入了你的眼帘。先談談這個"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或入刑",原本,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資格等就是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的黑暗不齒醜行,如果不立法入刑,這種可惡可憎的黑暗醜行依舊只能受到一些輕微的行政約束和道德譴責,根本不足以維護社會的公正,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應當專門納入刑法量刑規定為犯罪,這將一定是社會文明和和諧發展的進步
  • 從長輩的敘述風格行為慣性,看堵不如疏的哲學智慧
    不美好的事情,加一層紗幕,或者加一道牆,似乎就可以擋住所有的不美好,但是這個方法行不通,變堵為疏才是順其自然。疫情的大爆發,說明事物到了一定的力量是堵不住的,有些事情也許依舊歲月靜好,只能說明那道牆太牢固了,但是隱患一種存在,倘若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最後都會可能成為殺死所謂的美好的元兇。最後,事與願違,受傷的可能不僅僅是自己了。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起大禹治水我們可能都知道,大禹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把洪水引進大海,為人民謀得了福利。所以如今黃河流域才會這麼繁榮而且沒有水災的困擾,這可以說都是大禹的功勞。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
  • 國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一名歷史治水名人和禹州有關
    日前,中國水利部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一共有12人,第一名就是跟我們禹州有關的大名鼎鼎的「大禹」。 禹,相傳生於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稱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起源,為夏王朝的開創奠定了基礎。相傳,禹所在的年代發生了全國規模的特大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