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鯀禹父子治水的傳說

2020-12-20 說來說去

古代的百姓們雖然生活幸福,但是面對各種天災的時候卻沒有辦法。他們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只能備受災禍的困擾。而當年的一場水災十分嚴重,很多人遭受了損失,莊稼也無法生長了,人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紛紛悲痛不已。

許多人為了逃命,都準備朝著高山上跑過去,還有人掛到了樹上,當時的局面非常悽慘。很多人因此失去 了生命。他們有的生病,有的挨餓,還有的被凍死,再加上有很多水裡的毒蛇猛獸紛紛出動,更加危害人類的生存了!

人們本來想要尋求天帝的幫助,結果他卻置之不理,因為天庭中的他根本就不在乎大家的死活。許多人很傷心,並哀嚎不已,但是 這種局面卻改變不了。但是天神鯀聽到了人們的呼喊,他覺得人民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於是就有了惻隱之心,他決定幫助大家。

他先派出了手下的神鳥,看看能不能幫助人們。當時水災蔓延,只有天庭的「息壤」能夠治理。但是「息壤」的重量非常沉,僅憑神鳥的作用並不足以搬動。於是天神鯀就派出了神龜,當時「息壤」就在天帝的身邊,但是神龜依然不負眾望,將其偷了出來,將它放在人間。緊接著水災的局面就被控制住了!

不過天帝卻因此大怒,他覺得天神鯀偷走「息壤」是大罪,於是就將他處死了,還將放於人間的「息壤」拿了回來。於是民間再次受到了洪水的侵襲。三年之後,在鯀的肚子裡出來一隻天神禹,他深知家長畢生的事業,也準備幫助黎民百姓治理大水。

然後大禹將自己幻化成玄魚的樣子來到了人間,這一次他沒有尋找天帝的幫助。而是帶領了一大群有能力的部下,當時還有很多魔鬼興風作浪,經過調查後知道,這些水災就是由無支祈等魔神造成的,於是他先將對方打敗,於是就開始疏通河道了。

這份勇敢的力量感動了其他的神靈,大家紛紛發揮了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比如伏羲就拿出了八卦圖,河神馮夷還特別製作了河圖。這樣一來大禹在治水的時候就有依據了。隨著治理工作的不斷進行,大部分河段都被處理好了,但是龍門的位置卻很麻煩,但是大禹等人依然不放棄,總共花費了5年的時間之後,終於將豁口打開,這樣河水就可以順著這個門洞流出去了。

大禹結婚後,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叫做啟,就在治理大水的這些年,大禹為了忙著儘快疏通河道,都沒有陪伴自己孩子的成長,甚至連家門都沒有進過。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大禹帶領著大家克服了很多阻礙,也接連進行了很多艱苦的勞作。等到第13年的時候,大水的問題被得以解決,人們紛紛很感恩鯀禹父子,也覺得他們都是真正的英雄。

相關焦點

  • 《鯀禹治水》學習案告訴你鯀和禹如何治水的,為何禹能成功鯀失敗
    鯀: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禹:即大禹,鯀死了三年後,肚子裂開而鑽出的一個孩子,也就算鯀的兒子,後來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上古時代,鯀與禹父子兩代人為了消除水災,讓人們免受洪災之苦,想盡辦法,歷盡艱辛治理洪水。鯀藉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用以趕退洪水,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率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最終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6、強調字詞難點。
  •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父與子的治水情緣鯀禹治水在《山海經·海內經》《呂氏春秋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在上古時期,自然災害是比較頻繁的。洪水泛濫比較嚴重,天神鯀沒有經過天地的允許就偷去了寶物「息壤」。息壤會無限的生長,可以創造陸地。此時被天地知曉,自然要收回,代價是鯀被火神祝融所殺。後被演繹的更加神奇,傳說屍體三年不腐,兒子禹就從父親腹中所生。天帝命禹治水,禹率領部族鋪填土壤來平息水患。
  • 解讀鯀禹治水神話的真實文化內涵
    「鯀禹治水」與「大禹治水」 在西方,比較有代表性的洪水神話是希臘洪水神話和希伯來洪水神話。尤其是後者,即《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更是影響深遠。畢竟,這兩大神話體系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對整個西方文明的塑造意義重大,甚至算得上是西方文明的兩大文化標的,是孕育了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頭。
  • 大禹治水和他爹鯀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是鯀幫助禹治水的嗎?
    鯀這個人,根據《史記》所採用的《帝姓系》記載,顓頊生鯀,鯀生禹,又言顓頊六傳而至舜,不管是年紀還是輩分,都應該是禹長於舜才對,但哪位不曉得上古三王堯—舜—禹是依次禪讓的啊!要是按照《帝姓系》中的記載,舜在位時禹必然已經作古。
  • 上古神話之鯀禹治水
    在這些洪水神話中最傑出的英雄當數鯀、禹二人。鯀為了止住人間水災,而不惜盜竊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殺。 鯀的悲慘遭遇也贏得了後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鯀由於志向未竟,死不瞑目,終於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誕生了。禹繼承了鯀的遺志,開始也是採取「堙」(堵)的方法,但仍難以遏止洶湧的洪水,於是改用疏導的方法。
  • 鯀禹治水,改堵為疏
    於是堯就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堯就問首領們:「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可能當時鯀太滑頭,堯對鯀很不信任。首領們就勸堯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就試用一下他吧!」於是堯就命令鯀去治理洪水。
  • 鯀禹治水,整體格局上的勝利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他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炎帝的後代。 話說在堯在位的時代,中原地區洪水泛濫,無邊無際。堯廣招賢能之士治水,人們推薦了鯀。鯀,按照《左傳》中的記載是為四兇之一的「檮杌」,他因治水不力而被舜帝流放到了羽山。
  • 揭秘鯀治水的真相——破除四千年來的誤解
    下面咱們從鯀治水的前前後後,來揭秘鯀治水背後的故事。而這在傳說中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的故事。這是中國最早的洪水傳說。從帝顓頊、帝嚳一直到帝堯、帝舜,都被洪水困擾著。民間勾龍形象而被尊為后土的那位共工氏名字就叫句龍。古漢語中,句通勾,句龍即勾龍。所以,共工氏和鯀很可能都是以勾龍為圖騰。
  • 鯀禹治水神話中的民族感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
  • 鮮為人知的美麗神話傳說:大禹治水化為熊,張渤化為豬婆龍
    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相傳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兩代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大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長達九年,採用築堤防堵的方法,也就是在河邊設置河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卻越淹越高,
  • 鯀,大禹的父親,為何治水失敗了
    說起大禹治水,大家應該從小就很熟悉,這是出自《山海經》之中的一個故事,可是大家熟悉的應該都是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大禹治水」其實也叫「鯀禹治水」,是大禹和他的父親鯀一起治理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大禹治水成功了,大禹採用「疏」的方法,而且「三過家門而不入」等許多表現大禹忠君愛國
  • 古代名人傳說故事——堯、舜、禹
    《史記·五帝本紀》說:「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在有關堯、舜的許多傳說中,最著名的是堯、舜「禪讓」的傳說。據說帝堯到晚年,想找一個能繼承自己職位的人,就向「四嶽」(部落聯盟議事會的酋長)諮詢。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大禹的父親是鯀(gǔn)其實大禹的父親,也是一個治水能臣,但他沒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大禹的父親是鯀,他是舜的大臣。在大禹之前天下都是禪讓制的,大禹的父親鯀是堯手下的大臣。
  • 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與城郭的創造者——鯀(gǔn)
    三皇五帝時期形勢圖鯀(gǔn),中國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顓頊之曾孫、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gǔn)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 從鯀禹治水到低齡化犯罪的防控
    從鯀禹治水到刑責年齡擬下調至12周歲翻閱今日的各大新聞媒體,"最低刑責年齡或下調為12周歲,冒名頂替別人上大學或入刑"的焦點新聞一定映入了你的眼帘。鯀治水,只知堵截,所以敗;而其子禹,除了堵截,更多的是疏導,方迎來長治久安,太平盛世,對待犯罪低齡化,亦當如此。純屬個人人生點滴體會分享,若有幸與君有共鳴或對您有些許啟迪,歡迎交流打賞,非喜勿噴;原創不易,敬請貴手留德,切勿剽竊、抄襲、洗稿,天道昭昭,違者必究。
  • 大禹治水,從父親鯀那裡吸取教訓,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家,這裡是天雪說動漫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大禹治水的故事話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突然發起了洪水,大家貴重物品還未收拾,就急匆匆往山上跑這時,一個吃官糧模樣的帥小夥子,告訴大禹,舜帝找他去治水旁邊的一個帶臺詞的群演,勸告禹哥不要去因為禹哥的父親鯀就是因為當年治水不利,被領了盒飯
  • 民間傳說:大禹治水的故事
    堯看到人民如此受苦,心裡憂慮不安,就派鯀去治理洪水。鯀帶領大家治水,採用擋阻的辦法,哪個堤岸衝了補哪個,結果擋來擋去,這邊的擋住了,那邊的又衝垮了,勞民傷財了9年,一無所成。  堯以後舜做了部落的首領,他看鯀治水毫無起色,耽誤了大事,就下令處死了鯀,又命令鯀的兒子禹去治水。禹深知治水的事事關重大,治不好也會丟掉身家性命。
  • 《我給寶寶講故事》第五期——「禹」躍龍門成溝洫
    說起「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大家肯定能夠迅速聯想到「大禹」,以及「大禹治水」的故事。甚至還有不少飽學之士通過《山海經》、《史記》、《左傳》等史書典籍對傳說中的一對「治水父子兵」——「鯀(gǔn)和禹」都進行了比較詳盡的了解。
  • 禹治水的原因,夏朝到底是誰開創的呢
    事情開始於治水,在古中國中原地帶洪水泛濫,人民流離失所,當時中華的統治者堯舜二帝尋找治水的人,因為中原自古就是農耕民族,無法更換居住環境,或者說居住環境的更換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危險,所以治理泛濫的洪水這件事情就顯得刻不容緩,這個時候第一個被選來治水的人出現了,他就是鯀。
  • 古書錄事一則:大禹的父親治水不成,自殺於淵成為「河精」
    鯀、禹父子治水 在古代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洪水。這一點在很多史料中都有所提及。堯帝希望能有一個人出來治理洪水,群臣都推薦鯀這個人。堯帝本身並不看好鯀,但是群臣都推薦鯀,而且堯帝確實也沒有更好的人選,於是就任用鯀來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