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治水的原因,夏朝到底是誰開創的呢

2020-12-20 我愛這大好河山

事情開始於治水,在古中國中原地帶洪水泛濫,人民流離失所,當時中華的統治者堯舜二帝尋找治水的人,因為中原自古就是農耕民族,無法更換居住環境,或者說居住環境的更換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危險,所以治理泛濫的洪水這件事情就顯得刻不容緩,這個時候第一個被選來治水的人出現了,他就是鯀。

嚴格來說,鯀是更早時期華夏的統治者——黃帝的後代,當時堯帝在尋找治水的人選之時,眾部落聯合推舉了鯀,說他能力出眾,肯定能治理水患,他們大概是在找一個替罪羊,不管是誰,反正不是自己就好了,抱著這樣一個念頭,沒有背景的鯀就成為了治水的管理者,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堯帝對鯀就不信任,但是眾部落推舉,再加上實在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所以治水的人選只能落在鯀身上。

毫無疑問,在古中華時期,公私的理念就十分清晰了,至少當初堯帝尋找治水人選的時候,眾首領聯合推舉鯀,肯定不是說真的看好他,而是對堯帝的一個交代,那事實是否如此呢?你要說不是這樣的話,也不對,鯀解決了水患麼?並沒有,他治水九年,也沒有處理好水患,這九年大家似乎都忘記了他,也忘記了治理水患這件事情,這也讓水患越加嚴重,最終舜帝即位,壞事就來了。

舜帝即位,面臨的第一件事情也是處理水患,新帝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就燒到了鯀的頭上,舜帝也沒有殺死鯀,而是把他流放到一個名叫羽山的地方,而鯀之後沒有踏出那裡一步,死在了那裡,這把火雖然燒完了,但是治理水患還是不容擱置,所以需要選擇出另外一個治理水患的人,這個人就是禹,他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名字,叫文命。他出任治水這個職位,也是被當時的眾多部落首領推舉的,一如他的父親鯀,毫無疑問這是又一次光明正大的陽謀,但是推舉他的理由你還沒法拒絕:禹擅長治水,想必當時禹聽到這個理由的時候,心裡必然有幾句mmp要說的,但是舜帝已經下令了,禹無法拒絕,不得不告別新婚不久的妻子,前往水患地方治水。

禹採用與父親「堵河」不一樣的方法,他認為堵不如疏,令人開闢了河道,成功治理了水患,而這個過程持續了好幾年,十分艱辛,所謂「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是禹在這個時候努力的體現,實際上他也不得不努力,畢竟他父親的結果就是前車之鑑,堯舜二帝雖然說是上古的聖君,但是本質上還是統治者,是可以一言決人命的上位者。

治理水患這個事情讓禹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以至於後來被稱為「大禹」,那個時代的「大」等同於孔子的「子」,是一種人民的巨大肯定,也是聲望的巨大肯定,大禹也因此得以在舜帝退位之後稱為新的統治者,因為那個時候實行的還是禪讓制,就是說誰聲望大,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統治者,毋庸置疑大禹治水成功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尤其是對農耕文明來說,這份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大禹成為下一任統治者,也是當仁不讓。

我們有時候會聽說是啟建立夏朝,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是完全正確,實際上大禹當位的時候,「塗山之會」的順利舉辦,讓大禹真正成為眾多部落的共同首領,而那些部落首領,實際上已經是大禹所統治的國度中的世襲大貴族了。

相關焦點

  • 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遠在上古帝堯時期,天地間洪水肆虐,大禹在父親鯀治水失敗後,扛起了治水重任,攜帶先民翻山越嶺疏通九州河道,最終消除了洪災,並以治水之功贏得擁戴開創了夏朝,沒有大禹,就沒有夏朝。
  • 朝代說: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建立和滅亡,據說後裔是匈奴
    雖然你知道夏朝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個朝代,但你還知道夏朝的其他事嗎?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開創了新歷史的、遙遠的夏朝。夏朝的建立夏朝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據史書記載,治洪水成功的禹,是當時部落的首領,他改變了當時部落實行已久的禪(shan)讓制,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子啟,開創了中國近4000年世襲制的先河,建立了夏朝。從此,「公天下」變為「家天下」,這點是史學家公認的。
  • 大禹為什麼要建立夏朝?
    禹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仍存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他。大禹,算起來他還算黃帝的後代,他是古代中國古代最有名的的治水英雄。
  • 最新研究發現,大禹治水是失敗的,夏朝的建立者可能另有其人
    後來舜處死了鯀,用其子禹繼續治水。大禹使用了「疏導之法」,經過13年的辛勤努力,終於解除了水患,而禹也因為有功於社稷,成了夏王朝的開創者。當他年老時,將位子傳給了兒子啟,這就打破了堯舜以來的禪讓制的傳統,開創了父子相傳的王位繼承新模式。
  • 夏朝真的存在過嗎?夏朝之前又是什麼呢?
    夏朝是第一個開啟「家天下」的朝代,也就是第一個世襲的朝代。史書上記載禹死後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取代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啟了中國近五千年的歷史。上古時期,堯、舜、禹的時候,部落聯盟內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出聯盟的領導者。例如堯年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
  •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父與子的治水情緣鯀禹治水在《山海經·海內經》《呂氏春秋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在上古時期,自然災害是比較頻繁的。洪水泛濫比較嚴重,天神鯀沒有經過天地的允許就偷去了寶物「息壤」。息壤會無限的生長,可以創造陸地。此時被天地知曉,自然要收回,代價是鯀被火神祝融所殺。後被演繹的更加神奇,傳說屍體三年不腐,兒子禹就從父親腹中所生。天帝命禹治水,禹率領部族鋪填土壤來平息水患。
  • 鯀禹治水,整體格局上的勝利
    堯廣招賢能之士治水,人們推薦了鯀。鯀,按照《左傳》中的記載是為四兇之一的「檮杌」,他因治水不力而被舜帝流放到了羽山。 個人覺得其實不然,因為鯀在中國歷史上是始造城郭的第一人。而且在夏朝,鯀的形象是非常正面的,是被隆重祭祀的。 《山海經海內經》中有記載,原文如下:「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
  • 夏朝開國皇帝,我們都習慣稱自己是他的子孫~你猜到是誰了嗎?
    夏朝開國皇帝,我們都習慣稱自己是他的子孫~你猜到是誰了嗎?一提起大禹,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大禹治水了吧,的確大禹是因為治水有方而保得一方百姓平安進而贏得天下的,那麼好奇的小夥伴一定會想難道大禹就只是因為治理好了洪水就贏得舜的青睞從而得到了皇帝的位子嗎?
  • 誰說夏朝不存在,禹會諸侯之地早已發現
    有人說,夏朝不存在,是周朝虛構的一個朝代;也有人說,夏朝是西方來的,比如埃及遷徙來的,夏朝就是埃及。那麼,如果夏朝不存在,就不會有炎帝、黃帝、蚩尤,更不會有伏羲;如果說夏朝是埃及,那麼炎黃祖先,都是埃及人了。
  • 鯀禹治水,改堵為疏
    於是堯就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堯就問首領們:「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可能當時鯀太滑頭,堯對鯀很不信任。首領們就勸堯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就試用一下他吧!」於是堯就命令鯀去治理洪水。
  • 《鯀禹治水》學習案告訴你鯀和禹如何治水的,為何禹能成功鯀失敗
    教學目標:1、認識「壤、霆、浹」3個字,會寫「禹、汪、壤、燙、浹」5個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滾燙、汗流浹背」等詞語。2、初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3、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發生的原因。教學重點:初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教學難點:初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 從「禪讓」到「父傳子」,夏朝的奠基人是誰?
    至於夏朝的創始人,有人認為是大禹創立的,例如,由朱紹侯先生編輯的《中國古代史》認為:「夏 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有人認為夏朝是由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他的《中國 通史》中創立的:夏朝從一開始就開始了。關於夏王朝的締造者似乎有一些爭議。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夏朝的認識仍以《史記》、《尚書》等文獻的文字記載為基礎。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大禹的父親是鯀(gǔn)其實大禹的父親,也是一個治水能臣,但他沒有成功,反而因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大禹的父親是鯀,他是舜的大臣。在大禹之前天下都是禪讓制的,大禹的父親鯀是堯手下的大臣。
  • 在大禹之前治水的人身份成謎,原因原來是這樣
    包括女媧,伏羲,神農,黃帝,炎帝,堯,舜,禹等人,還有蚩尤等等,都是傳說時代的著名人物。這其中,形象最貼近人的,也是除去歌功頌德的功績之外,有非常大爭議的人,就是夏朝的開國者,大禹了。說到禹這個人,在歷史上最被人關注的,當然是他把禪讓制變為嫡長子繼承制這件事情,但在傳說中,他更廣為人知的卻是治水的故事。
  • 傳說大禹是蟲子,歷史上治水的大禹到底是誰?大家都被騙了
    比如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等。像嫦娥奔月,我們都知道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根本沒有神仙存在,而月球離我們也很遠,只有依靠科學技術,才能夠登上月球去看一看。但是像大禹治水,說是夏朝時候發生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神話呢?因為這個事情好像是人為可以做到的,但是憑藉那個時候古代人的智慧和技術能否實現呢?
  • 華夏風雲五千年之夏朝2-1 大禹創夏朝,太康丟江山
    堯叫舜去視察鯀的工作,舜當場就把鯀的職務給撤掉了,命令他的兒子禹繼續治水。禹也是跟著他老爹治水多年,看到了老爹的辛苦,也看到了老爹做的無用功,在和洪水反覆鬥爭中,他漸漸摸透了洪水的脾氣,心中已經有了一套自己的治水之策。現在治水大權落到自己手裡了,不管是替爹贖罪,還是為民除災,禹都義不容辭的擔起了重任。 他採取了和老爹不同的方法,疏導。
  • 從「禪讓」到「父傳子」的「家天下」,究竟誰才是夏朝的創建者?
    那麼,關於夏朝的建立者,有人認為是由大禹建立的,如朱紹侯先生主編的《中國古代史》就認為:「夏 王朝的建立,從禹開始。」也有人認為夏朝是啟建立 的,如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國 通史》中就認為:夏朝是從啟開始的。對於夏朝的創建者,似乎存在著一些爭議。
  • 解讀鯀禹治水神話的真實文化內涵
    ——出自《山海經·海內經》 從此文本可以看到,有關鯀的文字記錄實際上佔據了更多的神話篇幅,而且他「竊息壤」的目的是湮堵洪水,而其被殺的原因是「不待帝命」。 在神話傳說中,「息壤」是一種會無限生長的土壤,那麼鯀用「息壤」就不可能治水無功。當然,因為「息壤」是屬於天帝的神土,所以「鯀」的被殺,就很有政治學意義了。
  • 夏朝的十一個都城全部在今河南境內,趕快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據文獻記載是夏朝,而夏朝的建立者竟然是大禹的兒子——啟。而夏朝的十一個都城全部在今河南境內,趕快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由於大禹治水之功德,在促進農業生產之後,夏部族勢力猛增,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 夏朝或真實存在!考古發現史前大洪水遺蹟
    為何呢?明明中國傳說最早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據近甚至有六千餘年,堪稱最為悠久的文明。但作為成熟的文明體,其定義和標準是有成型的文字系統與相對完整的社會組織等。符合這一國際慣例的,只有出土甲骨文的商代中晚期,再向前推,就沒有實物證據來佐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