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大禹的父親,為何治水失敗了

2020-12-20 菡麗解讀歷史

說起大禹治水,大家應該從小就很熟悉,這是出自《山海經》之中的一個故事,可是大家熟悉的應該都是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大禹治水」其實也叫「鯀禹治水」,是大禹和他的父親鯀一起治理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大禹治水成功了,大禹採用「疏」的方法,而且「三過家門而不入」等許多表現大禹忠君愛國、奉獻自己的故事也是家喻戶曉的。但他的父親鯀呢?根據《山海經》中的描述,鯀治水應該在大禹治水之前,但鯀最終失敗了而且被流放到了羽山,最終在那裡去世。那麼鯀治水為什麼失敗了呢?

首先我們要完整的看看這個故事,上古賢君堯還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區洪水泛濫,民不聊生,堯便十分苦惱,問底下的大臣說:「你們舉薦一個可靠的人,來治理這個水患吧。」底下的大臣紛紛舉薦了鯀,但堯心中存有疑慮,他覺得鯀這個人並不十分可靠,而且對同族的人也不是很親厚,他希望大臣們可以換一個人選,但大臣們紛紛說,鯀現在是唯一最合適的人選了,那堯也便十分無奈,只好同意委任鯀作為治水的統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堯在一開始就是不很信任鯀的,這種君臣之間的猜忌與不信任,或許也為鯀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鯀接受了這個任務,自然也是十分高興的,他也盡心盡力的去做了,根據《山海經》記載,鯀竊取了「息壤」,進行了治水。這個「息壤」又是什麼呢?傳說,是一種擁有神奇力量的土壤,它堵在那裡,便水漲多高,這個息壤便可以隨之長得有多高,是一個上古神器。但我們這裡說鯀是「竊取」,也就是偷了屬於堯帝的神物來治水。這就不禁讓我們想到了,竊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他在上帝想要覆滅這群愚蠢的人類的時候,把本來屬於奧林匹斯山的聖物——火,贈與了人類,而他也被鎖在了高加索山上。那我們是否可以從這兩個故事的對比中看出一些端倪,這或許是體現了無論中國還是西方的君主都對權柄下移的提防,而且都採取了愚民政策。

而至於後來,中原地區的大水太過於泛濫,發水的地方太多了,堵的方法確實太笨了,雖然息壤有著可以隨水而漲的神奇力量,但無處不在的水使鯀也分身乏術,所以鯀最後治水九年,也未見成效,最終也只能負罪卸任,把自己的重擔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所以,鯀的失敗,也可歸結為選擇的方法不正確。

點評:鯀的失敗應該是多方原因的共同作用,我們對歷史地看待要儘量做到全面而真實,不能片面的理解一下便草草了事,中國上古神話時代記載的許多故事,其實是包含著很多中國人最原始的性格和心理特徵的。而鯀雖然在治水這件事上失敗了,但他的失敗並非全無意義。他雖然最後的結局並不十分美好,但他為他的兒子大禹的治水工作總結了客觀而寶貴的經驗,大禹後來改用「疏」的辦法,挖了數條河道以供河水排洩,順應天地自然的的規律,治水順利而成功。大禹不僅為家族挽回了顏面,而且取得了民眾的愛戴和舜的欣賞與信任,通過禪讓製成為了新的部落首領,最終成為了一代明君,造福百姓,也成了我們後世所反覆歌頌作為表率的上古賢君。

總結:綜合來看,君臣之間的不信任,君主對於權柄下移、權力竊取的提防,還有鯀選擇了不合適、不相宜的方法,小編認為應該就是造成鯀失敗的主要原因了。所謂「伴君如伴虎」,這句話應該適用於古今中外的歷代君主,就算是在中國上古十分民主且社會財富積累的並不豐富,成為君主實際上意味著更多的辛苦與奉獻的時代,一旦擁有了等級和社會的不平等,那權力的力量便也會變得可怕,並且為擁有者千方百計地維護。所以,或許我們普通百姓,一生雖無大的建樹功業,但是一輩子平平安安的,是不是也是一種平淡而又有滋味的生活呢,「人間有味是清歡」啊。

相關焦點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起大禹治水我們可能都知道,大禹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把洪水引進大海,為人民謀得了福利。所以如今黃河流域才會這麼繁榮而且沒有水災的困擾,這可以說都是大禹的功勞。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
  • 鯀和大禹都治過水,為什麼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大禹治水提到大禹治水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但是在大禹之前也有人治過水,但是此人卻很少被人說起,就是大禹的父親鯀,大禹的父親鯀也有治水的經歷,但是很少被人提起,原因就是失敗了,而且還因此丟了性命。事實就是如此人們往往只能記住成功者,不會在意失敗者,但是失敗者就真的一無是處嗎?鯀的失敗小編今天就從另一個方面解讀一下這父子二人的治水經歷。鯀(gun)開始其實指的是一種大魚,後來就變成了專指大禹的父親了。其實啊鯀也是一個治水的能臣,他在當時那個年代能想到築壩圍水這樣的方法,說明這個人不笨。
  • 大禹治水能夠成功,也是從他父親身上汲取的經驗!
    大禹治水能夠成功,也是從他父親身上汲取的經驗!大禹的事跡,我們都心知肚明,他做出的貢獻,可以說改天換地,直到今天我們仍舊學習他的精神,而他的這種魄力,也時時刻刻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但是其實大禹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她嘗試了一次就成功了,還是他曾經有無數次的失敗?同時他的父親也是一名治水能人,他的父親名叫鯀,但是他父親受到國家君王的委派,因為常年大水導致國民經濟不斷下滑,人民老是受到水患的襲擊,很多的莊稼和糧食,最後都沒有收成,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國家動亂,對於這種必須要採取一定的治水方案,國家沒有合適的人才,最後萬裡挑一選中了鯀。
  • 大禹治水,從父親鯀那裡吸取教訓,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家,這裡是天雪說動漫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大禹治水的故事話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突然發起了洪水,大家貴重物品還未收拾,就急匆匆往山上跑這時,一個吃官糧模樣的帥小夥子,告訴大禹,舜帝找他去治水旁邊的一個帶臺詞的群演,勸告禹哥不要去因為禹哥的父親鯀就是因為當年治水不利,被領了盒飯
  • 《鯀禹治水》學習案告訴你鯀和禹如何治水的,為何禹能成功鯀失敗
    鯀: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禹:即大禹,鯀死了三年後,肚子裂開而鑽出的一個孩子,也就算鯀的兒子,後來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上古時代,鯀與禹父子兩代人為了消除水災,讓人們免受洪災之苦,想盡辦法,歷盡艱辛治理洪水。鯀藉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用以趕退洪水,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率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最終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了洪水。)6、強調字詞難點。
  • 鯀禹治水,整體格局上的勝利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他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炎帝的後代。 話說在堯在位的時代,中原地區洪水泛濫,無邊無際。堯廣招賢能之士治水,人們推薦了鯀。鯀,按照《左傳》中的記載是為四兇之一的「檮杌」,他因治水不力而被舜帝流放到了羽山。
  • 大禹治水和他爹鯀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是鯀幫助禹治水的嗎?
    因此,關於鯀,如果我們信了他是大禹的父親,又相信自《論語》時就流傳的堯舜禹的次序,那麼在顓頊和鯀之間一定缺失了鯀的父親、爺爺、太爺爺……好吧,因為鯀治水的失敗,他的幾代祖宗就被刀筆吏一筆勾銷了嗎?講完鯀的身世,我們來看看他和兒子禹的治水大業。爺倆的治水方略一為堵,一為疏,而治水的成效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 歷史上,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話說在上古時代,黃河泛濫,鯀(大禹之父)、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據說,當年,堯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區,就已經因為黃河泛濫,莊稼被淹、房屋被淹,中原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大禹之父——鯀,臨危受命,負責治水!
  • 在大禹之前治水的人身份成謎,原因原來是這樣
    這其中,形象最貼近人的,也是除去歌功頌德的功績之外,有非常大爭議的人,就是夏朝的開國者,大禹了。說到禹這個人,在歷史上最被人關注的,當然是他把禪讓制變為嫡長子繼承制這件事情,但在傳說中,他更廣為人知的卻是治水的故事。一說到上古時代的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和補天,黃帝大戰蚩尤定鼎天下這些傳說之後,最著名的就是大禹治水了。
  • 鯀禹治水,改堵為疏
    於是堯就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堯就問首領們:「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們都推薦鯀(音gǔn)。可能當時鯀太滑頭,堯對鯀很不信任。首領們就勸堯說:「現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就試用一下他吧!」於是堯就命令鯀去治理洪水。
  • 大禹畫像中,手上為何總拿把「叉子」?這叉子是幹啥使的?
    鯀大禹家世在介紹大禹的「叉子」之前,咱們先來說一下大禹的家世。大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他的父親是鯀。鯀被堯帝封在崇這個地方,又因為是伯爵,所以時人都尊稱他為「崇伯鯀」或「崇伯」。堯帝時期,洪水泛濫,地上的百姓生存艱難。為了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堯帝徵集四嶽,向他們尋求能治水的奇才。四嶽都推薦有崇部落的鯀,於是堯帝便將治水的重任交給了鯀。鯀在治理水患時採用了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來「堵」。結果洪水越堵越高,危害比之前還大。
  • 古書錄事一則:大禹的父親治水不成,自殺於淵成為「河精」
    比如說在《拾遺記》中就記載了這樣一段傳說: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不成功,自殺於羽淵,成為了"河精",還受到後人的祭奠。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堯帝希望能有一個人出來治理洪水,群臣都推薦鯀這個人。堯帝本身並不看好鯀,但是群臣都推薦鯀,而且堯帝確實也沒有更好的人選,於是就任用鯀來治水。
  • 大禹的父親被堯所殺!而大禹心中難道沒有一點嫉恨嗎?
    大禹的父親被堯所殺!而大禹心中難道沒有一點嫉恨嗎?大禹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黃帝的後代。大禹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而大禹的父親鯀,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治水名人,儘管結果不一樣,鯀治水失敗後,而對於他的死法也是眾說紛紜,但據山海經所講述,鯀盜取了天帝的息壤來堵塞洪水,違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讓祝融在羽山近郊殺死鯀。到了帝舜,水患仍未能解決,當時的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一致認為禹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真,非常適合接任這項任務。
  • 解讀鯀禹治水神話的真實文化內涵
    而在遙遙相對的東方中國,比較有代表性的洪水神話是漢民族的「鯀禹治水」。有些學者把「女媧補天」也劃撥到這一範疇,有一定道理但不具典型性,主要因其特殊的「補天」情節,一般作其他解讀,故而不做深入討論。還有的學者不提「鯀禹治水」,只說「大禹治水」,忽略了大禹之父「鯀」。筆者一向不贊成這種說法。
  • 在「大禹治水」的畫像中,大禹本人為何手拿一把叉子?這能治水?
    歷史上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治水能手,但實際上他們大多數所贏得的效果並不明顯,直到大禹的出現,才真正在治水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也因此大禹治水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神話傳說之一,中國歷史治水第一人的桂冠也當屬大禹無疑。人民對英雄總是存在崇拜的意識,故此後人將其故事傳承為傳說,更為其雕塑畫像。
  • 大禹手裡拿著的叉子是什麼?怎麼用它治水?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大禹的形象深入人心,不管是在雕像還是圖畫中,他的手裡總是拿著一把叉子一樣的物件,因為年代久遠,大禹的人物樣貌不得而知,可只要見到手裡拿著一把「叉子」的人,我們第一印象就會想到:「這是大禹」。所以說人們不是因為樣貌認識的大禹,而是因為他手裡的那把「叉子」而認識的他,這無疑已經成為大禹的一個符號,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太上老君的芭蕉扇,許多傳說中的人物都有一個或多個符號特點。那麼大禹手中拿著的那個「叉」形的物件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 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與城郭的創造者——鯀(gǔn)
    三皇五帝時期形勢圖鯀(gǔn),中國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顓頊之曾孫、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gǔn)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 《山海經》中大禹治水的秘密,如果被證實,或將顛覆我們的認知
    據說當時洪水泛濫,大禹受命治水,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作鬥爭,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父親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了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是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為何治水的重任一直都是大禹家族承擔的,他們家族難道有什麼特殊的神力嗎?歷史中大禹的父親鯀奉命治理洪水,他用息土阻攔洪水,共治理洪水九年,但是大水還是沒有消退,鯀不但毫無辦法,而且消極怠工,拿國家這一艱巨的任務當兒戲。
  • 鯀禹治水神話中的民族感
    《山海經·海內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島。禹娶塗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復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轅山,化為熊。謂塗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塗山氏往,見禹方坐熊,慚而去。
  •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
    「推薦閱讀」神話傳說,鯀禹治水,禹的妻子為九尾狐父與子的治水情緣鯀禹治水在《山海經·海內經》《呂氏春秋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在上古時期,自然災害是比較頻繁的。洪水泛濫比較嚴重,天神鯀沒有經過天地的允許就偷去了寶物「息壤」。息壤會無限的生長,可以創造陸地。此時被天地知曉,自然要收回,代價是鯀被火神祝融所殺。後被演繹的更加神奇,傳說屍體三年不腐,兒子禹就從父親腹中所生。天帝命禹治水,禹率領部族鋪填土壤來平息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