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提到大禹治水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詳,但是在大禹之前也有人治過水,但是此人卻很少被人說起,就是大禹的父親鯀,大禹的父親鯀也有治水的經歷,但是很少被人提起,原因就是失敗了,而且還因此丟了性命。事實就是如此人們往往只能記住成功者,不會在意失敗者,但是失敗者就真的一無是處嗎?
鯀的失敗
小編今天就從另一個方面解讀一下這父子二人的治水經歷。鯀(gun)開始其實指的是一種大魚,後來就變成了專指大禹的父親了。其實啊鯀也是一個治水的能臣,他在當時那個年代能想到築壩圍水這樣的方法,說明這個人不笨。但是奈何但是的生產條件遠遠達不到技術要求所以失敗了,但是也因為的鯀的失敗才有了後來大禹治水的成功。小編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解釋一下。
鯀去治理水災
鯀治水是從堯開始的,當時鯀是堯手下的大臣,有一年黃河發了大水,淹沒的大片河水兩岸的莊家和房子,這可苦了當時的百姓了。在那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這種災難可是死很多人的,當時的堯知道了這件事後就命鯀去治理水災,鯀治理水災的方式可謂是簡單粗暴,也應了一句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啊,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你除了用土其他的也沒有什麼可用的啊。
鯀治水不力
可想而知當洪水再次來的時候用土築的堤壩瞬間垮塌了。而且造成了更大的水災,老百姓受災也更嚴重了,這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至此鯀的治水就以失敗而終結了。到了舜繼位時,舜覺得鯀治水不力,沒有盡力去做這件事,消極怠工,便把他殺了。鯀死的也是有點冤枉啊,有人就該問了為什麼願望,這個我們一會再說。下面我們來看看大禹是如何治水的,大禹沒有從他父親身上得到啟發,既然我堵不住,那我就多挖一些河道讓誰流過去。
地理情況
但是也不能亂挖,要有規劃。在這時期裡大禹多次考察黃河的地理情況,總結了父親失敗的經驗,兢兢業業的治水十幾年。最終成功之後成功走上人生巔峰。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這對父子的治水經歷,鯀治水九年說他辦事不利,這個沒問題,但是說他消極怠工這個就不合適了,鯀要是真的消極怠工也不會用九年時間去築壩了。
大禹治水成功
鯀的失敗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的環境和生產條件達不到築壩的條件,所以失敗了。而他兒子大禹呢,就比鯀更加聰明了,既然我堵不住我就挖好河道讓你按照我設計好的河道流,這樣就解決了水患。但是請注意大禹是在鯀的九年治水經歷上總結出來的,沒有他父親那九年的治水經歷,就算是大禹也不一定能治水成功的。所以只要專注的堅持一件事不斷的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總用成功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