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錄事一則:大禹的父親治水不成,自殺於淵成為「河精」

2021-01-15 騰訊網

在上古時期的歷史記載中,往往有非常濃重的神話色彩。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說大禹治水這件事上就是如此,有很多神異的記載。比如說在《拾遺記》中就記載了這樣一段傳說: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不成功,自殺於羽淵,成為了"河精",還受到後人的祭奠。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鯀、禹父子治水

在古代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洪水。這一點在很多史料中都有所提及。在這場大洪水當中,山陵高地都有被淹沒的情況,何況是普通老百姓。當時還是堯帝在位時期。堯帝希望能有一個人出來治理洪水,群臣都推薦鯀這個人。堯帝本身並不看好鯀,但是群臣都推薦鯀,而且堯帝確實也沒有更好的人選,於是就任用鯀來治水。

鯀治水的情況並不理想,在神話傳說中,鯀使用一種叫做"息壤"的寶物來治水,就是用土去掩蓋洪水。雖然有句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在五行當中也是土克水,但是不談分量都是耍流氓。鯀治水超過了九年時間,給堯帝都耗去世了,洪水還是沒有減退的跡象。

於是堯的繼位者舜殺死鯀,而讓鯀的兒子禹來治理水患。甚至把首領之位傳給了禹。大禹治水改變鯀的堵塞的策略,而是選擇疏通,這是一個正確的方法,但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大禹治水花費十三年的時間,足跡經過了天下的山川河流,卻沒有回家和家人團聚。終於解決了洪水的問題。而大禹治水的時候對地理足夠了解,也對天下進行了重新規劃,劃分出九州之地。這對後世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拾遺記》中對鯀的描述

鯀雖然沒有治水成功,反而被舜帝所殺。但是他也算是一個悲劇性的英雄,還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在《拾遺記》中就有這樣一段傳說:鯀治水九年沒有成效,於是在羽淵中自殺。而後鯀變成一條大黑魚,常常出現在羽淵的波浪之中,看到這條黑魚的人都稱呼它為"河精"。有人認為"鯀"這個字就是"魚"和"玄"的組合。

老百姓在羽山(舜帝殺鯀於羽山)上修建鯀的神廟,一年四季按時祭祀。在羽山上常常看到有黑魚和蛟龍從羽淵中跳躍出來,場面非常的雄壯可怖。舜命令大禹治水,大禹治水走遍了各處,遇到山的時候有龍來幫助翻越;遇到海的時候有大龜組成橋梁。不過大禹始終沒有進入羽山之地。

其實除了黑魚之外,關於鯀的傳說還有另外的說法。就是鯀變成一種叫做"黃能"的動物進入羽淵。"黃能"到底是什麼東西,也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黃熊的;有說是黃龍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個腿的大鱉。總而言之關於鯀的傳說還是比較多的,也比較複雜。

小結

大禹治水花了十三年的時間,鯀治水花了九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這場大洪水持續了至少二十二年的時間。對於生產力落後的先民來說,這是一場非常大的災難。但是憑藉努力和智慧,先民還是克服了這場困難。

大禹治水成為後世的美談,本身還是部落首領。而鯀就比較倒黴了,不僅治水失敗,還被舜殺死在羽山。不過這並不能磨滅他對歷史的貢獻,或許是紀念鯀這個悲劇英雄,所以才會有這些傳說流傳下來吧。

參考文獻:《史記》、《拾遺記》

相關焦點

  • 大禹的父親是誰,鯀(gǔn)(治水失敗大禹接班)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起大禹治水我們可能都知道,大禹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把洪水引進大海,為人民謀得了福利。所以如今黃河流域才會這麼繁榮而且沒有水災的困擾,這可以說都是大禹的功勞。而他也因為治水的功勞繼承了舜的位置,成為部落首領。那麼大禹的父親是舜嗎?
  • 鯀,大禹的父親,為何治水失敗了
    說起大禹治水,大家應該從小就很熟悉,這是出自《山海經》之中的一個故事,可是大家熟悉的應該都是這個故事的後半部分,「大禹治水」其實也叫「鯀禹治水」,是大禹和他的父親鯀一起治理水患、造福百姓的故事,而大家都知道的是大禹治水成功了,大禹採用「疏」的方法,而且「三過家門而不入」等許多表現大禹忠君愛國
  • 大禹治水能夠成功,也是從他父親身上汲取的經驗!
    但是其實大禹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她嘗試了一次就成功了,還是他曾經有無數次的失敗?同時他的父親也是一名治水能人,他的父親名叫鯀,但是他父親受到國家君王的委派,因為常年大水導致國民經濟不斷下滑,人民老是受到水患的襲擊,很多的莊稼和糧食,最後都沒有收成,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國家動亂,對於這種必須要採取一定的治水方案,國家沒有合適的人才,最後萬裡挑一選中了鯀。
  • 歷史上,大禹,是如何治水的?
    歷史上,著名的洪水,更是不在少數。其中,最為有名的,與洪水相關的神話故事,莫過於大禹治水。話說在上古時代,黃河泛濫,鯀(大禹之父)、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負責治水。據說,當年,堯在世的時候,中原地區,就已經因為黃河泛濫,莊稼被淹、房屋被淹,中原百姓流離失所,背井離鄉。
  • 大禹的父親被堯所殺!而大禹心中難道沒有一點嫉恨嗎?
    大禹的父親被堯所殺!而大禹心中難道沒有一點嫉恨嗎?大禹的父親叫鯀,算起來,他還是黃帝的後代。大禹是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而大禹的父親鯀,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治水名人,儘管結果不一樣,鯀治水失敗後,而對於他的死法也是眾說紛紜,但據山海經所講述,鯀盜取了天帝的息壤來堵塞洪水,違抗了天帝的命令。天帝讓祝融在羽山近郊殺死鯀。到了帝舜,水患仍未能解決,當時的大臣們都推薦禹,他們一致認為禹為人謙遜,待人有禮,做事認真,非常適合接任這項任務。
  • 偉大品德成就他成為國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真實原因!
    在這個時刻,可能大家也會不自覺的想起大禹治水的歷史事件。大禹治水在全國人民的心中都是耳熟能詳的,尤其是他為了能夠快速治水身先士卒,三過家門而不入,更是被後人代代傳頌稱讚。那今天咱們就來分析分析當時的大禹為什麼會做出這樣子的一個抉擇呢?
  • 在大禹之前治水的人身份成謎,原因原來是這樣
    這其中,形象最貼近人的,也是除去歌功頌德的功績之外,有非常大爭議的人,就是夏朝的開國者,大禹了。說到禹這個人,在歷史上最被人關注的,當然是他把禪讓制變為嫡長子繼承制這件事情,但在傳說中,他更廣為人知的卻是治水的故事。一說到上古時代的傳說,在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和補天,黃帝大戰蚩尤定鼎天下這些傳說之後,最著名的就是大禹治水了。
  • 在「大禹治水」的畫像中,大禹本人為何手拿一把叉子?這能治水?
    歷史上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等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治水能手,但實際上他們大多數所贏得的效果並不明顯,直到大禹的出現,才真正在治水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也因此大禹治水成為了中國最著名的神話傳說之一,中國歷史治水第一人的桂冠也當屬大禹無疑。人民對英雄總是存在崇拜的意識,故此後人將其故事傳承為傳說,更為其雕塑畫像。
  •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李冰、蘇軾等入選
    大禹治水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艱苦奮鬥的精神和水利工作公而忘私、創新求實的精神。幾千年來,大禹治水一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精神圖騰之一,在世界範圍也有廣泛影響。《史記·河渠書》載:「蜀守冰鑿離堆,闢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使成都平原變為「水旱從人」、「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除興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內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文井江、白木江、洛水、綿水等灌溉和航運工程,為四川地區的水利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 四千年前,大禹曾在十堰治水?你家附近可能就有遺蹟
    歷史上確實有個夏王朝,大禹正是夏王朝的創始人。由於他治水救民的功勞特別大,才被後世稱為夏禹、大禹、神禹。王永國說,清朝光緒年間均州文人陳詔撰《新修滄浪東山記碑》有這樣一段話:「均州城東半裡許,阻水為河,名曰滄浪,即神禹所導漢之下流,孔子所謂孺子歌處。」禹王廟遺址就在距龍山寶塔不到100米處,因年久失修而倒塌,史志均有記載。這是千年前均州先民為紀念大禹到此治水修建的第一座禹王廟。
  • 大禹手裡拿著的叉子是什麼?怎麼用它治水?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
    所以說人們不是因為樣貌認識的大禹,而是因為他手裡的那把「叉子」而認識的他,這無疑已經成為大禹的一個符號,就像孫悟空的金箍棒,太上老君的芭蕉扇,許多傳說中的人物都有一個或多個符號特點。那麼大禹手中拿著的那個「叉」形的物件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作用?
  • 家有嬌妻女嬌,大禹卻跑去和瑤姬治水:難怪三過家門而不入
    我們都知道大禹治水,為了治水,大禹常年在外,三過家門而不入。妻子女嬌獨守空房,望眼欲穿。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大禹在外面有一位治水的幫手——瑤姬,瑤姬幫助大禹治水十三年,比女嬌陪伴大禹的時間還多。瑤姬就是各類文學作品中那個喜歡「自薦枕席」的巫山神女。
  • 鮮為人知的美麗神話傳說:大禹治水化為熊,張渤化為豬婆龍
    ,大禹的父親鯀治理洪水長達九年,採用築堤防堵的方法,也就是在河邊設置河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水卻越淹越高,越堵越泛濫,歷時九年也沒能平息洪水災禍,因此被舜流放到羽山。鯀流放之後,他的兒子大禹便接下了治水的任務,與鯀
  • 大禹南下治水,因為一個女人,被人陷害犯下3大罪!
    那不說題外話,開始我們今天的分享,商均見畲蛇族人被他震悵了,又狠地看了一下大禹,然後振振有詞地說「你們知道嗎?大禹胡亂治水已犯下三條大耶狀!」聽商均說大禹犯了三條大罪,人們更是驚箴得非同小可,臉上顯露出不解、惶惑的神情。但大禹卻鎮靜地站著,臉上顯出對商均卑夷的笑容,冷靜地問「請問商公子,我治水犯了哪三條罪狀?」
  • 大禹的畫像上,為什麼手中有一把「叉子」?治水帶著它有什麼用
    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都聽受過,大禹為了解決洪澇問題,全新參與治水中,甚至三顧家門而不入,這種精神被人們所稱讚。我國古代是農耕文明,所以大家基本上是看天吃飯,如果遇到乾旱洪澇那麼百姓們就會流離失所,貧苦挨餓。
  • 舜殺了大禹父親,大禹幫其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沒有感情?
    很多老人甚至跑都跑不動。逝去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很多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而僥倖生存下來的人卻只能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一切苦痛都藏在心中,留下的故事不乏感人肺腑的患難與共。堯為了應對這次史無前例的水災,急忙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四方部落首領有召必應,使命必達。他們一起商量著對策,覺得能堪此大任的只有鯀了。而鯀就是大禹的父親。
  • 禹治水的原因,夏朝到底是誰開創的呢
    嚴格來說,鯀是更早時期華夏的統治者——黃帝的後代,當時堯帝在尋找治水的人選之時,眾部落聯合推舉了鯀,說他能力出眾,肯定能治理水患,他們大概是在找一個替罪羊,不管是誰,反正不是自己就好了,抱著這樣一個念頭,沒有背景的鯀就成為了治水的管理者,實際上在最開始的時候,堯帝對鯀就不信任,但是眾部落推舉,再加上實在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所以治水的人選只能落在鯀身上。
  • 講清廉故事 承優良家風 ||大禹——公而忘私,三過家門而不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聆聽大禹的故事——公而忘私,三國家門而不入四千多年前的上古堯、舜時代,出現過一次洪水泛濫的特大災難,受災地區很廣,損失很大,情形非常嚴重。時值堯當政,即委任鯀作為治水總管,命他設法平定洪水,拯救災民。可是鯀忙了九年,毫無成績。原來他的治水方法主要是積土阻水,築堤建壩。
  • 考古發現三千年前,大禹治水的重要物證,證實了夏朝真實存在!
    遠在上古帝堯時期,天地間洪水肆虐,大禹在父親鯀治水失敗後,扛起了治水重任,攜帶先民翻山越嶺疏通九州河道,最終消除了洪災,並以治水之功贏得擁戴開創了夏朝,沒有大禹,就沒有夏朝。
  • 大禹治水,從父親鯀那裡吸取教訓,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家,這裡是天雪說動漫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大禹治水的故事話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突然發起了洪水,大家貴重物品還未收拾,就急匆匆往山上跑這時,一個吃官糧模樣的帥小夥子,告訴大禹,舜帝找他去治水旁邊的一個帶臺詞的群演,勸告禹哥不要去因為禹哥的父親鯀就是因為當年治水不利,被領了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