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從圓周率到梅森素數,從歐拉方程到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NP完全問題,這部由美國福克斯廣播公司出品的情景喜劇動畫片不僅僅是超現實幽默,還蘊藏著數不清的數學難題及科學知識,與某些國產動畫片的暴力幽默截然相反。
作為動畫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辛普森一家》推出三十多年來一直飽受好評,至今已更新至三十一季。它的作者巧妙地將搞笑幽默與家庭故事結合在一起,同時針砭時弊地反映出美國文化與社會存在的問題。
毫無疑問,《辛普森一家》因其幽默而大放異彩,這種幽默將低級趣味與科學內涵結合在一起,引人發笑的同時也能讓觀眾獲得科學知識,一舉兩得。而不是像《喜洋洋與灰太狼》中在抓羊與失敗之間周而復始,或者在平底鍋拍打腦袋和「我一定會回來的」的聲音中劇情完結;更不是像《熊出沒》中熊大熊二聯合森林動物們竭力阻止光頭強砍樹,讓養家餬口的伐木工被老闆臭罵。
一個節目的質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製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動畫片更是如此。《辛普森一家》中這些高深晦澀的數學知識由才華橫溢的製作人多番嘗試,有機加入到劇情中,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常青藤聯盟大學獲得了數學、物理或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豐富的知識儲備讓他們在面對複雜劇情之時也能遊刃有餘地平衡幽默與科學。
以下是《辛普森一家》中一些最令人難忘的數學笑話,這是對這部已經連續上演了30年仍沒有任何停播跡象的動畫連續劇的致敬。
內容
肥胖老爹荷馬的小黑板超市老闆的驚人記憶力將概率統計應用於棒球比賽
01 肥胖老爹荷馬的小黑板
讓我們從這場表演中最令人眼花繚亂的數學插曲開始吧。在向「門羅公園的巫師」(託馬斯·愛迪生的暱稱)致敬的《常青梯田的巫師》(1998年)中,荷馬似乎傾向於追隨愛迪生的腳步,從每三秒鐘響一次的鬧鐘到往臉上化妝的獵槍,無不出自他手下,管他有用沒用,做了就行。
在他緊張的研究和開發過程中,觀眾可以瞥見荷馬的黑板上潦草地寫著幾個數學方程。這些不是作為填充內容或布景無意添加的隨機符號和數字。事實上,它們在物理學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一個方程結合了普朗克常數、引力常數和光速,預測了希格斯玻色子的質量。將數據代入,計算可得出結果:775 GeV,遠遠高於2012年希格斯玻色子最終被發現時的125 GeV測量值,耐人深思。
最後一個等式關係到宇宙的密度。如果Ω(t0)大於1,這意味著宇宙最終會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內爆。發生內爆後,這個等式很快變成了「小於1」。在這種形式下,方程表明宇宙一直在膨脹。
作為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拓撲學是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變形條件下保持不變的性質,例如拉伸、扭曲。在拓撲超透鏡中,字母「A」和「R」本質上是相同的,因為它們都是由一個有兩條腿的環組成的,數學家稱這兩個物體為同胚。
如果把兩者中的一個通過拉伸改變形狀,就會得到一個A或者一個R,相比之下,你永遠也不可能通過改變H的形狀而得到A,因為它倆不同胚。同樣,你永遠也不能把一個中心有孔的甜甜圈變成一個沒有孔的球體。
在拓撲學中,只能通過拉伸或扭曲變形。然而,荷馬說啃咬並不違反規則,所以一個被啃咬的甜甜圈會變成香蕉,然後香蕉會變成一個球體。
把第二個方程留到最後,因為它背後是數學史上最精彩的數學命題之一,儘管它看起來像一些隨機數。上面寫著:
那些對數學或數學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知道這和費馬大定理有關。
1637年,皮耶·德·費馬在丟番圖的《算術副本》的空白處用拉丁文潦草地寫了幾個句子,基本上是說,雖然下面的等式有無窮多個解:
x + y = z
但當n>2時,不可能找到滿足以下等式的三個不同的整數解:
費馬還留下了數學史上最令人沮喪的筆記之一,他寫道:「我發現了一個真正了不起的證據,但空白太小,寫不下。」三百多年以來,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一直試圖破解這個方程式,幾經坎坷之下,終於在1995你那被英國數學家懷爾斯成功證明。
02超市老闆的驚人記憶力
在《鐐銬中的瑪吉》(1993)中,美枝因在超市購物時忘記付一瓶波旁威士忌的錢,被判入店行竊而受審。
審判進行得不太順利,尤其是因為美枝找了一個名叫萊昂內爾·胡茨的粗心律師。律師的策略是抹黑便利店老闆Apu的記憶力。不過,這招似乎用錯對象了,因為Apu有著超強的記憶力。「事實上,我可以背誦圓周率到四萬位,最後一個數字是1。」Apu告訴法官和陪審團。
經查證,圓周率的第四萬位的的確確是1。要知道在1995年,無差錯背誦圓周率的金氏世界紀錄也才小數點後42195位,由一位日本學生創造,十年之後,此紀錄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呂超以67890位打破。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記到3.1415926已經可以當做炫耀的資本了,更別說幾萬位了。在這個數學趣事背後,一封信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1993年寫這一集腳本的時候,作者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宇航局的信件,信紙上列印了圓周率的前40000位數字,最後一位數字是1,於是作者突發奇想,把這一數學知識編入了劇情之中。
03將概率統計應用於棒球比賽
在動畫片中,8歲的麗莎·辛普森以擅長數學(幾乎任何學科),並且以一個書呆子的形象為觀眾熟知。在《金錢巴特》(2010年)中,巴特的棒球隊失去了他們的教練,麗莎走上前去填補這個職位,希望獲得證書,為她贏得常青藤聯盟獎學金佔得先機。
雖然麗莎對棒球一無所知,但她運用了深奧的數學分析和統計學原理,對球隊做出管理決策。在這一集的一個場景中,麗莎沉浸在一堆專業書籍中,其中包括《比爾·詹姆斯歷史棒球摘要》,內容是講述了一個經費不足的棒球隊——奧克蘭運動家隊,面對不利形勢,教練員違反常規,大膽採用數據分析來挑選球員,而不是沿用業內通用的球探選球員的方法,並最終取得顯著效果的故事。
麗莎基於統計學的策略獲得了成功,將球隊轉危為安,豪取連勝。但是在州冠軍賽中,她對統計數據和概率的使用把巴特弄糊塗了,巴特沒有聽從麗莎的指示,而是憑直覺行事,讓球隊輸掉了這場勝利。
《辛普森一家》動畫系列中還有許多其他的數學例子。
除了《辛普森一家》,科學元素在美國電影電視劇中也多有提及,從《生活大爆炸》中謝爾頓口中蹦出的滿是科學術語的繞口令,到《星球大戰》中的離子引擎發動機。而為了將科學知識更好的與劇情融合,好萊塢的編劇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專門成立了一個協會,幫助編劇和科學家們更好的溝通與交流,使得電影在科學知識上表達得更加準確,以免出現低級的常識性錯誤,誤導觀眾。
04藝術來源於生活,也要服務於生活
作為藝術的一種綜合表現形式,動畫片由於受眾群體的特殊性,一直被嚴格審核。從《喜羊羊與灰太狼》以及《熊出沒》的停播便能窺見一二,認知能力不全又善於模仿的兒童,極易受到劇情的影響。
以上兩部動畫片均圍繞著環境、動物保護展開,從出發點考量,具有教育意義,但違背自然規則、充滿暴力的情節有失偏頗,高重合度的情節發展反映出製作人存在的某些問題。當「我一定會回來的」成為歷史、小豬佩奇席捲全國,中國具有教育性質的動畫片也有待發展,寓教於樂才是正道!
歐美國家的動畫片能取得成功,絕不僅僅是靠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在如今這個「內容為王」仍不過時的時代,靠作品說話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