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十周年慶典
弘揚儒學文化功勳獎獲得者
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創會副會長
河南省易經文化研究會高級顧問
程頤程顥邵雍研究會名譽會長
李佔成 老師
李佔成,男,漢族,生於1948年1月,河南省汝州市人。畢業於鄭州大學政治系。1969年至1978年,任臨汝縣寄料公社寄料學校校長。1979年至1994年,先後任共青團洛陽地委負責人、洛寧縣縣長、宜陽縣縣委書記等職。1994年至2009年,任洛陽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等職,期間任市人大、市政協常委。從1985年起,先後被聘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授、河南省黨幹校領導科學研究會顧問。1999年被推舉為「世界管理大會分會主席」;被授予「推動中華文明世界功勳華人」榮譽稱號、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十周年慶典弘揚儒學文化功勳獎獲得者。現任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創會副會長、河南省二程(程頤,程顥)邵雍研究會名譽會長,河南省易學文化研究會高級顧問;全國知名領導學與易學專家。李佔成退休後,潛心研究《易經》十幾年,在研究中除秉承傳統的思路外,慧眼如炬,另有深層次、廣範圍的研究發現,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去研究,得出來更深更獨特的見解。近幾年他的研究之餘,不斷受到除在河南本省之外的講座邀請,經常接到海南、湖南、福建等省和其他各地弘揚和傳授《易經》的哲學思想和理論,得到大家的熱情歡迎和廣大易學朋友們的充分認可。他在《易經》方面的著作,還經常被河南和洛陽當地主要領導閱讀,並得到高度評價。易經微信課堂,
2017年10月1日開講
每半月1講,一個月有2講
今天是2020 年8月1日六月十二
庚子 癸未 丙子
開講《易經》第43卦「澤天夬卦」
今天講 澤天夬卦
決之小人揚於王庭 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本卦是《易經》第43卦,由異卦上兌澤、下乾天相疊而成,稱之為「澤天夬」。主卦是乾卦,卦象是天,特性是強健;客卦是兌卦,卦象是澤,特性是愉快。上卦澤,下卦天,澤氣上升,決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潤萬物。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決去即可。故名為夬(guài),夬即決。
本卦爻辭中有三個「號」:「孚號」、「惕號」和「無號」,「號」即是號令的意思;有二個「夬夬」:「君子夬夬」和「莧陸夬夬」,夬夬呈果斷貌。主卦的爻辭中有「壯」,「壯於前趾」,「壯於頄」;客卦的爻辭中無「壯」,只有「臀無膚」,顯出在主客雙方的衝突中,如果主方過分施用力量,過「壯」,則可能遭受損失,必須適可而止。
夬卦是一個以陽決陰的過程。夬卦所表現出的核心卦意是「決」,代表某種決策、決斷、抉擇、決裂。而「夬」與「決」字形頗為相似,仿佛親如一家。將「夬」讀為怪,貌似源於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但是許慎先生當時並沒有對那些字進行注音,只是解釋了字義。他說:「夬,分決也。」顯然,「夬」便是決斷的意思。到了唐宋時期,用「反切法」給字注音的方式開始流行,徐鉉兄弟《說文解字》注音 ,「夬」就被發出「怪」(guaì)音。類似這種情況,《易經》中並不罕見。對此,我們重在理解其意。
夬卦
兌澤
乾天
交互卦:天天乾
1. 卦意
⑴序卦傳:「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
本傳意思是:不停頓的增益下去,勢必造成「決」的現象發生。因此在益卦之後設置了夬卦。所謂「夬」,其含義就是「決」,代表某種決策、決斷、抉擇。猶如河中的水一樣,積蓄過多就會溢出河床,若為水庫就有決堤的可能。
從卦象上分析,夬卦的五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強盛,一個陰爻表示陰氣即將消亡,強大的陽氣將要驅除弱小的陰氣,這便是夬卦所表達的含義。夬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代表的節氣為穀雨。夬卦六爻代表清明至立夏的三十餘天。五天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從上下卦象上分析,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乾為天,澤上於天便是夬卦的卦象。澤中的水高高在上,比天還高,這雖說有些誇張,但澤水漲成這樣子,肯定會向四面八方溢流,所以還是表明了「夬」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澤中的水被烈日烤曬變為水汽升騰到了天上,表明強大的陽氣將陰氣驅逐到了天上,這種局面就是「陽決陰」。
⑵卦辭:「夬(guai),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解釋:夬:即決去之意,亦為決斷、決裂。揚:宣揚;公開。王庭:朝廷;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君長設幕立朝的地方。孚號:呼籲。邑:城邑,古時也指諸侯國。「即:當即,近期。戎:軍事行動,戰爭行為。即戎:用兵,作戰。
本卦辭意思是:在朝堂之上發表言論,當面宣揚小人的罪過,竭誠地大聲疾呼,告誡人們有危險存在;從封邑傳來消息,不利於立即動用武力;有利於前往。
從卦象上看,本卦有眾君子決勝一小人之象。眾君子雖然強大,但是小人地位很高,仍然有很大的影響力,決之則不可以掉以輕心。五陽而一陰,陰至寡弱而皆乘於決者,上六之所乘者為九五之剛。欲決上六,必揚於王庭之上。夬卦代表事情發生了變故,來得突然,必須立即做出決斷;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情況。
⑶彖辭:「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本彖辭意思是:夬,是決去的意思,是五陽剛決去一柔;內卦乾天剛健,外卦兌澤愉悅,雖陽剛決去陰柔,但要和平解決問題。「揚於王庭」,因為上六處於高位,而凌駕於九五之尊;「孚號有厲」,因為講明危險的存在,大家就能夠明白這一點。「告自邑,不利即戎」,因為上六已是窮途末路。 「利有攸往」,因為陽剛浸長到了終點。這裡剛決於柔而柔亦愉快,君子決小人而小人亦能接受,是夬的最佳境界。
另解。剛決於柔,而柔亦愉快;君子決小人,而小人亦能接受,是夬的最佳境界。要決去小人,須事先到王庭公布其罪惡(一柔欺凌五剛)。竭誠地大聲疾呼,告誡人們危險依然存在,不可因小人勢衰而疏忽,明白了危險的存在,就可以做到防患於未然。消息來自於封邑,不利於立即兵戎相見,
上六已步入困窮。上上策是採取和平手段,五陽去一陰,去之不難。使陽剛力量自然增長,進而小人自然會被決掉,危險自然會被解除。
⑷象辭:「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解釋:施:施行,施展,給予,施捨;在物體上加某種東西。祿:古代稱官吏的俸給。德: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心意,志向;恩惠,好處;功德。
本象辭意思是:澤在天上,天上有澤,是夬卦卦象。君子觀察到這番景象,悟知應該自覺地向下層民眾廣施恩德,切忌居功自傲。
⑸爻辭和爻象
①初九爻辭:「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爻象:「不勝而往,咎也。」
解釋:壯:強壯,雄壯;大;加強,壯大。前趾:指腳趾頭,有起步前行的含義。咎:過失,罪過;責備,處分;兇,麻煩。往不勝為咎:指用武力平叛,如果不能平服,則會有兇險。
本爻意思是:強壯於腳趾頭,如此前行不能取勝,那就是罪過。「不勝而往」,是為罪過。初九代表陽氣漸生,相對於人體來說就好比腳趾,相對於人的能力來說表示能力較弱,所以前往會有不能勝任之憂。
從卦象上看,初九陽居剛位,好動,易冒進,上臨四個陽爻,實在無力可施。初九與九四無應,表示無功而返,還會招來麻煩。換句話說,初九地位低下,本應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卻急躁前往,因孤軍深入而遭失敗。不僅完不成制裁小人的使命,還會給自身帶來災禍。
本爻給人們的啟示是: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就不要急於去行動,這樣不但於事無補,反而還會惹來麻煩。做事時要多動腦子。有些人有強壯的身體,加上剛猛的性格,做事往往不用腦子用蠻力。有時一時衝動,不全面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考慮事情的真實情況,只憑熱情和勇敢去做事,結果常常會招致麻煩。
②九二爻辭:「惕號,莫夜有戎,勿恤。」爻象:「『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解釋:惕號:驚恐呼號。莫:同「暮」,指黃昏之時。莫夜: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是夜晚。戎:兵器,武器;軍事,軍隊;我國古代稱西方的民族為「戎」;指戰事。有戎:漢語詞語,指有軍隊。恤:同情,憐憫;救濟;憂慮。
本爻意思是:驚恐呼叫,黃昏時有軍情,不要憂慮。「有戎,勿恤」,獲得了中道。
從卦象上看,九二陽居陰位,陽剛之氣稍減,且居中而行,不會冒進,不會做過分的事情。儘管遇到了危險,也不會有什麼可以憂慮的。九二處下乾卦中位,信守中道;又處內存互卦乾、交互卦乾的下端,陽剛正氣十足,壯大無比。儘管遭到小人的騷擾,但終可化險為夷,沒有可憂慮的。
③九三爻辭:「壯於頄(qiu,求;kui,葵),有兇。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爻象:「『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解釋:頄:顴骨.,泛指面頰。夬夬:漢語詞彙,解釋為果決貌。濡:沾溼,潤澤。慍:含怒,怨恨。
本爻意思是:強壯於顴骨,有兇險。君子果斷一個人前往,遇到天下雨,淋溼了衣服,有點怨恨,但沒有咎害。「君子夬夬」,最終沒有咎害。
從卦象上看,九三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的態度,陽表示主方態度強硬。同時九三是對九二的補充,表示主方素質非常好。態度強硬過分,表現在臉面上,對主方不利,是以「壯於頄,有兇」。九三位於下乾頂部, 已是過度陽剛;九三又位於內存互卦乾的中部、交卦卦乾的底端、交互卦乾天的九二位置,可謂壯大無比。陽剛躁動,內藏必有兇。但因陽剛正氣十足,且內含持中守正之義,且與上六陰陽相應,所以最終沒有咎害。
④九四爻辭:「臀無膚,其行次(zi)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爻象:「『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解釋:次且:喻為行走困難,或猶豫不決。牽羊:喻指已將其控制。
本爻意思是:屁股上沒有了皮膚,他的行動很困難。牽羊的人消除了怨恨,聽到的人不相信。「其行次且」,因為九四的位置失正;「聞言不信」,因為聽的人能聽到、看不到。
從卦象上看,九四陽剛居陰位,行為不端,心懷猶豫,坐立不安。好像屁股上的皮膚受到創傷而無法坐下,行走困難。從全卦來看,九四處於人的臀部位置,九四失正猶如臀部皮膚受傷一樣,在行進的道路上舉步維艱。
李鼎祚(唐朝中後期資州盤石、即今四川資中縣人,其生平不詳,官至殿中侍御史。學術上精於經學,尤通象數易學,擅筮佔)說道:「凡卦初為足,二為腓,三為股,四為臀。當陰柔,今反剛陽,故曰無膚。」
⑤九五爻辭:「莧(xian)陸夬夬,中行無咎。」爻象:「『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解釋:莧陸:即商陸,屬多年生粗壯草本植物,難除根,可入藥。莧陸再生能力很強,即使把它的塊莖挖斷了,仍能再生,落地的種子也可以繁殖新苗。這裡用來比喻敵對勢力,或是小人很難根除。
本爻意思是:果斷的挖出莧陸,堅守中道沒有咎害。「中行無咎」,僅行中道還不能夠光大其事。
從卦象上看,九五陽爻居剛位,處君主之位,職高權重,胸懷泱泱大志,最終可決去小人上六。但上六小人仍在其位,並且欺凌於九五,所以九五的光大之德還未能充分展示。唯有繼續前行決去小人上六,其光大之德方可大放光芒。在這裡用剛雖然能取得一定的勝利,但行為偏激也有走向相反的可能。九五緊臨上六,並且與上六有陰陽相合的願望,但從大局來說,他還得順從眾陽的意願,將上六驅除掉。然而這又不完全符合他自己的心意,所以他只能保持適中的原則。
⑥上六爻辭:「無號,終有兇。」爻象:「無號之兇,終不可長也。」
本爻意思是:號啕沒有用,最終有兇險。「無號之兇」,上六已是窮途末路,很快就會被決去。
從卦象上看,上六處於夬卦頂端,陰爻居柔位,才質柔弱,且以陰乘陽,下與九三有應,又在九五周圍製造矛盾,行為陰暗,非常兇險。上六以陰柔小人凌駕於陽剛君子特別是君王之上,是眾矢之的。這種倒行逆施的狀況不會持續很長時間,最終難以逃脫被制裁的命運。
2.理念
⑴主理念
①益之極處始受損。如《易經·序卦傳》所講。
②當斷則斷,不受其亂。如本卦卦辭所講。
③剛決於柔而柔亦愉快,君子決小人而小人亦能接受,是夬的最佳境界。如本卦彖辭所講。
④上以下為基。上位者當向下廣施恩德,不敢居功自傲。如本卦象辭所講。
決之小人揚於王庭,施祿及下居德則忌。(同上)
⑵從理念
①本應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卻輕率急躁地前往行動,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常會招來麻煩。如初九爻辭、爻象所講。
不全面衡量自己的能力,不把握事情的真實情況,僅憑熱情和勇敢去做事,往往事與願違。(同上)
②堅守中道,沒有什麼可憂慮的。如九二爻辭、爻象所講。
自身強大者,亦應警戒畏懼,謹慎持中方能無害。(同上)
③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儘管一個人也可採取行動,但最好還是要靠集體的力量與智慧,如此效果就會更好一些。如九三爻辭、爻象所講。
④一個人做事要想取得成功,能夠從自己的位分出發至關重要,否則就會招致麻煩。如九四爻辭、爻象所講。
既聽到且看到,聞言則信。聽其言,觀其行。(同上)
⑤堅守中道沒有咎害,但缺失果斷就不能夠光大其事。如九五爻辭、爻象所講。
⑥窮途末路者,難逃兇險命運。如上六爻辭、爻象所講。
⒊即時感悟
⑴夬卦給人的啟示是:遇到事情要當機立斷。夬卦代表事情發生了變故,並且來得突然,必須立即做出決斷,不得拖拉。正在做事的人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情況,做到防患於未然。
當事業處在興盛階段時,一定要看到業已孕育著的危險。務必施恩澤給他人,切忌居功自傲,要主動團結他人,不幹冒險的事情。與此同時,要提高警惕,防止小人的破壞。在對待小人的問題上,不可莽撞或操之過急,要切實拿出自己的智慧來。
⑵本卦下五陽而上一陰,上兌下乾,象徵君子對小人絕不手軟的嚴正態度。崇禎帝即位於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當時權傾一時的魏忠賢控制朝野,崇禎帝處境十分險惡。此時的崇禎帝常在乾清宮裡發呆,不輕易開口說話,什麼決定都不做,他在等待和培育機會。當機會到來時,崇禎帝接連採取五個步驟滅掉了魏忠賢。一是讓人當場宣讀奏疏,當庭羞辱他;二是命其白虎殿為天啟帝守靈,將其架空;三是同意其辭去爵位、田宅等,對朝廷進行人身改革,剝奪其一切權力;四是公開宣布其罪行並抄家,發配至鳳陽祖陵,逼其自殺;五是對其屍體處以「凌遲」。這就是崇禎帝的痛打落水狗精神。
⑶人生是「該出手時就出手」,該出手時不出手就會丟掉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是古人們的經驗之談,當今人生也多有體驗。機會總是有的,問題在於你能不能發現它,進而抓住它。對於一個人來說機會具有遞進性,當下的一個被你抓住了,那麼就會有新的機會等著你。新的機會又被你抓住了,那麼前邊又會有機會向你招手。人生一個機會被抓住了,就會在此基礎上接連迎來機會,反之,人生就會接連失去機會。
機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對待的。猶如太陽都會毫無分別的來到每一家的門前,來到他們的院落中,從門窗處進入他們的屋內。那些沒有目標、缺失勇氣、優柔寡斷、缺乏才幹儲備的人們,機會儘管一樣來到他們的門前、院中、屋內,然而只是空轉了一遭很快就離去了。而那些不僅有目標、有勇氣,而且處事果斷、有才幹儲備的人們,機會往往會附麗到他們的身上。在機會面前,任何人都是不可以怨天尤人的。
⑷邪惡小人的一個共同特徵,是習慣於搞山頭拉幫結派。這些人平日裡會播弄是非,氣候適應他們時就會糾集勢力,威脅正義的力量。這些人多為口是心非,其中不乏「兩面人」。對待這樣的小人,一定要認真對付,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要堅決果斷地採取行動,快刀斬亂麻一舉成功。這是夬卦告誡人們的。
編輯:宏躍
校對;君臨天下
發頭條:毛豫華
《易經當代價值的三個層面》
這是我的第37部著作,也是我學習研究《易經》的專著。(李佔成老師)
《易經》有沒有當代價值?有哪些當代價值?我接觸到的人,有的能夠說出些,有的壓根就不知道,還有胡亂謅的。這部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人類第一智慧寶典、人生百科全書,確有其難以理解的地方但只要你能夠系統讀上幾遍,那就可以把握其核心內涵,進而把握其核心價值。世上的事不怕不理解,就怕不接觸,接觸了那就會有觸手可得的感覺。易經的當代價值可以概括為三個層面:一是民眾與社會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仍廣泛作用於當今民眾的思想與行動,以及成當今社會上的習慣思維。《易經》所彰顯的思想或理念,當今人之所以覺得「似曾相識」,或有「原來如此」之感慨,皆因這些思想或理念已經融入了當今人們的思想中,或是早已成為當今社會共識,只是「百姓日用而不覺」、「充盈社會而不察」。在這個層面彰顯的《易經》理念,我們一般將其歸納為10個小標題,這樣看起來就會一目了然。二是民族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被凝結為民族精神、民族品格、民族思維與民族風俗。三是政治層面,主要表現是其理念已融入的執政理念,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此「三個層面」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融會貫通的,並且在六十四卦中幾乎都有體現。正因為如此,我們說六十四卦卦卦有當代價值。為如三個聯面」之後,每一卦都有「人生提示」。這些「提示」可謂是研修《易經》的人生感悟,是對《易經》理念的相應表達。其中多數可謂是「即時感悟」,旨在拋磚引玉。把《易經》理念與當代人的思想文化共識融會貫通,是易學研究進人一個嶄新階段的重要標誌。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顯現出《易經》本有的無限活力,使得中華民族更具文化自信,使得大中華民眾更富於民族自豪感,使得世界更易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易經當代價值的三個層面》(上經)一書,首先要弄明白的則是每一-卦中關於序卦傳、卦辭、彖辭、象辭、爻辭卦辭與爻象的含義,這是易經文化的本源問題。離開這個本源來談《易經》的當代價值,那就成了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
洛陽儒聯通知各位會員及易經愛好者:
李佔成老師最新書訊:
《易經當代價值的三個層面》(上經、下經)、
《宇宙周期變化大規律》
《行事為人大法則》
《知變應變大智慧》
一套五本正式發行出版
整套定價:352元(人民幣)
浦發銀行 6217 9214 0214 9093
為滿足廣大易經愛好者需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客觀地認識易經,方便大家學習提升運用,特此開通書訊電話同時也可通過微信留言訂購:
聯繫電話 15838872633 13903798341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雷天大壯卦
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天山遁卦
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雷風恆卦
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澤山鹹卦
李佔成老師的易經課堂-火為離卦
河 洛 文 創 出 發 地
匯聚/融合/開創
↓
宏躍:13783150119
↓
搜索微信號:wujiandao3810
↓
千年等待,一生傳承!開啟你的易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