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戰列艦時,你首先能想到的是那一艘軍艦,估計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和號戰列艦。這艘無論是在哪個平臺的海戰遊戲都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同時也是海軍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軍艦,因為它直到現在還保持著兩個世界紀錄。第一個紀錄是它目前為止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它長度為263米、艦寬最寬達38.9米,吃水深度更是有10.86米,標準排水量6.39萬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高達7.28萬噸。要知道現在中國兩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也不過6.75萬噸左右,大和號比現在中國最大噸位的軍艦還要大5000多噸。第二個紀錄它是擁有世界上最大口徑的戰列艦主炮,雖然號稱是18英寸的口徑,但是大和號戰列艦的火炮實際口徑為460毫米,而英國人裝備的18英寸實際口徑是457毫米,比大和號的炮要小3毫米。說了這麼多,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不是大和號戰列艦呢,其實不是,今天先不聊大和,我們聊聊聯合艦隊的「過氣網紅」——長門級戰列艦。
長門號戰列艦和赤城號航母同框的照片,航母的看起來比戰列艦大,但是航母的噸位其實是比戰列艦小的
說到長門級戰列艦,大家對它的熟知程度可能沒有大和號那麼強烈,在部分玩家看來他的知名度甚至不如金剛級戰列艦。但其實相比大和級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其實才是日本國民家喻戶曉的明星,直到二戰結束之後大部分的日本普通民眾也只是知道長門級戰列艦而不知道大和級戰列艦。因為大和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的最高軍事機密,從設計之初到建造都是處於嚴格保密的狀態,甚至很多軍隊高層都不知道有這麼一艘大型戰艦,更不用說普通的民眾了。相比於偷偷建造、偷偷下水的大和級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在日本可謂人是家喻戶曉,要知道當年在談華盛頓海軍條約時為了保留長門級2號艦陸奧號,很多日本民眾都砸鍋賣鐵進行捐款,日本甚至動員小學生進行捐款。而且在服役期間經常開放給本國國民參觀,很多日本民眾、學生都可以近距離參觀長門級戰列艦,在關東大地震的時候海軍派出長門級戰列艦進行物資的運送,提升了它在日本的國民的知名度,所以基本上算是婦孺皆知。和現在不少玩家喜愛的艦娘不同,當年的長門級戰列艦被包裝成一個男子漢形象,更是成為許多小學生們心中的偶像,所以長門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存在。
在部分性能的數據上長門級和大和級有著許多類似的地方,首先,長門級戰列艦在服役時也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3.85萬)的戰列艦,也擁有了世界最大口徑的戰列艦主炮(410毫米)。甚至還擁有當時最高的戰列艦航速(26.5節)。所以相比於大和級長門級創下的紀錄還多了一個,只不過後來有了更多新興的戰列艦服役後才慢慢變得暗淡,在大和號戰列艦服役前長門級首艦就擔任了聯合艦隊旗艦20年之久。這艘在1921竣工的戰列艦在建成之初就有26.5節的高航速,在哪個年代是非常特殊的,要知道美國的戰列艦最高才21節,英國最新的納爾遜級也才23節的航速,而這得益於燃料技術的變更。不過之後在改裝後航速下降到了25節,這是因為之前的動力燃燒系統是15座艦本式燃油鍋爐+6座艦本式油煤混燒鍋爐,而由於技術的進步將新設備裝進這艘軍艦,在改裝後變為10座艦本式燃油鍋爐。雖然速度降了1.5節,但是卻節省了大量的艦艇空間和噸位,為後續的升級改裝留出空間,而且續航力由改裝前的5500海裡變為10600海裡。
第一次改裝後的長門,將1號煙囪改彎,開始在上層建築增加東西
不過在太平洋戰爭中長門級戰列艦和大和級戰列艦一樣,都沒有什麼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績,因為日本打算要將這些戰列艦留到最後和美軍進行最後的艦隊決戰的,想靠這些戰列艦複製日俄戰爭時期對馬海峽的榮耀,不過由於時代的變化日本並沒有如願以償進行最後的戰列艦決戰。而且長門級2號艦陸奧號在1943年6月8日這天在家的軍港內自爆沉沒,1471名艦員只有350人倖存。而到了太平洋戰爭最後,彈盡糧絕時日本絕望的派大和號戰列艦進行自殺式攻擊,最後在坊之岬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而長門號只能在家裡挨炸,也許大家會有疑問,進行自殺式攻擊為啥不帶上長門呢?因為當時的日本舉全國之力能找出供軍艦出海作戰的燃料只夠給大和號戰列艦,而且勉強夠大和到衝繩海域,根本沒有多餘的燃料給長門使用。
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日它也是聯合艦隊當中中唯一能靠自身動力動彈的軍艦,在同年的10月,它作為戰爭賠款移交給了美國,美國也對俘獲的日本戰列艦進行了一番研究,最後發現它本身並沒有多大的研究價值,因為它是在海軍假日期間建造的,從時間上講也算老艦了,和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相比都沒有什麼新穎有價值的地方,甚至日本戰列艦高聳的艦橋的觀瞄設備在美國人看來是非常落後的。1946年7月25日,美國為了測試原子彈在海上爆炸對軍艦的破壞性有多強,於是在太平洋中西部馬紹爾群島附近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核試驗,美軍用了不少退役的、俘虜的軍艦進行測試,而俘的長門號也被拉到比基尼環礁參加「十字路口」核試驗行動,在經歷了兩次原子彈爆炸試驗後沉沒在比基尼海,而這艘象徵著日本國民精神的戰列的沉沒也象徵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