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這個古村有近千年歷史,天一閣主人墓園也在這

2020-12-17 騰訊網

(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

「漫說三茅小似拳,仙人曾此還煉丹,從茲北去堆千嶂,卻佔南來第一山。」這是一個具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有「南來第一山」之茅山,有天一閣主人範欽之墓園,有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舊址……這就是鄞州區姜山鎮茅山村。

近日,甬派記者走進茅山村,70多歲的楊飛龍先生和優秀文保員、「茅山村女婿」鄔毛銀先生已等候在村委會。

楊飛龍先生拿出厚厚的《陡門楊氏宗譜》,其中有「宋元豐二年的誥封魯國公(諱)慶甫為明州觀察任闋百姓攀留始卜籍於茅山陡門橋之東……」之記載,意思是說,楊氏先祖曾任明州觀察使,任期結束後,因受百姓挽留,定居在陡門橋的東邊。早在941年前,楊氏先祖就在此安居。

(「南來第一山」)

「這裡曾出過宋兵部尚書文定公、戶部侍郎雲定公等大官。」楊飛龍非常自豪地說。

茅山村西臨奉化江支流東江,南望走馬塘。在鄞南平原上有兩座「名山」——姜山和茅山。據傳漢代時有茅山的茅盈、茅固、茅震,騎鶴居此山,後人以為神異,山以「茅」名,並被稱為「南來第一山」。

茅山村裡還有千年古剎普安寺、千年茅山廟、茹峰亭等歷史遺蹟。

茅山南麓原有始建於梁乾化二年(912)的普安寺,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一場大火將寺宇燒毀,今尚存寺後宋代古井一口,寺前古橋橋墩和放生池。原山門的牌樓名叫「鎖翠關雲」,樓下懸掛著「南來第一山」匾額。

(天一閣主人範欽墓)

眾所周知,天一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私家藏書樓,是中國十大名樓之一,樓主人是明兵部右侍朗範欽。「天一閣」承載了他的藏書義舉,但其晚年居住地就在茅山,他的思想在茅山形成、成熟,按照他的遺願,範欽的墓也安置在了茅山。

來到範欽墓前,鄔毛銀先生拿出隨身帶來的照片資料說,此墓當地人稱「五臺墳」,原先墓前應該有五塊依山勢而建的平臺,拾階而上。平地兩旁有石仲翁、石馬、石筍、石羊、石獅子,氣勢恢宏,這既顯示範欽「兵部右侍郎」的身份,也與他作為天一閣主人、大藏書家應有的氣勢相符。

然而,現墓已很難反映照片中的面貌,墓前原有石人、石馬等均已被毀。

(茅山中學舊址)

甬派記者來到茅山中學舊址,這裡原是1931年由沈友梅先生創辦的縣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舊址的主體建築由兩幢並列的西式樓房構成,左右各為七間一弄,坐北朝南,青磚混凝土結構,樓前有兩個做工講究橢圓形水池,整體建築氣派大方。

該建築對研究民國建築和地區教育史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現被列入鄞州文物保護單位。

茅山村黨支部書記楊偉明說,全村人口1600人,耕地面積2300畝,以種植水稻為主業,兼種桑果和水產養殖。村轄內有傳統釀酒廠、原生態養雞場、良種奶牛場及40多家工貿企業。

(茅山村中臨河老屋)

近年來,區、鎮、村三級合計投入近千萬元對橫河、楊家長河、孫家山河、錢家山河等進行砌石駁磡;將原機耕路澆上水泥。村民生活汙水全部納管排放。一座古色古香的文化禮堂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

(正在興建的村文化禮堂)

楊偉明滿懷希望地說:「我村是姜山稻香鄞南美麗鄉村風景線、文明示範線的重要節點,正在進行道路沿線環境改造提升。希望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茅山歷史文化資源,復興南來第一山,與走馬塘村聯成一線,推動鄞南片鄉村文化旅遊發展。」

編輯:沈之鎣

相關焦點

  • 寧波象山港畔有一座千年古村,曾走出一大批專家名士
    在象山港北岸海濱沿線, 有一座沉澱了1100年風塵歲月的古村, 海韻、漁歌、溼地、古樟, 更多的是「從前慢」的阡陌古巷, 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 春約鄞州東錢湖這八大古村,個個好多故事
    甬派君有話說 最美的季節,來鄞州打卡吧!鄞州發出「春的邀約」,開啟新一年旅遊節慶活動篇章,率先吹響鄉村旅遊復甦的號角。有這樣一個村,三面環山,山青水秀。它就是第四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建設村。因地理優勢,村子自古就是躲戰亂、避仇家的隱居之地,有著世外桃源的環境特徵。相傳,春秋戰國時,範蠡和西施來東錢湖的伏牛山隱居,並自稱陶朱公,後伏牛山就改名為陶公山。村子左邊的山坡上,過去有幾根碩大的石柱,名曰「石柱堂」,曾是範蠡和西施的隱居之舍。
  • 探村寧波鄞州 | 走馬塘古村,四明古郡文獻之邦,中國進士第一村
    走馬塘村口有三卷聖旨模樣的巨大書卷雕塑,上面寫滿了古村歷代的進士名,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國近千年的歷史中,共走出76名進士,其中北宋6人,南宋54人,元10人,明6人:一世陳矜,開寶四年進士、二世陳軒,太平興國八年進士、三世陳謐,嘉祐八年進士、四世陳秉,重禾元年進士、陳禾,元符三年進士、五世陳曙,紹興元和三年進士……還出過152名官吏,其中有4位尚書,陳氏家族的顯赫和榮耀足以讓走馬塘的後人驕傲
  • 濟南這個千年古村有兩座碑樓,其主乃元代朝廷重臣
    這是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老村莊。元代之前,莊名崖鎮,又名燕鎮。先人建莊時,將地點選在了東巴漏河與下河兩水交匯點以東的一片土阜上。想必是看中了這裡背靠長白,面臨繡江,左望胡山,右聽黃河,更兼「兩水合一,二龍抱珠」的絕好風水。元代,莊內住戶以張氏為最。
  • 鄞州這個千年古村出過兩位大人物,它,就在姜山
    這是鄞南平原一個普通村莊,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可誰想,這個村不但有千餘年的歷史,還出過赫赫有名的兩位人物,一位是出生於此的唐朝明州刺史黃晟;另一位是,歸隱於此的宋朝抗金英雄張榮。這就是古風悠悠的鄞州姜山上張村。 上張村由上張、下張、上塘、居敬橋、橫裡、湗港漕、九房等7個自然村落,分散在平坦的田間,九曲河支流繞村而過,古祠、老樹、石牆門、石砌橋,古風撲面而來。
  • 象山鄞州餘姚等家門口的景點逐個看
    寧海前童古鎮   有香濃美味的豆腐宴,還有鳴群鑼、抬閣等一系列活動。   慈城   有包湯圓、圍篝火、放飛孔明燈等活動。   鄞州西江古村   可以感受「老底子過年」的樂趣。   餘姚丹山赤水   有農家宴和山鄉年貨展。
  • 發現不一樣的溫州|泰順這個低調的千年古村,秋天風景美到爆,還免...
    村中山泉潺湲,古樹蒼翠,環境優美一條鵝卵石徑逆溪而上貫穿全村,成為古村落骨架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傳統風貌完整,古韻尤存充滿著歲月痕跡的小院躍入眼帘>忍不住用手輕輕撫摸那磨磚對縫的牆體輕啟被年輪侵蝕得顏色斑駁的大門微醺的風徐徐吹來,有煙火的味道,有淺淺的思緒這不僅是古村落裡人們日常生活的居所更是永恆的精神家園「文元院」是一座最能體現徐岙古村
  • 鄞州電力攜手銀行走進古村送服務
    這邊可以辦電力業務,那邊可以在銀行辦理電費一卡通,這是鄞州區供電公司攜手轄區內的鄞州銀行一起為偏僻鄉村開展的便民服務,通過銀行現場辦公為用戶開卡辦理電費一卡通,方便村民日常繳納電費。在活動現場服務人員還為村民開通掌上電力app、電e寶等新型電子渠道,通過這些「最多跑一次」活動,讓廣大電力客戶享受「網際網路+電力」的便利。
  • 藏在福州的「千年古村」,保留著原始風貌,曾是宋帝行宮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巨大發展,國內也出現了很多人氣觀光景點,時代的潮流也在不斷發展,很多人想去古鎮或古村旅行,您可以一邊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一邊體驗濃厚的歷史文化,品嘗當地特色的美食。我們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景點,例如,古老的村落就在相對偏僻的深山裡,或者在秘密的地方,所以,遊客很難找到,近年來,蘇州旅遊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其中被遊客發現,作為觀光景點也設置了,今天介紹一下藏在福州境內的千年古物,是村子。
  •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徽派民宿中的法式理念 2020-10-17 12:56:57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中新社黃山10月17日電 題:探訪千年古村唐模
  • 千年古村 荷田樂夜
    千年古村  7月14日傍晚,一場音樂會在建德大慈巖鎮裡葉村萬畝荷田裡舉行,吸引了近萬名觀眾。裡葉蓮子的種植始於宋朝,2017年總產值超過8000萬元,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 寧波這個超冷門的千年學霸古村 景美人少還免費
    寧波居然有這樣一個學霸村!在這樣一處僅有600餘戶人家的村子裡,竟然走出了76名進士。陳氏定居的地方,有一條很長的河從鄞州通向奉化,據說南宋宰相魏杞在出任前曾策馬從這條河塘上奔馳而過,因此這個河塘便稱為「走馬塘」。陳氏村落依賴河塘開墾種植,繁衍生息,因此村落也隨了河塘的名字,被稱作「走馬塘村」。
  • 廬陵文化第一村 渼陂古村
    今年八月生平第一次踏上這塊土地,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在離吉安市區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千年古村——渼陂古村。江南村落的閒暇美景攝影/襄樊咩咩羊認識「渼陂」這個地方是從這個詞開始的。兩個陌生的單字組合在一起,竟一時不知該如何發音,也更增加了她的神秘感,最後從酒店服務員不太標準的普通話中和查閱字典才確定它的讀音念「meibei」。
  • 山西長治「井底村」,與世隔絕近千年,人稱太行深處「小江南」
    近年來伴隨著古鎮熱的景象,古村也緊跟其後火了起來,大多數人們對於古村固有的印象都是一處年代較為久遠的,較為封閉的,相對落後的村莊;之前有人留言說我危人聳聽,古村有什麼好稀奇的,中國之大,遍地都是古村,如果真要去深究的話還都有個百十來年的歷史;但其實古村並不是大家印象之中固有的那種落後的,封閉的,留不住年輕人的固有印象;真正的古村是歷經歷史的摧殘文化不曾斷更
  • 濟南章丘這個千年古村裡,有個300多年歷史的石獅子,傳說挺神奇
    圖文/劉清蒲博平村位於章丘區普集街道駐地西北4公裡處,村南濱東巴漏河,是一個距今1500歷史的地地道道的千年古村,是從東面的周村穿過章丘進入濟南的必經之路。村內分布著眾多年代久遠的傳統民居,2014年被評為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
  • 星鄉·蘭墅丨當慈谿楊梅邂逅文藝民宿,千年古村25℃的園林式避暑
    龍山鎮是慈谿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了,達蓬山旅遊度假區、方家河頭、虞氏舊宅……這裡除了有好玩之外,還盛產楊梅。如今楊梅季節一到,友人們紛至沓來,想要品一品最新鮮的慈谿楊梅,看一看古村落裡的歷史風情,這才是夏天正確的打開方式呀!
  • 千年古村:孫營
    (四)重要歷史事件1.黃帝廟興衰。先秦以來,孫氏一脈為紀念先祖聖跡,遂在白果樹前建廟作為祭祀場所,名為軒轅黃帝廟,民間俗稱披髮老祖廟。幾千年來,該廟因樹而神,樹因廟而奇,引得豫東、蘇西、魯南、皖北方圓數百裡信眾朝拜供奉,香火旺盛,千年不絕。黃帝廟在東漢、魏晉、隋唐等時期均有增建修繕,後毀於元末戰火。
  • 山西又一千年古村走紅,百年石獅子被鐵籠鎖住,有什麼說法?
    要說山西的經濟有些許遜色,我想這還說得過去,但要說山西的歷史不夠悠久,我想山西人是不會答應的;俗話講「地下歷史看陝西,地上歷史看山西」,山西歷史悠久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古老與悠久卻不是口口相傳,也並非只有書本記載,而是有諸多真憑實據的,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這裡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光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3000多年,素有「華夏文明搖籃
  • 江西婺源有座千年古村,村中一古亭,有些人不能從亭中過,好奇怪
    李坑古村,雖說這名字聽著有那麼一些古怪,但當你走入村中,眼前是一幅青山碧水映襯下、粉牆青磚黛瓦的徽派古建,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墨畫卷。風輕雲淡的自然環境與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賦予了李坑別樣的風景,也使得它在婺源這個徽派古村聚集的中國最美鄉村中佔有一席之地。李坑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離縣城約12公裡處。這是一個以李姓為主的古村落,建於北宋祥符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