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重大發現的物理定律,提示了宇宙可能的最終結局

2021-02-18 宇宙解碼

    當人類走進科學殿堂之後,對於這個世界,這個宇宙的很多事物就開始了不斷的探索研究。站在科學的角度,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逃不脫科學的範疇,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我們揭開了一個個世界謎團。

    通過這些發現的科學成果,人類文明迎來了一個輝煌的科技時代。不僅讓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好,而且還讓我們走出了地球,開始初步探索宇宙。只有真正走出了地球,你才能夠能夠地球和人類有多麼的渺小,而宇宙有著太多的奧秘和謎團等著我們去破解。

    當人類走進科技的殿堂之後,我們也一步步認知了時空的概念,時間是時空概念中最神秘複雜的東西,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事物,就像人類的意識一樣。雖然時間是無形之物,但是它卻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可以時刻感受到時間的流逝。

    正是時間的不斷流逝,所有的生命才會一步步走向死亡,自然界的物體才會不斷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大自然的一切,宇宙的一切都在向前不斷推移,隨著時間的流逝,恆星會消失,行星會消失,其它的宇宙事物也會消失。

    那麼以上這一切的發生,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科學規律在引導著?要知道宇宙的一切都不可能逃脫科學的範疇。必然會存在一個定律來解釋這一切,那麼這個定律是什麼?科學家通過不斷的研究,終於有了重大發現,這個定律就是一個熱力學定律,我們稱之為「熵增定律」。

    物理學家發現熱量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熱量是能量的一種,而這個宇宙一切事物的運行都需要能量來進行傳遞,所以這個定律也可以這樣說:能量從高向低不斷傳遞,並且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熵增定律出現的前提條件就是時間的流逝,只要時間在不斷流逝,那麼能量就會或多或少地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會自然地消耗掉一部分。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我們用手去觸摸一根鐵管,手上的熱量會傳遞到冰冷的鐵管上。

    這個時候,我們的手會感覺到冷,原因就是手上的熱量轉移到了鐵管上,在這個過程中,手上的能量流失了一部分,我們就會感覺到冷。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也就是說手上轉移到鐵管的這部分熱量無法進行逆轉,再回流到我們的手上。

    在一個獨立的系統中,熵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大,最終會達到一個最大值,變得完全無序混亂,什麼都將不存在。這種情況讓我們想到了宇宙的誕生過程,要知道宇宙在沒有大爆炸之前,它也是什麼也不存在。直到宇宙大爆炸發生,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根據熵增定律,我們的宇宙從誕生的那一天起,熵值就在時間的推移下不斷增加,宇宙也會一步步變得越來越混亂,最後達到一個無序的狀態,宇宙將空無一場,陷入永恆的寂靜。

    

    如果是這樣,那無疑將是一個非常悲劇的結局,那麼宇宙最終真的會變成一片虛無嗎?對此,科學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按照熵增定律,宇宙的最終結局就應該是歸於虛無,什麼也不存在。可是薛丁格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在研究生命意義的時候發現了特殊情況,那就是生命存在的意義可能就在於「熵減」。

    薛丁格認為有熵增的存在,那麼就應該也存在熵減,無序混亂的狀態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有秩序。而能夠做到熵減的可能只有生命,我們都明白,生命可以稱得上是宇宙誕生以來出現的最神秘複雜的事物。

科學家們一直都在探討生命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

    在自然界,各種物體都要遵循熵增定律,隨著時間的推移,熵值的不斷增加,有序的東西會變得無序,石頭會慢慢變成碎石,碎石會慢慢變成沙子,而沙子最終也會變成更細的土壤。

    物體的熵增加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可唯獨生命卻是「高度有序」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會不斷的繁衍出後代,促使一定範圍內熵增的減少,所以才會說生命出現的意義就是為了「熵減」。

    當然,熵增定律是宇宙永恆的法則,生命同樣要遵循它,所以生命會有衰老和死亡。雖然生命這個獨立系統中,隨著時間的增長,熵會不斷增加,生命會產生疾病和衰老,但是生命選擇了進化繁衍。

    每一個獨立生命個體在熵值不斷增加的過程中,在死亡來臨之前,會通過進化和繁衍,儘可能多的繁殖出新生個體,將自己的基因等信息傳遞下去。這種進化繁衍從另一個角度抵抗了熵的增加,讓生命能夠實現一代代傳承,永遠存在下去。

    尤其是當生命進化演化到一定程度,會出現智慧生命體,比如人類。人類通過不斷的發展,形成了文明,並一步步發展到科技時代。有了科技的幫助之後,人類文明就可以更好地延續下去,而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它足夠強大,那麼在未來,人類就有可能任科技尋找到解決熵增的方法,讓宇宙避免走向最終毀滅的道路。

    當然,宇宙的結局會不會只有熵增帶來的歸虛無這一條路,目前還只是科學家的一種猜測。隨著人類量子力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發現量觀世界隱藏著和宏觀世界完全不同的規則,這或許在暗示著我們: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

    如果宇宙是多元的,那麼就會有很多的獨立系統,我們的宇宙系統是熵增規則,而其它的宇宙系統可能就是熵減規則。如果我們能夠將兩種不帶的宇宙規則融合到一起,或許就能夠讓宇宙實現真正的永恆,不會再走上毀滅的道路。

相關焦點

  • 一個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揭示宇宙中的最終結局,答案讓人沮喪
    想要解開這個秘密,還是要從物理領域入手,首先,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加入了時間軸的「三維時空」,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那麼宇宙對於我們來說就會失去意義成為一個獨立的「三維空間」。這個現象在物理中被稱為「熵增定律」也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物理學家發現熱量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我們把熱量換為其他的東西就會發現,這個定律幾乎適用在宇宙中的任何一個角落。
  • 物理學上一個簡單的定律,有很大的可能,決定了宇宙最終的命運
    文/瑤堇雲詩物理學上一個簡單的定律,有很大的可能,決定了宇宙最終的命運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不同的,如果對於一個天文愛好者來說,當他們知道的越多的時候,就會越來越迷茫發現並且推測出來的這個人大家並不陌生,他就是哈勃,是美國的一位天文學家,他對宇宙中的觀測,那可是花費了他大量的心血,最後得出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就是宇宙中的星系大多都存在著紅移現象,而這種現象就意味著,被觀測的星系正在遠離地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宇宙可能正在發生膨脹,這個哈勃就發揮自己的腦洞,他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那就是星系們正在彼此的靠近,也就是不斷的緊縮,那最後的結果
  • 一個讓人害怕的物理定律,預示了宇宙結局,被愛因斯坦稱為第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基礎科學#系列徵文物理是人類科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們觀察宇宙還有量子之間的規律,都需要物理作為基礎,現代科學家中比較著名的都是物理學家,比如:「愛因斯坦」「霍金」「牛頓」,他們在物理學上的發現
  • 一個讓人害怕的物理定律,科學家表示:寧願沒有發現它
    愛因斯坦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是科學定律之最,在所有科學定律中,這個定律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有科學家認為,「熵增定律」是最讓人感到害怕的物理定律,因為這個定律說出了宇宙的結局,科學家甚至表示寧願自己沒有發現它。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科學家:寧願沒有發現它
    正所謂「惟有天道恆在」,宇宙從創生之初,物理學定律也隨之誕生,甚至宇宙有可能就是在某種物理學定律的主導下而誕生。 但就在人類為發現和使用物理定律而沾沾自喜之時,有一條物理定律卻讓人感到了什麼是絕望,沒想到宇宙的命運註定會是那麼黑暗。縱使我們有多大的能力,也逃不出這條物理定律的掌控,無法扭轉宇宙的命運,以致於一些科學家稱寧願不要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
  • 熵增定律,為什麼會被稱為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
    自然界中的現象遵循著某一規律,物理學家通過不斷觀測,並進行大量實驗,最終總結出了科學結論,這就是物理定律。事實證明,物理定律行之有效。如果沒有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發現新定律,人類的科技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物理定律給人類帶了無限的可能,基於物理定律,我們可以實現前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例如,人類登陸月球,無人探測器飛出太陽系。但同時,有些物理定律也給人類帶了絕望,以致於一些物理學家寧願不想發現它,這就是熵增定律,或稱熱力學第二定律。
  • 讓人感到絕望的兩大物理定律!展示了宇宙的悲慘結局和人類的無助
    這麼多年來,我們發現了很多科學定律,也糾正了很多科學定律,但是其中有兩條定律,卻讓人感到非常絕望,而且是認識越深刻,就越絕望。這導致很多科學家在生活中都沮喪地宣稱:如果沒有這兩條定律就好了,寧願從來沒有發現過他們。
  • 存在有不同自然科學定律的宇宙?物理可以?數學不行?
    但這不一定是我們所熟悉的那種複雜性:它可以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並導致物質的形成完全不同,與我們的宇宙中使生命成為可能的物質的低能量行為(原子、分子、化學物質、有機化學等等)毫無聯繫。不同的數學定律?這種事情是不存在的。數學定律不同於物理定律,它不是可供選擇的物體。
  • 令人絕望的熵增定律,預示宇宙命運,科學家:後悔發現了它
    宇宙空間浩瀚無比,宇宙中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謎團,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許多科學家在宇宙空間中都有了新的發現,這些新的發現都令人欣喜,但當人類發現一個定律後,人類卻不願相信這是真的,那就是熵增定律。
  • 宇宙中的終極規則,但人們並不希望發現它,絕望的熵增定律
    隨著大家對物理的不斷探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物理定律,而我們也正是利用這些物理定律,做出了很多科技產品,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方便。也正是這個原因,幾乎每一次有巨大的物理發現,都會引起人們的轟動,但是一個叫做克勞修斯的人,他發現了一條定律,卻令人感到了無比的絕望。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科學家給出答案,可能很難讓人相信
    「暴漲理論」被認為是宇宙膨脹現象被發現後,宇宙學最重要的進展,因為暴漲理論解決了時空平坦的難題和視界問題,但是暴漲理論也存在一個漏洞,從現在的宇宙中觀察可以發現,當物質的半徑小於史瓦西半徑時,應該變成一個黑洞才對,造成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它的密度要比黑洞高上很多。
  • 一條讓人絕望的物理定律,物理學家:寧願沒發現它
    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物理定律的發現,新的定律有可能預示著新的物理學。幾條基本的物理學定律,就能構建起一座物理大廈,並能夠指導科技的發展。在過去的幾百年,物理學和科技就是這麼蓬勃發展起來的。
  • 物理學定律的謊言——質疑物理定律的普適性
    物理定律是普遍的嗎?也就是說,物理定律是否適用於整個宇宙?如果物理定律不是普遍的,那麼它不僅會對物理本身產生深遠的影響,還會對人們對物理的追求產生深遠的影響嗎?這是最近許多(理論)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的擔憂。
  •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
    這一條物理定律讓人類感到絕望,物理學家:為什麼要發現它大家都知道,科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近代科學出現之後,人類的文明便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當然,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理論的探索,每一次的科技大爆發的前提,都是有著足夠的理論知識做支撐
  • 我們已知的物理定律,普遍適用於整個宇宙嗎?
    物理規律普遍適用於整個宇宙嗎?物理學講究求真務實,沒有一點依據的話,物理學家們自然是不屑說的。那麼這個問題就變成了:對於極其遙遠的太空深處,我們能否找到,當前我們的物理定律依然成立的證據?答案是肯定的。
  • 物理定律不再起作用,黑洞是宇宙最可怕天體,或是一切物質墳墓
    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宇宙最神秘天體引力是如此之強,任何不幸落入黑洞引力漩渦的物體都將被吸進去,因此,黑洞成為人類最想了解的天體之一,為何引力如此強大,內部是否存在時空隧道,能瞬間來到另一個世界。
  • 相似的宇宙物理定律是否暗示外星生命體也與地球上的生命體相似?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主題而且有一個設想。既然物理定律適用於宇宙間的所有物體,那麼是否宇宙所有星系上的生命體都是以相似的方式產生與進化呢?例如,人們常說「如我們熟知的生命」,意味著宇宙裡所有生命體與地球上的生命體有著相同的特徵。難道生命體不是以相同的方式進化的?我認為在電影裡的外星系的生物與怪物是人類想像的產物。
  • 磁場電場質量能量可以互相轉換,宇宙還有什麼轉換定律未被發現?
    自從有了這個關係式,它使很多重大科學的研究(比如高能物理和核物理)從定性轉為定量,使很多重大工程有了精確的數據分析指導,比如說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質能關係式首先幫助科學家探明了能量來源――原子核的質量虧損,然後幫助科學家精準計算核材料的釋放當量,使人類完全掌握核能的利用。這個轉換式還幫助科學家們解決了恆星能量來源和演化問題,直接推動了宇宙學和天文科學的發展。
  • 在納米尺度上,一個基本物理定律失效了!
    普朗克輻射換熱定律在一個世紀的激烈試驗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但一項新的分析發現它在最小尺度上失敗了。確切地說,這意味著什麼還不太清楚,但如果定律失效,新的發現就會接踵而至。這樣的發現不僅會影響到原子尺度上的物理學,它還會影響到從氣候模型到我們對行星形成的理解等一切問題。最近,來自維吉尼亞威廉與瑪麗學院和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進行了測試,他們對這個古老的規則是否能夠描述納米物體發射熱輻射的方式感到好奇。這一定律不僅失效,而且實驗結果比預測值大100倍,這表明納米級物體能夠以遠比現有模型所能解釋的更高的效率發射和吸收熱量。
  • 最令人絕望物理定律「熵增原理」:生命以負熵為食,最終走向消亡
    而1850 年克勞修斯在論文中提出了一條基本定律:「沒有某種動力的消耗或其他變化,不可能使熱從低溫轉移到高溫。「這個定律被稱為熱力學第二定律。而熱力學第二定律則與力學過程的可逆性相矛盾。熵增原理表明,在絕熱條件下,只可能發生dS≥0 的過程,其中dS = 0 表示可逆過程;dS>0表示不可逆過程,dS<0 過程是不可能發生的。但可逆過程畢竟是一個理想過程。因此,在絕熱條件下,一切可能發生的實際過程都使系統的熵增大,直到達到平衡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