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重大進展!鑑定出一種潛在新的潛伏HIV病毒庫

2020-12-25 生物谷

2020年5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科學家們早就知道,即使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一些HIV也會永遠存在於感染者體內,隱藏在免疫系統的較小細胞庫(亦即HIV病毒庫,指的是HIV整合到宿主免疫細胞基因組中而不再活躍地增殖)中。當患者停止治療後,這種病毒幾乎總是從HIV病毒庫中迅速反彈,導致致命的症狀再次出現。

這些HIV病毒庫仍然是治癒HIV/AIDS的主要障礙。但是,目前還沒有一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靶向病毒庫細胞以便進行清除。科學家們也無法有效地從患者身上提取出病毒庫細胞進行研究,以便最終找到控制它們的方法。原因在於,這些細胞中的HIV病毒是潛伏的。因此,這些細胞的表面並沒有攜帶易被宿主免疫系統發現的病毒蛋白。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其他的方法來精確地找到病毒庫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格拉德斯通病毒學和

免疫學

研究所訪問學者Nadia Roan博士和她的團隊描述了一類優先支持HIV潛伏感染的細胞。這些細胞表達表面蛋白CD127,存在於淋巴結等組織中,並被認為它們攜帶的HIV病毒庫比血液中的更多。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issue memory CD4+ T cells expressing IL-7 receptor-alpha (CD127) preferentially support latent HIV-1 infection」。

圖片來自PLoS Pathogens, 2020, doi:10.1371/journal.ppat.1008450。

Roan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組織中的CD127陽性細胞可能是治癒HIV感染的重要靶點。」

此外,科學家們可能會利用CD127蛋白從患者中分離出病毒庫細胞,並研究是什麼讓它們能夠讓HIV沉默,偶爾重新激活這種病毒。

新的病毒庫?

HIV靶向攻擊主要存在於淋巴結和扁桃體等淋巴組織中的T細胞。然而,HIV感染研究主要集中在血液中循環的T細胞上,而血液中的T細胞相對容易獲得----相比於組織活檢,志願者更容易接受抽血。但關注血液中存在的T細胞,很可能會讓科學家們對病毒庫組成的認識存在偏差。

Roan說,「長期以來,我們一直猜測病毒庫細胞有不同的種類,不同的組織容納著不同類型的病毒庫細胞。但這一點一直難以證明,這是因為HIV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庫細胞是非常罕見的。絕大多數的體外HIV潛伏模型使用的是細胞系或血液中循環的細胞。」

相比之下,Roan和她的團隊一直在使用組織樣本研究HIV感染。在之前的研究工作中,她的團隊在實驗室裡將扁桃體細胞暴露在HIV中,以觀察哪些細胞最容易被感染。通過使用各種

實驗方法

,她的團隊發現,表達表面蛋白CD127的扁桃體細胞能有效地攝取HIV病毒,但很少讓它複製。相比之下,另一種表面攜帶CD57的扁桃體細胞很容易支持有成效的HIV感染。

這是有趣的,但這並不意味著CD127陽性細胞是病毒庫細胞。論文共同第一作者、Roan實驗室前研究員Feng Hsiao說,「在HIV進入細胞後,細胞仍然有辦法逃脫感染。」

一種方法是防止HIV複製它的基因組。與人體細胞的基因組不同,HIV的基因組是由RNA組成的。這種病毒進入細胞後的首批任務之一是利用一種稱為逆轉錄酶的病毒酶,將它的RNA基因組轉化為對應的DNA拷貝。

細胞可以通過激活一種叫做SAMHD1的酶來阻礙這一步驟,其中這種酶會消耗HIV複製它的基因組所需的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這裡指的是核苷酸)。有一些證據表明,這種機制可能在血細胞中發揮作用。

然而,在這項新的研究中,Roan和她的團隊發現,通過基因操縱剔除SAMHD1並不能讓CD127陽性細胞產生HIV,即便這樣做可以促進CD57陽性細胞產生這種病毒。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Roan實驗室的博士後學者Julie Frouard博士說,「這提示著CD127陽性細胞在HIV生命周期的後期阻止了這種病毒的產生。」

對潛伏感染的偏好

HIV的下一步是將它的基因組拷貝整合到宿主細胞的DNA中。一旦整合成功,病毒基因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分子機器產生它們自己的蛋白,組裝新的病毒顆粒,以便去感染其他的細胞。

病毒庫細胞在它們自己的基因組中整合了HIV的遺傳物質,儘管它們會以某種方式讓它沉默。這種

遺傳

物質的偶爾調動允許釋放出傳染性的HIV。CD127陽性扁桃體細胞是否允許HIV基因組整合?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Roan團隊在實驗室中提取了接觸過HIV的CD127陽性細胞和CD57陽性細胞的基因組。通過使用可以特異性檢測整合的HIV病毒DNA序列的

遺傳

工具,他們發現這兩種類型的細胞都含有HIV基因組的拷貝,儘管CD127陽性細胞產生的HIV遠遠少於CD57陽性細胞。CD127陽性細胞似乎更傾向於HIV潛伏感染。

然而,在CD127陽性細胞中成功整合的HIV並不會永遠沉默。Roan和她的團隊發現,通過用已知的刺激T細胞的試劑處理受到HIV潛伏感染的CD127陽性細胞,他們可以誘導這些細胞重新激活HIV。

因此,CD127陽性組織細胞很可能在體內充當病毒庫細胞,在大部分時間內讓這種病毒保持在潛伏狀態,但偶爾也能激活這種病毒,從而釋放出新一輪感染的種子。

Roan說,「一種特定類型的組織T細胞優先支持HIV潛伏感染的能力是令人關注的,這可以讓我們更多地了解關於組織中的病毒庫最初是如何建立的。」

控制病毒庫

CD127陽性細胞在多大程度上是HIV感染者體內病毒庫的主要組成部分,有待於對這些來自多個組織部位的細胞進行後續研究分析。Roan團隊的初步研究令人鼓舞,這是因為他們表明,細胞表面的CD127標誌物確實可以用來從感染者體內純化出足夠多的被HIV感染的組織細胞,以便進一步分析。

與此同時,Roan說,「在體外暴露於HIV的CD127陽性扁桃體細胞提供了一個研究組織中病毒潛伏的新模型。」

Roan和她的團隊已經開始分析是什麼使得CD127陽性細胞極其容易發生潛伏感染。通過比較CD127陽性扁桃體細胞和CD57陽性扁桃體細胞中表達的所有基因,他們發現有證據表明CD127陽性扁桃體細胞處於靜止狀態,這可能會阻止病毒基因的表達。此外,他們還發現病毒的基因轉錄產物,即RNA,未能經過必要的加工而不能夠製造病毒蛋白。

Roan說,「最終,我們希望我們發現的機制可以被利用來控制潛伏的病毒庫,從而使得我們更接近於實現治癒HIV感染的目標。」(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Feng Hsiao et al. Tissue memory CD4+ T cells expressing IL-7 receptor-alpha (CD127) preferentially support latent HIV-1 infection. PLoS Pathogens, 2020, doi:10.1371/journal.ppat.1008450.

2.Scientists identify a new potential reservoir of latent HIV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scientists-potential-reservoir-latent-hiv.html

相關焦點

  • Nat Med:開發出檢測潛伏HIV病毒庫的新方法,靈敏度提高70倍,有助...
    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足夠靈敏地檢測「潛伏的」HIV的測試方法,而且要比當前的「金標準」測試方法更加快速、更加簡便和更加廉價。這項新的測試方法也揭示出潛伏在似乎接近於HIV治癒的人體中的HIV病毒數量大約比之前估計的大70倍。論文通信作者、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與微生物學系副主任Phalguni Gupta博士說,「儘管採用最好的療法,HIV仍然頑固地潛伏在病人體內。在全球,人們為發現根除這種潛伏的HIV病毒庫的方法付出了大量努力。
  • PLoS Pathog:重大發現!HIV可感染腦細胞,並從大腦中轉移到外周器官
    2020年6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作為一種腦細胞,星形膠質細胞可以藏匿HIV病毒,然後將這種病毒傳播給大腦中的免疫細胞,這些免疫細胞可從大腦中遷移出去,進入其他器官。即使針對HIV的標準治療方法---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cART)---可抑制HIV,這種病毒仍通過這一途徑從大腦中轉移出來。
  • 兩篇Nature揭示逆轉HIV潛伏的新策略
    在停止ART治療後,HIV病毒載量就會增加。這就是為何HIV感染者必須持續服用ART藥物,而且這種潛伏的HIV病毒庫被認為是治癒HIV感染的最大障礙。如今,在第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AZD5582的化合物來激活血液和很多不同組織中遭受HIV潛伏感染的CD4+ T細胞,這種激活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水平,而且沒有或幾乎沒有毒性。
  • Nat Med:發布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大小的指導意見
    2020年9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科學家們的帶領下,來自BEAT-HIV合作組織(BEAT-HIV Collaboratory)的全球頂級HIV研究人員編制出首套綜合建議,內容涉及如何在治癒導向的臨床研究中最好地測量持續性HIV病毒庫的大小。
  • 2020年2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一方面,該圖譜揭示了病毒在人細胞中生長所需的新基因。另外該圖譜可用於分析不同的HIV突變體如何影響宿主細胞以及測試能夠阻斷HIV與宿主相互作用的藥物。根據最新繪製的圖譜,作者成功地鑑定出了CNOT家族的成員,它們在HIV生物學中的作用此前未被報導。作者證明,CNOT複合物可通過抑制CD4+ T細胞中的先天免疫反應來促進HIV感染。
  • Cell Rep:利用Sialyl-LewisX糖蛋白可識別在治療期間潛藏的活躍HIV...
    2020年8月1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威斯達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可能發現一種新的方法來鑑定和靶向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期間隱藏的HIV病毒庫。這一發現可能對改善HIV陽性者的長期護理具有轉化意義。
  • PLoS Genet:黑猩猩可能進化出對HIV前體的抵抗力
    2019年12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一種感染猴子和猿類的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起源於SIV,這意味著SIV是HIV病毒的前體。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SIV可能影響著黑猩猩的遺傳。他們報導這種病毒是導致不同黑猩猩亞種之間差異的主要原因。
  • Cell:重大進展!開發出比CAR-T細胞更安全、用途更廣的cCAR-T細胞技術
    2019年10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格拉斯通研究所和Xyphos生物科學公司(Xyphos Biosciences, Inc.)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攻擊被HIV感染的細胞的新技術。這種新技術是CAR-T細胞免疫療法的一種新的改進版本。近年來,這種療法因在抵抗血癌上取得的成功而聞名於世。
  • PNAS:鑑定出可攻擊HIV病毒庫的CXCR5陽性T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群抗病毒T細胞具有到達生發中心的進入密碼,即一種被稱作CXCR5的分子。這些疫苗能夠較好地但不是完美地抵抗致病性的SIV,這意味著20隻猴子最終感染上SIV,具有多種病毒水平。在一些猴子體內,淋巴結中有較高比例(高達40%)的抗病毒CD8 T細胞展示CXCR5。研究人員發現具有更多的CXCR5陽性抗病毒T細胞與更好的病毒控制存在很強的關聯。基於T細胞的功能和它們的表面上展示的分子,它們能夠劃分為輔助性T細胞和殺傷性T細胞。
  • Nat Med: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組合使用可顯著縮小猴子中的HIV病毒庫大小
    2020年3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利用兩種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組合使用刺激免疫細胞,可縮小感染了猿猴免疫病毒(SIV)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非人靈長類動物中的病毒庫大小。這種病毒庫包括經過接受強效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仍攜帶SIV病毒的免疫細胞。
  • 科學家首次從靈長類動物基因組中編輯出類似HIV的病毒
    近日,天普大學劉易斯·卡茲醫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從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基因組中編輯出了與HIV類似的病毒——SIV。這一重大突破使科學家們向開發人類HIV感染的療法邁進了一大步。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Kamel Khalili博士說:「我們首次證明,單次接種由腺病毒攜帶的CRISPR基因編輯構建體,就可以在恆河猴的感染細胞中編輯出SIV基因組。」特別重要的是,這項新工作表明,該團隊開發的基因編輯構建體可以到達被感染的細胞和組織,這些組織也就是SIV和HIV的病毒庫。
  • Cell Rep:新研究表明從一開始就壓制HIV至關重要
    但是,不幸的是,這類藥物只能到此為止:它們不能到達HIV在內部潛伏多年的細胞。此外,它們的潛在長期不良反應仍然未知。圖片來自Cell Reports, 2019, doi:10.1016/j.celrep.2019.10.094。儘管如此,HIV研究仍在穩步邁進,以幫助大量的HIV感染者。
  • 2018年1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據估計2015年新感染HIV的人數約為210萬人。迄今為止已經有3500萬人死於HIV感染,其中2015年有110萬人。自1987年WHO宣布HIV大流行以來,HIV感染已經導致了3900萬人死亡,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病的新療法。
  • ...胡德慶/高欣聯合團隊揭示HIV潛伏感染與複製的表觀遺傳與轉錄...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愛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引起的對人類健康具有極大危害的傳染病。
  • 2019年8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一種開發新疫苗的策略專注於鑑定出病原體上的特定脆弱靶標,疫苗誘導出的保護性抗體應當能夠靶向這些脆弱的靶標。對於HIV感染而言,這種方法專注於鑑定bNAb的靶標,bNAb是在一小部分HIV感染者體內產生的,並且可以介導免受多種HIV毒株的入侵。儘管已鑑定出針對HIV-1包膜蛋白(Env)的多個bNAb靶標,但迄今為止,基於特定結構的Env免疫原的多種疫苗方法未能在人體中誘導出保護性的bNAb。
  • 2020年6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即將過去的6月份,有哪些重大的HIV研究或發現呢?生物谷小編梳理了一下這個月生物谷報導的HIV研究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1.Science子刊:重大進展!doi:10.1016/j.xcrm.2020.100037桑福德·伯納姆·普雷比醫學發現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了一種新一代藥物Ciapavir (SBI-0953294),它能有效地激活休眠的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
  • 復旦大學蔡啟良團隊發現靶向幹預EB病毒潛伏感染的關鍵位點
    EBV具有典型皰疹病毒的生活周期:潛伏期和裂解複製期,EBV編碼的核抗原1(EBNA1)是所有EBV相關腫瘤均表達的關鍵抗原,對維持EBV基因組DNA複製和調控病毒基因表達起重要作用。類泛素小分子(SUMO)化修飾是一種重要的蛋白質翻譯後調控,調控基因轉錄等多種細胞生物學過程。尚不完全清楚EBNA1如何在蛋白質翻譯後水平參與EBV潛伏感染維持調控的機制。
  • HIV長效療法GS-6207值得期待
    近日舉行的2020年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感染會議(CRIO)上, 吉利德科學(就是那家因新冠病毒出名的公司)公布了HIV-1衣殼抑制劑GS-6207的1B期臨床數據。結果顯示:GS-6207具有抗病毒活性,在單次皮下注射後有迅速降低病毒載量的潛力。
  • 2017年7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據估計2015年新感染HIV的人數約為210萬人。迄今為止已經有3500萬人死於HIV感染,其中2015年有110萬人。自1987年WHO宣布HIV大流行以來,HIV感染已經導致了3900萬人死亡,目前為止HIV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因此急需深入研究HIV的功能,以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可以有效對抗這種疾病的新療法。
  • 綠茶提取物能抑制HIV病毒複製
    原創 生物世界 Bio生物世界 收錄於話題#HIV&愛滋病11個撰文|nagashi編輯|王聰排版|水成文愛滋病(AIDS)是由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人類免疫缺陷疾病,由於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癒手段,當前主要通過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來控制H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