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桌球世界》雜誌近期對我校李浩松老師進行了專訪,對李老師所從事鍾愛的桌球事業進行了詳盡全面的報導。時值抗疫期間,年近六旬的我校桌球隊主教練李浩松老師用他的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為我們帶來了積極的正能量!
現將全文轉載如下:
鐵腕教練李浩松:加足馬力幹到退休那一天
在2019年底由《桌球世界》參與主辦的全國初高中校桌球精英賽(暨高校招生模擬賽)上,年近六旬的天津科技大學桌球隊主教練李浩松教授從早上8點半的開幕式起,就沒有離開過賽場,他不時走動在各個球檯之間物色優秀的苗子,遇到其他高校的桌球老師又會停下腳步,認真探討一番高校桌球的發展問題。總有一些晚輩來勸李老師休息一會兒,但他總是擺擺手說:「不累不累,平時工作也都是站著,習慣了。」
堅守球館的鐵腕教練
因為那次比賽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周六開幕時間又早,李浩松和其他很多老師一樣,需要在周五晚上趕到正定基地。科大隊的隊員們在學校知道這事之後,默認為周五下午的訓練取消了,沒想到李浩松下午又照常來到了訓練場。「我1點多就到了,等到2點,20個人只去了6個。」把訓練紀律看得很重的李浩鬆氣壞了。「我對他們說,來了的一人跑10圈,沒來的一律算曠課!」李浩松是真的有點急,「我不是要學生們怕我,而是想讓他們知道訓練本身值得敬畏。如果沒有堅持,沒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怎麼能提高水平,怎麼能有未來?」李浩松說,除了訓練以外,孩子們求他任何事他都會全力以赴去幫忙,「唯獨打球,沒情可講」。
天津科技大學是天津市唯一的桌球特招生大學,是全市院校的桌球圈翹楚,在這樣的學校帶隊,壓力可想而知。能夠「鎮」得住學生,李浩松靠的不光是「鐵腕」,還有自己的表率,「每天兩個小時訓練我都盯著,2點開始的訓練,我都提前半個小時到,10年來雷打不動,校長都衝我豎大拇指」。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生們練,李浩松就陪著。「天津市優秀教練員」、「中國大學生桌球運動貢獻獎」、「全國大學生桌球教練委員會副主任」……這些名號都是記者搜索出來的,李浩松自己壓根兒沒提,大概在他的心裡,任何的榮譽也不如堅守兩個字更值得與人說。
李浩松在2019年「教授杯」比賽中
石頭縫裡鑽出來的野草
李浩松形容自己是一棵野草,是從石頭縫裡艱難鑽出來的。家中四個孩子裡排行老小的李浩松,從小就是個淘氣包,常常和小夥伴打架給父母惹事。看著精力無處釋放的小兒子,李家父母決定讓他學打桌球。「我家也沒有搞體育的,但是我大概在做遊戲上有點天賦,從小玩彈球、扔杏胡之類的,只要有輸贏的遊戲,我就沒輸過。」
小學二年級,李浩松拿起了球拍。很快,他就打到了天津市紅橋區的冠軍,後來又進了市體校。1979年,李浩松用一個全國少兒單打季軍結束了自己的少體校時光,進入到天津隊。18歲進專業隊,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有些晚,「有不少比我年齡小的隊員,都已經在隊裡打了兩三年了」。在一寸光陰一寸金的乒壇,李浩松心裡明白走專業道路的發展餘地已經不大,半年後,憑著全國第三的成績,他成為天津體院第一個免試入學的學生。「從上學第一天就是主力」的李浩松代表天津體院打遍了天津市的比賽,畢業後經過分配工作的輾轉,他又回到母校當起了老師。
貼小廣告招來世界冠軍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潮流席捲中國,天津體院也成為了一個窗口。1989年,天津體院辦了一個對外招生的桌球班。計劃經濟時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那時成為現實,沒有前路可尋的老師們印了招生小廣告,在學校附近的各個小區裡貼了一氣,「環衛的都找到學校來了」,回憶往事,李浩松忍不住笑了起來。
小廣告沒白貼,第一批就招了三四十個孩子,其中有個5歲半的小男孩讓李浩松很是喜歡,那個男孩的名字叫郝帥。「孩子特別優秀,學嘛會嘛,學嘛像嘛,怎麼練都不含糊」。到了上學的年紀,郝帥進入了天津最好的桌球傳統校,但他還是一門心思到李浩松這邊來練球,李浩松也把自己的業餘時間都搭了進去。儘管郝帥一直代表他的小學出戰,「官方」教練也沒有李浩松的名字,但李浩松從來也沒覺得委屈,「就覺得他是個好苗子,想好好練練他,完全沒想別的」。
郝帥和李浩松的緣分並不止於此。2009年,天津科技大學急需一名優秀的桌球教練,李浩松以人才引進的方式轉戰科大,郝帥也追隨恩師在天津科技大學上了本科又讀了碩士,2019年剛剛和張繼科、方博一起完成了碩士答辯。這之後不久,在天津科技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教授杯」桌球賽中,郝帥回到母校以嘉賓身份亮相,而此時的李浩松反而成了上場的隊員,他和老友搭檔奪得了50-59歲組的男雙冠軍。師徒以這種方式再次相見,李浩松滿懷欣慰,「我倆一直都挺親的」。
郝帥(右二)和李浩松(左三)以及其他參加教授杯的天津科大教授們合影
沒有理由不努力
李浩松在天津科大的10年,為學校爭得了不少榮譽,但眼下的科大桌球隊卻遇到了發展上的瓶頸,「連續三年招不上人來,梯隊都斷了」。也正是因此,在高招模擬賽上,李浩松很上心,他給自己定了個「挖人」的任務,「幾十年和孩子打交道,我看人很準的」。
李浩松還曾在2000年執教德國一支俱樂部球隊,這張印在T恤上的合影也是他難忘的回憶。
擅於發現人才的李浩松,一旦認定了誰,就會掏心掏肺地對人家好。讓李浩松印象最深的學生是2012年拿全國冠軍時候的隊長,「那孩子打球特別認真,也很支持我工作。他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我就不由自主地格外心疼他一些,他生病的時候我早上7點跑出去給他買飯買藥,結果他跑到外面去跟人家說我是他乾爹」。李浩松說他當時又感動又生氣,「可不能讓別的孩子覺得我偏心啊!」學生結婚之前,給李浩松發了喜帖,李浩松因為帶隊比賽不能參加婚禮,提前包了紅包塞給學生,學生哭得泣不成聲。
李浩松的學生大都如此,即使離開校園已久,即使已經成家立業重任在肩,仍然保持著和恩師的聯繫,仍然親熱得像父子一般,這也是李浩松熱愛教師這個崗位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評價李浩松覺悟高,工作認真,他自己卻說這不過是摸著良心做事,「我愛桌球,既然選擇了這個,既然樂意幹,就得負責任,就得幹好」。
再過兩年,李浩松就要年滿60歲了。「馬上就要退休了,還想抓緊時間再幹點兒事。」李浩松說,有太多的力量支撐著他一步步走到今天,「漫長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在關鍵時刻遇到貴人給予指點,比如我的恩師吳宏老先生等等,我都一直記在心上。科大的各級領導以及體育部同仁給了我巨大的支持,只要我提出好的合理化建議,都是一路綠燈讓我放手去幹。有這麼好的環境,我沒有理由不努力,必須加足馬力幹到退休那一天。」
往期回顧
【科大榜樣】情系母校暖人心 共克時艱顯擔當 機械工程學院校友李清波捐贈母校防疫物資
【戰「疫」紀實】之116:化工與材料學院積極開展體育育人活動
《光明日報》刊發我校馬院教師唐若裴理論文章:在抗疫鬥爭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圖文來源/桌球世界
本期編輯/張遠
審校編輯/高晨曉 劉玥
監製/黨委宣傳部 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