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想說的話
一張口卻不知道要說什麼;
下了樓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剛才鎖門沒?
剛放下的東西,
就忘記放在哪裡了……
不瞞你說,
這很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啊!
這5個飲食習慣,越早改越好
1
吃得太油
如今,偏愛肉食、無肉不歡的人越來越多,然而紅燒肉、豬蹄湯、糖醋排骨、鵝肝等等這類食物吃得過多,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漸漸增加。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會有所減慢,這就更加快了膽固醇的積累速度,促使血管快速老化,並影響大腦健康。
有研究表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較高的人,發生老年痴呆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3倍~5倍。
2
吃得太甜
長期攝入過多的糖會導致血糖上升,而持續的高血糖則會導致腦中的海馬體體積縮小,並對大腦皮層造成影響,進而導致記憶、計算、定向、語言等認知能力下降甚至產生障礙。
特別是已經患有糖尿病的人,平常更是要注意飲食,儘量將血糖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
3
吃得太鹹
鹽分超標不僅會誘發高血壓,還會增加老年痴呆風險。加拿大的一項針對67歲~84歲、1262人參與的調查顯示,鹽攝入量超過7.7克時認知能力下降得最快。
一般來說,普通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高血壓人群則應控制在3克以內(半瓶蓋)。同時日常要注意鹹菜、醬料、醃肉等隱形鹽的攝入。
4
不吃主食
大腦因為自己不能儲存糖元,所以對葡萄糖和養料的需求就比較頻繁。
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神經元持續處於低葡萄糖代謝狀態,大腦活動遲緩,人的反應變慢,從而增加了老年痴呆的發生可能。
5
添加劑攝入過多
有研究表明,經常過量攝入鋁、鉛、錳等重金屬元素會導致認知障礙,嚴重影響大腦健康。
而這些重金屬元素多存在於食品添加劑中,如常用於製作油條的明礬和製作糕點的泡打粉等。所以這類食物建議少吃為好,每周最多吃一兩次。
早期症狀不可忽視
1.近事遺忘:突出的症狀是記憶障礙,常是近事遺忘,甚至瞬間即忘,即使別人提示也想不起來。經常手裡拿著某物而找某物,剛吃過飯卻說未曾吃。但對以往的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可清楚記得,家屬經常誤認為老人記憶不錯。
2.詞不達意,絮絮叨叨:言語表達不流暢,常忘記一些字詞。不能確切表明自己的意願。有時贅述,對一些無關的事糾纏不放,言語重複,語無倫次。
3.忘記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卻叫不出對方的名字。
4.敏感多疑:猜疑子女不孝;懷疑自己的東西被家人或鄰居給偷走了,經常把貴重的東西變動地方藏起來,而實際上放得並不隱蔽;找不到東西總懷疑別人。
5.性格改變:喜怒無常,易激怒傷感,任性自私,甚至與兒童斤斤計較。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甚至對過去感興趣的事情也覺得索然無味。
6.計算能力下降:早期,患者的計算速度變慢,逐漸出現計算錯誤。上街買菜,簡單的帳目算起來很費力,甚至根本不會算了。
7.定向障礙:主要是時間和地點的定向錯誤,如對時間的感知淡漠或混亂,不知當時所處的時間和地點;經常出門後找不到回家的路,且記不清從何處來、到何處去、要幹什麼,等等。
日常防痴呆,可以這樣做
常吃補腦食物
在腦神經細胞中,卵磷脂的含量約佔17%~20%,它可提高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準確性,幫助增強腦功能,是大腦正常運作的關鍵營養素。
卵磷脂最好的來源是動物內臟、蛋黃、大豆等,其次才是堅果、糧谷、植物種子和胚芽等食物。所以對於補腦來說,最好的食物並不是核桃。
常做健腦動作
經常活動手指可以幫助刺激大腦的不同區域,從而提升大腦功能,減緩腦細胞的衰減速度。
1
挑豆子
最近呆在家裡,大家可以把囤積的綠豆、紅豆、黑豆等豆類拿出來,開始時可以選用其中兩種不同顏色的豆子,各取適量混成一碗。然後給自己定個時,用筷子在規定時間內把豆子挑出來。
隨著熟練度的增加,可以將限定時間逐漸縮短,或是增加豆子的種類,給自己提一提難度。
2
織毛線
織毛衣、圍巾,或是用鉤針鉤拖鞋、杯墊等都可以充分調動手、眼、腦,預防老年痴呆。
來源:大醫教你吃、京醫通、三甲傳真
【來源:株洲市天元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