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幫孩子改掉粗心毛躁的習慣

2020-12-11 寧波奧數網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粗心毛躁習慣養成的原因都有哪些方面。

  原因一、粗心毛草,慌手慌腳的孩子,多是思維敏捷的孩子。他們還沒有完成手頭的事情,就已經想到下一個事情了。

  原因二、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孩子還沒有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幼兒園的老師往往對於孩子到底掌握多少知識,掌握得牢靠不牢靠,是不是認真完成,並沒有特別的要求,所以,孩子以為這樣就是上課學習了。把這樣的認識和習慣,帶到了小學學習的中。

  原因三、您是一個急性子媽媽,也肯定是一個做事利落的媽媽。這樣的媽媽,往往在生活當中,沒有耐心等著孩子把事情做完,比如繫鞋帶穿衣服吃飯,孩子小時候,自己從頭到尾很難得有自己把一件事情做完的鍛鍊,長期下來,養成了什麼事情都依賴媽媽的習慣。這種習慣帶到了學習中。

  原因四、媽媽越是急,孩子越是不知所措,孩子這時把精力放到怎樣應對媽媽,而不是應對作業了。總是講道理或在旁邊守著,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打孩子是我們大人無能的表現,可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打孩子能夠解決問題,孩子的教育可就簡單多了。

  解決方案:

  1、不要急於求成。

  孩子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您「本以為經常提醒他就能慢慢的改掉」的這種想法是對的,但是,在具體操作時,您總是在提醒他,等於又是給他一種依賴。你在旁邊著急教訓著,對孩子的專心又是一種幹擾。儘管您有那樣的認識,但在操作時,還是急於求成的。

  2、要改變著眼點。

  有一句名言說,想讓田裡少長草,忙著除草是來不及的,最好的辦法就是種上莊稼。我們一味地盯著孩子的毛病,督促他改掉,正如忙著除草一樣。與其我們著眼於改掉孩子的毛病,不如著眼於幫著孩子建立新的習慣。新習慣養成了,舊習慣自己就沒有了!

  3、第三個關鍵:從生活上抓起。

  我們在乎孩子的學習,所以往往只關注孩子學習上的毛草。其實,孩子在遊戲和生活中,也是很毛草的。但是,生活上的毛草,尤其是遊戲上的毛草則會輕微一些,因為孩子總要把飯吃完,玩遊戲時,總是能夠專注一些,這時候,我們適當地督促,甚至通過家庭比賽:家裡誰吃完飯飯碗最乾淨,下棋時一定想好了才能動手,一旦決定了,就不能反悔,等等。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示範引領,幫助孩子改掉磨嘰習慣?
    這類磨嘰的出現,主要是家長起了個壞榜樣,孩子好模仿,潛移默化,導致孩子養成磨嘰的習慣。外界錯誤引領,容易導致孩子愛磨嘰。孩子是具有社會性和自覺能動性的人。愛模仿,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突出特徵,他們喜歡模仿老師、家長和夥伴。當孩子周圍的人做事情拖拖拉拉、不講效率,孩子每天與其接觸,久而久之,近墨者黑,他們也會學會磨嘰、拖拉。
  • 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習慣
    孩子開學一個多月了,各位家長還好嗎?你是否在為早上叫孩子起床、刷牙以及催促孩子上學而煩惱?你是否還在為每天督促孩子寫作業而發愁?是不是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促一下。但是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寶寶吃手的習慣是自己改掉好還是家長幹預好
    這時大人無論如何制止,寶寶都已經形成習慣性動作,無法改掉。為此,全家人事變渾身解數,在寶寶的拇指上抹辣椒油、苦瓜汁、貼創口貼,甚至專門買了進口的矽膠戒吃手手套,都不奏效。 寶寶3歲時,英子下決心幫她戒掉吃手的習慣。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而作為父母,我們總是習慣性的"操心"孩子的各種事情,每一個健忘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操碎了心的父母,當我們總是幫孩子解決各種難題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時,其實,孩子也漸漸的失去鍛鍊自理能力的機會。孩子之所以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毛病,其實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糾正這個毛病的話,將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那麼我們如何幫孩子儘快改掉這個壞習慣呢?家長要學會"犯懶",才能幫孩子改掉這個"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 班主任給家長的5個黃金建議,幫孩子改掉磨蹭習慣,建議收藏
    >要想改掉孩子的拖延症,光靠外界約束並非長久之計。由於孩子正處於「不會到會」的階段,家長要給孩子試錯、進步的機會,不宜用大人的標準苛求孩子。與此同時,家長要多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成就感,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
  • 家長必讀:如何幫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仔細、有條理的習慣。引導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衣櫥。從改變他的習慣來改變他的個性。保證孩子的休息娛樂時間,玩的時候不做幹預,玩的開開心心,學習的時候專心致志。 3.養成孩子認真做題的習慣。告訴孩子一定要認真審題,做作業要先求對求準,然後才是求快。
  • 幼兒撒潑耍賴哭鬧,家長鬧心,這幾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
    幼兒撒潑耍賴哭鬧,家長鬧心,這幾種方法幫孩子改掉壞毛病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夢雨幼兒教育我們知道了無理取鬧的哭,是孩子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的一種手段,他們在嘗試挑戰父母的底線,希望用哭鬧讓家長妥協那麼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改掉任性胡鬧而哭鬧的壞習慣,我們需要採取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一,孩子在家裡無理取鬧哭鬧時的教育方法
  •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如何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不要讓孩子養成打斷別人講話的習慣當你說話時,孩子也許迫不及待的想告訴你一些事情或者問你某些問題。如果我們放縱不管,長期發展下去,孩子會越發的以自我為中心,認為隨時發言是自己的權力,理所當然。這不僅不禮貌,更對以後的學習生活造成影響。孩子在學校首先是聽老師的講述,如果這時候孩子被個別問題困擾著,甚至是打斷老師講話,都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 寶寶6歲前有這4個毛病,家長要及時幫他改掉,將來會更有出息
    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個時期,培養好寶寶的性格和習慣,那麼這些好習慣好性格將會伴隨孩子一生,在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尤其是這次的壞毛病,一定要儘早幫孩子改掉,孩子將來會更出色。
  • 幫寶寶改掉喝夜奶的習慣,試試這幾招
    上一期寫到寶寶喝夜奶的諸多危害,寶媽丹丹使勁渾身解數才幫3歲的寶寶戒掉了喝夜奶的習慣。雖然此時她的寶寶已經滿是齲齒,睡眠質量也不是很好,半夜總是翻來覆去,萬幸的是孩子已經戒掉了喝夜奶的習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戒夜奶的招數。
  • 孩子成績差,家長別罵他「笨」,4個方法改掉粗心的習慣
    因此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的條理性,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上。都要做到事事有規律,時時有規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過的東西要放到原位置,整理自己房間的物品。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讓一切都有序地進行。這樣可以減少粗心的情況。培養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 睿智燈塔-孩子做題老是粗心怎麼辦,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孩子做題老是粗心怎麼辦?每次考試前家長都會對孩子叮囑,做題時要仔細審題,看清楚之後再回答,孩子也點了點頭。可是每當孩子考完試,還是會因為粗心而導致很多題沒有做對,這種情況讓許多家長也十分頭疼。那麼,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 孩子壞習慣很難改掉?那是家長做法有誤,三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於孩子的壞習慣,許多家長都非常的苦惱,不知道要如何幫助孩子改正壞習慣,這也就是一些家長往往會運用錯誤的行為來幫助孩子改正,但最後的結果卻並不明顯。最近一段時間魏女士就,就因為孩子的壞習慣感到頭痛。
  • 如何改掉孩子做事拖拉的習慣
    不論是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還是家長的改善調整,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卻不能按時完成,往往說到這裡家長都表示很無奈,從一次次的夭折計劃中感到身心疲憊。他們的神經類型屬於安靜緩慢型,也就是俗稱的「慢性子」,發育遲緩或反應能力慢的孩子大多有類似情況。4、家長包辦代勞孩子的心理狀態及行為動作都要經歷必然的發育的過程,在孩子的發育水平沒達到家長的心理預期時,家長表現出耐心度較低,(例如:當看孩子穿鞋都需要很長時間,為了節約時間幫孩子完成)或是家庭成員對孩子過分寵溺,幫助孩子完成很多基礎工作。
  • 孩子丟三落四?4個小妙招,改掉孩子的壞毛病
    為了改掉孩子的這個習慣,大人也是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遍又一遍,然後都沒有什麼效果,那麼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呢。,家長還不如學會放手,讓孩子嘗試自己承擔後果。  家長的不包辦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行為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因為大人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以至於離開大人,孩子就什麼都做不了,嚴重影響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為了讓孩子能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家長應適當的放手,給予孩子成長的空間。
  • 幫孩子改掉這幾個壞習慣,家長不能掉以輕心!
    很明顯地發現,從小就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長大後能保持更多的好習慣,各方面發展也很優秀。而從小就壞習慣一堆的孩子,長大了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比較滯後,學習、生活都很糟糕。「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透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
  • 五種方法幫孩子改掉馬虎習慣
    但是,馬虎是可以克服,是可以改變的,它只是一種不良學習習慣。那麼,該如何改變馬虎的習慣呢?   1、錯題集的給孩子一個「錯題集」   讓孩子把每次作業中的錯題抄在「錯題集」上,找出錯誤的原因,把正確的答案寫出。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檔案」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多是馬虎,有利於認識錯誤的危害,下決心改正。錯題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辦法。
  • 孩子說「2加2等於3」,家長快被氣死,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但是深入進去看孩子的考卷,會發現孩子很多都錯在基礎的題目上,也就是像家長說的粗心,覺得孩子都會,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為什麼會錯呢?父母對於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甚至孩子已經達到自立的年齡卻還是幫著孩子做這種他們生活中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孩子過度地依賴父母,也會造成孩子失去了觀察的能力,還有動手和自理的能力,這些過多的包辦,孩子自然也會忽略細節,所以也就養成了孩子丟三落四,馬虎的情況了,因此父母在面對粗心孩子的時候,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後再去教導孩子怎麼從生活的細節中去做好每一件事。
  • 孩子說「2加2等於3」,家長快被氣死,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每一次考試,家長關注最多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細節的一些做題的思路沒有過多地關注,但是深入進去看孩子的考卷,會發現孩子很多都錯在基礎的題目上,也就是像家長說的粗心,覺得孩子都會,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為什麼會錯呢?這個也是讓家長覺得很難解決的問題。
  •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考試粗心的毛病?家長們應該怎麼做?你怎麼看?
    如何幫助孩子改掉考試粗心的毛病?家長們應該怎麼做?你怎麼看?   目前,好多學校都是讓家長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情況,然後籤字。家長們都是如何對待這件事的?您的態度對孩子習慣的養成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