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注意力差,看書就想睡覺,孩子的這些生活當中經常出現的壞毛病,都和6歲之前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引導有關。
因為0-6歲是孩子性格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著名的蒙氏教育法提出:孩子6歲前性格和習慣都會受到家庭環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影響。所以說孩子6歲之前的教育很重要。
若是家長能夠抓住這個時期,培養好寶寶的性格和習慣,那麼這些好習慣好性格將會伴隨孩子一生,在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同時,家長也要注意孩子身上的壞毛病,尤其是這次的壞毛病,一定要儘早幫孩子改掉,孩子將來會更出色。
現在的孩子自制能力可以說越來越差了,寫作業的時候總走神,一沒人管就開始玩,像這種自制能力差的孩子,上學之後多半就是學渣,學習成績一直在班級的中下遊徘徊,如果孩子一直這樣基本上就是廢了,所以家長務必幫孩子改掉自制能力差的壞毛病。
孩子自制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多半是因為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放縱嬌慣,導致孩子變得懶散,除了吃就是睡,這樣的孩子很難管理好自己,所以家長要從小就開始訓練孩子。
如何培養娃的自制力?
家長想要訓練孩子的自制力,要從生活起居開始,隨時刷牙洗臉吃飯,要引導孩子獨立去做,這樣逐漸的鍛鍊,能夠讓孩子開始具備自制力,家長在稍加督促,孩子的自制力就會漸漸形成了。
做事磨蹭是現在孩子的通病,尤其是寫作業的時候,明明一個小時就能寫完的東西,硬生生寫了3個多小時,面對孩子磨蹭的壞毛病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
到底是什麼導致孩子做事磨蹭?
其實孩子之所以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專注力差,為什麼專注力差會導致做事磨蹭的?你可以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無法專心寫。有的孩子寫著寫著,突然眼神就會看向窗外一直發呆,其實這時候孩子腦子裡什麼都沒想,就是單純的發呆,這就是專注力差導致的。
想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壞毛病,家長需要在孩子6歲前,就開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專注力就要先讓孩子專注起來,遊戲是讓孩子專注的一個好途徑,每天帶孩子玩專注力訓練小遊戲,孩子的專注力會越來越強。
不少孩子在6歲前都會有這樣一個表現,那就是發脾氣,有的孩子甚至無理由的大發脾氣,亂摔東西,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時,千萬要重視,這代表孩子沒有自我管理情緒的能力,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長大就好了,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依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何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首先就是家長的引導,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需要找到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通過原因來解決,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委屈才會發脾氣的,家長們可能是誤解了孩子。
現在有不少孩子從小就膽小怕事,一遇到事就知道哭著找媽媽,從來不會想自己去解決,像這種膽小的孩子長大後很難有什麼大成就,有的時候面對機會也會膽怯,導致與成功擦肩而過。
當父母發現孩子膽小怕事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幫孩子改正,建議父母平時多給孩子點關愛,讓孩子充滿安全感,一個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做事的時候更加自信大膽,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背後有父母。
改掉孩子上面這4個壞習慣之後,你家孩子一定能更加有出息,這裡我要提醒大家,兒時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輩子,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小時候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