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知名心理專家楊鳳池到三亞市圖書館做《如何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的心理專題講座,採取線上直播、線下聽講的形式,教家長們如何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
「幸福來自於個人內心世界的一種強烈的享受生活的感覺。」 楊鳳池認為,培養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要讓孩子按照他應該發展的樣子成長,順其自然,又適應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規律,這才是真的對孩子好。他說,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除了要讓他得到他應該得到的,也應該讓他失去他必須失去的。「沒事別老盯著孩子,家長做好自己的事是第一位的,孩子自然會按他的方式比較正常的成長。」
「孩子的幸福感往往是家長跟孩子有效溝通的結果。」楊鳳池建議,要讓孩子在肯定中成長,在批評之前先表揚,肯定孩子的優點;家長需要提出批評或者禁止的是,孩子做十分危險的,有損自己健康的,或者危害他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情,除此之外的其他過失家長應該忽略。
講座中,楊鳳池指出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三大誤區,分別是重物質滿足、輕精神交流;重智商、輕情商;重學齡後、輕學齡前。他還提出孩子嬰幼兒期、學齡前期、學齡期、青春期等成長階段面臨的重點問題。嬰幼兒期,孩子生活要得到周全照顧,哺乳是母嬰連接的感情紐帶,正確處理餵奶斷奶很重要;在學齡前,父母和孩子感情上的聯繫要保持親近,生活上的照顧儘量減少,學習上的幫助儘可能不給。
「在學齡期,孩子求助作業時,家長要注意啟發,為孩子提出思路,並及時表揚孩子樹立信念,家長不能代替孩子探索和感覺,要讓孩子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事。」楊鳳池說,青春期孩子的自我認同是他們的重要任務,家長要理解和接納,進行良好有效溝通。按照不求助則不施助的基本原則,家長忍耐住幫助孩子的衝動,尊重孩子的想法,為孩子的發展提供建議,並注意不要把家長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三亞傳媒融媒體記者 黃珍)
【來源:三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