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預測命運,其實不光是中國人,往往全世界人民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抑或是處在人生的低谷中,在生活的迷茫時都探索未知命運。由此,在中國古代,以易經為基礎的各門命理學就應運而生了。
在中國龐雜的預測體系中,有的側重於就事論事的佔卜,有的側重於對一個人整體人生命運的預測,後者就是所謂的命理。那麼,就命理預測來說,從宋代以來,兩種學說一直備受矚目。一個是四柱八字預測學,一個就是紫微鬥數預測學。
很多人都在爭論,究竟是四柱八字算命準?還是紫微鬥數算命準!兩者究竟誰高誰低?這種爭論自古有之,且都說得頭頭是道,當然這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非此即彼罷了。但我們往往忽略了兩者一個根本的區別。就是他們建立在不同的曆法之上。
說到曆法,很多人不會注意這個問題。比如:我們就經常聽到父母長輩們說:「今天是幾月初幾,幾月幾日,什麼時候該立春了等等」。
這裡面其實包含三種曆法:幾月幾日往往說的是公曆,西曆,陽曆,就是我們通用的。比如今天是2020年8月14日,這是源自於西方的太陽曆,就是誕生在西方,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規律確定的曆法,以耶穌誕辰那年作為公元元年。我國從中華民國袁世凱執政期間開始採用。
而幾月初幾,說的是古老的陰曆,太陰曆,也叫夏曆。四大文明古國早期基本採用這種曆法,就是站在地球上觀察月亮的陰晴圓缺總結的曆法。
除此之外,我們充滿超級智慧的老祖宗還總結了一種陰陽合曆,就是建立在24節氣基礎之上的農曆,主要是圍繞農業生產總結地球、月亮、太陽三者的關係而總結的曆法,以天幹地支紀年。
那麼比較陽曆和陰曆的最大不同就是,陰曆一個月平均29.5天,一年354天或355天。只有月份概念,沒有季節區分。陽曆一年是365天多一點,而且有一年四季。而農曆則是在陰曆的基礎上,加入閏月進行糾偏,在繼承陰曆的基礎上,又滿足陽曆的時間,而且將西方的四季更加細分為24節氣。
那麼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說清楚紫微鬥數與四柱八字一個最大的卻別了!四柱八字學是建立在農曆24節氣的基礎上的。而紫微鬥數是建立在陰曆的基礎之上的。
所謂四柱八字就是直接指一個人的農曆出生出生年月日時!
比如,在筆者寫文章的時刻,按照傳統的農曆計算是:庚子年,甲申月,庚寅日,丁亥時。那麼:庚子 甲申 庚寅 丁亥,這四組幹支就是四柱,四組幹支由四個天幹加四個地支組成,正好八個字,這就是四柱八字。然後預測者就可以根據天幹地支本身的意象,五行屬性,十神關係,幹支合衝刑害的關係等進行人生命運的推測。
也就是說四柱八字的計算要充分考慮二十四節氣,要看閏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八字計算當中,比如2020庚子年,從去年2019年己亥年過渡到庚子年,不按照春節計算,而是以立春為標準。2019年過大年時,其實還沒有到達庚子年,因為還沒有立春呢。在八字計算裡,還是屬於己亥年。
而紫微鬥數,也是按照一個人的出生年月日時來排盤。但首先要將陽曆轉換為陰曆,就是我們常說的幾月初幾,不需要看節氣,閏月,直接按照陰曆排盤。
我們還是要說,自古以來爭論紫微鬥數和四柱八字究竟孰高孰低的理論很多。但人們往往忽略這一點。紫微鬥數採用太陰曆,將月亮的地位明顯提高,目的是為了達到陰陽平衡,似乎有點男女平等的思想在裡面了。但也只能是一廂情願,因為從當代科學的角度看,農曆的24節氣是所有曆法中最準確的曆法,尤其是24節氣精準地描繪了月亮、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運行關係。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任何一種學科或者技術,建立在一個更準確的理論基礎之上,往往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