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的八股文
高級寫作沒有公式,也不需要套路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
有些體制內的機關文宣人員所謂名師,會用類似簡易的數學式子,轉換成新聞寫作的組織架構和書寫程序。
聽他解作文,如拼七巧板,不但說來熱鬧動人,好像只要掌握了幾個扭轉行文的關鍵語、連接詞,再填入預鑄宿構的半成品(名人逸事、偉人格言、前人嘉句),無論什麼題目,都能夠堂堂皇皇堆出一篇文字來,什麼排山倒海的排比句,什麼要成語有成語,要詩詞有詩詞,要感慨有感慨,要體悟有體悟;真是一呼而百應。
什麼「主題鮮明,立意高遠,思想深刻,高屋建瓴,有很強的現實性、政策性、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什麼叫「高屋建瓴」?不都是你自說自話,自嗨嗎?有標準嗎?標準在哪裡?
什麼叫講究排比、對仗、工整、四六句,扯淡!
像是小學生造句作業。
高舉,強調,指出,又強調,又指出,再強調,再特麼指出……
XX是目標、XX是任務、XX是窗口、XX是橋梁、XX是紐帶……
透著一股陳腐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氣息,只是一個刻意雕琢的詞句框架罷了!
喜歡彎彎繞,說了一大堆屁話,等於沒說,你丫乾脆就直說不行嗎!
第一條叫做「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四個字兒一句,兩句八個字,繼續工整下去。
第二條是「裝腔作勢,藉以嚇人」,然後是「無的放矢,不看對象」,「語言無味,像個癟三」,「甲乙丙丁,開中藥鋪」,「不負責任,到處害人」,「流毒全黨,妨害革命」,最後一條「傳播出去,禍國殃民」。
有人說,特麼,納稅人養你們,你丫就琢磨這些沒用的八股格式?從公文模板到暈船機關寫作指南,這些人真是操碎了心,問題是白紙黑字有多少廢話空話套話,沒有一點用處的屁話!
騙子、掮客、官迷們削尖腦袋,一天到晚就踅摸這些了。
比如我們現在幾乎每篇講話、文章都要強調抓落實,一般說「抓落實」已經不夠了,還要「切實抓落實」,還要「切切實實抓落實」,已經到了咬牙切齒、捶胸頓足的地步了!
為什麼還不能落實?原因之一是這個文風就是虛誇之風,就是不利於落實的。
1942年,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毛澤東發表了題為《反對黨八股》的講話,列數了黨八股的八大罪狀,大聲疾呼整頓文風,到現在也沒改變多少。
說人話,說真話,說實話,好好說話,行不行?說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話,行不行?別整那些說了等於沒說的廢話、套話行不行!
有些體制內的秘書幫辯解,八股文也有好文章,有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寫作理論和技巧。
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第十一回中寫道:「八股文若做的好,隨你做什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八股文風譁眾取寵、「逆潮流而行」,是在用「封建制度的產物」誤導一代又一代。
公文「虛胖症」、「拖沓病」,「空話廢話連篇」真的好嗎?
全是空話套話,沒有半點人情溫度,吃著皇糧,天天就整這些沒用的!
請看毛澤東同志所列的黨八股八大罪狀:
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
二是裝腔作勢,藉以嚇人;
三是無的放矢,不看對象;
四是語言無味,像個癟三;
五是甲乙丙丁,開中藥鋪;
六是不負責任,到處害人;
七是流毒全黨,妨害革命;
八是傳播出去,禍國殃民。
公式化、套路化、模板化、臉譜化,八股化令人作嘔!
毛澤東指出:「一個人寫黨八股,如果只給自己看,那倒還不要緊。如果送給第二個人看,人數多了一倍,已屬害人不淺。如果還要貼在牆上,或付油印,或登上報紙,或印成一本書,那問題可就大了,它就可以影響許多的人。而寫黨八股的人們,卻總是想寫給許多人看的。這就非加以揭穿,把它打倒不可。」
照搬照轉、穿靴戴帽、空話套話連篇沒一點卵用!
沒有辨識度,沒有自己的精氣神,真性情!
冰冷的數字,生硬的說教,成為很多官樣文章的不二表情!
千文一面、千篇一律、八股成風,禍國殃民!
不說真話,不說實話,說不成一句人話!
抄襲成風,克隆成風,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陷入固化的套路裡走不出來,終將作繭自縛!
鄧小平同志也非常反感八股文。
1992年小平同志視察南方時,曾經批評當時會議多、文章太長、講話也太長,而且內容重複,新的語言並不很多。
小平同志所說:「我感覺,我們現在的文風比那個時候好不到哪裡去,甚至一些問題比那時候還嚴重。有些文件、文章拿過來,想找些有針對性的話、有用的話,很難。人們往往不是從前往後看,而是從倒數第二段或第三段開始看,因為往往講到這裡才是講問題的,而前面佔了主要篇幅的大多是些大而無當、沒有錯也沒有用的話。」
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
八股之風病在腠理、在肌膚,都很容易處理。
病入腸胃,也還不難治。
一旦「化」了,那就是癌細胞轉移、病入骨髓。
神醫扁鵲也只能束手無策、避之不及。
寫文章要從實際出發,為實際工作服務,寫人話,說人話,好好說話!
要打破僵化刻板的文風的束縛,還文筆以自由。
魯迅在《準風月談·吃教》一文中說的一針見血,清朝人稱八股為敲門磚,因為得到功名,就如打開了門,磚即無用。科舉廢除後,「敲門磚」這一專用於科舉考試的俗語卻流傳了下來,泛指一切謀求名利的手段。
好文章的標準是什麼呢?簡、淺、顯。不要給廣大人民群眾設置閱讀障礙,整么蛾子了!ok
(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