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的文登至萊陽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現場卻展現出熱火朝天的場景,「勞動競賽」活動正在全線如火如荼開展,高速公路路基如同一條巨龍在膠東腹地群山中延伸。作為橫穿膠東半島重丘陵區的汶萊高速公路不僅是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和半島製造業基地的重要支撐,更將星羅棋布的膠東革命根據地串連起來,成為一條「紅色文化之路」。
□陳明 高觀戰 李心秋
文登—萊陽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汶萊高速)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2014—2030)「九縱五橫一環七連」中連三榮成—濰坊高速公路的中間段,其中萊陽至濰坊段(濰萊高速)已於1999年建成通車,文登至榮成段(榮文高速)於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汶萊高速公路起點位於威海市文登區宋村鎮臧格莊村南,順接榮文高速公路,終點位於煙臺萊陽市馮格莊街辦西青埠南,與濰萊高速對接,途經威海市文登區、乳山市和煙臺海陽市、萊陽市,主線全長133.561公裡,其中威海段70.261公裡,煙臺段63.3公裡,建設工期36個月,概算投資129.1億元。
汶萊高速是我省招商引資項目,由一家南方民營企業於2013年中標並開展了勘查設計等前期工作,2014年12月施工單位進場完成了場站、駐地的建設工作,但隨後因資金方面出現問題,整個工程停滯不前。2016年12月28日,省政府召開汶萊高速公路項目專題會議,決定變更汶萊高速項目法人,委託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負責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省委、省政府將汶萊高速交給剛剛成立不久的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體現了省領導對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的信任。」汶萊高速公路項目主要負責人表示,把汶萊高速建設好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彰顯國企使命擔當,回報膠東父老鄉親的具體行動。
接手項目後,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一方面積極對接原項目法人推進汶萊高速項目法人變更,另一方面第一時間註冊山東榮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汶萊高速公路項目辦。為了將汶萊高速公路建設好,項目辦結合汶萊高速沿線膠東革命根據地多、英雄人物多、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的特點,提出了將忠誠團結、創新爭先、實幹克難、無私奉獻的「膠東精神」融入汶萊高速項目建設中,以汶萊高速項目建設為載體,致力打造「弘揚膠東精神、鑄造品質汶萊」黨建品牌,用黨建引領項目建設,傾情講好汶萊故事,推進汶萊高速項目建設。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不畏艱辛、攻堅克難
自2018年3月10日正式下達開工令以來,汶萊高速建設進展可謂日新月異,當年就超額完成任務。今年以來,汶萊項目辦以百日大幹活動為載體,定計劃、促進度、爭主動、樹信心,高質量、快速度推進項目建設。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投資6.76億元,佔年度計劃指標23億元的29.4%。目前,全線路基工程已完成74%,隧道工程已完成90%,橋梁工程已完成73%,累計完成投資47.69億元,佔概算總投資129.1億元的36.94%。
驕人成績的背後是汶萊高速建設者不為人知的拼搏努力。在汶萊高速變更法人前,該項目已經停滯了近3年時間,給項目復工帶來了許多困難。項目辦成立後立刻對接原項目法人,組織人員對接內業資料交付,地面附著物清點及土地組卷報批等工作。據了解,原項目法人曾在2014年對徵遷土地地面附著物進行過一次清點,但停滯3年後地面附著物清點的數量和賠付標準都發生了變化,老百姓對於原先的計算都存在異議。沒有辦法,項目辦組織人員對比原來的清點記錄,沿著汶萊高速全程走了一遍,一處一處對原來的清點記錄進行確認,按照實際情況給百姓合法合規的補償。
據了解,由於停滯3年時間,部分被徵遷的土地既沒有開工建設也沒有進行種植,群眾對此意見很大,要求對撂荒土地進行補償。「撂荒費」也是在汶萊項目中出現的新名詞,但是從群眾角度考慮也可以理解,項目辦專門請示集團,根據實際清點情況,對確實存在撂荒的徵地給予了相應補償。項目辦克服內業資料不全、徵遷費用增加、勞務糾紛等各類影響因素,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土地組卷報批工作,為工程開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敢闖敢幹、勇於創新
汶萊高速穿越膠東半島山丘重陵區,地形複雜,大填大挖,附屬結構物多,建設難度大。據了解,在汶萊高速133.561公裡全線,有大橋44座、中橋13座、互通立交12處、分離立交16處、通道95處、天橋74座、涵洞142道,還有一條長675米的隧道。
為了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品質工程,項目辦全面實行五化管理,嚴格按照「四集中」原則高標準進行工地建設,即梁板集中預製、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材料集中存放,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流水化作業。所有拌和站、鋼筋加工場、小型預製構件廠均實現全封閉管理,為規範、有序的生產運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源頭上為品質工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鋼筋加工採用鋼筋滾焊機、彎曲機及彎箍機等智能設備,梁板預製採用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大循環壓漿技術、梁板全自動噴淋養生系統(360°無死角不間斷噴淋養生),實現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有效保證了梁板等砼工程的實體質量。在路基施工中,通過規範開挖臺階、分層填築碾壓、臺背回填「五專」施工等工藝,有效地降低了路基結合部的差異沉降風險。填方路基採用「掛線施工、劃格上土,推土機粗平、平地機精平,振動壓路機初壓、三鋼輪壓路機復壓」的組合方式,有效保障了路基填築施工質量。在涵洞施工中,採用了水沉法回填橋涵基坑、整體模板拼接、鋼筋胎架綁紮、砼跳節施工澆築、混凝土滴灌養生等施工工藝工法,有效保證了橋涵結構物施工質量。在橋梁灌注樁施工中,規範了泥漿循環系統(設置了沉澱池和循環池),配備了泥漿檢測三件套、試驗檢測濾器,保證了橋梁灌注樁的質量。隧道施工中,採用光面爆破技術,應用了二襯施工臺車和溼式砼噴漿機等措施,保證了隧道開挖及支護質量。同時,依託視頻在線監控系統、質量工序報驗系統、建設工程智慧雲平臺、綜合辦公管理系統等「四個平臺」信息化建設,對進度、質量、安全、計量實施一體化管控,構建了「智慧工地」,及時掌握項目建設動態,實現施工操作動態可見、質量工序精細可控、數據實時在線採集、過程資料永久存檔等目標。
汶萊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可以總結為「早、細、嚴、實、和、安、廉」7個字。通過實施首件認可制、隊伍準入制度及三級交底制度實現工程建設早計劃、早安排;通過抓細部抓細節,無論是路基厚度還是胎架綁紮、砼養生,確保了工程質量;嚴格執行國家技術標準及施工規範,確保工程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標準化指南進行;抓落實、抓實效,將工程管理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確保管理不走樣;和諧築路,施工單位、業主、監理、地方之間勠力同心,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起使,確保工程進展順利;確保工程建設的底線——安全,全員參與、全線聯動搞好安全生產;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廉潔工程、陽光工程。據了解,汶萊高速是交通運輸部選取的全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攻關行動4個試點項目之一,汶萊高速的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建設代表了山東。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樂於奉獻、勇於擔當
走進正在施工的中莊隧道,汶萊高速項目辦工程負責人一邊詢問隧道施工的進度、難點,一邊查看施工質量,當他用手觸摸現場澆築的隧道電纜溝槽表面發現不平整時,馬上叫來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項目辦派駐人員,要求打掉原先的溝槽,採用鋼板模具重新澆築。
在一處路基涵洞,他指著涵洞光滑的表面告訴筆者,制定的標準什麼樣就必須做到什麼樣,不管它露在外面的還是埋在地下,要做到「內實外美」,這樣才能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品質工程。
為了確保工程品質、促進工程進度,汶萊項目辦抽調工程管理人員派駐一線,每人包幹兩個標段,採取現場辦公、巡查寫實方式對負責標段的工程進度、施工質量、作業安全進行監督、協調。這些同志與施工單位同吃同住,每天以建設日誌的方式將建設情況、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採取的解決辦法、效果等記錄下來。每周開調度會的時候及時交流溝通,確保項目辦隨時掌握工程質量、進度及安全情況,及時為施工單位提供各種協調幫助。正是由於汶萊項目面臨的情況比較複雜,汶萊高速項目辦的工作人員也只能更加努力。通過項目辦開展「沉一線 查問題 抓整改」活動,汶萊項目整體推進順利。據了解,到今年6月底,汶萊高速全線將完成土石方施工,8月底全線完善防護排水系統,10月底前全線大中橋主體施工完成,路基全線連接起來,年底前將完成20%的路面結構層施工。
弘揚「膠東精神」
將汶萊高速打造成紅色文化之路
膠東是山東紅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進行紅色革命最早的區域之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歷史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膠東為後人留下了牟平雷神廟戰鬥、掖縣郭家店戰鬥、萊陽花園頭阻擊戰、馬石山反「掃蕩」突圍戰、海陽長沙堡戰鬥和地雷戰等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也湧現出了楊子榮、任常倫、夏侯蘇民等著名戰鬥英雄,以及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著名民兵英雄。汶萊高速的建設不僅方便了膠東腹地群眾出行,更如同一條紐帶將散布在膠東腹地星羅棋布的革命根據地,戰役、英雄紀念館串聯起來,成為膠東「紅色文化之路」。
汶萊高速中莊隧道
汶萊高速宋村西樞紐互通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