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汶萊高速打造成膠東「紅色文化之路」

2020-12-15 大眾日報

由齊魯交通發展集團投資建設的文登至萊陽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現場卻展現出熱火朝天的場景,「勞動競賽」活動正在全線如火如荼開展,高速公路路基如同一條巨龍在膠東腹地群山中延伸。作為橫穿膠東半島重丘陵區的汶萊高速公路不僅是打造山東半島城市群和半島製造業基地的重要支撐,更將星羅棋布的膠東革命根據地串連起來,成為一條「紅色文化之路」。

□陳明 高觀戰 李心秋

文登—萊陽高速公路(以下簡稱汶萊高速)是山東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2014—2030)「九縱五橫一環七連」中連三榮成—濰坊高速公路的中間段,其中萊陽至濰坊段(濰萊高速)已於1999年建成通車,文登至榮成段(榮文高速)於2015年年底建成通車。汶萊高速公路起點位於威海市文登區宋村鎮臧格莊村南,順接榮文高速公路,終點位於煙臺萊陽市馮格莊街辦西青埠南,與濰萊高速對接,途經威海市文登區、乳山市和煙臺海陽市、萊陽市,主線全長133.561公裡,其中威海段70.261公裡,煙臺段63.3公裡,建設工期36個月,概算投資129.1億元。

汶萊高速是我省招商引資項目,由一家南方民營企業於2013年中標並開展了勘查設計等前期工作,2014年12月施工單位進場完成了場站、駐地的建設工作,但隨後因資金方面出現問題,整個工程停滯不前。2016年12月28日,省政府召開汶萊高速公路項目專題會議,決定變更汶萊高速項目法人,委託齊魯交通發展集團負責該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省委、省政府將汶萊高速交給剛剛成立不久的齊魯交通發展集團,體現了省領導對齊魯交通發展集團的信任。」汶萊高速公路項目主要負責人表示,把汶萊高速建設好是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履行國企社會責任,彰顯國企使命擔當,回報膠東父老鄉親的具體行動。

接手項目後,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一方面積極對接原項目法人推進汶萊高速項目法人變更,另一方面第一時間註冊山東榮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成立汶萊高速公路項目辦。為了將汶萊高速公路建設好,項目辦結合汶萊高速沿線膠東革命根據地多、英雄人物多、紅色文化內涵豐富的特點,提出了將忠誠團結、創新爭先、實幹克難、無私奉獻的「膠東精神」融入汶萊高速項目建設中,以汶萊高速項目建設為載體,致力打造「弘揚膠東精神、鑄造品質汶萊」黨建品牌,用黨建引領項目建設,傾情講好汶萊故事,推進汶萊高速項目建設。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不畏艱辛、攻堅克難

自2018年3月10日正式下達開工令以來,汶萊高速建設進展可謂日新月異,當年就超額完成任務。今年以來,汶萊項目辦以百日大幹活動為載體,定計劃、促進度、爭主動、樹信心,高質量、快速度推進項目建設。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投資6.76億元,佔年度計劃指標23億元的29.4%。目前,全線路基工程已完成74%,隧道工程已完成90%,橋梁工程已完成73%,累計完成投資47.69億元,佔概算總投資129.1億元的36.94%。

驕人成績的背後是汶萊高速建設者不為人知的拼搏努力。在汶萊高速變更法人前,該項目已經停滯了近3年時間,給項目復工帶來了許多困難。項目辦成立後立刻對接原項目法人,組織人員對接內業資料交付,地面附著物清點及土地組卷報批等工作。據了解,原項目法人曾在2014年對徵遷土地地面附著物進行過一次清點,但停滯3年後地面附著物清點的數量和賠付標準都發生了變化,老百姓對於原先的計算都存在異議。沒有辦法,項目辦組織人員對比原來的清點記錄,沿著汶萊高速全程走了一遍,一處一處對原來的清點記錄進行確認,按照實際情況給百姓合法合規的補償。

據了解,由於停滯3年時間,部分被徵遷的土地既沒有開工建設也沒有進行種植,群眾對此意見很大,要求對撂荒土地進行補償。「撂荒費」也是在汶萊項目中出現的新名詞,但是從群眾角度考慮也可以理解,項目辦專門請示集團,根據實際清點情況,對確實存在撂荒的徵地給予了相應補償。項目辦克服內業資料不全、徵遷費用增加、勞務糾紛等各類影響因素,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土地組卷報批工作,為工程開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敢闖敢幹、勇於創新

汶萊高速穿越膠東半島山丘重陵區,地形複雜,大填大挖,附屬結構物多,建設難度大。據了解,在汶萊高速133.561公裡全線,有大橋44座、中橋13座、互通立交12處、分離立交16處、通道95處、天橋74座、涵洞142道,還有一條長675米的隧道。

為了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品質工程,項目辦全面實行五化管理,嚴格按照「四集中」原則高標準進行工地建設,即梁板集中預製、混凝土集中拌和、鋼筋集中加工、材料集中存放,實現了工廠化生產、流水化作業。所有拌和站、鋼筋加工場、小型預製構件廠均實現全封閉管理,為規範、有序的生產運轉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源頭上為品質工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鋼筋加工採用鋼筋滾焊機、彎曲機及彎箍機等智能設備,梁板預製採用預應力張拉施工工藝、大循環壓漿技術、梁板全自動噴淋養生系統(360°無死角不間斷噴淋養生),實現智能化控制、信息化管理,有效保證了梁板等砼工程的實體質量。在路基施工中,通過規範開挖臺階、分層填築碾壓、臺背回填「五專」施工等工藝,有效地降低了路基結合部的差異沉降風險。填方路基採用「掛線施工、劃格上土,推土機粗平、平地機精平,振動壓路機初壓、三鋼輪壓路機復壓」的組合方式,有效保障了路基填築施工質量。在涵洞施工中,採用了水沉法回填橋涵基坑、整體模板拼接、鋼筋胎架綁紮、砼跳節施工澆築、混凝土滴灌養生等施工工藝工法,有效保證了橋涵結構物施工質量。在橋梁灌注樁施工中,規範了泥漿循環系統(設置了沉澱池和循環池),配備了泥漿檢測三件套、試驗檢測濾器,保證了橋梁灌注樁的質量。隧道施工中,採用光面爆破技術,應用了二襯施工臺車和溼式砼噴漿機等措施,保證了隧道開挖及支護質量。同時,依託視頻在線監控系統、質量工序報驗系統、建設工程智慧雲平臺、綜合辦公管理系統等「四個平臺」信息化建設,對進度、質量、安全、計量實施一體化管控,構建了「智慧工地」,及時掌握項目建設動態,實現施工操作動態可見、質量工序精細可控、數據實時在線採集、過程資料永久存檔等目標。

汶萊高速公路建設管理可以總結為「早、細、嚴、實、和、安、廉」7個字。通過實施首件認可制、隊伍準入制度及三級交底制度實現工程建設早計劃、早安排;通過抓細部抓細節,無論是路基厚度還是胎架綁紮、砼養生,確保了工程質量;嚴格執行國家技術標準及施工規範,確保工程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標準化指南進行;抓落實、抓實效,將工程管理各項要求落到實處,確保管理不走樣;和諧築路,施工單位、業主、監理、地方之間勠力同心,心往一起想,勁往一起使,確保工程進展順利;確保工程建設的底線——安全,全員參與、全線聯動搞好安全生產;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廉潔工程、陽光工程。據了解,汶萊高速是交通運輸部選取的全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攻關行動4個試點項目之一,汶萊高速的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建設代表了山東。

弘揚「膠東精神」

就要樂於奉獻、勇於擔當

走進正在施工的中莊隧道,汶萊高速項目辦工程負責人一邊詢問隧道施工的進度、難點,一邊查看施工質量,當他用手觸摸現場澆築的隧道電纜溝槽表面發現不平整時,馬上叫來了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和項目辦派駐人員,要求打掉原先的溝槽,採用鋼板模具重新澆築。

在一處路基涵洞,他指著涵洞光滑的表面告訴筆者,制定的標準什麼樣就必須做到什麼樣,不管它露在外面的還是埋在地下,要做到「內實外美」,這樣才能將汶萊高速打造成品質工程。

為了確保工程品質、促進工程進度,汶萊項目辦抽調工程管理人員派駐一線,每人包幹兩個標段,採取現場辦公、巡查寫實方式對負責標段的工程進度、施工質量、作業安全進行監督、協調。這些同志與施工單位同吃同住,每天以建設日誌的方式將建設情況、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及採取的解決辦法、效果等記錄下來。每周開調度會的時候及時交流溝通,確保項目辦隨時掌握工程質量、進度及安全情況,及時為施工單位提供各種協調幫助。正是由於汶萊項目面臨的情況比較複雜,汶萊高速項目辦的工作人員也只能更加努力。通過項目辦開展「沉一線 查問題 抓整改」活動,汶萊項目整體推進順利。據了解,到今年6月底,汶萊高速全線將完成土石方施工,8月底全線完善防護排水系統,10月底前全線大中橋主體施工完成,路基全線連接起來,年底前將完成20%的路面結構層施工。

弘揚「膠東精神」

將汶萊高速打造成紅色文化之路

膠東是山東紅色革命的發祥地之一,是中國進行紅色革命最早的區域之一,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歷史性貢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膠東為後人留下了牟平雷神廟戰鬥、掖縣郭家店戰鬥、萊陽花園頭阻擊戰、馬石山反「掃蕩」突圍戰、海陽長沙堡戰鬥和地雷戰等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也湧現出了楊子榮、任常倫、夏侯蘇民等著名戰鬥英雄,以及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著名民兵英雄。汶萊高速的建設不僅方便了膠東腹地群眾出行,更如同一條紐帶將散布在膠東腹地星羅棋布的革命根據地,戰役、英雄紀念館串聯起來,成為膠東「紅色文化之路」。

汶萊高速中莊隧道

汶萊高速宋村西樞紐互通立交

相關焦點

  • 煙臺大學舉辦「熱血膠東 紅色育人」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蔡雲飛 劉倩榮 見習記者 李心馳 煙臺報導12月10日下午,煙臺大學「熱血膠東 紅色育人」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在學校韶樂廳拉開帷幕。本場音樂傳唱會採用了頗為「特別」的形式:將一部部真實的老兵講述視頻、一篇篇動人的紅色故事與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紅色歌曲巧妙結合,為現場聽眾帶來深深的心靈震撼。
  • 讓學生成為主講人——煙臺大學用膠東大地的紅色沃土培植學生的...
    雄鷹的咽喉—萊州灣以北有條膠萊河,膠萊河以東三面環海的半島,俗稱膠東半島。膠東半島就像山東這隻雄鷹在飛向大海之前昂起的脖頸與頭顱。今天,要為大家講述的,便是發生在膠東半島上的真實的故事。」12月25日晚,一場別開生面膠東紅色故事宣講會在煙臺大學弘毅廳舉行,能容納700餘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
  • 膠東五市握指成拳共襄一體化
    目前,汶萊高速已於9月通車,濰煙高鐵蓬萊段全線進入主體工程施工,萊榮高鐵正式拉開項目建設序幕,濰萊高鐵正式通車。此外,加快推動青島地鐵11號線延伸至萊陽和海陽、青島地鐵17號線延伸至萊陽、青島至萊州等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建設,在青煙率先打造「軌道上的經濟圈」。
  • 煙臺大學舉辦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讓膠東紅歌在校園裡傳唱起來
    ·紅色育人」——煙臺大學膠東紅色音樂傳唱會在校內韶樂廳上演。據悉,本場音樂傳唱會是煙臺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張超老師與學院師生在對膠東地區紅歌曲譜和文獻資料廣泛搜集整理,並深入開展實地調查走訪的基礎上創作排練而成的。
  • 追憶崢嶸歲月,體驗紅色文化——萊州紅色旅遊線路推介!
    追憶崢嶸歲月,體驗紅色文化——萊州紅色旅遊線路推介!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重走萊州革命先輩們的拼搏之路感受那些艱苦卓絕卻又熱血激昂的紅色歲月用「紅色之旅」向革命先輩致敬萊州是一片紅色熱土,在長期的革命戰爭歲月中,英勇的萊州人民不畏艱險、甘於奉獻
  • 明年,煙臺市將打造推出5至1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
    原標題:明年,煙臺市將打造推出5至1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水母網1月1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近日,煙臺市發布《煙臺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到2022年,全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狀況顯著改善,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體系基本健全。
  • 中國汶萊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汶萊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鄢光哲)1月17日,由中國、汶萊兩國聯合舉辦的「中國汶萊文化旅遊推介和商務洽談會」在汶萊斯裡巴加灣市舉辦。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在致辭中向汶萊旅遊業界介紹了中國文化旅遊業的發展情況,尤其是文化和旅遊部組建後對習近平主席關於文旅發展指示的落實情況。張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與東南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遊合作。目前中國已成為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國家最大的客源市場,也是汶萊最大的入境遊客源市場。
  • 紅色膠東之崢嶸歲月 | 戰火中的膠東公學
    「實施抗戰教育,培養抗戰建國人才」為宗旨,教育內容以政治教育為中心,同時兼顧文化教育,設社會、師範、普通三科。其中,社會科以培養一般幹部為主,主要教授文化課程;師範科以培養小學教師為主,除了語文、數學等文化課外,還增設教育理論課程;普通科則相當於一般中學。學制設置上實行長短結合,學期四個月、半年、一年不等。
  • 膠東五兄弟握指成拳齊聚北京,看看他們說了啥
    膠東五市堅持頂層設計、一體推進,率先開展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方案研究,致力於構建外部與國際國內暢通、內部五市快捷通達的綜合運輸通道,打造「陸海空天地」綜合交通樞紐,構建高速鐵路「半島環」和高等級公路「一張網」,形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打造膠東「1小時經濟圈」。
  • 汶萊文化名人吳尊談文中友好
    婆利國,就是今天的汶萊。悠悠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了中國和汶萊的古代輝煌,更將兩國聯結起來,見證兩國割捨不掉的情誼。鬥轉星移,中文兩國建交以來,兩國的各領域合作不斷前進。汶萊積極響應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本國的「2035宏願」與「一帶一路」建設相對接,深化開放程度,古老的海絲情誼與嶄新的絲路精神正在融合,為兩國友好注入了新動力。
  • 青島:六條紅色線路 講述傳承紅色故事
    ▲屹立在青島海邊的李慰農塑像。「高平路上五虎將」於海亭、範守君、劉鴻雁、陳孟堂、紀長城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為紀念這段英雄的歷史,自2016年,平度市蓼蘭鎮著手修繕「高平路上五虎將」之一紀長城的故居,通過翻修改造舊宅,館名定為「高平路上五虎將」抗日紀念館。截至目前,紀念館基本打造完成,展覽主要以「高平路上五虎將」的主要事跡簡介和生前用品為主,兼有部分蓼蘭鎮其餘抗戰老兵主要事跡。
  • 膠東交通一體化方案出爐!兩群兩網兩化打造膠東「1小時經濟圈」
    本次大會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人民政府主辦,以「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分為開幕、致辭、展望「十四五」、共促「一體化」四個階段,旨在展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新形象、搭建資源對接新平臺,推動膠東五市加快構建合作機制完善、要素流動高效、發展活力強勁、輻射作用顯著的區域發展共同體。
  • 魯東大學創建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 打造教育新載體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28日訊 (通訊員 張金泉 孔憲東) 今年,魯東大學積極推進 「網際網路+黨建」「智慧黨建」,結合VR信息技術手段,創建了「魯東大學紅色文化網上教育館」,採用師生特別是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他們學習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
  • 王清憲:膠東經濟圈五市握指成拳、聯動發展,打造新增長極
    很高興與各位相聚在北京,以「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在更高層次、更大平臺上,向大家介紹由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五市組成的膠東經濟圈。各位嘉賓在百忙之中參加此次推介會,見證膠東經濟圈五市握指成拳、聯動發展,在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五市聯動打造新增長極,膠東經濟圈握指成拳!
    互聯互通在「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山東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編制時,優先將經濟圈內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港口、機場、樞紐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納入規劃。區域一體化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先決條件。
  • 紅色蓮花開幾許?——江西蓮花縣以「一鄉一課一景」打造紅色文化陣地
    坊樓甘祖昌舊居、升坊劉仁堪雕塑、良坊「初心講堂」……近年來,一處處紅色景觀在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各鄉鎮不斷湧現,當地通過實施「一鄉一課一景」工程,打造紅色文化陣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黨員幹部前來接受黨性教育。
  • 青島等五市握指成拳,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設——融入新格局 培育...
    以「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為主題,膠東五市負責人近日齊聚北京,舉行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五市如何瞄準新定位,抓住新機遇,推進一體化新協作,釋放一體化新勢能?  「發揮膠東經濟圈海洋經濟領先、開放程度較高等特色優勢,努力打造國際海洋創新中心、中國經濟新增長極、黃河流域開放門戶。」推介會上發布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思路》,如此描繪未來。
  • 國省幹線公路今年投資15億 汶萊高速10月建成通車
    汶萊高速10月建成通車「今年投資超過15億元,為路網升級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10個項目均為全市『三重』工作,要將項目作為公路工作的主抓手,將『三重』工作作為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汶萊高速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中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將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條快速便捷的大通道。今年,汶萊高速公路工程10月底前力爭建成通車。省道306海萊線海陽棲霞界至棲霞楊礎改建工程、國道206威汕線龍青路口至招遠萊州界大中修工程力爭年內完工通車。
  • 人口僅40萬的汶萊,為何皇室富可敵國?為何文化和我國相似?
    一個加島本來面積就不大,那在這裡的汶萊面積就更小了,只有5765平方公裡,人口的也只有40萬。如果換算成咱們國內的話那基本就是一個縣城人口的樣子了。如果要是再放眼國際,那就有點像盧森堡了。其那與盧森堡還很相似的是汶萊在經濟上也比較發達。2018年時GDP總量為135億美元,而且人均GDP超過了3萬美元。
  • 五市握指成拳 個個都是主角——膠東經濟圈一體化推介大會側記
    膠東五市為何集體進京推介?大會精心設計的主題給出了答案:「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新的增長極。」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時代浩蕩大勢之下,各地區都要找準自己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