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抹不去的戰爭罪行

2020-12-25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

 

  12月1日,中國青年插畫師烏合麒麟在社交媒體發布新作品《致莫裡森》。畫面中,一名酷似莫裡森的男子高喊「道歉」,記者的攝像機都對向了瘦弱的畫師,但無人在意身後獵殺平民的士兵,以及被國旗掩蓋著的死難者。(圖片來源:青年插畫師@烏合麒麟)

  11月19日,澳大利亞軍方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證實,多名澳大利亞軍人涉嫌在駐阿富汗期間濫殺平民。

  就在此事引發國際社會震動和輿論廣泛批評之際,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卻轉而向中國「開炮」。他聲稱,一幅中國畫家創作的反映澳軍暴行的漫畫是「假照片」,並要求中國道歉。

  與此同時,真正的受害者——被無辜殘害的阿富汗平民,仍然沒有等來屬於他們的公道。

  調查報告顯示,澳軍人駐阿期間涉嫌參與23起殺害囚犯和平民事件,39人被殺害

  1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社交媒體推特發文,譴責澳大利亞士兵殘殺阿富汗平民和犯人的行為,並引用了中國青年插畫師烏合麒麟的漫畫作品。

  畫面中,一名澳大利亞士兵手持利刃,威脅抱著羊的阿富汗兒童。漫畫下方配文「不要害怕,我們來這裡是為了給你們帶來和平」。

  「這幅畫是我在11月22日晚間和23日白天創作的。當時我看到新聞說,澳大利亞駐軍在阿富汗殘殺平民39人,其中還有士兵用匕首割喉了兩名年僅14歲的阿富汗少年。」漫畫作者烏合麒麟介紹說。

  烏合麒麟看到的新聞,是澳大利亞國防軍督察長辦公室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報告稱,在駐阿期間,有25名澳軍人涉嫌參與23起殺害囚犯和平民事件,39人被殺害,另有2人被虐待。

  報告披露了一些細節:澳軍將阿富汗成年男子和男孩集中槍殺或蒙眼割喉;將兩名14歲男孩割喉後裝入口袋投入河流;要求新兵槍殺戰俘來「練手」等。

  報告顯示,一支澳大利亞巡邏隊攔住一名阿富汗平民,隨後長官命令下屬朝他射擊。士兵在無辜喪命的平民遺體下面擺放武器,製造死者是「恐怖分子」的假象。

  烏合麒麟用畫筆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完成了這幅作品。「我所畫的,看起來場景是荒誕的,但卻又是真真實實地曾在這個世界上某個角落發生過的事情。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幅畫,關注到這起現實發生過的悲劇。」

  出人意料的是,在趙立堅推特發出2小時後,莫裡森公開宣稱,趙立堅的推文包含一張「偽造的」圖片,所有澳大利亞人、澳大利亞士兵都覺得被深深冒犯,並要求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另一面,在受害國阿富汗,許多民眾與專家學者對澳軍暴行表示憤慨,並感謝中國發聲。喀布爾政府工作人員穆斯塔法說:「中國政府能夠譴責這一行為是很好的事情,其他國家也應該譴責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境內犯下的醜惡行徑。殺害了39人是他們的說法,在我們看來,他們已經殺害了數百阿富汗人,在阿富汗境內犯下了大罪。」阿富汗政治分析師汗·穆罕默德·達尼什朱表示,澳政府要求中國道歉的行為十分可笑。澳方應做的是就本國士兵的戰爭罪行向阿富汗人民真誠道歉。

  《阿富汗時報》12月1日發表社論稱,「飽受苦難的阿富汗人民對於中國譴責(外國軍隊)在阿富汗境內的非法殺戮行徑表示歡迎,我們也歡迎其他國家支持將殺害無辜阿富汗人的兇手繩之以法的正義立場。」這篇社論呼籲其他國家同中國一樣,密切關注近20年來外國軍隊在阿富汗犯下的戰爭罪行問題。

  某些國家的「憤怒」,只是其在阿富汗的暴行在國際社會面前曝光後的惱羞成怒

  在澳大利亞以及部分西方國家政府看來,比起澳軍士兵的行為,中國的譴責更令他們無法忍受。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凱爾·布朗在推特上稱「與澳大利亞站在一起」,指責中國「散布假消息」。當地時間11月30日,法國外交部發言人無端指責推文呈現的圖像「令人十分震驚,且帶有偏見」,並稱這「侮辱了在阿富汗服役了近20年的所有國家的武裝部隊」。

  個中邏輯十分滑稽:澳軍對阿富汗平民的屠戮,不會損害全體駐阿武裝部隊的「功績」;對澳軍暴行的譴責,則是對他們的侮辱。

  「部分國家某些人最近的所謂『憤怒』,應該可以理解成其在阿富汗的暴行在國際社會面前被曝光之後的惱羞成怒。這種激烈反應還包含著自認為西方、自認為發達的某些國家,不願意被東方國家、發展中國家公開揭露醜行的微妙而脆弱的心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訴記者。

  多年來,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駐阿富汗軍隊「以反恐之名製造恐怖,以人權之名侵犯人權」的行為頻頻被曝光。

  2012年,一個名為羅伯特·貝爾斯的美國士兵突然闖入駐地附近村莊,槍殺16名阿富汗平民,其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事發後,羅伯特被送回美國受審。通過達成認罪協議,他成功逃脫死刑判決。

  阿富汗以外,慘劇也在上演。2005年11月19日,美軍士兵殘忍殺害了伊拉克哈迪塞鎮的24名平民,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犯下罪行的士兵在美國接受了審判,其中7人被宣判無罪,1人被宣判監禁90天,且並未執行。

  21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多次對外進行軍事行動,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傷害

  相隔千裡,澳大利亞為何在阿富汗駐軍?

  「澳大利亞將美澳軍事同盟作為其軍事安全防務的基石。1951年《澳新美安全條約》籤署,美澳軍事同盟正式形成。」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講師醜則靜表示,澳軍參加了美軍領導的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等多次軍事行動,他們認為這不僅有助於澳大利亞在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顯現其國際地位。

  2001年10月,美英組成聯軍,以反恐為名對阿富汗進行空襲,拉開了曠日持久的阿富汗戰爭的序幕。11月,澳大利亞派兵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參與阿富汗戰爭。

  然而,這場「反恐」戰爭,未能剷除極端組織,也沒能給阿富汗帶來和平,反倒給阿富汗平民帶來了巨大傷害。《阿富汗時報》總編輯曼蘇爾·法伊齊表示,在戰爭之前,阿富汗境內只有「基地」組織在活動,而如今,在外國軍隊尚未撤出的情況下,已經有20多個恐怖組織在阿境內活動,阿富汗的安全形勢比戰爭爆發前更加惡劣。

  「美國及其盟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曠日持久,其目標顯然不僅僅是反恐,而是有明顯的地緣政治考量。其目的是保持美國在該地區的實際控制,而不是為阿富汗提供一個有序的自我修復與發展的既定方向。」刁大明說。

  2003年3月20日,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繞開聯合國安理會,不顧國際社會反對,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並推翻薩達姆政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波蘭四國參與了這場戰爭。

  伊拉克戰爭爆發至今,伊拉克恐怖襲擊和教派衝突頻發,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國內重建百廢待興,宗教極端組織趁亂坐大,頻繁發動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

  「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太多苦難。」從事導遊工作的伊拉克人麥基稱,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讓整個國家陷入戰亂,「爆炸」「空襲」對伊拉克人來說已經習以為常。

  2011年2月,利比亞國內爆發嚴重騷亂,流血衝突不斷升級。3月19日,法國以「保護利比亞平民」為由,率先派戰機對利比亞進行空中打擊;美、法、英等多國聯軍隨後向利比亞發起軍事打擊。

  然而,根據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立的國際調查委員會提交的報告,北約2011年對利比亞的軍事幹預造成了多起平民傷亡,其中最大一起平民傷亡事件發生在馬傑爾鎮,造成34名平民死亡、38人受傷。卡扎菲政權倒臺後,利比亞陷入混亂,曾經繁榮的北非國家淪為被各種武裝派別分裂的戰場。

  曠日持久的戰爭,給當地人民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布朗大學2019年發布的報告,自2001年美國發動「反恐戰爭」以來,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敘利亞和葉門等戰場上,平民死亡人數高達335745人,佔死亡總人數的42%。這還不包括由於缺少食物、飲水或因戰爭引發疾病所造成的間接死亡人數。

  有關聯軍駐軍罪行的相關調查常因政治介入無疾而終,涉事軍人最終逍遙法外

  「自阿富汗、伊拉克戰爭以來,美國軍隊也多次被爆出虐囚等醜聞,後來即便進入司法程序,也久拖不決,最終涉事者基本都得到了輕判,並未得到應有的懲罰。」刁大明表示,這種情況不排除在如今的澳大利亞發生。

  雖然澳方表示涉案軍人會根據澳大利亞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得到處理,不過,由於相關報告內容關鍵部分被隱藏,澳政府在賠償受害者的問題上也未表明態度,令各界對澳方能否徹底追責感到擔憂。有聲音認為,除非修改相關法律,否則很難對涉嫌戰爭罪的軍人定罪。

  除澳大利亞外,其他北約國家駐阿富汗軍隊也有過戰爭罪行被曝光,但相關調查常常因政治介入無疾而終,涉事軍人最終逍遙法外。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導,一個涉及英國海軍陸戰隊士兵涉戰爭罪的上訴案,即以宣布被告無罪而收場,儘管他本人承認違反了《日內瓦公約》。

  2019年6月17日,美國海軍軍事法庭開庭審理美國海豹突擊隊特別行動負責人加拉格爾一案。他被控在伊拉克濫殺平民、割喉戰俘,還拍照向戰友炫耀,多名海豹突擊隊隊員在審判中作證自己曾目睹其犯下戰爭罪。但陪審團最終只認定其與被殺者屍體合影違紀,對他作降級處理。數月後,加拉格爾的軍銜在美國總統川普的赦免下得以恢復。

  另一方面,任何試圖揭露美軍及其同盟戰爭罪行的行為,都會受到美國及其同盟的強烈抵抗。

  此前,國際刑事法院擬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涉嫌犯罪行為,但一直遭到美方的阻撓。2020年9月2日,美國宣布將制裁負責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潛在罪行的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本蘇達,以及國際刑事法院管轄、互補與合作司主管法基索·莫喬喬科。美方還威脅稱,制裁還適用於任何未經美國允許就參與調查美方人員的個體。

  2006年創建「維基解密」網站的澳大利亞人阿桑奇,曾於2010年曝光大量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犯下的戰爭罪行。其後,阿桑奇被美國政府發起多重指控。事實上,在將矛頭對準美國之前,該網站曾得到大量的讚揚和榮譽。2008年,其被《經濟學人》雜誌授予「新媒體獎」。2009年,該網站獲得國際特赦組織獎。在2010年5月,《紐約每日新聞》將其列為「徹底改變新聞界網站」第一名。

  澳大利亞漫畫事件暴露出一些西方國家在人權問題上的偽善和雙重標準

  不譴責虐殺平民的戰爭暴行,反而指責聲討暴行的人士「令人反感」;不懲罰犯下反人類罪行的士兵,反而千方百計阻撓世人獲悉真相。這不禁讓人疑惑:發表這種言論的人到底是站在戰爭罪犯一邊?還是站在國際正義和人類良知一邊?

  「莫裡森的憤怒到底是什麼?『照片』?我想不是。真正令他惱怒的是,他認為中國人無權對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的謀殺行為發表評論。」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前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表示。

  在醜則靜看來,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西方國家長期以來在人權問題上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指手畫腳甚至大肆攻擊,但此次中方譴責澳軍侵犯人權的暴行後,澳方卻倒打一耙指責中方發布「假照片」,還得到了部分西方國家支持,「這體現了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在人權問題上的偽善和雙重標準」。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西方在自己承認了罪行之後,竟然對中國基於事實的人道主義譴責暴跳如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沈逸表示,「我做了什麼,那是我的事,反正輪不到你來說我」,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和西方霸權思維。

  沈逸認為,這個事件可以看成是國際體系變遷過程中的一個插曲,「它顯示了走向沒落的西方強國,連在最基本的程序意義上維持所謂普世價值的樣子都懶得裝下去了。戰爭罪行的披露、澳大利亞政府的拙劣表演、西方國家明顯基於種族主義色彩的政治認同和站隊,諸如此類代表著舊國際體系中的錯誤、糟糕的一部分,終將被歷史拋棄。」

相關焦點

  • 「戰爭罪行與戰犯審判研討會」召開
    2020年11月14日,「戰爭罪行與戰犯審判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召開。
  • 校場:為澳大利亞戰爭罪行辯護的英法都幹過什麼
    隨著事件的發酵,美、英、法等西方國家也紛紛跳出來為澳大利亞「站臺」,其缺乏邏輯性的滑稽言辭,不免讓人去聯想他們是不是在對自己本國的戰爭罪行欲蓋彌彰。其實說起戰爭中的反人類罪行這件事情,澳大利亞畢竟只能算一個「後進國」,相比於其他主要西方國家,澳大利亞地處偏遠、人口稀少,參加過的戰爭著實有限。參加的戰爭少,戰爭犯罪自然也會少一些。
  • 美國戰爭罪行曝光,蓬佩奧緊急封口……
    雖然美國制裁國際刑事法院的行動,是企圖阻止國際刑事法院調查美國的戰爭罪行,但蓬佩奧仍然厚顏無恥地聲稱這是美國「對正義和責任的承諾」。國際刑事法院對美國的調查計劃由來已久,早在2016年國際刑事法院的報告就指出美國駐阿富汗軍隊和中央情報局人員犯有酷刑、虐待等戰爭罪行。
  • 美軍戰爭罪行:比「空孕催乳劑」更卑鄙的武器,讓200萬兒童致癌
    尤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更是見誰不爽就打誰,不過很多非正義侵略戰爭都被正義的人民打敗了,就比如長達二十年的美越戰爭,美國燒掉了四千多億美元,付出了將近六萬無辜士兵的生命,最終在中越的強強合作之下,不得不潰敗。
  • 讓澳總理氣炸的中國漫畫背後:長達465頁的阿富汗戰爭罪行調查究竟...
    ▲資料圖:安格斯·坎貝爾就此,澳大利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罪行調查——「布雷頓調查」正式拉開序幕。這些戰爭罪行被一些士兵視作「常態化」,而另一些反對此行徑的士兵卻被邊緣化。 「最讓我不安的一件事是,人們總是說『這種事一直在發生』,」克倫普沃茨博士在上個月接受採訪時回憶道。▲薩曼莎·克倫普沃茨博士。
  • 澳大利亞粉飾屠殺平民罪行,為抵賴辦了3件蠢事,反而越抹越黑
    澳大利亞首腦莫裡森絕口不提對阿富汗人民的血腥屠殺,卻極盡撒謊之能事,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對澳大利亞獸軍殘害阿富汗兒童的暴行視而不見,反而對勇敢揭發這種反人類罪行的正義漫畫指指點點。不過,一天之後澳方就開始緩過神來,發現事情不太對,似乎是中計了。簡單來說,就是事情鬧得越大,對澳大利亞越不利。
  • 鳩山由紀夫香港演講 就日戰爭罪行向中國人民道歉
    鳩山由紀夫香港演講 就日戰爭罪行向中國人民道歉 來源:人民網-港澳頻道  2013年11月14日13:55 他認為,即使日本處於戰爭狀態也是不可接受的。作為日本人,他再一次向中國人民表達歉意。 演講中,鳩山由紀夫批評日本政府在釣魚島、「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上的態度,表達了建立東亞共同體的熱切期望。 鳩山指出,日本當局對「慰安婦」、參拜靖國神社等態度是日中、日韓關係的一大問題。日中關係近一年的惡化主因是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對中國釋放的信息。
  • 有意思,澳大利亞支持國際法院:調查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
    12月8日,阿富汗籍留學生沙明公開證實了種種暴行對阿富汗民眾的傷害,並指出,此類罪行對於阿富汗人民而言已經並非什麼大新聞,幾乎所有阿富汗人近年來都失去過親人和朋友。然而就在不久之前,澳大利亞曾一度站在譴責暴行的一方,支持國際法院對美國軍方進行調查,並反對美國政府對調查人員的制裁措施。
  • 罪行累累,澳洲士兵濫殺無辜,13人被開除軍籍
    罪行累累,澳洲士兵濫殺無辜,13人被開除軍籍殺害平民、偽造武器、虐待戰俘、褻瀆屍體......一份歷時4年研究的戰爭罪調查報告,揭露了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在阿富汗犯下的暴行,為受害者帶來了 "遲到的正義"。
  • 國際觀察|內容掩藏、追責困難、賠償擱置……澳軍戰爭罪行調查能...
    澳大利亞軍方公布該國駐阿富汗部隊調查報告至今已有半個月,儘管報告證實澳軍存在涉嫌戰爭罪的行為,但報告內容未完全公開,這一調查在移交特別檢察官後就沒有對外公布實質性進展,澳政府在賠償受害者的問題上也未表明態度,令各界對澳方能否徹底追責感到擔憂。
  • 美軍反人類罪行:比「空孕催乳劑」更卑鄙的武器,讓200萬兒童致癌
    尤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更是見誰不爽就打誰,不過很多非正義侵略戰爭都被正義的人民打敗了,就比如長達二十年的美越戰爭,美國燒掉了四千多億美元,付出了將近六萬無辜士兵的生命,最終在中越的強強合作之下,不得不潰敗。
  • 一生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是一件讓我一生最痛徹心扉的事,是一件讓追悔莫及的事,是一件給他人血的教訓的事……這件事也成了我一生永遠抹不去的傷痛。老子道德經有言「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聖人云: 吾日三省吾身,有者改之。
  • 「以毒養戰」:日本侵華又一項罪行被揭露,滔天罪行,罄竹難書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自此之後的14年,日軍在我國境內大肆殘殺我國同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每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近代中國的恥辱,我輩當自強。
  • 澳大利亞特種兵人前為精英,人後為戰爭罪犯,殺人取樂讓美軍無語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個人口不多的國家,但是在對外政策上非常積極,也算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尤其是在軍事層面上長期出兵協助美軍,可以說是美國的超級跟班,與英國搶一下位置了。在這一過程當中,澳大利亞士兵也出現了一個問題,戰爭罪行!
  • 香港舉行「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圖片展」
    原標題:香港舉行「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罪行圖片展」  中新社香港12月12日電 (記者 李焯龍) 狂轟濫炸、摧殘婦女、虐殺兒童、殘酷屠殺等……一幀幀日本軍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罪行圖片,12日起一連三天呈現在香港市民眼前,冀以事實警示世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 紐西蘭總理為澳發聲,揭露罪行的中國反倒被群攻?國際評論一邊倒
    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最近,澳大利亞軍人因為被曝光在阿富汗戰爭期間做出沒有"底線"之事,不僅震驚澳大利亞,還引來全球多個國家批評與指責,聲討不絕於耳。
  • 教育部:運用新材料新成果回擊日本右翼否認侵略罪行謬論
    新華網長春8月15日電(記者張建 姚友明)中國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張東剛15日在吉林大學表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中國學者就抗日戰爭史、日本侵華史和中日關係問題展開研討,運用新材料、新成果回擊日本右翼否認侵略罪行的謬論,用如山鐵證捍衛歷史正義,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 戰爭期間被抓去做苦力的4萬中國人,戰後要求賠償,日本怎麼說?
    戰前他積極支持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侵華戰爭。在任東條內閣商工大臣期間,他推行戰時統制經濟,積極推動侵略中國的戰爭。劉連仁事件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所犯下罪行的一個明證。本來,戰後的日本政府有責任認真吸取教訓,反省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所造成的巨大傷害,積極妥善處理戰爭遺留問題。但令人遺憾的是,日本政府卻極力推卸責任,隱瞞被強行劫持到日本的勞工人數和受虐待的真實情況。
  • 英媒曝光澳軍罪行 澳國防部展開調查
    澳大利亞特種部隊士兵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引發國際輿論譁然,除了故意殺害39名阿富汗平民外,一張澳洲士兵用塔利班士兵的假肢飲酒的照片被英國《衛報》曝光。澳大利亞軍方3日表示,目前已針對此事展開調查。3日,一名澳大利亞國防部發言人表示,軍方正在調查士兵把假肢當酒杯一事。一個特別調查員辦公室已經成立,會對士兵的罪行進行起訴。
  • 專訪社科文獻出版社總編輯:有價值的圖書都有抹不去的印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經過大浪淘沙後存在的圖書,都是在人類文化、文明發展史上留有抹不去印記的。但是存在的,都是在人類文化、文明發展史上留有抹不去印記的。」楊群指出。「書影中的70年新中國圖書版本展」上展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比如,在中國印數最多、發行量最大的外國文學作品——《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