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粵軍」崛起 科技融合擦亮「創新底色」

2020-12-25 華夏經緯網

    文化產業「粵軍」崛起 科技融合擦亮「創新底色」——廣東省文化產業發展綜述

  新華社廣州5月10日電(記者 陳寂)全國網絡音樂2/3的產值、全國遊戲產業7成收入、全國動漫產業1/3的產值、全國數字出版1/5的產值……在我國文化產業的諸多領域,廣東均表現出色。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正以矯健步伐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新興業態迅速增長,跨界融合日益加劇,從業人口超300萬、增加值年增長超12%的文化產業「粵軍」在這一過程中,以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龐大的消費支撐,藉助科技和網際網路不斷提升實力,已成為推動我國文化產業增長的強勁力量。

  文化「粵軍」築起產業高地

  廣東汕尾女孩莊心妍,20歲時用網絡直播的方式,把自己的歌發布到了音樂直播平臺繁星網上。3個月內,她收穫5萬粉絲,並在粉絲支持下發行首支單曲《一萬個捨不得》。

  3年後的今天,莊心妍已經是一個推出9張數字專輯、擁有百萬粉絲的著名歌手,登上熱門電視節目《我是歌手》的舞臺。打造繁星網的廣州酷狗音樂估計,莊心妍目前一年帶動的產值超過千萬元。

  莊心妍是全國文化產業從業規模第一的「粵軍」中的一員。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15—2016)》,截至2013年末,廣東以374萬人的文化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在全國排第一,佔據全國17.54%的比重。

  龐大的產業群體,背後是廣東省業已形成的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健全的產業鏈條。目前,廣東平面媒體、廣播電視、數字出版、印刷複製、動漫網遊、遊藝遊戲設備生產等優勢產業集群領軍全國,形成以珠三角為龍頭,東西兩翼、北部山區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

  截至2015年,廣東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超過1/7,連續13年位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

  蓬勃的產業景象中湧動著文化消費的熱潮。以電影行業為例,2015年,廣東的電影票房收入突破62億元人民幣,連續14年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影票倉。酷狗副總裁趙海舟認為,首先是廣東經濟的體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繁榮。當前人們對精神文化產品的強烈需求,使為文化知識產品付費的用戶數量成倍增長。在廣東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多種措施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情況下,未來它將成為更具有競爭力的產業。

  文化產品擦亮「創新底色」

  總部位於廣州的奧飛娛樂,今年1月召開「讓科技更溫暖」主題發布會,宣布啟動「智能S」計劃,推出面向兒童及父母的樂迪陪伴機器人和嘉佳社交機器人。以動漫形象「超級飛俠」為基礎打造的樂迪機器人,搭載圖靈機器人開發的作業系統,具備語音識別、語義分析等人工智慧。

  奧飛首席戰略官李斌說,將技術轉化為應用,讓孩子與虛擬的動漫形象進行現實、真實的交互,讓科技更溫暖,這是奧飛切入人工智慧領域、構建智能「新生態」的初衷和起點。

  事實上,廣東已經湧現出了一批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以數字內容為主體、以自主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的文化科技型企業。廣東積極推動文化內容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等領域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科技創新的底色,已構成文產「粵軍」的獨特優勢。

  已在全國多地投入運營「方特歡樂世界」等4大品牌十餘個主題樂園的深圳華強方特,匯集了上百個專業的人才,自主研發影視拍攝設備,並設置創意設計院、科技研究院和工程設計院。深圳華強方特總裁劉道強說:「創意設計先成型,科技研究院再讓項目設計得以實現,最後工程設計院再把這些東西做出來。」他說,因此科技手段才能不斷推陳出新,日新月異。

  廣東省委宣傳部宣傳文化發展和體制改革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突飛猛進,網際網路企業以每月1萬家的速度增長,目前已突破70萬家。一批文化大數據、雲服務平臺建設運行,文化科技前沿領域的物聯網、可穿戴智能設備、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人工智慧等技術也嶄露頭角,部分技術已經進入實用化階段。

  「網際網路+」搭建走出去快車道

  目前70%收入來自海外市場的深圳第七大道公司,2008年開始把遊戲《彈彈堂》賣到海外,第一站是越南。4年後,新遊戲《神曲》又是從東南亞起步,而後快速地流行於歐美市場。

  「最多時《神曲》有28個語言版本,賣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第七大道商務副總裁王俊淏說。

  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發布的《2015廣東遊戲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顯示,廣東已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遊戲產業集群。廣東遊戲企業「走出去」覆蓋的區域已拓展至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日本知名的遊戲企業也參與代理運營來自廣東省的遊戲。

  廣東不少網絡企業意識到,東協、中東、東歐及俄羅斯等地,由於網際網路設施和模式的發展、智慧型手機和網絡支付的迅速普及,正處於市場爆發前夕,對網路遊戲等產品趨之若鶩,紛紛加大力度搶佔海外新機遇。深圳遊戲企業中青寶公司海外中心總經理李雅楠說,中青寶代理的一款在國內鮮人問津的手遊《熱血仙境》,在泰國上線的首月就有十多萬註冊用戶。

  據統計,2015年,廣東文化產品出口476.8億美元,實現貿易順差448.7億美元。廣東文化產品出口在近些年年均增長約20%,初步形成完備的文化出口體系,並培育了一批重點文化企業和文化出口品牌。據廣東省文化廳介紹,以網路遊戲、動漫等為代表的文化新型業態異軍突起,成為廣東文化出口市場的一大亮點。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寶能多產業崛起背後的科技底色
    汽車,是寶能集團核心產業板塊之一,也是寶能集團三大戰略之一「科技寶能」的充分體現。縱觀寶能集團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綜合開發、民生服務等四大產業板塊,科技是一大關鍵詞。科技,已經成為寶能集團鮮明的底色。寶能集團製造業板塊崛起的秘密,便是對科技的高度重視。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曾在內部會議上強調,「製造寶能和科技寶能戰略密不可分,已然融為一體,沒有科技支撐的製造沒有未來、沒有希望。」汽車被稱為「製造業的明珠」,是寶能集團近年來投入最多的產業。
  • 白山渾江:壯大綠色產業 擦亮美麗底色
    近年來,白山市渾江區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依託長白山腹地中心城區的獨特優勢,全面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先行區,通過壯大綠色產業體系,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城鄉融合發展,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的態勢逐步顯現。寒冬時節,驅車穿行在渾江的山水之間,田園美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到處是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 擦亮美麗底色,打造幸福範本
    近年來,桐鄉堅決扛起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使命擔當,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工作主線,對標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基礎上,不斷推進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集成推進「五美」建設,奮力交出全面落實新時代「富春山居圖」戰略抓手的高分報表。美麗城鎮省級樣板美在何處?
  • 崛起!宿州打造「中國雲都」產業名片!
    崛起!宿州打造「中國雲都」產業名片!全力發展雲計算、智能製造2個主導產業讓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探索出具有宿州特色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雲計算、智能製造「雙產業集聚發展雙鏈齊頭並進」工作格局目前,園區已成為宿州經濟轉型升級不斷擦亮「中國雲都」
  • 文化科技融合新起點——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與設計產業年度發展...
    論壇聚焦於此、切入未來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的融合創新路徑,並搭建一批跨界融合產業服務平臺,從而實現文化經濟化高效賦能,進一步增加文化創意和設計產業的溢出效應。論壇伊始,分別由杭州市拱墅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餘榮升、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會長吳海燕分別為大會致辭。
  • 文化鑄就區域發展之魂。未來三年,蘇州高新區將實現文旅產業總收入...
    在蘇州高新區,用傳統擦亮文化底色、用科技為文化賦能,通過「農文體旅」融合發展,力爭實現三年內規上文旅企業數量翻番。傳統底色彰顯文化魅力——75%收入來自刺繡產業近日,在蘇繡小鎮,推出了兩條蘇繡特色旅遊線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新開出的「新集文創」旗艦店,體驗到了融合的樂趣。
  • 嘉興王店鎮以美麗城鎮擦亮工業底色
    嘉興秀洲區智能裝飾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來源:王店鎮  浙江在線7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瀟俊 通訊員 朱琴燕)近日,記者走進浙江鼎美智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鼎美股份」)  做精做強特色產業  王店鎮是典型的塊狀經濟,三大構成全鎮產業基礎的產業分別是造時尚紡織、智能裝飾、新材智造。  在鎮黨委副書記吳超看來,王店鎮要走工業強鎮的路子,必須要在特色產業上做文章,我們有很好的的產業基礎,所以要把特色的產業做精做專做細,培植行業的比較優勢。」  時尚紡織是王店鎮的傳統強項。
  • 2019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辦
    以西安為核心的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已成為國內高端英才聚集、科技成果轉化、新興產業崛起的新高地。近年來,陝西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文化與科技旅遊金融融合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創建了大量的文化科技融合領域雙創服務平臺,支持了眾多文化科技融合項目,使西安國家級文化與科技示範基地等一大批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成果不斷湧現。
  • 加快文旅融合 建設文化強市
    四是突出「創新之城」的時尚魅力,構建更多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園區。建議在目前已有的15個文化創意園區,鼓勵經營方進一步完善設施、調整業態、提升品質、延長開放時間,打造「24小時」服務理念,方便年輕人群在夜間消費,引進特色電影院、主題體育場館和遊樂場所、文創夜市、適合年輕人口味的特色餐飲等業態。發展基於5G、超高清、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支撐的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項目。
  • 厚植生態底色,加快綠色崛起!今天州委全會提出恩施州「十四五...
    ·著力建好「一谷、兩基地、三示範區、四大產業集群」,厚植生態底色、加快綠色崛起。·綠色是恩施州最大的優勢和發展底色,要以更強的使命和擔當加快綠色崛起。·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緊扣發展不充分不平衡最大州情,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上下功夫,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實現金山銀山「價值」。
  • 天舟文化(300148)2019年淨利扭虧為盈 遊戲企穩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
    從年報整體上看,天舟文化2019年遊戲板塊穩定增長,教育產業通過布局民辦學校、職業教育板塊初步完成轉型升級,業務保持增長,並將在2020年進一步加大科技領域布局,為公司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戰略尋求突破口。
  • 市政協督辦重點提案 推動重慶高校與地區科技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而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又與高等教育息息相關。8月20日,在市政協重點提案「分類推進重慶高校與地區科技和產業創新體系融合發展的建議」 督辦會上,市政協委員們圍繞辦理好建議紛紛獻智獻策。
  • 堅持生態底色、推動產業升級……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作為湘江戰役的發生地、世界著名的國際旅遊勝地,桂林市在決勝全面小康過程中,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作為主線,按照「加快新城建設,強化老城改造,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要求,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
  • 新田:「綠色」人居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湖南日報訊(通訊員 蔣軍君 肖亞湘)新田縣陶嶺鎮周家村以「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為目標,通過空心村改造、環境衛生整治、鄉村公園建設,激活鄉土文化元素,全力打造整潔衛生、規範有序、生態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實現了水清、家美、人樂,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 2020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山東行——章丘圍繞產業集群,崛起「長廊...
    近年來,濟南市章丘區圍繞發展高端製造、生態旅遊、文旅融合產業集群等,崛起「科創長廊」「生態長廊」「文化長廊」等「長廊經濟」,激發動能轉換與鄉村振興新動力,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科創長廊」取代「鐵匠之鄉」濟南章丘鑄造歷史悠久,唐時冶鐵、制鐵居全國之冠,元末已發展成為著名的「鐵匠之鄉」。
  • 科技賦能旅遊產業創新「蝶變」
    科技支撐是旅遊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旅遊市場本身正在發生變化,給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新模式和新思維,科技與文化正在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動能,新的旅遊消費需求正在積聚,而「科技+旅遊」的融合創新成為強大的推進器,為旅遊業走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 朝陽區認定文化事業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
    近年來,朝陽區聚焦「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建設,發揮全國首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唯一的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雙區」疊加優勢,積極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郎園Vintage依託虞舍演藝空間、蘭境藝術中心、薈讀空間等,每年舉辦超過500場文化活動,成為北京CBD文化最活躍的精神高地。  E9區創新工場集展覽展示、交流合作於一體,形成以文化科技融合為顯著特徵的城市文化創意生發地。吉裡藝術區精心打造勢象空間、張光宇紀念館、吳大羽紀念館、吉裡星空間等文化設施,每年舉辦公益性文化活動200餘場。
  • 打好「文化+」融合牌 紹興著力打造文商旅融合發展產業集群
    「這次大會我們公司收穫頗豐,不僅榮獲『創新型文化企業』稱號,還參展紹興文創展,公司的實力和品牌價值再次得到肯定。」全市文化產業發展大會讓浙江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建良備受鼓舞,也更覺責任重大,「正如大會要求,今後我們不但要做好『文化+』文章,還要做好『設計+』『科技+』『市場+』文章,為紹興文化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 首旅集團于學忠:主題公園是文化+旅遊+科技產業融合的生動實踐
    27日上午,在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專場」,首旅集團副總經理、北京首寰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學忠進行了分享。在于學忠看來,主題公園是文化+旅遊+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對城市的文旅產業具有很強的帶動效應,會大力提升區域的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能力,實現以產帶城、產城聯動。
  • 2018「文化科技融合熱點和趨勢」論壇在南京成功舉辦
    此次論壇邀請到的發言嘉賓和專家有:敦煌研究院黨委委員、文物數位化研究所所長吳健,掌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凌雲,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耿聃皓,騰訊集團文化產業辦公室主任趙治,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利亞德集團執行總裁代旭,科學技術部文化科技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中科院研究員張樹武,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賈旭東,保利演出公司總經理陳科、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孔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