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旅遊產業創新「蝶變」

2020-12-19 騰訊網

近年來,「科技+旅遊」得到了多方力量的廣泛關注,「科技+旅遊」不但改變了人們旅遊決策和旅遊習慣,同時影響著旅遊產品結構與業態,為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

科技+旅遊助推旅遊產業發展模式轉變

找尋美食、景點、酒店、民宿、買菜、買本地特產、套餐美食、預訂門票、看資訊,旅遊惠民卡......在南京市民秦小姐的眼中,「莫愁旅遊」無所不能。作為城市和旅遊充分融合發展的服務平臺,南京全域旅遊總入口「莫愁旅遊」深入挖掘南京人文歷史文化,整合南京經典且具代表性的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要素,打造「最權威、最便利、最實惠」的深耕目的地的旅遊營銷平臺。

布達拉宮的首次直播,1小時內吸引了92萬人次觀看,相當於其一年遊客接待量的60%。

科技支撐是旅遊業發展的客觀規律。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旅遊市場本身正在發生變化,給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契機、新模式和新思維,科技與文化正在成為旅遊業發展的主動能,新的旅遊消費需求正在積聚,而「科技+旅遊」的融合創新成為強大的推進器,為旅遊業走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通過新技術的深度嵌入,不斷完善商業模式,特別是網際網路平臺科技企業,使用科技和大數據力量,驅動文化旅遊產業相互滲透、豐富人們遊覽體驗、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供精準服務、進行精細化管理、充分滿足遊客的個性化需求。

政策利好加持 「科技+旅遊」融合力度

11月1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旅遊消費潛力巨大,確定適應消費升級需求支持「網際網路+旅遊」發展的措施,確定支持建設智慧旅遊景區、鼓勵景區加大線上營銷力度、完善包容審慎監管等方面,「網際網路+旅遊」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1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新階段智慧旅遊的產業數位化和消費場景化的戰略導向,鼓勵各地扶持旅遊創新創業,引導雲旅遊、雲演藝、雲娛樂、雲直播、雲展覽等新業態發展,培育「網絡體驗+消費」新模式。提出「十四五」期末,實施重點旅遊景區和度假區智慧化升級等目標。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數位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大眾日益增長的旅遊消費新需求,也是文化旅遊產業從資源與勞動依託轉向技術與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要通過深化「科技+旅遊」,構建起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代表的數字旅遊產業經濟體系,推動我國旅遊業走向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科技+旅遊提振國內旅遊市場

疫情防控期間,預約遊、雲旅遊、無接觸式服務等形式保障了遊客的旅遊體驗。國家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推出「在家雲遊博物館」項目,不僅讓遊客坐在家中即可看到國寶級文物,還帶動了博物館文創的銷售。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業要有新思維、新動能和新模式,要堅持科技創新,升級智慧旅遊,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疫情也在倒逼旅遊企業尋求新突破,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新階段後,各旅遊集團也在加速推進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把疫情的衝擊變成再出發的契機,紛紛加速數位化轉型和基於新技術的創新布局,通過科技新動能加速商業模式創新和產業格局重構,為文旅行業信心恢復和全面復工復產貢獻了重要力量。

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是國內首座省級文化旅遊融合的數位化綜合體驗展館,也是資源推廣、數字體驗、文創新零售、數字文旅經濟多效合一的平臺,綜合運用人工智慧、混合現實、邊緣計算、大數據、全息成像、動作捕捉、CAVE空間技術,把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以先進的數位化方式,直觀展示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山西文旅數字體驗館

福建泰寧九龍潭景區,引入了國際光影公園設計的理念,把自然的山水實景和5D全息技術巧妙結合,打造一個可移動的夢幻光影舞臺,投放市場後反映非常火爆,成為遊客和市民的打卡地,也成為福建夜遊經濟的典範。

南京旅遊集團用科技賦能文旅場景,讓演藝更精彩。該集團打造的《南京喜事》是中國首部實景360°全沉浸互動演出,將發生在南京的一樁「喜事」為核心,把百年南京的風光人文韻事融入其中,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絕無僅有的「感官沉浸+入戲沉浸」超沉浸文化體驗,成為南京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標。

南京喜事

攜程專門開發了智慧景區服務標準,覆蓋了一萬多景區景點,可以在預約的前提下獲得優惠價格、高質量服務。攜程還在全國近百家景區門口設立了取票服務,保證了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的結合,便利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旅遊需求。不僅如此,一些特色體驗不斷被開發,衍生了演藝項目、講解、文創周邊等產品,並通過線上智慧平臺連接到更多遊客。

華為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對「讓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進行了創新嘗試,通過釐米級的空間識別技術,對莫高窟進行高精度的掃描和數據採集,複製了一個虛擬莫高窟空間,將敦煌數字壁畫、數字洞窟在華為AR河圖中與真實場景合二為一,讓千年石窟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起來。

華為AR地圖 數字洞窟

在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背景下,傳統的文化旅遊產業的新科技、新場景應用,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產業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文化旅遊+科技的核心是要以文化為龍頭,旅遊為承載方式,科技為手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旅遊美好生活的需要。通過相互賦能,不斷的創新,融合形成新產品、新業態、新業務、新模式。加快推動文旅產業的數位化過程對於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可形成有效支撐。最終以科技賦能文化旅遊產業復甦、創新、「蝶變」。

文旅小編Elisa

文/於鵬飛

相關焦點

  • 創新賦能,於古城蝶變中解碼高質量發展要義 ——「溯流而上·黃河...
    科技創新為產業提質賦能,新業態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6月9日,濟南市黨政代表團到西安學習考察,從千年古城的蝶變中解碼高質量發展的要義——吸引外資為發展「開渠引水」從改革開放之後,數十年的光景中我國的各個城市都逐步走向國際化,外資的投入對城市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經開區創新賦能產業「蝶變」
    搶抓西部大開發建設機遇,建設以電子信息、機械裝備、食品飲料為特色優勢的現代產業園區,從「切薯片」到「造晶片」,再到「研發晶片」,遂寧經開區以新科技賦能產業躍升;從「進菜市」到「進商場」,遂寧經開區以新產品開拓市場新局;從「當配角」到「做主角」,遂寧經開區以新定位謀劃發展未來。創新成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 北京環球度假區賦能產業生態圈創新 科技賦能娛樂及度假體驗
    北京環球度假區著力打造「文化旅遊產業+」生態圈,此次完成部署的數據中心,也是未來數位化園區的核心基礎。除阿里巴巴之外,北京環球度假區還宣布了與蒙牛集團、可口可樂和百勝中國等企業的戰略合作。「北京環球度假區致力於打造一個在中國領先、全球知名的旅遊度假目的地,重新定義休閒娛樂和度假體驗,成為文旅行業的標杆。
  • 浙江舟山普陀區以海洋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 增強創新鏈 補齊...
    除了海洋生物醫藥領域,普陀區圍繞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以科技創新賦能海洋產業發展,聚焦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領域,引進集聚了一批海洋科研機構、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要素,強化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闖出了一條「憑海而興」的新路子。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作為市北區優勢特色產業的重要一翼,青島生物科技創新園明確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精準醫學、智慧醫養、寵物科技五大方向,圍繞產業細分領域核心要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和服務網絡。園區通過搭建集實驗室研發、技術產業化、資本加速以及行業標準制定於一體的一站式全產業鏈生態服務體系,賦能實體經濟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助力地方政府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升級,打造江北乃至全國創新高地和標杆科技產業園區。
  • A.I.創新產業園賦能傳統產業,打造區域創新示範區
    A.I.創新產業園作為中大國際創新谷鷺江啟動區首個開放園區,背靠高校院所資源、優勢IAB企業,以運用AI技術支撐,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目標,以整合各方優質資源,構建創新升級產業鏈為主線,通過外部升級,內部賦能,為傳統產業賦予新的活力,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培育一批重點企業,成為帶動區域產業更新的樣板園區。
  • 以創新為導向,光匯雲油探索產業網際網路賦能
    當下伴隨著新基建的加速部署,產業網際網路建設已經迎來全新發展階段。如果說,過去的十年是消費網際網路的黃金髮展期,那麼產業網際網路則有望成為下一個制高點。產業網際網路本質上是數位化的賦能。作為能源產業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代表,光匯雲油負責人近日於專訪中表示:「歷經五年的發展,光匯雲油不僅實現了單一產品上的突破,也已經建立起一個具備高度成長性的商業模式。
  • 【視頻】「十三五」品質東莞建設成就巡禮②|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實現...
    【視頻】「十三五」品質東莞建設成就巡禮②|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實現新突破 2020年12月03日 14:54今天推出第二篇:《科技創新賦能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 中糧健康科技產業園落地 五大賦能打造產業新生態
    近日,由中糧集團與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大健康產業升級與未來高峰論壇暨中糧健康科技園開園儀式在北京舉行。中糧集團首個健康產業園區旗艦項目落戶生態谷,形成科技、雙創、產能、資本、政策五大賦能,打造大健康產業生態系統。
  • 數字科技讓旅遊業「蝶變」 加速跨行業融合實現「乘數效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11月30日聯合印發《關於深化「網際網路++旅遊」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優化「網際網路+旅遊」營商環境,以數字賦能推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數字科技讓旅遊業「蝶變」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元的信息消費,其中旅遊是重要的垂直行業應用場景之一。新基建提速、文旅融合日益加深、垂直行業應用場景進一步豐富,旅遊業在遭受新冠疫情重創後正加速恢復。
  • 信也科技實踐數字智能 大數據產業創新峰會斬獲數字賦能先鋒獎
    近日,2020中國(上海)大數據產業創新峰會於上海順利召開,本屆峰會以「數聚浦江之濱,賦能創新之城」為主題,匯聚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就如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加快數位化發展做了一系列討論。
  •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論壇
    清華經管EMBA「未來科技·賦能產業升級」論壇 2020-11-20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桐鄉新增23家嘉興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賦能 發布日期:2020-08-05 08:38 信息來源:《今日桐鄉》 瀏覽次數: 「每年,我們都會按照不少於銷售收入5%的比例作為創新經費,投入新產品研發。目前公司研發人員佔比已超過10%。」沈國偉一臉自豪地說,近3年來企業已成功完成科技成果轉化20餘項,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效增強。成為嘉興市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對於企業而言,無疑是增強發展後勁的助推器。
  • 科技賦能產業新發展,這些高校有妙招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工博會不僅是助推產業發展的舞臺,也成為展現高校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重要窗口。高校科研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如何賦能產業新發展?請看上海高校的擔當和作為↓華東理工大學: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華東理工大學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科技創新水平,先後建立了生命健康、現代能源技術、智能製造與人工智慧三個交叉研究院,大力加強科研創新團隊建設,紮實推動學校的科研工作在關鍵核心技術、前沿性基礎研究、引領型原創研究方面高質量發展,力爭取得重大突破。
  • 南京旅遊集團董事長謝國慶:科技賦能文旅場景,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12月13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和中國旅遊協會聯合主辦,凱撒集團承辦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在京舉辦。在以「科技創新推進旅遊集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演講環節,南京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謝國慶作了《「科技賦能,旅遊莫愁」》的主題演講。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飛鶴髮布超預期財報,研發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業績大增的背後,是飛鶴抓住了消費升級、科研創新和數位化轉型的每一個紅利期,使該公司在產品、產業鏈、品牌等方面全面開花,而且以技術創新賦能全產業集群,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產學研合作賦能專屬產業集群如果說,飛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對內是在推動產品的創新升級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對外則致力於賦能全產業鏈的轉型升級。2019年4月,飛鶴與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籤約共同建立"嬰幼兒配方奶粉全產業鏈創新中心",標誌著「產學研」合作從擘畫藍圖階段進入全面落實階段,推進嬰幼兒奶粉提升行動邁入全新階段。
  • 科技賦能K歌娛樂產業,魅鳥科技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
    12月22日, 「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正式舉行,現場頒布了「年度5G創新應用獎」、「年度創新推動者大獎 」等多項榜單,字節跳動、華碩、魅鳥科技、科大訊飛、方太、雲米技術等多家企業上榜。其中,魅鳥科技作為國內智能K歌領域的創新型科技企業代表,獲評「2020年度智造領軍企業」,成為行業內唯一入榜企業。
  • 文化賦能,產業聯動 2020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暨中國職業裝產業創新...
    9月28日,以「文化賦能·產業聯動」為主題的「2020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暨中國職業裝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河南長垣市啟幕,大會通過「一會,一賽,一秀,一展」的豐富內容,與來自全國的800餘名職業裝行業相關領導、專家、企業、媒體等代表,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中國職業裝的高質量發展方向,探討未來產業發展路徑和對策,並為職業裝領域相關企業
  • ...小組辦公室領導一行來民勤調研大數據賦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情況
    智慧武威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一行來民勤調研大數據賦能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情況 2020-12-10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