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能在「炮灰中」打進日本市場嗎?

2020-12-22 砍柴網

據共同社30日報導,中國最大 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將與日本計程車龍頭企業「第一交通產業」合作,最快從2018年春季起以東京為起點,對訪日旅客提供叫車服務,目前雙方已展...

據共同社30日報導,中國最大 出行平臺「滴滴出行」將與日本計程車龍頭企業「第一交通產業」合作,最快從2018年春季起以東京為起點,對訪日旅客提供叫車服務,目前雙方已展開接洽。

第一交通產業方面表示,為了強烈抵制日本私家車非法接客的白牌出租(日本私家車牌照底色為白色)的肆虐,尤其是在第一交通產業公司所在地北九州地區,中國旅行社和導遊經常從那霸機場用私家車接客,國內也很多使用 等 接私客的現象猛增。也為了為訪日旅客提供更好的旅日體驗,選擇與滴滴合作推廣網約車APP。

這則消息,可以說是中國網際網路創企第N次敲開日本的大門。但據鈦媒體特派日本研究員觀察,先驅們過得並不如意。

一個產品開拓新市場,必須要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1、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要;2、強大的資本支持;3、本地公司的競爭力度;而對於日本還要加一個,也是最大的阻力——法律政策。

滴滴這次進軍日本,有通信巨頭軟銀的支撐,再加上滴滴慣用的燒錢策略,資本層面可能不成問題,而關鍵是在於資本之外的因素。

首先從市場需求說起

對於乘客來說,日本的城市公共運輸本身就極其方便,從地鐵、公交到城市輕軌和電車,可以說日本的公共運輸已經相當發達。互補型交通系統,是日本共享出行的噩夢。

東京都鐵路密度是紐約的1.5倍,香港的7倍。而且地鐵和公共運輸的到達出發時間,都是按分鐘計算的,從不延遲,除非發生人身事故(一般就是臥軌自殺),或者極度惡劣的天氣,惡劣天氣你出門幹啥?

對於車主,私家車保有量雖然日本高到嚇人,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私家車不允許從事經營活動,這是法律。日本交通部部長石井啟一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計程車公司為計程車司機們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監管,而在線打車服務所能提供的打車安全的級別是很難與之比肩的。

所以只能從計程車公司入手。當年Uber也因為這條法規敗北日本,業務被削減成自建計程車公司和與當地計程車公司合作的2種業務模式。如果滴滴落地開始自建計程車公司,很明顯無法匹敵目前日本國內的現有市場份額。

而與當地計程車公司合作這條路,就牽扯到第三個要素。

滴滴的「先驅們」幾乎都成了炮灰

日本將亞馬遜、Uber、Airbnb稱為「21世紀黑船」新3巨頭。但與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黑船事件」結局不同的是,日本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外來新型創業公司都採取這種聯合抵制的態度。

可以說,日本的網際網路創企相比如國內來說,簡直是一潭死水。但是日本傳統企業,相對於出行領域來說就是傳統計程車公司,是採取堅決抵制態度的。

這其中Uber的慘敗就是滴滴最好的參照物。

Uber早在2014年就已經進入日本,在東京部分地區推出計程車和包車服務,最近幾年,Uber被打得節節敗退。目前在日本Uber只有3種車是合法的:高端車Uberblack,費用是計程車的1.5倍;ubertaxi,是Uber被迫自建的計程車公司(宣稱不擁有一輛車的Uber在日本也被打得低下頭顱);uberTAXILUX,看名字就知道,高檔車,價格不知道。而Uber最大最初始的UberX,在登陸第二年就被日本國土交通局就封殺,因為在日本,私家車參與經營活動是違法的。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本本土企業隨後立即推出了自己的叫車服務平臺「全國計程車」,這個平臺是日本本土最大的計程車公司Japan Taxi 的 CEO 、日本「計程車王子」川鍋一朗主持研發。他是日本交通株式會社日本第三代傳人,曾逆轉父輩欠下的1900億日元的債務。目前全國47個都道府縣,163家計程車公司,約30000臺計程車已經裝載。

反觀滴滴目前的合作公司——第一交通(北九州市),日本第一交通產業為地方性計程車公司,基地在北九州地區,目前計程車保有量約8700臺。

其實,共享出行領域的另一小分隊——共享單車也在日本遭到了冷遇,而並不是國內宣揚的那樣「拔下一城又一城」。

今年8月,摩拜單車開始在日本札幌推出共享單車業務。今年9月,「日本網際網路創業小推手」軟銀也助推了共享單車OFO小黃車進駐日本,在東京、大阪等地開展業務。可是,在各大單車公司在日本各地落地以後,這些被拍照的自行車就沒有用了。

無論是摩拜還是OFO都栽在了日本停車規範上:如果任何一輛共享單車隨意在路邊停放,而不是在指定的停車樁放好,就會被拖走,贖回來的價格是3000日元(約180元人民幣)。

摩拜單車的合作路線是與當地政府合作,在規定的地方放置小黃車,比如大學裡的車棚,車站附近的自行車停放點。可對於日本人來說,上班的都必須是西裝革履,不會騎車去,上學的基本人手一輛自行車,而且大學自行車還有傳承制度:半年沒被騎過的自行車會被警察集中開鎖,免費發放給新生。

據鈦媒體特派日本研究員在北海道地區留學生的反饋消息,目前在摩拜的日本第一站札幌,只有札幌大學目前有幾輛共享單車,「並且也沒什麼人騎,就那麼幾個地方能放,騎完了還得還到規定的地方」。

相比於對外的抵制,日本國內的共享單車企業就活得相對滋潤。除了各地區政府主持的公共單車,還有面向學生群體的COGOO 共享單車、面向市民的街乗り共享單車,最大的應該是另一家日本通信巨頭NTT DOCOMO創建的日本本土共享單車公司DOCOMO共享的2輪車,目前共在日本全國投放了5300輛共享單車。

政府主持的共享單車一般依託於地區內的地鐵站單車停車場,借車還車都在地鐵站,比如東京練馬區公共單車。而對於COGOO和DOCOMO,他們獲得的停車資源遠大於外來戶。

日本地鐵口一般都設計在鬧市,或者說日本城市是以地鐵站為中心發展的,地鐵口地段繁華,地價非常貴,附近基本沒有停車點。鈦媒體特派研究員所在的仙臺地區,只有仙臺站和大學附近的五橋站2個車站口有共享電動車停放點,那就是NTT DOCOMO的共享單車DATEBIKE。

NTT的共享單車,在各地區叫法不一樣

其實,不僅是共享出行領域遭阻擊。今年支付寶登錄日本的時候,也遭到了不小的抵制,當然日本並不只是抵制AliPay,也順帶著抵制ApplePay。

為了不讓外國企業掌握日本結算大數據,2016年9月,日本的瑞穗金融集團、郵儲銀行以及數十家日本地方銀行計劃聯合推出新型虛擬貨幣——「J幣」,以便於個人在網絡和實體店鋪進行支付。這真的是全國性的抵制,得到了日本金融廳的支持,但引起了東京等旅遊熱地商戶的強烈不滿,但然並卵,支付寶的普及還仍然是幾家公司的試點。

滴滴落地以後的支付也是個問題

首先,日本主要支付方式是現金或者信用卡。幾乎沒有本土支付軟體(目前僅東京機場等少數地方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和AliPay),這就意味著,滴滴想儘快佔領東京市場鋪開陣勢,必須與目前國內的合作夥伴支付寶合作來完成約車的支付。

但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是,日本的計程車司機基本都是退休老爺爺,能不能順利作業系統這個問題是首要問題。日本坐得起車的,也都是那些有錢的老年人,因為實在是貴,年輕人基本財力不支。在東京,打車起價2公裡以內710日元,之後每三百米加價90日元。鈦媒體特派研究員所在地仙臺,機場到仙臺站18.2Km,計程車價格6500日元(377人民幣)。

還有個辦法就是,打通日本的西瓜卡(相當於中國的市政交通一卡通),直接刷卡付費,但是日本幾大交通網之間的付費還沒有打通呢,憑什麼給一個外來戶開綠燈。

網約車還牽扯到政策與法律因素

不過,對於滴滴來說,Uber的百般努力更像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為了刺激旅遊,2015年10月20日,當時首相安倍晉三在國家戰略特別區的諮詢會議上默許了私家車「活用」的做法,他說:「為了提高訪日外國人的旅日體驗,在人口過少的地區可以適當允許私家車的活用(共享)。」

但是當時只是在人口較少的地方有極個別特權開放,並沒有產生大的規模效應。他也曾經想過改進白牌出租的法律,但是並沒有成功。在日本,如果私家車想載客,首先要進行營業登記、保險、車輛定期檢查,因為日本的法律規定,計程車必須每3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每年一次大檢。不說修改法律這個工程量多浩大,單要私家車車主的費用,就已經很難承受。

安倍晉三本次大選中勝利連任,不知道會不會再次提出全面放開私家車共享,滴滴如果在軟銀的幫助下猛烈進軍,也不是沒有可能打開Uber掀起了一條縫的日本市場。

相關焦點

  • 滴滴在日本上線能完成逆襲嗎?
    據相關媒體報導9月27日,滴滴日本正式在大阪開始服務,因為日本相關法律不允許網車和拼車的形式,所以滴滴是與當地計程車公司合作,首批有1千臺計程車加入,鎖定的客戶對象主要是中國赴日的遊客。滴滴現在看起來,舉措越來越「奇怪」了。在國內面對太多負面事件並全面整改的同時,在海外市場還不斷發力。而且在海外市場的擴張過程中,滴滴顯然還採用著不同的策略。比如針對中國遊客較少的拉丁美洲,滴滴主要是通過收購當地共享單車企業、直接落地等手段,完成在當地市場的布局。
  • 滴滴打車進入日本市場,與中國不同,它將禁止「私家車」!
    當滴滴出行在中國有著大規模的市場之後,現在它開始拓寬到了海外,滴滴出行的服務已在近900萬人口的大阪以及包括關西國際機場在內的周邊地區開展了。當然在日本的滴滴出行能夠成功推出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滴滴出行的一大投資人正是日本的軟銀公司SoftBank,該公司表示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將服務擴展到包括「京都,福岡和東京」在內的主要城市。日本滴滴市場和中國市場有所不同,日版的滴滴出行與10家當地計程車公司的司機聯繫起來,主要是利用了滴滴出行這個平臺本身的高效率接單模式和派車策略。
  • 滴滴在日本需要注意什麼?
    目前7家計程車公司將引入該服務,乘客已可在日本13個城市使用該服務。2012年9月,共享經濟在中國開始盛行,滴滴打車作為首款能在手機上預約或共乘交通工具的應用程式應運而生。在2015年,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合併,正式更名為滴滴出行。截至去年,滴滴出行用戶達到5.5億,是世界上最大的出行服務平臺。
  • 在日本也能打滴滴 滴滴在東京和京都上線計程車叫服務
    【CNMO新聞】4月24日,滴滴出行官方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繼大阪後,滴滴出行在日本東京和京都上線計程車叫服務。國內用戶到達東京、京都和大阪後,可以直接通過滴滴出行App直接叫車。即日起到5月5日,在日本乘坐計程車首單可享7折,最高抵扣3000日元
  • 滴滴總裁柳青:滴滴上市有明確的時間表,不打算進入美國市場,無人...
    「我們進入了拉丁美洲市場,現在在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都有業務。我們也正在進入澳大利亞和日本市場。」「因為有大把投資人排著隊想要投資滴滴,他們動作更快。高盛的盡調流程相當嚴格,所以我失敗了。我一直想要創建一項事業,滴滴對我來說就是一項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事業。所以我想,不如我就加入他們吧。」
  • 買菜能成為滴滴的第二曲線嗎?
    在本次講話中,黃崢對買菜業務做了大篇幅的闡述,在指出「買菜是個苦業務」的同時,表示將做大量投入,做深度的創新。 目前,社區電商已是巨頭雲集,拼多多、美團、滴滴之外,阿里、騰訊、京東、蘇寧等都已入場。 萬億買菜市場對亟需尋求新「增量」市場的滴滴來說,當然值得不設上限的投入。
  • 40歲了,想轉行跑滴滴,能不能行了?需要注意什麼?
    當然,如果你喜歡這個職業,能忍受一天到晚待在車裡,那也是可以的。在大城市,你努努力,一天跑個幾百塊的流水還是比較輕鬆,但如果是二三線城市,起步價格低,單少,一天下來弄完其他能有200塊左右吧!滴滴司機黃師傅:現在才做滴滴,並且已經四十歲,個人建議不合適。
  • 滴滴繼續擴張,在日本大阪上線計程車服務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任曉寧 9月27日,滴滴宣布,在日本當地上線計程車叫車服務。隨著滴滴日本本地服務的啟動,中國的滴滴用戶可在日本直接叫車。大阪是滴滴國際業務網絡中最大的城市。目前滴滴在大阪的服務範圍包括大阪市域交通圈和關西機場所在的泉州交通圈。
  • 在中國火爆卻頻頻出事,滴滴為什麼在日本行不通?
    如今的出行,大多數人會選擇滴滴,因為它方便快捷,與計程車相比還便宜。但是近段時間滴滴出行事故頻發,從滴滴打人、滴滴空姐案、滴滴500元摸乘客到近日溫州20歲女孩被姦殺,滴滴的監管漏洞不斷呈現公眾面前,社會輿論將滴滴推向了風口浪尖。
  • 滴滴日本啟動東京和京都計程車服務
    滴滴在日本東京、大阪和京都開始服務(滴滴提供)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易瀟)滴滴日本昨日宣布在東京和京都推出計程車召車服務。大中華版本用戶可通過滴滴App內置中日文實時互譯系統與司機交流。 滴滴日本董事菅野圭吾表示,滴滴在當地引入車隊管理和調度系統「穀雨」,有效提高了司機接單效率和全日收入。截至2019年3月,在大阪的滴滴合作車隊數量約40家。 據介紹,滴滴日本服務範圍已覆蓋東京、京都和大阪絕大部分工商和旅遊熱點。滴滴國際版App已經與谷歌地圖和日本Yahoo!
  • 出國旅遊也可以用滴滴了!滴滴進軍墨西哥開始與優步搶佔市場!
    世界領先的一站式移動運輸平臺滴滴出行今天宣布正式進入墨西哥市場,在墨西哥首都託盧卡推出滴滴打車服務。託盧卡是一個繁榮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滴滴在墨西哥的團隊、滴滴北京和美國技術學院技術部門緊密合作,將中國市場的第一個算法模型和安全技術引入到當地,並逐步啟動了拉丁美洲內置應用程式的緊急應用程式和動態安全性。測試,行程分享,全天的客戶服務和全方位的驅動評分系統。自4月初以來,滴滴一直在託盧卡招聘司機,並受到當地居民的普遍歡迎。滴滴將結合司機和乘客的反饋,不斷創新和提升其產品和服務體驗。
  • 滴滴上線日本,國內用戶可直接用,即時翻譯中日雙語
    ——本文由瑪莎計劃廠家【點擊瑪莎計劃 】誠招兼職或代理 編輯9 月 27 日,滴滴宣布將在日本大阪上線計程車服務,滴滴用戶可開始在日本直接叫車。滴滴與當地計程車公司合作,首批將加入1000臺計程車。此次滴滴在日本大阪上線也是給了國內用戶足夠的便利。國內用戶可以直接用原有的帳號登錄,而無需額外註冊新帳號。此外,滴滴還專門添加了端內信息的中日文實時翻譯功能,為用戶與司機的交流提供便利,節省不必要的時間。除此之外,滴滴還在日本設置了中日雙語客服,為國內外用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技術支持。
  • 滴滴、嘀嗒、一餵順風車,多學學日本計程車
    滴滴、嘀嗒、一餵順風車是目前網約車出行市場的主流平臺,擁有的大量的司機以及用戶的同時,幾大平臺卻一直處於輿論之中,被司機罵,被乘客罵。出行平臺與二手房地產一樣,是屬於中介公司,房地產可以把房東和買家服務得無微不至,反看網約車平臺,司乘與平臺之間本屬於客戶的關係,平臺卻只討好乘客,被司機罵也是怨不得人。
  • 滴滴上線日本:支持中日互譯,中國遊客打車不再慌
    圖片版權所屬:站長之家站長之家(ChinaZ.com) 9月28日 消息:9 月 27 日,滴滴出行與日本軟銀公司合資成立的DiDi這是繼澳大利亞和墨西哥之後,滴滴在海外市場打入的第三個國家。該服務上線後,不但有利於日本居民便利出行,也給到日本的中國遊客提供了更優惠高效的出行方式。眾所周知,日本打車費用非常高,滴滴上線後,大家打車再也不用慌了。據悉,滴滴還為日本服務新增了中日文字實時互譯功能,讓中國遊客在日本也能輕鬆和司機無障礙溝通。其設置的中日雙語客服也能為中國用戶在當地提供服務支持。
  • 滴滴已經在日本接客了,服務對象卻是國人,網友:只會掙中國人錢
    導語:滴滴在我國剛進入我們視線的時候,給大家帶來的便捷是可以感受到的,而且都很認同這樣的打車方式,因此人們很快就被這樣的方便所認可。但打車畢竟不安全,所以他們對這方面做得不太完善,大家都還比較擔憂,有很大一部分人對滴滴已經失去了信任,它在我國的口碑也很不理想,於是他們開始把目標投向別處-日本。但在滴滴表示即使在國外他們主要還是以我國人為主。1、就在前兩天滴滴在日本正式上線了,也許很多人不太了解日本的形式。
  • 滴滴日本業務再拓展,開通北海道計程車召車服務
    【獵雲網北京】6月21日報導今日,滴滴日本宣布在北海道地區上線計程車召車服務。這是繼東京、京都、大阪和兵庫縣提供服務以來,滴滴在日本業務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此外,滴滴也計劃在今年逐步將業務拓展到更多的日本城市。
  • 日本遊有新玩法了,滴滴落地東京和京都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陳婕繼2018年落地大阪後,近日,滴滴在日本東京和京都正式上線了計程車叫車服務。滴滴出行App的國內用戶更可以在東京、京都和大阪打開軟體直接叫車,不少中國遊客已經在當地進行了體驗。
  • 滴滴出行的派單規則淺談及如何搶佔滴滴出行的市場份額
    首先說一說幹滴滴出行的感受:一個字「累」,兩個字「很累」,三個字「非常累」,總之「太他媽累了」。滴滴出行有很多隱形的規則,比如專為新人設置的「圍欄」,你需要在一個月內跑夠200個小時,這200個小時中,在同一個地點休息的時長不超過20分鐘,儘量每天在10-15個小時。否則。。。影響派單。通過自己的努力在10天時間跑完了。
  • 滴滴出行在海外市場推出 AI 語音接單和本地化支付功能
    在今天的香港 RISE 創新大會上,滴滴出行副總裁、國際化產品技術部負責人卜崢透露了滴滴的國際產品重點規劃。其中,滴滴日本和滴滴澳洲即將推出司機免接觸語音接單功能。據卜崢介紹,語音接單能大大減少司機在駕駛過程中操作 app 的安全風險,在海外市場的試點也能為國內積累經驗。
  • 網約車市場暗潮洶湧,誰動了滴滴的奶酪?
    賽道上也不乏轉型回歸的早期玩家,包括從樂視危機中脫身的易到,以及轉型為專注計程車與順風車業務的嘀嗒出行。  在眾多對手的包圍下,一家獨大的滴滴面臨著新的挑戰,網約車市場格局會否生變?下一個能撼動滴滴的會是美團打車嗎?差異化競爭的第二梯隊們如何佔得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