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在11月23日,西安商報報導稱,黑龍江鶴崗一高校學生小邵反映,在火車站取票後發現票面上「學」字變成了「學彘」。小邵稱,「彘」是「豬」的意思,他覺得不太好,希望鐵路部門給個說法。
此事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指出,票面上的兩個字應該是「學支」,即「學生票」和「支付寶購買」。有網友稱之為系統漏洞。
當事人回應:已收到道歉
24日上午,記者從當事學生小邵處了解到,昨日媒體報導後,鐵路部門工作人員立即與他取得聯繫。24日上午9點,鶴崗火車站工作人員為他換了車票。
「他們解釋說,在用機器字體存儲漢字時出現了系統錯誤,他們還向製造商和鐵路總公司反映了這個問題,以確保以後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肖說。鶴崗火車站的工作人員向我道歉,說他們以前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我希望我能給你更多的建議。火車票原件無效。」
據小邵提供的火車票顯示,12月5日從哈爾濱火車站購買到哈爾濱火車站佳木斯火車站和大慶東火車站的兩張車票是「學彘」。換火車票後,「學彘」變成了「學」。
延伸閱讀:
彘:象形字「彘」本義指野豬,下方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彘本指大豬,後泛指一般的豬。現如今在中國—陝西省的關中平原西部—寶雞(關中西府地區)依然將「豬」讀作「彘」。浙江溫州泰順一帶的吳語方言莒江話亦把豬讀作zhi。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