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太慢,拖拖拉拉……」「真讓人頭痛,磨磨蹭蹭……」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上面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到了暑假,孩子一心只想著玩,就算是你坐在孩子的身邊,看著他寫,剛開始會很聽話,但是時間一長的話,孩子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這樣你坐在那裡也沒有用。
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在讀書期間喜歡寫作業的同學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因此,「孩子不喜歡寫作業」這一事實,做家長的都懂。
作為一個自控能力並不成熟的孩子,無法時刻嚴格約束自己專注於寫作業就更加情有可原。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作業工整,成績優秀。缺點就是寫作業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乾淨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
現在研究認為,3-12歲正是人的「感覺統合能力」形成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人的感覺統合能力成熟度差異極大,小學階段即處於此時期,因此,「對多種感覺信息同時調節的能力」不得不納入我們的考量因素之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得投入,忘記寫作業是常有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管教方法不對,反而會加重孩子鬧情緒。那麼,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呢?
制定學習計劃
首先,在與孩子溝通時,明確其充足的休息和娛樂時間,每天保持1到2個小時的學習狀態。其次,家長可以每天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進展。家長還可以採取適當「獎勵」的方式,鼓勵孩子完成每天定量的作業,在孩子完成作業後及時表揚並兌現承諾。
相互理解
總是恰當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看待孩子寫作業效率低這件事同樣如此。因此,請家長朋友們趕快放棄「責怪孩子態度不端正、寫作業不認真」這樣不可取的做法,理解孩子,關心孩子,必要時尋求專業評估,找出孩子寫作業效率低的原因再來真正幫助孩子吧!
統計實際作業時間。
①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按照自身的特點,去自己做出自己的計劃;
②因為有了實際時間,就大致有了孩子寫作業的時間標準;
③做到孩子和家長心中有數,這樣一來,孩子每次寫作業都會有具體的概念,自然也就提高了寫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