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光明區致力於打造與世界一流科學城相匹配的優質教育,辦一批「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玉律學校就是其中一所。近年來,這所創辦於1937年的老校,在「新基礎教育」理念的浸潤下,煥發新風採,收穫教育領域及社會、家長極高的讚譽度和滿意度,玉律學校一支研究型、學習型、合作型的教師隊伍,功不可沒。校長王婷認為,教師發展是學校教育充滿生命活力的核心。玉律學校堅持師生共生發展的立場,為各個階段的教師成長補給「能量」,助力每一位教師收穫超越自我價值的幸福。
多層次培養 打造研究型、學習型、合作型的教師隊伍
如何讓一所城中村學校快速成長為光明區一所優質的品牌學校?「在學校變革的進程中,中層團隊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王婷認為,不斷喚醒、激活和培育中層團隊成員的發展自覺,是持續提升學校變革領導力、推動學校優質發展的關鍵要素。
在華東師範大學「新基礎教育」理念的引領和專家的指導下,玉律學校注重學科責任人的專業引領,同時也關注管理能力、方式等方面的提升。「我們重視實踐背後教育思想的培養。」據玉律學校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杜新添介紹,學校通過閱讀、實踐、寫作三個活動積累,培養一批善於將教育實踐與理論思想相結合的教師。
「進了玉律,不管處於什麼階段、層次的老師,都能找到自己成長的平臺和契機。」玉律學校英語老師、英語學科組長陳筆峰表示,學校教師成長的氛圍十分濃厚。在新教師的引領與培養方面,學校會指派經驗豐富的老師與新入職的老師「師徒結對」,手把手幫助新老師適應教學崗位。在日常教學中,除了大量的校內研討活動,作為新基礎教育基地校,玉律學校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為老師們提供了豐富的聽課、展示平臺。通過承擔新基礎實驗課不斷磨練自己的教學基本功,每位老師的專業能力都能得到更有深度和廣度的成長。
近年來,玉律學校湧現出一批批快速成長的老師。「語文學科的賀功臣、李秀君,數學學科的賀潔、李彩虹,英語學科的陳筆峰、周嘉玲、林夢雅,科學學科的周建蘭……」杜新添如數家珍。
「成事中成人」 助力教師收穫超越自我價值的幸福
2016年成為玉律學校一員的麥麗萍坦言,在這所學校感到「作為一名老師很幸福」。「在玉律學校,根本沒有機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倦怠感。」麥麗萍表示,各類研討活動讓老師們時刻都在頭腦風暴,同時,學校強調在「成事中成人」,每個學期舉辦大量蘊含教育功能的實踐活動,給予老師們充分的發揮空間,要求老師們不斷創新、策劃出最適合學生的內容。「有時只是本著試一試的心態提出來的想法,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都能實現。」這也是讓老師們幹勁十足,有滿滿成就感的重要原因。
教師在工作上的幸福莫過於有良好的專業成長,這一點對於像杜新添一樣的資深教師、學校中層幹部來說也適用。在來到玉律學校的8年間,杜新添的職業生涯得到了進階式的發展,在學校搭建的各類平臺中,杜新添表示,自己的思維品質不斷得到優化,專業水平和管理水平也有明顯提升。
學校的快速發展也為老師們帶來了更多自豪感與成就感。玉律學校數學老師賀潔加入這個她口中的「大家庭」已有6年,回想起剛來學校報到的那個暑假,「當時從村口問了一路,都沒人能說清楚學校的位置,如今,玉律學校已是名聲遠揚、口口相傳的好學校了」。「今年是初中部第一年招生,便成了整個片區最快招滿學生的學校,可見居民對我們的認可。」正是在這所賀潔引以為傲的學校裡,她從一名剛畢業的「小白」,在資深教師的引領、帶動下成長為一名新基礎教育骨幹教師,一步步實現教育理想。
今年9月,玉律學校迎來首批七年級學生,學校聘請全國知名中考把關教師,招調全國有經驗的各科中學名師,從全國名牌大學招聘應屆教育碩士研究生,為玉律教師團隊注入新活力。
如玉律學校的校訓所表達的「玉汝於成、律己達人」,王婷希望每一位教師都能在這裡,通過外力的雕琢、內生力的成長,讓自己成長為「大美玉」,煥發最美的光芒。
來源 | 晶報APP
記者:吳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