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民女神,林徽因是毫無爭議的,她出身名門,才華橫溢,風姿卓越,思維敏捷。林徽因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寫下好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那首著名的《人間四月天》,她是建築師,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她都參與過設計,她還是文物的保護者。
林徽因最讓人熟知的是她的感情生活,她生命中三個男人都是赫赫有名的知名人士,林徽因十六歲遇到的徐志摩,是鼎鼎大名的詩人,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是梁啓超的兒子,著名的建築學家,對林徽因愛慕了一生的金嶽霖,是一名哲學家。
除了建築師,詩人的身份,除了身邊的男人圍繞,林徽因還是宇哥優秀的母親。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一兒一女,女兒梁再冰,出生於1929年,是一位高級編輯。她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系,後擔任新華社記者,曾與丈夫於杭一起先後在英國、澳大利亞和香港作為新華社駐外記者工作多年。兒子梁從誡,出生於1932年,是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創辦人、會長。梁從誡也畢業於北京大學,就讀的是歷史系。
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建築學家,兩人創辦了清華大學建築系,可是一雙兒女為何都在北京大學就讀呢?這裡面有一段故事,這段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林徽因夫妻高潔傲岸,霽月清風。從小,梁再冰和梁從誡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抗戰時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不停的搬遷,去過昆明,李莊等地,每去一個地方,林徽因都會畫下詳細的地圖,交給梁再冰辨認,讓她記得自己走過的路。當年林徽因雖然身體不好,但創作靈感卻被點亮,她曾經想用英文寫一部《漢武帝傳》,甚至還對梁再冰講了她的構思和設想。梁再冰放了暑假,林徽因便教她學習英語,用的課本是英文版《安徒生童話》,暑假結束,梁再冰已經可以用英文背誦這些故事了。同姐姐一樣,梁從誡也從小接受父母的教育,眼界很開拓。母親林徽因曾經帶他去參加馬歇爾將軍在重慶美新處總部舉行的招待會,還見到過周恩來,馮玉祥等名人。
林徽因一家回到北平後,教育部指令梁思成創建清華大學建築系並任主任,之後梁思成赴美訪問。於是,建築系的很多事情都落到了林徽因肩上,建築系的課程設置,添置設備,聘用拉上,組織教學等任務,林徽因都要一一過問。林徽因一家還搬到了清華大學的新林院居住。
那麼,梁再冰和梁從誡從小受父母影響,為何沒有就讀清華大學建築系,而是都去了北大讀書呢?原來,兩人都曾經報考過清華大學的建築系,但是分數都沒有達標。據史料稱,1946年,有三位女孩報考清華大學落榜,一位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女兒梅祖芬,一位是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馮友蘭的女兒馮鍾璞,還有一位就是清華大學建築系主任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了。
梁再冰落榜,林徽因還不相信,於是就正常程序,調動查看了梁再冰的卷子,看看是否有誤判的情況。可是,經過查看,發現沒有誤判,所以,雖然滿是遺憾,梁再冰也只能去收分稍微低的北京大學,讀了西語系,和建築擦肩而過。1950年,梁從誡也曾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因兩分之差,未能如願考入,轉而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當年的學術風氣是何等的正氣,如果稍微照顧一點點,說不定史上就會多了兩位建築師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