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想。這些妖怪有些噁心。看完後反而覺得很可愛!
故事大概講的是,桃子媽在丈夫突然去世後,帶著桃子來到了老家,熟悉的親友和生活環境,讓桃子媽媽有了些許安慰,可是桃子,在飽受喪父之痛時,還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同學們,從東京來到完全陌生的鄉間。陌生的環境和人。讓在青春期的桃子無法內心上接受和融入!
妖怪們的出現一下子讓無趣的生活變得靈動起來,雖然妖怪們沒有什麼本事,又食量驚人,不過還是讓桃子有了別的事情去操心,慢慢地緩解了心中的悲痛。
縱看整部電影,畫風樸實自然,劇情細膩恬淡,人物心理和行為上的刻畫拿捏準確。作為桃子這樣一個不到小學五年級年齡的孩子,面對父親意外去世,那份悔恨留在心靈上的衝擊一直在淤積發酵。與此同時,這個年紀的她又有一份天真和「忘性」,導致在她能見到三個妖怪時,相處久了,擁有快樂的時光多了,就會衝淡一小部分喪父之痛。她從剛到汐島時那個木訥寡言有些排斥周遭的孩子,到教育約束三個妖怪不要破壞農田和偷盜,到願意與島上同齡的小孩子一起玩兒跳水遊戲,再到面對媽媽病情危重的時候奮颱風雨夜不顧身千裡尋醫的過程,桃子不僅走出了來不及與父親和解的悔恨陰影,還能承擔起照顧媽媽的責任,這中間的變化,正是桃子勇敢撐起父親留下的家庭責任位置空缺後,收穫的成長經驗。
雖然這是一部有鬼怪參與的電影,卻相比起宮老的電影現實感要強烈許多,宮老的電影往往其內容含量多過他所要表達的故事,強大的生命力,對自然的敬畏,對本真的追尋久久震撼我們的心靈。
但是,這部電影卻仍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電影,特別是在一個清晨,雖然這個時間看電影有點奢侈,但是它也像是種子,就像電影結尾你親捎來的紙條,簡短卻充滿力量。
最後在祭祀的日子,在稻船的承載下桃子也終於收到了父親寫完的信,雖然只有隻言片語,但足以讓桃子與父親釋懷,走出原先籠罩在自己身邊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