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漳州市「十四五」規劃《建議》這麼說

2020-12-27 澎湃新聞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25日訊(記者 蘇依婕)記者從漳州市委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共漳州市委關於制定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目標舉措,突出了「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這一主攻方向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安排。

加快「三大三新」產業發展

《建議》明確指出,要加快發展「三大三新」產業,就是大石化、大健康、大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百億龍頭企業、千億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

據漳州市發改委主要負責人介紹,大石化產業突出以建設古雷世界一流、綠色生態石化基地為依託,加快打造大煉油、大乙烯、大芳烴、大倉儲全產業鏈條;加快原油商業儲備庫、地下水封洞庫和綜合保稅區等建設,集中打造石化貿易、商務平臺、研發創新平臺等三大平臺,加快形成古雷化工貿易、物流倉儲基地。

大健康產業重點從健康食品、生物醫藥中,衍生高附加值的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物製品、嬰童產品等,培育規模大、核心競爭力強的健康食品產業集團,扶持企業建設規範化原料基地,建設國內知名的大健康產業基地;以打造「中國女排娘家」基地為契機,加快發展體育健康用品。

大裝備產業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精密機械、通用機械、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裝備等產業,重點在漳浦建設國家級深遠海裝備製造產業示範區,發展海上風機裝備、海底電纜等海洋裝備全產業鏈,打造區域性大裝備產業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出增強自主創新和推進「應用+產業」,重點加快漳州軟體園、中科智谷、華晴衛星應用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鏈、人工智慧、物聯網等前沿領域,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新材料產業突出集聚化、規模化,發展特種玻璃製品、高性能防火材料、石墨烯、化工新材料等行業;發展高中檔用紙全產業鏈,與高端木業、包裝印刷等形成上下遊配套;推動鋼鐵產業向高品質鋼材料轉型升級,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新材料產業基地。

新能源產業突出以發展清潔能源為核心,重點加快漳州核電建設、雲霄抽水蓄能建設,加快開發漳州外海淺灘風電,努力打造國家級風電產業示範基地,布局海上風電制氫等氫能產業基地,打造東南沿海最大清潔能源基地。

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漳州市工信局主要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將是漳州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鍵時期,將實施「大抓工業、抓大工業,建設工業新城」決策部署,通過產業梳理,找準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配套、關鍵技術工藝等短板缺失,以達到補鏈延煉強鏈,實現強基固本,實現產業鏈高端化,提升產業價值和競爭力。

強化項目拉動、龍頭帶動。實實在在支持保障項目的落地、建設、投產,支持項目技改擴能,通過「扶、引、育」並舉,扶持一批產業龍頭,引辦一批產業龍頭項目,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等企業,最大限度實現項目的拉動,龍頭的帶動效應。

強化集約推動,全力實施好《漳州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方案,創新工業園區發展機制,推動「人、財、物」要素向園區聚集,提升園區集約化水平,加快培育一批功能完備、產業發展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示範標杆園區。

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漳州市科技局主要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十四五」期間,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圍繞「三大三新」產業全力構建支撐和引領現代產業技術發展的科技創新平臺,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形成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發展新格局。

一是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優勢企業,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強化對「三大三新」產業發展方向的引領和關鍵技術突破的支撐,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平臺體系。

二是著力提升現有平臺創新水平,重點提升省級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平臺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推動省級技術轉移中心、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和產學研基地建設,深化與高水平高校合作、與我市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對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為生產力。

三是謀劃布局高端創新平臺。圍繞全面建設創新型城市目標,主動對接福廈泉自創區和全省研發布局,爭取在我市布局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創新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平臺,積極引進大院、大所、大企業、大集團在漳共建或自建研發機構,加快漳州高新技術創業孵化基地和漳州臺商投資區科技企業孵化基地創建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進程,努力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跨境電商將成漳州外貿進出口新增長極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跨境電商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貿易新方式,是連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形式。

漳州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漳州市近年來獲批的又一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載體。「十四五」期間,漳州將力爭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規模突破200億元,使跨境電商成為漳州外貿進出口新增長極。打造兩個平臺——建設集政務、商務、服務於一體的線上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一次註冊、一網通看、一網通查、一網通辦」,為跨境電商企業與政府監管部門提供信息化支撐;打造線下園區,按照「一核兩翼多園」規劃布局,在中心城區打造跨境電商核心區,環廈門灣漳州區域、環東山灣重點布局跨境電商項目,全市範圍內建設多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引入龍頭企業,加快引進境內外知名跨境電商企業,培育完整的跨境電商產業鏈,爭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新突破,實現跨境電商新通關模式全覆蓋。補齊人才短板,鼓勵海內外高端的跨境電商人才和團隊來漳工作創業,強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融合,培育一批本地理論知識紮實、實操能力過硬的電商實用型人才。

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規劃《建議》,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漳州市委臺港澳辦主要負責人表示,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方面,將進一步發揮漳州對臺獨特優勢持續推動漳臺民間交流、拓展產業合作、優化服務體系,在深化漳臺各領域融合上邁出更大的步伐。

一是弘揚祖地文化,營造閩南「老家」味道,繼續挖掘閩南文化對臺傳承交流內涵,打造開漳聖王根親文化品牌、關帝文化、保生大帝文化等民間信仰文化品牌,熱忱歡迎廣大臺灣同胞回漳開展祖地尋根、祖廟交流、族譜對接,夯實親情融合基礎。二是深化產業融合,將持續提升涉臺園區建設水平,加快建設對臺產業融合新平臺,深化漳臺優勢產業合作,支持臺資企業強鏈補鏈和科技創新。著力幫助臺企拓展內銷市場,參與大陸「新基建」,引導臺商積極融入「雙循環」,共享大陸發展機遇。

相關焦點

  • 寶雞:持之以恆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實體興則經濟興,實體強則經濟強。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當前,寶雞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發展實體經濟還存在著傳統產業轉型任務艱巨、科技創新動能不足、產業集群鏈條較短等「軟肋」。
  •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產業規劃層面,中部省份各有側重,但都強調要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打造產業鏈長板、打造現代產業體系。
  • 人民日報評論員: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 多省「十四五」規劃出臺 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多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 產業鏈現代化、數字經濟等成關鍵詞  近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中部省份陸續公布了各省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 人民日報評論丨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
    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人民日報評論員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不論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這裡,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必須深刻認識到,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是防範化解風險的基礎。實體經濟水平越高,經濟實力就越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也越強,這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硬道理。發展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是要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為構築未來發展戰略優勢提供重要支撐,有效抵禦來自各方面的風險衝擊。
  • ...回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有科技創新將為國企發展注入強動能!
    事實上,無論是從今年以來高層的多次部署,或是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十四五」規劃建議)來看,其均對正處於關鍵階段的國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
  • 「地評線」大江時評:提質增效,「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是立身之基,是創造財富的源泉,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
  • 貴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公布
    三、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工業產業體系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聚焦加快工業化進程,大力實施產業發展提升行動,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4.做大做強十大工業產業。
  • 常州市委舉行「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座談會
    12月21日,市委舉行「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座談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起草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以及民營企業家的意見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產業篇|「兩橫一縱」三大產業帶重塑...
    12月21日,《廣州日報》刊發《中共廣州市委關於制定廣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公布。規劃建議重點在分論的第二部分重點闡述,提出廣州要著力發展現代產業,加快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堅持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 景俊海就省委對吉林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作說明
    今年以來,我多次深入農村、社區、企業等基層一線調研,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基層幹部、人民群眾意見,主持召開了3次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組織省直各部門深入研究我省產業體系構建等重大問題,同步制定「十四五」規劃綱要及相關專項規劃。韓俊同志履新伊始,就對規劃建議稿進行認真審閱修改,並對起草組進行了具體指導。
  • 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0日電 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發布《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上海「十四五」規劃建議)。
  • 解讀廣州「十四五」規劃建議之新發展格局篇 | 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是...
    12月21日,備受關注的廣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全文發布,詳細闡述了廣州今後5年乃至15年的經濟社會發展。 其中,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重大戰略抉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行重大戰略部署。
  • 科學編制「十四五」園區經濟發展規劃
    如何科學編制好各類園區「十四五」規劃,不僅對園區經濟發展應對新形勢、布局新戰略、設計新模式等具有重要作用,對我國整體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在「雙循環戰略」之下,以吸引外資、外向型經濟為主要發展方式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何應對?是「十四五」規劃編制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就產業發展趨勢看,隨著國家對實體經濟、實體產業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科技、金融、人才等要素加快向實體經濟流動將成為重要趨勢:一方面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將加快,一方面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互動、融合發展也將成為重要方向。
  • 冷鏈物流火起來(產經觀察·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中物聯冷鏈委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髮展的階段性新特徵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研發應用前沿技術、更新改造生產設備、創新模式拓展市場……近年來,不少實體經濟行業企業在相關部門支持下主動轉型升級,展現出良好發展勢頭,打開了廣闊成長空間。本版從今天起推出「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系列報導,深入調查採訪冷鏈物流、陶瓷、秸稈利用等實體經濟行業企業,反映我國實體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的生動實踐。
  • 首都北京能否帶動北方經濟重新起飛?「十四五」規劃建議再提減量...
    12月7日,中共北京市委發布了《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規劃建議」)。據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劉佔興介紹,該規劃建議是北京市委在過去7個月中先後召開2次常委會會議、10餘次專題會議研究審議後制定的,起草過程中充分吸收了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近300條意見。
  • 幹部包抓 一對一服務 集賢園:做強實體經濟做大推動揚帆起航
    實體經濟是園區發展的重要動力。為推動實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連日來,集賢園集中精力打好項目戰,通過做強實體經濟推動園區「十四五」揚帆起航。工程施工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僅推動了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太周創新產業園、高科建材、西安幸福未來天然健康產品生產基地等項目的快速實施,而且將紅星美凱龍高新集賢園文旅項目一期、西安精工智慧能源產業園、裝配式建築PC構件生產基地、高瓷鎂材料研發及產業化、節能環保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生產線等10多個優質項目列為2021年園區重點建設項目,擬建設的項目計劃在2021年一季度全部開工,全面開啟園區「十四五
  • 華電集團公司召開「十四五」戰略規劃研討會
    本網訊 12月8日至9日,華電集團公司在京召開「十四五」戰略規劃研討會。,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對能源需求為根本目的,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深入推進「五三六戰略」,著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做強做優做大,全面增強公司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加快創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業。
  • 聽取「十四五」規劃編制意見建議
    12月9日,市委書記張維國主持召開老幹部座談會,就我市制定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聽取意見和建議。張維國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老幹部優勢作用,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科學編制好我市 「十四五」規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奠定堅實基礎。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濟民,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師永學,市政協主席張歌鶯,市委常委劉榮山、胡志莉,離退休老領導關小蘭、柯德馨等出席會議。
  • 青海「十四五」規劃《建議》關鍵詞:生態 經濟 發展
    新華網西寧12月28日電(汪曉青)中共青海省委首場新聞發布會28日在西寧舉行,會議介紹了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有關情況,通報了《中共青海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制定起草和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