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貝學遊泳,這五個誤區你一定遇到過

2020-08-28 哈珀歲遊泳俱樂部

即將過去的暑假是孩子們最愛玩水的呢,況且烈日炎炎,一個仰式入水平躺擁抱整個世界,笑在嘴邊,美在心裡。


不過讓孩子學遊泳,學問大著呢。關於孩子學遊泳,大人常有的五個思維誤區!

簡單說就是錯誤!錯誤的!想法,你都知道是哪五個嗎?


今天哈珀小蜜蜂為大家總結了一下,以後不要再在孩子面前犯錯誤嘍,也不用再問孩子、老師了,面子也瞬間找回來了呢。





誤區01

學會遊泳等於掌握水中救人的技能


我們日常談的「遊泳」,目的是讓孩子強身健體,鍛鍊意志,遇到突發狀況,讓孩子擁有自救的能力。


孩子學會了遊泳,在不明水域自救有時候尚且困難,再去救別人,這是最最危險的,這也是我們在防溺水小課堂中多次提到的,小朋友就算學會了遊泳,有人落水,也千萬不要下水施援。


僅從安全角度考慮,人是陸生動物,最好離水遠一點。尤其是一知半解時,膽子大,容易出事。如果落入湍流中,或者在巨浪襲來之時,旱鴨子和奧運遊泳冠軍——誰能活下來,靠的不是技術,是運氣。


這不是旱鴨子,這是企鵝O(∩_∩)O


不明水域裡,有太多我們無法預知、無法抗拒的危險,不要讓孩子把學會在泳池中遊泳,當成挑戰這些危險的勝算。即使學會了遊泳,也千萬不要鼓勵孩子在不知深淺的不明水域中遊泳。


我還親眼見過一位媽媽在池邊對著恐水的兒子吼道:「你學會了遊泳,洪水來的時候,你就可以救爸爸媽媽了!」她一定忘了,水中救護和自己會遊完全是兩碼事。


一旦有人在水中發生危險,可能會危及生命,這也是招潛水員、救生員時,對身體條件要求極為苛刻的原因,讓未經過專業訓練的小朋友去實施水中救護無異於飛蛾撲火,溺水者出於求生本能爆發出的力量,會讓六十老嫗變成施瓦辛格,每一位正面接近他的人可能會瞬間被拉入水中。



誤區02

不必像專業運動員那樣學


對於初學者來說,專業和非專業之間是沒有區別的。所謂專業,應該是指在某一領域的學習上所花的時間更長,僅此而已。


專業的和非專業的,在起始階段的學習和訓練內容是一樣的,在達到一定水平後,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集中在對孩子身體柔韌和體能要求上。



遊泳是一項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有氧運動,同跑步、跳繩和很多球類活動一樣,是可以與孩子們終生相伴的。在成長過程中一以貫之的堅持學習,打下的身體和意志力基礎必將受益終生。


像深呼吸,直體滑,是需要花時間反覆練習的,而不是間歇性操作。要想使每一動作做得標準,並成為下意識的本能,只能靠時間來打磨。如果由於課時所限,無法做到系統科學,最好也能將較短的課時,用於基礎的學習和訓練上,以保證每一節課的質,而不是量。



還要教育孩子在遊泳學習中保持專注,體現在對訓練細節和動作規範的重視,以及某一個泳姿的反覆練習上。一種泳姿起碼練到標準的七八成以上,再開始練習別的泳姿。



簡而言之,即使達不到專業運動員那麼高的標準和要求,即便在體能上承受不了那麼大的訓練量,也請按專業的方法去學習,基礎打紮實,動作不變形,孩子以後的遊泳進階會更快。



誤區03

先從蛙泳開始學起


把蛙泳作為入門泳姿來學習,也算得上是「中國特色」了,甚至在大部分國人心中,「蛙泳」最有資格為「遊泳」這一概念作註腳。


這種做法有其運動生理學依據。首先,因為蛙泳是抬頭呼吸的,區別自由式的側頭呼吸和仰泳的仰面呼吸,這是普通人在水中非常本能、自然地採取的一種呼吸方式。



其次,蛙泳是雙手同時使用,方便保持身體平衡;此外,蛙泳是趴在水中的,

而仰泳是仰面朝天的,

自由式是側身滾動的,

蝶泳是波浪前進的。

相比起來,似乎蛙泳更利於初學者獲得相對的安全感。


國內教授遊泳都以蛙泳為首選還基於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雖然蛙泳動作做標準要三到五年,但卻很容易「遊起來」。中國的家長們不願意在孩子上了十幾節課後,仍然在練習打腿。於是即使心裡清楚,教練們也只好將錯就錯。


但是在國外,情況卻大為不同。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四種泳姿的特點。蛙泳:易上手,但技術最為複雜,遊好很難。尤以腿部動作為甚,是遊泳所有技術環節中最為複雜的。由於易造成運動損傷,所以不適宜長距離遊。


仰泳:技術相對簡單,易學。速度快於蛙泳,但次於蝶泳。省力。

蝶泳:產生時間最晚。技術較自由式、仰泳複雜,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速度僅次於自由式。體力消耗最大,不適宜長距離遊。




自由式:技術相對簡單,易學。速度最快。省力,適宜長距離遊。


需要強調的是,只有自由式適合長距離遊。即使主項不是自由式,每個專業運動員也都是以自由式為基礎泳姿的,這也是因為自由式適合長距離遊。所以每堂訓練課除了技術訓練外,所有運動員水中的體能訓練都是以自由式方式進行的。



學會自由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非常有助於學習仰泳和蝶泳。因為仰泳被稱為「翻過身來的自由式」;蝶泳單側的臂部及腿部動作幾乎完全複製了自由式。


而蛙泳是最特殊的,相對自成體系,除了和蝶泳在橫軸波動上稍有類似外,幾乎和其他三種泳姿扯不上任何關係。


通過以上比較,您可能已經得出正確的結論了:除非您的孩子是百年一遇的蛙泳天才,否則請讓他們先學自由式或者仰泳,如果只打算讓孩子學習一種泳姿,那麼毫無疑問是自由式。


誤區04

遊泳必須在水中才能學好


這話對了一半,因為還有一部分練習需要在陸地上做,尤其是對孩子們。陸上練習的動作標準是非常嚴格的。這是因為要考慮到在水中練習時阻力大,易疲勞,人在疲勞狀態下動作極易變形。


為了保證水中訓練的質量,我們的課程,在學習泳姿動作時,也是先進性岸上模仿練習,提高動作標準,加強動作規範


當然,如果孩子想掌握的更好,最好在家也可以對著鏡子進行練習,同時可以錄製小視頻和老師進行互動,老師也會錄製標準動作視頻給到家長,讓家長監督孩子的動作,這樣,課堂內外的同步練習,可以幫助孩子進步的更快。




誤區05

遊泳必須要憋氣


學習遊泳最集中的問題是什麼?無法正常呼吸。深呼吸練習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第一步。只有學會了呼吸,才能讓孩子脫離身上的輔助教具,真正渡過恐水期。


遊泳時必須是用嘴巴吸氣,嘴巴和鼻子同時呼氣。訓練時可在水中抓住池邊全身放鬆,抬頭用嘴巴吸氣,必須張大嘴巴,迅速地吸。再將頭慢慢沉入水中,然後略微緩慢有節奏的吐氣,並且要全部吐光。




有些孩子會覺得喘不過氣,或體力跟不上,原因在於不能將肺裡的二氧化碳全部吐光,所以一定要重視呼的環節。


學會呼吸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養成不在水中憋氣的習慣。樹立出水就吸,入水就呼的概念。


遊泳是有利身心的一項運動,在學習中有很多小知識需要孩子們學習、家長們注意,學會遊泳之後,在成人泳池中小蜜蜂也建議家長們時刻陪同,保證安全。


即將過去的這個暑假,你家孩子來哈珀遊泳了嗎?抓住暑假的尾巴,來這裡和更多小夥伴乘風破浪吧!

相關焦點

  • 關於孩子學遊泳的7大誤區
    現在,孩子們學遊泳的條件已今非昔比,室內遊泳館隨處可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總結的關於孩子學遊泳的7個誤區——別讓孩子們辜負了這麼好的學習條件。也歡迎您在文末留言交流您的心得。如果落入湍流中,旱鴨子和奧運遊泳冠軍——誰能活下來,靠的不是技術,是運氣。公開水域裡,有太多我們無法預知、無法抗拒的危險,不要讓孩子把學會池中遊,當成挑戰這些危險的勝算。即使學會了遊泳,也不要鼓勵孩子在公開水域遊。 我還親眼見過一位媽媽在池邊對著恐水的兒子吼道:「你學會了遊泳,洪水來的時候,你就可以救爸爸媽媽了!」
  • 關於孩子學遊泳的7大常見誤區!
    暑期是孩子們的遊泳高峰,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雖然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遊泳,但期間走了很多的彎路。現在,孩子們學遊泳的條件已今非昔比,室內遊泳館隨處可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總結的關於孩子學遊泳的7個誤區——別讓孩子們辜負了這麼好的學習條件。也歡迎您在右下留言交流您的心得。
  • 遊泳紙尿褲使用誤區
    小寶貝們也很喜歡玩水,可是讓媽媽們為難的是,寶寶還穿著紙尿褲啊,一下水就立馬脹得跟什麼似得,還弄得寶貝行動不便,不能愉快地玩耍,有木有!  可是又不能光著屁股下水,萬一直接把臭臭拉在泳池裡,那就……(畫面太美,小編不敢看)其實,在國外很多遊泳館都會要求小寶貝們穿上遊泳專用的紙尿褲,防止臭臭弄髒泳池,對大家的健康都有保障呢!遊泳專用紙尿褲真的這麼神奇?
  • 學遊泳越早越好?學會就能救人?關於學遊泳,你所不知道的幾個誤區
    上上個周末和親們聊我家妞學遊泳的事,很多媽媽和我分享了孩子學遊泳的曲折經歷,看來想學好遊泳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分享的這篇是我看到關於孩子學遊泳說得最誠懇的一篇文章了,如果能在孩子開始學遊泳之前看到這篇文章,我想我一定能處理得更好。文章有點長,不過如果你準備學遊泳或者讓孩子學,還是非常值得一看。謝謝作者天亮爸爸帶來這麼好的分享。
  • 你還記得遊泳紙尿褲的這六大使用誤區嗎?
    最近,一直有家長在私下詢問嬰兒遊泳紙尿褲能否重複使用這樣一個問題,小編均給予了回復。想必關注嬰遊網的小夥伴們會知道,其實在此之前,小編就已總結過遊泳紙尿褲的這六大使用誤區!那麼,關於嬰兒遊泳紙尿褲的六大使用誤區,你還記得嗎?
  • 遊泳減肥沒效果?公認3個誤區,會讓你「越遊越胖」
    好吧,道理都懂,然鵝你還是沒有瘦。之所以會這樣,減妞掐指一算,你一定是躺槍了這3個遊泳減肥的誤區,趕緊避開。 誤區1:遊泳是消耗熱量最大的運動?
  • 藝考生頻頻落榜,這6個誤區一定要警惕
    儘快規劃和準備,諮詢專業的老師,做好藝術評估工作,選擇合適的專業和有經驗的培訓機構,紮實的準備,讓你的藝考之路更加穩定、踏實。今天,小編總結了藝考中最容易中招的六大誤區,各位考生一定不要中招!誤區一:覺得文化課沒希望了就選藝術課考從今年開始,藝考生文化課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課成績變得越來越重要。文化分數線是藝術考生的最後一道門檻,無法達到錄取要求,藝考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和金錢。
  • 【青春奉獻文明城】孩子泳池溺水:關於遊泳這些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關於溺水,大家都有誤區!很多人,學會遊泳就一定能自救;認為一旦孩子溺水了,一定會處於本能地呼救,或者在水裡撲騰;認為遊泳池裡一定安全……孩子學遊泳並不是越早越好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是在羊水裡長大的,孩子出生就會遊泳,所以越早讓孩子開始學越好。其實並非如此。遊泳是一項運動,所以孩子學得快還是慢,主要看身體條件和運動天賦。每個孩子學遊泳並不是越早越好。
  • 學樂器,這10個錯誤足以毀掉你....
    沒有幾個學生不會一件樂器或沒上過藝術課的,但是學得好的學得精的能堅持下來的卻缺少之又少。基本用的都是過去時,我曾經學過.我以前學過.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那是因為現在的音樂教育機構泛濫門檻太低,一些能力一般欠缺專業知識的老師濫竽充數調低價格。一些家長貪圖便宜,盲目學習。給整個音樂教育市場帶來一系列災難,例如以下幾點誤區。
  • 學英語時99%的人有過這3個誤區!
    積水成淵 積沙成塔山東站陪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學英語努力堅持必不可少,但是想要學得快、學得好,就要有好的學習方法,免得進入誤區
  • 關於孩子學遊泳,我們知道的幾乎都是錯的
    文章作者認為:大多數父母在孩子學遊泳這件事兒上,存在四個理解誤區 …誤區一:學會遊泳是為了讓孩子掌握一種生存技能誤區二:我的孩子可以很快學會遊泳誤區三:不打算讓孩子成為專業運動員,所以不必專業地學誤區四:先從蛙泳開始學起來看看是怎麼回事,這個夏天帶孩子學遊泳,了解一下是有必要的 ...
  • 新手學日語的3大誤區,你遇到過嗎?
    很多零基礎的小夥伴在學習日語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況,例如「母(はは)は美しく見える」,新手學習者由於詞彙量有限,聽到「ははは」的時候還以為在傻笑,其實「はは」是母親的含義,第三個「は」是助詞,用來提示主題。這種問題幾乎每天都發生在新學日語的小夥伴身上。
  • 關於暑期孩子遊泳溺水的誤區一定要知道
    進入暑假,不少中小學生選擇了遊泳這種消暑方式,然而亟須警惕的是,野遊、玩水常常發生溺亡事件。溺水,已經成為孩子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帶孩子去玩水時,這些溺水的誤區,必須知道!誤區一:會遊泳就不會溺水嗎?很多人認為只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了遊泳就不會發生溺水的悲劇了,然而現實情況是,每年溺水的兒童中有很多大一部分就是會遊泳的孩子。慘痛悲劇的發生就是因為當事者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 催乳要避免這十大誤區!母乳餵養你都遇到過哪些艱辛?
    不然寶寶食用了汙染過的奶水,萬一引起幾個月大的寶寶腹瀉,將對身體極不利。誤區六:過分在意自己的母乳量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暫且忘掉煩惱,把家務先扔在腦後,充分地休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一定要對母乳餵養抱有充足的信心,最好採取與寶寶同步休息法,減少幹擾。
  • 想學遊泳,裝備你選對了嗎?
    要說起最適合酷暑的休閒運動,那一定非遊泳莫屬了。閒暇之餘去遊遊泳,不僅可以消暑放鬆,還能起到減肥健身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但是並非人人都會遊泳,也有一些初學者正摩拳擦掌準備衝去泳池了。不過別太著急哦,還得先挑選好需要的遊泳裝備才是。
  • 關於孩子學遊泳,這些誤區我們都沒發現!
    又到暑假嘍~遊泳池又要下餃子嘍~很多家長也會送孩子去報個遊泳班學個遊泳~但是!
  • 解讀嬰兒遊泳時的三大誤區
    在嬰兒遊泳應避免幾大誤區  一、遊得越早越好  有人誤認為只要孩子一出生,越早下水越好。其實不然。要依據孩子的健康狀況而定。一般在24小時或48小時以後,嬰兒臍部長好時再下水比較合適,以防止臍部感染,必要時要貼上護臍貼。
  • 遊泳怎麼提高,學遊泳最主要的技巧
    如果想要去清華上大學,那麼你一定要學會遊泳。今年開始,清華的遊泳課過不了的人,就拿不到畢業證了。當胎兒在母體中發育時,實際上就是在水中生活,因此對於水的掌控,實際上是一種本能。對於正常人來說,遊泳是對身體控制的能力,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把先天曾經會的東西,再找回來。
  • 遊泳回來,孩子淹死在床上:暑假關於孩子溺水的誤區,一定要知道
    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遊泳中心遊泳,孩子在水池裡玩耍,沒過多久,她發現孩子不見了蹤影,最終溺水而亡。其實,這是絕大部分人關於溺水的誤區:溺水的人會呼救,會揮手大喊,會使勁撲騰,總之,會發出求救信號,吸引周圍人的注意。其實,人真實的溺水狀態完全不是如此,尤其是孩子。他們不會呼救,他們不會使勁撲騰,他們也不會揮手。和電視劇裡描述孩子溺水會大聲呼喊的畫面,截然不同。
  • 為什麼勸你趁年輕,一定要多談幾場戀愛?你不下水永遠學不會遊泳
    學會了不一定能達到人生巔峰,但至少可以讓你在成長的道路上,少經歷一些坎坷。 老生常談的一句話:趁著還年輕,一定要多去談幾場戀愛。 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你要不斷去找,才能找那一個真正會讓你心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