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要避免這十大誤區!母乳餵養你都遇到過哪些艱辛?

2020-12-20 紅袖有約

生完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餵養。母乳是寶寶最好、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產後出現母乳不足該怎麼辦呢?

這時催乳是首要問題,請一定要注意避免十大誤區,如若稍加不注意,則可能讓寶寶斷了口糧!

產後媽媽想要母乳餵養卻沒有母乳怎麼辦?催乳!但是如何催乳呢?

產後媽媽的催乳誤區:

誤區一:生完寶貝馬上喝濃濃的湯催乳

家裡的老人常常在新媽剛生產完後來一次大補,各種營養豐富的湯水源源不斷。這樣做真的是對的?

其實產後頭兩天時,乳汁分泌不太多,都是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應該讓寶貝多多吸吮。一方面讓寶貝熟悉媽咪的乳房,頻繁吸吮初乳,使乳腺導管通暢,促進乳汁早分泌;另一方面,可促進寶貝儘早排盡胎便,減少早期黃疸的發生。一般乳汁大量分泌多在產後第三天。在寶貝尚未習慣媽咪的乳房,充分吸吮媽咪的乳房,乳腺管尚不通暢時,過早地引用大量的「下奶湯」,常可導致乳汁淤積,乳房的脹痛,甚至出現發熱。

因此,產後一兩天內,喝些清淡的湯或醫院特別配製的食物,既能保持能量充足、迅速恢復體力,也能很好地保證乳汁的分泌。

誤區二:補品多多,來者不拒

俗話說:老母雞湯既能補元氣,又能催奶,一舉兩得。那是不是產後多吃補品,就能幫新媽咪擁有又多又好的奶水呢?

對於剛完成分娩的媽咪來說,有些食物不宜在哺乳期食用,可能會起到「回奶」的作用。比如:含有麥芽成分的食物,比如麥片等。另外,產後喝紅棗桂圓湯等,都不利於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排出。尤其是產後一兩天,母乳本來就偏少,此時急於用雞湯「催奶」,老母雞裡的雌激素會抑制體內泌乳素分泌,不但催不出奶,還可能使媽咪,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咪腸胃功能不適,導致腹脹,甚至腹瀉等。

誤區三:產後媽咪瘦身忙,過度節食幫倒忙

有些上班族的媽咪,為儘快恢復體型,以便投入工作,產後便著力控制飲食,爭取最短的時間把孕期增加的體重減下去。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很多新媽咪可能不知道,產後立刻減少飲食,會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媽咪產後想要乳汁充盈,最簡單的訣竅在於心情舒暢、營養合理適當、注意休息。不要為了哺乳吃太多的食物,只要不覺得餓即可,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全面。如果媽咪始終想著儘快恢復身材,讓自己常處於飢餓狀態,那就很容易奶水不足,寶貝也就要跟著挨餓和營養不良了!

所以,新媽咪產後不要急於減肥,採取節食的做法來控制體重。哺乳會消耗大量熱量,本身就是一種減肥,而且效果還不錯呢!

誤區四:給寶貝多攢一些奶水

有的媽咪產後始終堅持母乳餵養,可後來,發現乳汁越來越少。這是什麼原因呢?正常情況下,奶水肯定是越吃越多的。有些新媽咪出現乳汁分泌不見增加、反而減少的情況,原因很多:可能為了攢奶,以為多存會兒,可能能存多一些。其實這是錯誤的。只有隨時把乳房的乳汁吸空,才能保證隨時分泌。

每次哺乳時應該讓寶貝充分吸吮一側乳房,仍不足時,可以換到對側乳房,直至充分吸吮後自動放棄乳房為止。下次再從後餵的那側乳房開始吸吮,讓雙側乳房獲得相同的吸吮機會,以保證乳房大小的均勻,產奶均勻。

另一方面,由於寶貝發育、體重增加,需要的奶量也在增加,使媽咪在一段時間內(產後2周、4周左右),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母乳不足,寶貝哭鬧,頻繁要吃,媽咪就覺得奶不夠了,甚至有的媽咪堅持不住了,添加了配方奶。此時應該滿足寶貝,按需哺乳,適當增加營養,或多喝一些下奶湯,經過短時間的調整,媽咪的奶水又會增多了。所以,母乳餵養的信心十分重要,營養和技巧也不容忽視哦!

誤區五:上班媽媽「擠奶」不注意衛生

不少白領女性來不及等到寶寶斷奶,就迫不及待地重返工作崗位。於是就選擇吸奶器,把乳汁吸出來,儲存在冰箱裡,以便寶寶飢餓時食用。

專家提醒,雖然這樣的做法本身不錯,但關鍵要能保證奶水、奶瓶的衛生。在工作場所,一般沒有專用的育嬰室,媽媽們不是進廁所「擠奶」,就是躲進一個隱蔽的小房間「擠奶」。只有確保乳汁不受任何汙染,才能給寶寶食用。不然寶寶食用了汙染過的奶水,萬一引起幾個月大的寶寶腹瀉,將對身體極不利。

誤區六:過分在意自己的母乳量

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暫且忘掉煩惱,把家務先扔在腦後,充分地休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一定要對母乳餵養抱有充足的信心,最好採取與寶寶同步休息法,減少幹擾。媽媽精神上的振奮和愉悅會促使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增高,從而使奶水儘快增多。

誤區七:產後沒有及時開奶

儘管新媽媽產後身心疲憊,乳房也不一定感到發脹,但最好堅持在產後30分鐘即給寶寶開奶,讓寶寶及早地吸吮乳房,即使乳汁少,也應該堅持讓寶寶吮吸。初乳雖然看上去奶量不多,但抗體等物質含量最高,對寶寶今後幾個月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誤區八:過早添加配方奶粉或其它食品

如果寶寶有條件接受純母乳餵養,則應避免添加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僅僅用奶瓶裝一點點的配方奶、果汁、開水或任何其他補充物來餵寶寶,都會減少母乳餵養的時間,幹擾母乳的產生。寶寶接受的非母乳食物越多,第二天母乳的產量就越少。

誤區九:寶寶吸吮時間過短

導致母乳不足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而最好的下奶方法就是讓寶寶勤吸吮。寶寶正確、有效的吸吮,能促進媽媽的垂體分泌大量的泌乳素,進而使乳房產生乳汁。有些媽媽人為限制哺餵的次數,或者每次哺餵時間過短等,都會造成母乳產量的減少。

誤區十:哺乳姿勢不當

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當,也無法達到刺激母乳產生的效果。哺乳的正確含接姿勢是:寶寶的下頜貼到乳房,嘴張大,下唇向外翻,面頰鼓起呈圓形,含住大部分的乳暈。寶寶含入乳房越深,就能獲取越多的乳汁。

母乳餵養的艱辛史,只有寶媽才能懂,看完讓人心疼。

那麼母乳餵養會遇到哪些艱辛呢?

一、餵奶次數多

寶媽們都知道,餵寶寶吃奶在一日裡不要混合餵奶,所以通常一天裡都是餵寶寶母乳,夜奶更是不用說,所以這就增加了母乳的次數,一天裡餵寶寶10多次奶也很正常。因為寶寶是按需餵養,所以也就讓很多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不得不放下手裡的事,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及時的餵養寶寶,而期間的艱辛也只有寶媽才能知道。

二、漫長的追奶之路

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肯定有過追奶的經歷,即使有配方奶,也不放心讓孩子喝,一定要孩子吃母乳。如果媽媽工作了,還要經常趁著工作之餘去擠奶,通過增加擠奶的頻率來提高母乳的產量,平時的湯湯水水也都是使勁喝。這也就讓媽媽為了寶寶放棄了美麗的身材。

三、寶寶吃完奶就吐奶

我想新每個寶媽都有過看著寶寶吐奶的經歷,那種心疼,也只有寶媽才能知道,看著自己的孩子剛吃完奶,沒一會就往外面吐奶,寶媽看見這種情形能不擔心,能不難受嗎?而這種心酸與艱辛只有寶媽自己知道,別人是體會不到的。

四、胸部因為母乳餵養變形

天底下那個女人不是愛美的呢?母乳餵養會導致胸下垂,嚴重時胸部變形,這種痛苦,寶媽自己是最明白的。不過小編相信,再愛美的媽媽也不會因為這些變化而鬱鬱寡歡,畢竟自己決定了生孩子,就有面對這些變化的準備,更何況這些都沒有我們的小寶寶重要。所以小編溫馨提示:產後注意飲食和胸部按摩可以塑造新的胸型!

五、寶寶喝奶不分白天黑夜

每個寶媽都有餵夜奶的習慣,先不說餵夜奶有多辛苦,就說如果讓你夜裡突然起來去辦事,你難受不難受?而且特別在冬天,天氣冷,寶媽也要起來給寶寶餵奶,不小心就會感冒,然而這種痛苦與艱辛,寶媽從來沒有因為難,而放棄母乳。

雖然艱辛,但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還是會堅持的!

母乳是嬰兒健康生長和發育的最佳食品。在生命的最初六個月,嬰兒應完全母乳餵養,以實現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在六個月之後,應給他們餵養充足安全的補充食品,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後。

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純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換句話說,就是母乳是唯一的營養來源。而在6-12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但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在12個月之後,母乳提供的營養只佔整體營養攝入的小部分了。而且對於沒有牛奶過敏或者不耐受問題的寶寶來說,也可以添加純牛奶,因此如果斷奶也不需要添加配方奶。

在6個月之後,一定要開始注重輔食的添加,1歲之後,更要注意三餐/加餐的重要性。在有些營養素上,母乳很難滿足1-2歲寶寶的整體需求了。

對於母乳餵養來說,一定要記得,1歲之後,母乳在營養的重要性上要逐漸讓位給輔食三餐,但母乳仍具有提供抗體、滿足安撫需求、提高親子關係等重要作用。這些是配方奶無法實現的,建議至少餵養到1歲,不需要使用配方奶,1歲之後按個人情況來判斷是否斷奶的理由。

當寶媽自己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特別偉大?小編同樣覺偉大,每一個寶媽都是好樣的,都是偉大的。母乳餵養的艱辛史,只有寶媽才能懂,看完讓人心疼,這句話寶媽們覺得對不對呢?寶媽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艱辛餵奶史,可以和寶媽們相互交流哦。

相關焦點

  • 母乳媽媽不能吃辣?母乳餵養的十大誤區,你避開了嗎?
    導讀:母乳媽媽不能吃辣?母乳餵養的十大誤區,你避開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乳媽媽不能吃辣?母乳餵養的十大誤區,你避開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母乳餵養的這些「坑」 你都踩過嗎?
    母乳餵養好處這麼多,聽起來也簡單易操作,但現實餵養過程中卻讓很多新手媽媽「壓力山大」。為此,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東院產科護士長劉小青為大家解釋母乳餵養中的常見困惑。關於母乳餵養,你踩過哪些「坑」?誤區一:奶越推越多奶量的多少跟推奶沒有直接關係,乳房是脆弱的,應該避免不必要的乳房按摩和操作,寶寶是最好的催乳師,只有頻繁、持續、有效的吸吮才能促進乳汁的分泌,保證乳量充足。
  • 跳出這幾大誤區——助力新手媽媽堅持母乳餵養
    8月1日-8月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34;。由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定製的&34;明確指出,生命的最初6個月應對嬰兒進行純母乳餵養,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或2歲以上。但是母乳怎麼喂?配方奶粉能不能取代母乳?工作後怎麼堅持母乳餵養?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媽媽們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就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誤區,可能導致母乳餵養的失敗或不能堅持。
  • 母乳餵養很重要也很辛苦,這九大誤區詳述給你聽,新手媽媽看過來
    等壓過惡露之後,就開始哺乳了。剖腹產的媽媽產後兩小時是要求平躺,之後由於傷口的關係,第一天可以讓寶寶從媽媽的乳房外側,趴著吸吮乳頭,這樣可以避免寶寶碰到傷口,又可以實施母乳餵養。「關心」,你就「方」了要相信自己。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母乳餵養的誤區有哪些,看看你中招了沒
    母乳餵養,道阻且長。 很多新手媽媽在哺餵寶寶的過程中,會聽過這樣或那樣的「經驗之談」,有的是對的,但是有的卻是錯誤的,甚至把新手媽媽「帶進坑裡」造成乳汁減少的有之,多此一舉的也有之。 雖然母乳餵養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正經歷著各種誤區的引導,美媽咪提醒廣大媽媽,母乳餵養一定要警惕下面這幾個誤區。
  •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 小心掉進這些誤區
    母乳是每一位新生兒能獲得的最天然、最珍貴、最理想的食物,是任何配方奶無法比擬的。但新手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讓媽媽們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哺乳。新手媽媽在餵母乳時容易產生哪些誤區?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 關於母乳餵養,這16個常見的哺乳誤區,媽媽要謹記!
    母乳是世上最好的嬰兒食品,然而不少媽媽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總是受困於一些所謂的「經驗之談」。看下文↓↓,這些哺乳「禁忌」都是錯的!別再信了誤區1 :哺乳前要用消毒溼巾清潔寶寶適度接觸乳頭上的細菌,其實有助於孩子免疫系統發育成熟,預防各種過敏性疾病!!!
  • 母乳餵養十大誤區,媽媽一定要了解!建議收藏
    對於新生兒來說,母乳餵養是最好最健康的糧食;但有部分媽媽卻被一些傳統觀念誤導,影響到母乳餵養的質量,進而阻礙了寶寶的健康成長。小編整理了常見的母乳餵養十大誤區,希望大家能更加理性的對待,並堅持母乳餵養。
  • 奶太多=母乳餵養順利?不要被無良催乳師帶偏了
    這是一位剛當媽媽不久的朋友發過來的,她在實現純母乳餵養之前也走了很多的彎路,找催乳師催奶就是其中之一。當她學習了科學的餵養知識之後看到之前請的催乳師發這樣的「炫技」朋友圈她也是滿心的無語。很多母乳餵養的專業人士都會感嘆當今母乳餵養的大環境差,科學的母乳餵養知識科普不到位、家庭和社會對母乳媽媽支持不夠、母乳餵養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太多等等。而催乳師作為我們中國特色發展出來的一個為母嬰服務的行業本該是首先擁有專業靠譜的理論知識為基礎後才能去給媽媽服務的。
  • 母乳餵養八大誤區,你佔哪一條
    母乳對寶寶和產婦自己恢復都有大大的好處,因此多數寶媽選擇母乳餵養。讓更多的寶媽掌握支持母乳餵養可哺乳不是簡單的事,有很多寶媽也會踩到很多誤區。你佔哪一條?1 、催乳就要喝鯽魚湯豬蹄湯等濃湯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生完孩子為了保證寶寶能有充足的奶,各種下奶湯,如鯽魚湯、豬蹄湯從早喝到晚。不但不利於身材恢復寶媽脂肪堆積,還容易導致堵奶漲奶。下奶湯可以清淡適量喝。若是產後確實存在乳汁不足的情況,可以選擇進行電刺激治療、手法按摩等科學的催乳方法。
  • 哺乳期媽媽要忌口?這6個母乳餵養誤區
    誤區三:媽媽要多吃,奶水才會又多又有營養在有老人的家庭中,姐妹們是不是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一定要多吃,不多吃怎麼可能奶水多,不多吃你的奶水怎麼可能會有營養?」其實,認為寶媽吃的多,奶水就又多又有營養,也是不正確的。
  • 母乳餵養這些誤區,你了解嗎?
    其實,哪怕是1毫升或者幾滴母乳,都能幫助新生兒獲得高效免疫球蛋白,抵抗外來細菌感染,同時有利於保護其胃腸道的菌群,因此不要因為暫時母乳少或沒有母乳就急於給孩子加配方奶粉。誤區二: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並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僅在醫生指導下可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 新媽媽:要不要母乳餵養?
    每一個新手媽媽們都面臨過一個問題:要不要母乳餵養?當然,也遇到了很多其他媽媽們遭遇的乳頭皸裂,漲奶,少奶,急性乳腺炎,硬憋回奶...... 今天,當我看到李紅萍老師的《催乳按摩·視頻版》,我深深地嘆息:為何我不早點看到這樣科學的母乳餵養?
  • 剖宮產後母乳餵養怎麼辦?產科護長帶你釐清四大誤區
    廣州市紅會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泳宜表示,這些煩惱其實是媽媽們對母乳餵養的典型誤區!還有哪些剖宮產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我們請周泳宜護士長一一分析!答案是:這僅是你的一種自我感覺。剖宮產媽媽體內的催乳素一時達不到迅速催乳的程度,少到不易察覺,但這並不代表媽媽的乳房不產乳。
  • 避開母乳餵養的8個誤區,這篇轉給母乳媽媽
    母乳餵養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條件的話要餵到2周歲或更久。雖然母乳餵養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正經歷著各種誤區的引導。今天小恩就邀請了恩菲特韓式月子中心陳護士長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提醒廣大寶媽們,母乳餵養一定要警惕下面這幾個誤區。
  • 母乳餵養常見誤區,你真的都知道嗎
    母乳餵養是上天賜予每一位母親的本能,那你了解什麼是母乳餵養嗎?母乳餵養有哪些好處?母乳餵養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應注意些什麼?這些問題本文將為你逐個解答。什麼是母乳餵養母乳餵養,顧名思義是媽媽親自用雙乳來餵養寶寶,相較於奶粉餵養,寶寶從小喝母乳更符合生長所需,因此多數兒科醫生都建議,不存在健康問題的媽媽,可以給寶寶母乳餵養長達6個月以上。
  • 避開母乳餵養誤區,養成聰明寶寶
    「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這一句諺語充分說明了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母乳是寶寶天然的食物,即使真的不多,但具備的營養仍然是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替代的。,不必堅持母乳餵養媽媽們不要被奶水少就可以放棄母乳餵養的偏見誤導了,無論如何都最好堅持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有人說:「母乳是第一份恆溫的愛。」聽著很溫馨,也很偉大。雖然,母乳餵養是上天賦予媽媽的本能行為,但是,我想說:母乳餵養的過程其實異常艱辛,能堅持到底的媽媽才最偉大。因為我家二寶現在17個月了,也還沒斷奶,一直是母乳餵養。身邊的親戚朋友也是都在勸說我,該斷奶了。就連我自己的爸媽每次視頻通話都會問:「斷奶沒有啊,還不斷奶啊,孩子這麼大了要斷奶了,奶水沒營養了……。」
  • 母乳餵養常見的7大誤區,最後一點,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做錯了!
    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嬰兒食物。任何奶源食物都是無法替代的。如果可以母乳餵養,那麼肯定要堅持母乳餵養。不管能堅持多久,看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但是正常母乳餵養最少堅持到4個月或者是6個月再添加輔食是最好的。母乳餵養雖好,但是在母乳餵養的道路上面,寶媽們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可能會阻礙母乳餵養,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母乳餵養7大誤區,而最後一點誤區,幾乎很少有寶媽們做對,第一個誤區:初乳要擠掉,不乾淨很多人認為初乳需要擠掉,因為初乳擠出來的顏色偏黃色,比較的黏稠,感覺不好,會直接擠掉,不給寶寶喝
  • 寶寶睡著了要不要叫醒餵奶?母乳餵養的6大誤區,新手爸媽不要踩
    近日,她在接受西瓜視頻的現場採訪中吐露心聲,暢談自己是如何從最開始的職場女性到新手媽媽的角色轉變,期間經歷了新手媽媽的哪些焦慮。她表示,從結婚到生娃到帶娃,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這些改變都是從懷孕那一刻開始,到女兒出生後的夜以繼日的照料中,悄然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