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餵養。母乳是寶寶最好、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產後出現母乳不足該怎麼辦呢?
這時催乳是首要問題,請一定要注意避免十大誤區,如若稍加不注意,則可能讓寶寶斷了口糧!
產後媽媽想要母乳餵養卻沒有母乳怎麼辦?催乳!但是如何催乳呢?
產後媽媽的催乳誤區:
誤區一:生完寶貝馬上喝濃濃的湯催乳
家裡的老人常常在新媽剛生產完後來一次大補,各種營養豐富的湯水源源不斷。這樣做真的是對的?
其實產後頭兩天時,乳汁分泌不太多,都是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應該讓寶貝多多吸吮。一方面讓寶貝熟悉媽咪的乳房,頻繁吸吮初乳,使乳腺導管通暢,促進乳汁早分泌;另一方面,可促進寶貝儘早排盡胎便,減少早期黃疸的發生。一般乳汁大量分泌多在產後第三天。在寶貝尚未習慣媽咪的乳房,充分吸吮媽咪的乳房,乳腺管尚不通暢時,過早地引用大量的「下奶湯」,常可導致乳汁淤積,乳房的脹痛,甚至出現發熱。
因此,產後一兩天內,喝些清淡的湯或醫院特別配製的食物,既能保持能量充足、迅速恢復體力,也能很好地保證乳汁的分泌。
誤區二:補品多多,來者不拒
俗話說:老母雞湯既能補元氣,又能催奶,一舉兩得。那是不是產後多吃補品,就能幫新媽咪擁有又多又好的奶水呢?
對於剛完成分娩的媽咪來說,有些食物不宜在哺乳期食用,可能會起到「回奶」的作用。比如:含有麥芽成分的食物,比如麥片等。另外,產後喝紅棗桂圓湯等,都不利於子宮收縮、復原和惡露排出。尤其是產後一兩天,母乳本來就偏少,此時急於用雞湯「催奶」,老母雞裡的雌激素會抑制體內泌乳素分泌,不但催不出奶,還可能使媽咪,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咪腸胃功能不適,導致腹脹,甚至腹瀉等。
誤區三:產後媽咪瘦身忙,過度節食幫倒忙
有些上班族的媽咪,為儘快恢復體型,以便投入工作,產後便著力控制飲食,爭取最短的時間把孕期增加的體重減下去。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很多新媽咪可能不知道,產後立刻減少飲食,會造成乳汁分泌不足。媽咪產後想要乳汁充盈,最簡單的訣竅在於心情舒暢、營養合理適當、注意休息。不要為了哺乳吃太多的食物,只要不覺得餓即可,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全面。如果媽咪始終想著儘快恢復身材,讓自己常處於飢餓狀態,那就很容易奶水不足,寶貝也就要跟著挨餓和營養不良了!
所以,新媽咪產後不要急於減肥,採取節食的做法來控制體重。哺乳會消耗大量熱量,本身就是一種減肥,而且效果還不錯呢!
誤區四:給寶貝多攢一些奶水
有的媽咪產後始終堅持母乳餵養,可後來,發現乳汁越來越少。這是什麼原因呢?正常情況下,奶水肯定是越吃越多的。有些新媽咪出現乳汁分泌不見增加、反而減少的情況,原因很多:可能為了攢奶,以為多存會兒,可能能存多一些。其實這是錯誤的。只有隨時把乳房的乳汁吸空,才能保證隨時分泌。
每次哺乳時應該讓寶貝充分吸吮一側乳房,仍不足時,可以換到對側乳房,直至充分吸吮後自動放棄乳房為止。下次再從後餵的那側乳房開始吸吮,讓雙側乳房獲得相同的吸吮機會,以保證乳房大小的均勻,產奶均勻。
另一方面,由於寶貝發育、體重增加,需要的奶量也在增加,使媽咪在一段時間內(產後2周、4周左右),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母乳不足,寶貝哭鬧,頻繁要吃,媽咪就覺得奶不夠了,甚至有的媽咪堅持不住了,添加了配方奶。此時應該滿足寶貝,按需哺乳,適當增加營養,或多喝一些下奶湯,經過短時間的調整,媽咪的奶水又會增多了。所以,母乳餵養的信心十分重要,營養和技巧也不容忽視哦!
誤區五:上班媽媽「擠奶」不注意衛生
不少白領女性來不及等到寶寶斷奶,就迫不及待地重返工作崗位。於是就選擇吸奶器,把乳汁吸出來,儲存在冰箱裡,以便寶寶飢餓時食用。
專家提醒,雖然這樣的做法本身不錯,但關鍵要能保證奶水、奶瓶的衛生。在工作場所,一般沒有專用的育嬰室,媽媽們不是進廁所「擠奶」,就是躲進一個隱蔽的小房間「擠奶」。只有確保乳汁不受任何汙染,才能給寶寶食用。不然寶寶食用了汙染過的奶水,萬一引起幾個月大的寶寶腹瀉,將對身體極不利。
誤區六:過分在意自己的母乳量
媽媽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暫且忘掉煩惱,把家務先扔在腦後,充分地休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一定要對母乳餵養抱有充足的信心,最好採取與寶寶同步休息法,減少幹擾。媽媽精神上的振奮和愉悅會促使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增高,從而使奶水儘快增多。
誤區七:產後沒有及時開奶
儘管新媽媽產後身心疲憊,乳房也不一定感到發脹,但最好堅持在產後30分鐘即給寶寶開奶,讓寶寶及早地吸吮乳房,即使乳汁少,也應該堅持讓寶寶吮吸。初乳雖然看上去奶量不多,但抗體等物質含量最高,對寶寶今後幾個月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誤區八:過早添加配方奶粉或其它食品
如果寶寶有條件接受純母乳餵養,則應避免添加配方奶粉或其他食物。僅僅用奶瓶裝一點點的配方奶、果汁、開水或任何其他補充物來餵寶寶,都會減少母乳餵養的時間,幹擾母乳的產生。寶寶接受的非母乳食物越多,第二天母乳的產量就越少。
誤區九:寶寶吸吮時間過短
導致母乳不足最常見的原因是寶寶吸吮的時間不夠長,而最好的下奶方法就是讓寶寶勤吸吮。寶寶正確、有效的吸吮,能促進媽媽的垂體分泌大量的泌乳素,進而使乳房產生乳汁。有些媽媽人為限制哺餵的次數,或者每次哺餵時間過短等,都會造成母乳產量的減少。
誤區十:哺乳姿勢不當
如果寶寶的銜乳姿勢不當,也無法達到刺激母乳產生的效果。哺乳的正確含接姿勢是:寶寶的下頜貼到乳房,嘴張大,下唇向外翻,面頰鼓起呈圓形,含住大部分的乳暈。寶寶含入乳房越深,就能獲取越多的乳汁。
母乳餵養的艱辛史,只有寶媽才能懂,看完讓人心疼。
那麼母乳餵養會遇到哪些艱辛呢?
一、餵奶次數多
寶媽們都知道,餵寶寶吃奶在一日裡不要混合餵奶,所以通常一天裡都是餵寶寶母乳,夜奶更是不用說,所以這就增加了母乳的次數,一天裡餵寶寶10多次奶也很正常。因為寶寶是按需餵養,所以也就讓很多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不得不放下手裡的事,無論大小事情,都要及時的餵養寶寶,而期間的艱辛也只有寶媽才能知道。
二、漫長的追奶之路
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肯定有過追奶的經歷,即使有配方奶,也不放心讓孩子喝,一定要孩子吃母乳。如果媽媽工作了,還要經常趁著工作之餘去擠奶,通過增加擠奶的頻率來提高母乳的產量,平時的湯湯水水也都是使勁喝。這也就讓媽媽為了寶寶放棄了美麗的身材。
三、寶寶吃完奶就吐奶
我想新每個寶媽都有過看著寶寶吐奶的經歷,那種心疼,也只有寶媽才能知道,看著自己的孩子剛吃完奶,沒一會就往外面吐奶,寶媽看見這種情形能不擔心,能不難受嗎?而這種心酸與艱辛只有寶媽自己知道,別人是體會不到的。
四、胸部因為母乳餵養變形
天底下那個女人不是愛美的呢?母乳餵養會導致胸下垂,嚴重時胸部變形,這種痛苦,寶媽自己是最明白的。不過小編相信,再愛美的媽媽也不會因為這些變化而鬱鬱寡歡,畢竟自己決定了生孩子,就有面對這些變化的準備,更何況這些都沒有我們的小寶寶重要。所以小編溫馨提示:產後注意飲食和胸部按摩可以塑造新的胸型!
五、寶寶喝奶不分白天黑夜
每個寶媽都有餵夜奶的習慣,先不說餵夜奶有多辛苦,就說如果讓你夜裡突然起來去辦事,你難受不難受?而且特別在冬天,天氣冷,寶媽也要起來給寶寶餵奶,不小心就會感冒,然而這種痛苦與艱辛,寶媽從來沒有因為難,而放棄母乳。
雖然艱辛,但為了寶寶的健康,寶媽還是會堅持的!
母乳是嬰兒健康生長和發育的最佳食品。在生命的最初六個月,嬰兒應完全母乳餵養,以實現最佳生長、發育和健康。在六個月之後,應給他們餵養充足安全的補充食品,同時繼續母乳餵養至兩歲或兩歲以後。
寶寶在0-6個月的時候,純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換句話說,就是母乳是唯一的營養來源。而在6-12個月,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但母乳仍然是最重要的營養來源。在12個月之後,母乳提供的營養只佔整體營養攝入的小部分了。而且對於沒有牛奶過敏或者不耐受問題的寶寶來說,也可以添加純牛奶,因此如果斷奶也不需要添加配方奶。
在6個月之後,一定要開始注重輔食的添加,1歲之後,更要注意三餐/加餐的重要性。在有些營養素上,母乳很難滿足1-2歲寶寶的整體需求了。
對於母乳餵養來說,一定要記得,1歲之後,母乳在營養的重要性上要逐漸讓位給輔食三餐,但母乳仍具有提供抗體、滿足安撫需求、提高親子關係等重要作用。這些是配方奶無法實現的,建議至少餵養到1歲,不需要使用配方奶,1歲之後按個人情況來判斷是否斷奶的理由。
當寶媽自己看完這篇文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特別偉大?小編同樣覺偉大,每一個寶媽都是好樣的,都是偉大的。母乳餵養的艱辛史,只有寶媽才能懂,看完讓人心疼,這句話寶媽們覺得對不對呢?寶媽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艱辛餵奶史,可以和寶媽們相互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