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回來,孩子淹死在床上:暑假關於孩子溺水的誤區,一定要知道

2020-08-27 全藝通

神奇的溺亡事件

你見過這樣的溺亡事件嗎?

一個孩子,在淺水區,周圍一米之內全部是大人,但孩子最後溺水而亡了。

在芬蘭,就發生過這種很神奇的溺亡事件:

一個孩子在水裡,手腳撲騰,也沒有哭喊大叫,更沒有大喊救命,很安靜,漂浮在水裡。他的周邊,起碼有三個大人。

還有一個大高個就站在水裡看著他。

然而,這個孩子,就這麼眼睜睜地溺亡了。

而事實上,周邊的大人們,並不是故意不救,問題在於,他們根本沒有覺得這個孩子出現了異常情況,以為孩子在玩水。

「他把頭埋在水裡,沒有呼喊,手腳不停划動,完全看不出來有任何異常,我還以為他在潛水玩兒呢?!」

另外一個例子,出現在西安鹹陽。

一位媽媽帶著4歲的兒子去遊泳中心遊泳,孩子在水池裡玩耍,沒過多久,她發現孩子不見了蹤影,最終溺水而亡。

監控錄像顯示,當時孩子就在媽媽身後。這位母親背對著孩子,在玩手機。孩子就這樣慢慢沉入了水底。

這位媽媽的疏忽固然極其不應該。

但有個問題是:當時是在遊泳中心,孩子周邊除了玩手機的媽媽,還有很多成年人,遊泳中心也有專門的安全員。

而他們,居然沒有一個人發現了孩子的異常。

和上面的例子一樣,孩子就這麼眼睜睜的在所有人眼皮底下,溺亡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每年都會有一些孩子去遊泳,而且並不是去下河下湖,而是由家長帶著,去設施設備救生員齊全的遊泳中心玩水,但依然會溺亡事件。

為什麼會這樣?

對於孩子溺水的最大誤區

前段時間,在浙江的一個泳池裡發生過一個溺水事件。

一個孩子,在淺水池帶著遊泳圈遊泳,不小心從遊泳圈掉下來,落到水中。

最初,剛落水時,孩子有短暫的掙扎。隨後,孩子沉入水中,開始變得安靜起來,不會撲騰,不會掙扎,也不會呼喊。

如果不仔細去看,孩子仿佛是在玩水,只是潛入水中,而根本不會想到他溺水了。你會看到,在這個泳池裡,孩子周邊那麼多大人,但沒有一個人動手去救那個孩子。

因為大家都沒感覺到孩子溺水了。

專業潛水教練描述孩子溺水時的樣子,還好,這個孩子被及時救上來了。

其實,這是絕大部分人關於溺水的誤區:溺水的人會呼救,會揮手大喊,會使勁撲騰,總之,會發出求救信號,吸引周圍人的注意。

其實,人真實的溺水狀態完全不是如此,尤其是孩子。他們不會呼救,他們不會使勁撲騰,他們也不會揮手。和電視劇裡描述孩子溺水會大聲呼喊的畫面,截然不同。

在周邊人看來,處於溺水狀態的孩子,並沒有什麼異常。他們會站立,頭微微仰著,雙手在水裡划動,就像在潛水玩一樣。

遊泳教練金彥說:「對沒有概念的人來說,可能就是想他到底在幹嘛,沒有任何掙扎,沒有任何行為,這種情況也非常多的,並不是大家印象裡面掙扎呼救。」

孩子溺水的真正狀態,就是不會呈現什麼異常狀態。

這才是孩子溺水的真正特徵

網友@加州桃子小姐弟也碰到過有相同經歷,她寫過一篇博文,總結了孩子溺水的幾種特徵:

第一,孩子在溺水狀態時,不會折騰,而是安靜地站立在水中,半仰著頭,意識模糊。

這是很可能發生的情況。

看這張圖:

這是孩子在溺水時的真實樣子,半個腦袋在水裡,半個腦袋在外面,手不停在水中划動。

在外人看來,他們就仿佛把頭埋在水中潛伏玩水,而不會認為他們溺水了。但他們的的確確處於溺水狀態。

第二,孩子戲水一定會發出聲音,只要孩子突然安靜下來,大概率是出現了問題。

如圖:

很多宣傳孩子溺水的公益漫畫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孩子一邊往下沉,一邊呼喊救命。這是假的。

孩子溺水時,很難發出聲音的。

這也是假的,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判斷孩子是否有危險,就看他是不是在水裡手腳揮動、玩得開心,如果安靜,不說話,立刻下水救人。

第三,@加州桃子小姐弟說,孩子在溺水時,沒有踢腿的動作,很快會沉下去。

這一點,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孩子在溺水時,有兩個過程,第一個過程是嗆水,第二個過程才是溺水。

嗆水過程中,孩子會撲騰,會在水裡起伏。這個過程很短暫,但並非沒有。父母如果細心,觀察到了,迅速把孩子救上來。

嗆水過程後,孩子慢慢下沉,肺部進了一些水。這個時候,呼吸系統會控制人體。孩子會拼命仰著頭,把頭伸出水面外,以求能呼吸到氧氣。

這個時候,孩子進入「無聲溺水」階段。

他們不會呼喊,不會叫,不會撲騰。你看著像是在玩水,其實正在下沉,慢慢死去。

處於「無聲溺水」階段的孩子,非常危險,一旦肺部進水過多,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後果非常嚴重。

☞所以,再次提醒父母:

帶孩子出去遊泳要上點心,發現孩子安靜下來要立即行動,那不是在玩水,玩水的孩子不會安靜的,那是碰到了危險。

乾性溺水

關於孩子溺水,還有一種情況,乾性溺水。絕大部分人可能沒有聽說什麼叫「乾性溺水」。

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個10歲的小男孩,有一天和媽媽在泳池玩了一個下午。之後,兩個人走路回家。

回到家之後,小男孩洗了個澡,說困,就躺在床上午睡。

1個小時後,媽媽看小男孩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她試圖叫醒孩子,可是孩子已經完全沒有反應,臉上被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著。

孩子送到醫院,已經死亡了,是溺死的,對,溺死的。

第二個,還是在美國,一個小男孩和父母去遊泳,晚上回家之後,說自己肚子疼,上吐下瀉,肩膀也疼。

到了晚上,終於被送進醫院,搶救無效死亡,也是溺死的。這都是被醫學界稱之為「乾性溺水」的典型事例。

什麼叫「乾性溺水」,比較專業的解釋是:受到強烈刺激,例如水或者是驚嚇,過度緊張,導致喉頭痙攣,結果聲門關閉不能正常呼吸,窒息而亡。

換句話說,乾性溺水,是自己把自己憋死的。

小孩很容易發生「乾性溺水」,去遊泳池遊泳,嗆水了,刺激到了喉部機頭,回家之後,喉頭肌肉發生痙攣,導致呼吸道關閉。

於是,自己把自己憋死了。

雖然概率小,但「乾性溺水」一樣需要父母們重視:

(1)遊泳時,家長要時刻盯著孩子,發生嗆水時,尤其要小心,因為嗆水,容易引發喉部痙攣。

(2)遊泳結束後,不要掉以輕心,如果孩子有呼吸困難、嗜睡、痙攣等症狀發生,及時送去醫院。

暑假來了,孩子們肯定一窩蜂下水遊泳,切記注意三點:

第一,孩子遊泳,父母必須要跟隨看護。這是責任,作為父母,作為監護人的責任。

第二,遊泳時時刻關注孩子,只要發現孩子安靜下來了,大喊一聲,如果沒有回答,立即下水去救。當然,也希望大家在遊泳時可以多留意下周邊的孩子,一旦發現孩子表情不對,馬上出手救援。

第三,遊泳結束後,不要輕易掉以輕心,發現孩子有不適,立即送往醫院。

來源 | 微信公眾號國館

相關焦點

  • 孩子會淹死在床上,乾性溺水以及溺水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因為疫情有些學生仍不能正常返校在家留守,加上暑假也即將到來,家長一定要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多多叮囑孩子安全戲水。現在大多數家長會帶孩子到正規的遊泳館遊泳玩水,即使是正規遊泳館作為家長也不能鬆懈。一旦發現以上跡象,家長一定要趕緊去看看怎麼回事,哪怕是誤判,也要前往確認,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一點點的大意(二)乾性溺水關於孩子溺水,還有一種情況,乾性溺水。絕大部分人可能沒有聽說什麼叫「乾性溺水」。
  • 關於暑期孩子遊泳溺水的誤區一定要知道
    進入暑假,不少中小學生選擇了遊泳這種消暑方式,然而亟須警惕的是,野遊、玩水常常發生溺亡事件。溺水,已經成為孩子意外死亡的「頭號殺手」。帶孩子去玩水時,這些溺水的誤區,必須知道!誤區一:會遊泳就不會溺水嗎?很多人認為只要讓自己的孩子學會了遊泳就不會發生溺水的悲劇了,然而現實情況是,每年溺水的兒童中有很多大一部分就是會遊泳的孩子。慘痛悲劇的發生就是因為當事者的疏忽大意造成的。
  •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會分辨
    導讀: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會分辨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父母要學會分辨!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父母要學會分辨! 夏天來臨時,許多人喜歡在河邊、海邊或遊泳池遊泳,因此,每年夏天溺水都更加嚴重。 然而,在美國,一個男孩在回家後淹死在自己的床上,這也是很奇怪了。
  • 遊泳回來的孩子在床上永遠地睡去,關於溺水的誤區,你可以看看
    二、關於孩子的溺水誤區之前在浙江的一個泳池裡發生過一個溺水事件。一個孩子,在淺水池帶著遊泳圈遊泳,不小心從遊泳圈掉下來,落到水中。最初,剛落水時,孩子有短暫的掙扎。隨後,孩子沉入水中,開始變得安靜起來,不會撲騰,不會掙扎,也不會呼喊。如果不仔細去看,孩子仿佛是在玩水,只是潛入水中,而根本不會想到他溺水了。
  • 【青春奉獻文明城】孩子泳池溺水:關於遊泳這些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中小學生平均每天有40人因溺水死亡,小學生死亡人數佔溺水死亡的學生人數68.2%。關於溺水,大家都有誤區!很多人,學會遊泳就一定能自救;認為一旦孩子溺水了,一定會處於本能地呼救,或者在水裡撲騰;認為遊泳池裡一定安全……
  • 孩子遊泳回來,卻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學會辨別
    01孩子遊泳回來卻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學會辨別洋洋是一個喜歡遊泳的孩子,學會遊泳之後他經常去家附近的遊泳館遊上幾圈。這天,洋洋和往常一樣去遊泳,下午回到家後便告訴爸媽自己有點累,想睡一會兒。考慮到孩子也許是遊泳累了,媽媽便點點頭,打算吃晚餐的時候再叫醒孩子。晚餐時間很快就到了,媽媽敲了洋洋房間門,卻一直沒有聽到回應,開門一看,洋洋一動不動躺在床上,嘴裡都是白沫。叫了幾次孩子沒有醒來,媽媽嚇得趕緊叫了救護車。
  • 孩子遊泳完回家睡覺,卻在床上溺水了:警惕乾性溺水!
    孩子在遊完泳安全回家,卻溺死在自己床上!現在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加上暑假開始,各個小區的遊泳池正是人頭湧湧的時候,遊泳無疑是暑假中最多孩子的選擇,既能消磨時間,又能解暑,又好玩!今年由於疫情,剛剛進入夏季,學校還沒有複課時,便發生了多起孩子溺水的事情,所以許多家長對於孩子玩水還是比較謹慎的。
  • 孩子遊泳回來,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會分辨
    男孩的家人覺得孩子是遊泳玩累了,也沒理會。然而1個小時候,男孩對家人的呼喚沒有任何反應,並且還吐了許多白沫,這時候將男孩送往醫院,已經搶救無效了,屍檢的結果是「溺水」,這讓家長感到十分詫異,孩子都應遊完泳回家了,怎麼還能在床上溺水呢?其實這種異常的行為,在醫學上被定義為「乾性溺水」。
  • 孩子遊完泳回家,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趁早知道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遊完泳回家,溺死在床上:"乾性溺水",家長要趁早知道。"家長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孩子累了就讓他去睡了。過了一段時間男孩的家長就去叫男孩出來吃飯,結果怎麼叫都叫不醒,家長就準備去男孩房間看一看,看到的卻是男孩口吐白沫,當時都被嚇懵了,反應過來趕緊就將男孩送去醫院搶救,結果搶救無效,屍檢結果是溺水。男孩的家長都懵了,孩子明明回來的時候沒啥事,怎麼睡覺了就溺水了。
  • 離開遊泳池也能淹死人,「乾性溺水」的真相
    之後每年夏天,一到遊泳旺季就會被各路媒體、網絡大肆報導,一度引起家長的恐慌。其實流傳很火的「乾性溺水」事件也就是以下兩個: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10歲小男孩,在泳池玩了半天,回家之後開始午睡。一小時後,媽媽準備叫醒孩子,卻發現他臉上被海綿一樣的白色泡沫覆蓋著,就這樣溺死在了自家床上。
  • 遊泳歸來,孩子卻「溺死」在床上!暑假學遊泳,關於這些家長一定要早知道!
    所以說,孩子學習遊泳以後,他可能參與到別的項目當中,比如球類、跑步等,作為他上學期間這種綜合素質的提高,我覺得是非常有幫助的。」作為家長有必要一定要讓孩子學遊泳嗎?孩子學習遊泳,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遊泳裝備如何選擇?如何把遊泳風險降到最低呢?究竟,我們該給孩子一場怎樣的遊泳學習呢?炎炎夏日,選擇遊泳是不錯的運動項目。但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學遊泳呢?因為學習遊泳不只是為了自救,更不是為了救人,而是培養孩子一種應對溺水危險時的能力,當突發情況來臨時,孩子能做出最正確,也是最安全的選擇。
  • 暑假模式啟動,家長為孩子報遊泳培訓班要注意這些……
    學堂君第1907天推送這個周末,孩子們相繼開啟暑假模式炎炎夏日,不少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名遊泳培訓班既消暑又能培養孩子一技之長「遊泳班」在市面並不少見尤其暑假期間青少年遊泳培訓市場更是炙手可熱然而,面對花樣百出的各類遊泳培訓機構家長難免挑花了眼
  • 你以為學遊泳是防溺水,而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事實上據美國的統計,一歲到4歲的兒童遊泳淹死是死亡率最高的活動,比車禍還危險,而且這麼小的孩子一旦溺水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真實的案例是有一對夫妻,他的大兒子在小的時候被水淹死了,第2個兒子又得了腦膜炎,終身癱瘓。他的妻子離開了他,後面又娶了個媳婦,又生了個女兒。而他已經為他的二兒子換了接近30年的紙尿褲。其實現在很多人認為讓小孩上遊泳課可以預防溺水,而事實恰恰相反。
  • 四歲男童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帶娃遊泳要警惕「乾性溺水」
    導讀:四歲男童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帶娃遊泳要警惕「乾性溺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又一起溺水事故,家長一定要避開這些溺水誤區,讓悲劇不再發生!
    在山東菏澤七裡河,1名17歲少年溺水。救援人員將溺水少年打撈出水時,已無生命跡象。湖北十堰3名男孩結伴外出遊泳。突然,1名男童從水面上消失了.附近村民聽到呼救聲下水搜救,最終在不遠處的小河深潭中,將小男孩撈起,不幸的是,孩子已經溺亡。廣西全州龍水鎮3名小孩在水庫不幸溺亡。據當地政府初步調查,5歲男孩在水庫洗澡時溺水,其哥哥、堂姐前去營救,3人不幸溺亡。
  • 孩子遊泳回來一周後離奇死亡,「乾性溺水」孩子傷不起!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風向標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4歲男孩弗蘭基到天然水壩遊泳,整個遊玩過程裝備齊全,爸爸寸步未離,完全沒有意外發生。但回家後夜裡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並於一周後突然死亡,醫生給出的死因是「乾性溺水」。據報導,弗蘭基當時在及膝深的水中玩耍,被遠處一艘船打來的浪擊倒,頭部浸入水中,他隨即被救起來,並且繼續玩耍。
  • 小孩下河遊泳溺水身亡,村民覺得河裡有髒東西,抽乾後才知道原因
    導讀:小孩下河遊泳溺水身亡,村民覺得河裡有髒東西,抽乾後才知道原因每年的夏天,我們經常都能聽到或者看到學生溺水的新聞,看到這樣的新聞我們也很揪心,也很無奈。學生放暑假在家玩,他們又有冒險精神,喜歡去挑戰一些沒做過的事情,所以不管老師和家長怎麼叮囑他們,他們還是會想去試一下。結果發生的事情,真的讓人很揪心在某個村莊,旁邊有一條河流。許多人到了夏天喜歡去河裡遊泳。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寫,村裡的5個小男孩,每次放學都要經過這條河,喜歡在河邊玩玩水。現在放暑假了,他們5個人約好去河裡遊泳,他們都是瞞著父母的。
  • 一定要教給孩子的安全知識:預防溺水
    夏日炎炎,孩子們陸續放了暑假,酷熱的夏日,孩子們最喜愛的就是泡進泳池裡,享受水中的清涼,同時溺水事件也呈現高發態勢,每年夏天我們都能從新聞或者身邊看到、聽到有孩子溺亡的消息。預防兒童溺水,刻不容緩!作為家長,要做到:1、 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了解孩子要去哪,做什麼,和誰去,何時回來;2、絕對不允許孩子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私自去遊泳或者去水邊玩耍;3、帶孩子去遊泳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遊泳機構,要有專業救生員在場。
  • 暑假想去遊泳的學生們,一定要看晚報的這份防溺水專刊
    「小朋友們,馬上就要放暑假了,暑假裡儘量不要到戶外遊泳,如果要去一定要好好看看這份《處州晚報2015防溺水專刊》上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