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經濟史青年學術研討會
為加強中國經濟史學界青年學者的交流,推動中國經濟史研究的發展,《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發起了中國經濟史青年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旨在為青年研究者搭建學術平臺,鼓勵青年學者關注經濟史研究的基礎問題和前沿研究,展示最新科研成果。
第一屆(2018年·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第二屆(2019年·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在經濟史學青年學者中獲得積極反響。第三屆將於2020年8月8-9日在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舉辦。
會議議程
2020 年 8 月 8 日(星期六)上午
時間 | 會議環節 | 議程安排 |
8:00-8:15 | 開幕式 | 【主持人】 《中國經濟史研究》主編 魏眾研究員 【會議議程】 1.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濟史研究》雜誌社社長 朱恆鵬研究員致辭 2.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 鄒芙都教授致辭 |
8:15-10:15 | 小組討論1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彭凱翔 【報告人】 1.黃忠鑫 寄莊戶的成立與延續:徽州富溪程氏的宋元明文書考析 2.丁亮 明代徭役的雙向流動機制與審編體系的調適 3.申斌 賦役全書的形成與定型——清初高度集中財政管理體制確立之基石 4.盛承 清代田地交易契約中的稅糧初探 5.侯鵬 16世紀江南田賦徵收機制的轉變與地域社會關係的變動 |
10:15-12:15 | 小組討論2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何平 【報告人】 1.王睿 清代常平倉衰敗的吏治表述與制度實際——基於黃梅案的考察 2.王漢東 江防、官工與地方財政:清代襄陽老龍石堤的修防經費研究 3.馬超然 商人、牙行與書吏——清中後期重慶城的商稅包攬及其變遷 4.黃雅雯 花戶的底冊:晚清山東益都縣村莊的納稅方式 5.劉雅媛 清末民初上海縣城財政的形成與構成 |
12:15-13:30 | 午休 |
2020年8月8日(星期六)下午
時間 | 會議環節 | 議程安排 |
13:30-15:30 | 小組討論3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黃國信 【報告人】 1.小林文治 秦代物資輸送形態試析——以「委輸」輸送為切入點 2.張呈忠 招誘商販與抑配編民 ——蔡京茶鹽新法的地方運作方式研究 3.葉錦花 明中葉閩中官收鹽策略及其演變 4.吳兆慶 明後期宣大山西馬市市本來源考 5.邱永志、張國坤 明清銅錢流通體制的式微與重整 |
15:30-17:30 | 小組討論4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高超群 【報告人】 1.方書生 近代中國工業化的起飛與轉變時段 2.趙婧 鎮海方家糖行史 3.曾雄佩 從商務印書館看中國近代股份制公司的技術進步(1897—1937) 4.於廣 華洋商人與南京國民政府的棉紗稅率和稅制 5.張躍 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卡特爾為何難以持久?——基於1930—1933年國際冰蛋卡特爾的研究 |
2020年8月9日(星期日)上午
時間 | 會議環節 | 議程安排 |
8:00-10:00 | 小組討論5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劉志英 【報告人】 1.徐嵐 糖用甜菜引入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1906—1949) 2.勉衛忠 商業史視域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近代青海河湟地區城鎮商業為例 3.王釗 全面抗戰爆發前後中英廣梅鐵路借款交涉 4.高蓉芳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內債與通貨膨脹的惡化 5.魏曉鍇 冀南銀行信用合作事業述論(1945—1948) |
10:00-12:00 | 小組討論6 每人報告15分鐘, 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龍登高 【報告人】 1.李義瓊、張妍妍 清代江南城隍信仰的組織化與城市社會經濟 2.趙牟雲 土地典交易性質再論——以清至民國時期的土地「典租」交易為中心 3.賈俊英 20世紀上半葉荷印中華商會抵制日貨運動 4.林展 近代東北和華北農村的社會網絡——以民間借貸為中心 5.林勝強 傳統與現代的糾纏——以20世紀30年代江西河口鎮銀錢業訟案為例 |
12:00-13:30 | 午休 |
2020年8月9日(星期日)下午
時間 | 會議環節 | 議程安排 |
13:30-15:30 | 小組討論7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魏眾 【報告人】 1.徐悅超 「物倫」的興起:戊戌變法前後「商學」的形成 2.雷永強 「破舊立新」:北京工人年獎制度的存廢與家庭生活質量(1949—1953) 3.葉鵬 林業建設與政區變動:以福建建西縣為例(1956—1975) 4.李飛龍 增產之「擔」與制度之「手」:合作化時期貴州農村副業的困境與調整 5.張亞光、畢悅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學研究的邏輯特徵——基於高頻被引文獻的思想史視角 |
15:30-17:30 | 小組討論8 每人報告15分鐘,專家每篇點評5分鐘;每組最後20分鐘為自由討論 | 【點評專家】陳碩 【報告人】 1.賀嵬嵬 大宗商品出口與工業化——以近代中國東北為例 2.潘威、蘇繞 民國時期新疆農田水利近代化成果的可視化與分析(1909—1935年) 3.李楠、黃天宇 暴力風險與合約選擇:基於近代東北鄉村社會匪患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4.龐浩、徐之茵、管漢暉 土改前後地權分配比較:基於縣誌的研究 5.韋欣、龔六堂 1949—1979年行政區劃調整的資源配置效應與經濟增長 |
17:30-17:45 | 閉幕式 | 【主持人】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 趙國壯教授 【會議議程】 《中國經濟史研究》常務副主編 高超群研究員總結髮言 |
與會青年學者
(以姓氏筆畫為序)
與會嘉賓
(以姓氏筆畫為序)
觀看
方式
(請複製連結到瀏覽器打開)
8月8日會議直播連結:
https://meeting.tencent.com/l/ypMnmdFkTGqf
8月9日會議直播連結:
https://meeting.tencent.com/l/T06Qzctvn3R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