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外國媽媽只靠5條懲罰規則,條條精闢!

2021-02-28 童樂島

說起孩子犯錯,很多父母常為如何懲罰孩子而發愁。明明知道不能容忍孩子的錯誤行為,也不能為孩子找藉口,可是一提懲罰孩子,好像就只有打和罵能解決問題。

其實不然,在外國媽媽Penny看來,懲罰是一門藝術。她的孩子從嬰兒到讀書時期,所犯下的種種錯誤,都被她「懲罰」掉了,孩子卻跟媽媽越見親密。到底這位媽媽是怎麼懲罰孩子的?她總結了5條懲罰規則。我們不妨借鑑一下。

在許多歐洲國家,打孩子是違法行為,所以外國父母很少體罰孩子。外國媽媽喜歡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因為孩子很多時候故意犯錯,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目的。那麼,父母如果反其道而行,故意不上當,孩子自然就沒轍了。

【例子】任何時候,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如果不影響他人,媽媽常常視而不見,讓孩子自己鬧去。如果影響到他人,她就會立馬把孩子抱走,把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了,再出發。

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就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只有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犯錯的後果,理解到爸媽不支持這種做法,孩子自然懂得避免。

當爸媽選擇懲罰的時候,不妨先冷靜下來對孩子進行「事先警告」。明確告訴他:如果你再犯的話,我就會打你五下手心(或者:沒收玩具,罰你寫保證書等等)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迅速理解父母的意圖。

【例子】孩子四歲時,有一次媽媽帶孩子去餐廳吃飯時,孩子很貪玩,故意把刀叉扔到地上等媽媽撿起來。媽媽將刀叉撿起來後,孩子又抓過來扔到餐桌下。這個時候,媽媽開始警告他:「如果我把刀叉撿起來,你再扔掉的話,那我就不準你吃飯了,待會你餓了我也不會管你。」孩子立馬乖乖坐好了。

家長們也要注意,一定要言出必行。提出警告後,如果孩子還是故意為之,想挑戰父母權威,那麼你說好的懲罰一定要實施,不要給孩子留下僥倖的時機。假如你不處罰,你以後便難以下達命令,你的懲罰也就失去了作用。

當孩子犯錯時,不妨用嚴肅的眼神制止他的錯誤舉動。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的錯誤給自己和他人都造成了麻煩,必須馬上停止。當你採用「眼神教育」時,不妨蹲下來平視孩子,告訴孩子錯在哪裡,孩子才能糾正錯誤。

【例子】孩子剛讀小學時,媽媽發現孩子被同齡人帶壞了,竟然會說髒話!媽媽氣得抓狂,但是她乾脆在孩子說髒話時,很嚴肅地看他,表示「你這種說髒話的行為讓我很不高興」。孩子看到媽媽的眼神不怒而威,馬上噤聲了。媽媽又耐心教育孩子:「說髒話是沒有教養的表現,我們不能這麼說髒話去取笑別人,這是讓人很羞恥的。」孩子似懂非懂地點頭,果然他不敢再犯了。

對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事,家長可以放輕鬆點,別急著責怪孩子,也許孩子是無心犯錯的呢?外國媽媽的心態很好,對孩子不小心犯的錯誤,她反而和孩子站在同一立場去想辦法解決問題。孩子因為有了媽媽的支持,往往懂得承擔責任,了解做錯事的後果。

【例子】孩子10歲生日,媽媽送了一個變形金剛玩具。孩子為了弄明白它是怎麼變形的,竟將玩具拆了個稀巴爛。媽媽發現後卻鼓勵孩子:「沒關係,你試試重新組裝它。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找媽媽。」孩子聽了媽媽的鼓勵,真的自己動手修理玩具。雖然最終沒有成功,孩子卻說這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因為付出了他的努力。

孩子接受懲罰後,最反感父母還總是舊事重提,這種翻舊帳的做法非常傷害孩子的自尊。外國媽媽堅決表示:千萬別讓家裡一整天都充滿怨恨的氣息,當你懲罰結束了,一定要讓孩子理解,爸媽仍然愛他,那件錯事已經「翻篇」了。

【例子】孩子13歲時偷拿了媽媽的100美元,竟然是為了秀大方,請好朋友去遊樂場玩。媽媽最終懲罰了孩子:「以後需要錢可以直接跟媽媽要,但是你這一次沒有經過我的同意就拿我的錢,我要懲罰你欠我100美元,等以後慢慢還我。」過後,媽媽若無其事地給孩子準備了晚餐,又像往常一樣跟孩子聊天,再也不給孩子負擔。而孩子從此不敢再偷拿媽媽的錢,還惦記著把當時的100美元還回去。

孩子都會犯錯,都有受家長懲罰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家長應讓孩子在懲罰中改正錯誤,吸取教訓,而不是讓孩子怨恨父母的管教,從此更加叛逆。不管家長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懲罰孩子,懲罰只是愛的一種手段,因此懲罰一定要有度。有時候,外國媽媽的教子智慧也值得我們中國家長借鑑,家長們不妨一試。


關注「童樂島」微信公眾號後,回復下列資料前的關鍵字,即可獲得對應資料的下載連結入口:

古典音樂:兒童古典音樂欣賞(20CD及輔導手冊電子版)

私房書單汪培珽英文書單電子書全套(1-6階段)

兒童百科:《國家地理兒童百科》全套電子書和音頻

動物世界:BBC少兒動物世界全4季視頻(有字幕)

英文有聲:廖彩杏100本英文繪本及1年52周英文閱讀計劃

粉紅豬:英文啟蒙動畫片 Peppa Pig(粉紅豬小妹)第1-4季

卡梅拉:全球最暢銷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MP3+PPS)

英文兒歌:400首經典英文童謠兒歌MP3(鵝媽媽/迪斯尼/蘇西託曼3套)

…………

聰明豆 | 動物街 |巴巴爸爸 | 中國童話 | 卡梅拉 | 小小孩 |牛津 |top100 | 小鼠波波 | 繪本動畫 | 巧虎 | 右腦開發 | 鼠小弟神奇校車 | 學畫畫 | 昆蟲記 | 貝貝熊 | 崔玉濤 | wee sing |最受讀者喜愛的親子繪本 | 好爸爸 | 獻給媽媽 | 好父母決定孩子一生| 十萬個為什麼 | 學會愛自己 | 親子動手書

更多驚喜,請關注童樂島微信獲取

請趕緊長按以上二維碼吧



【團購】一本很懂孩子、分年齡段的好雜誌——2016年《益智畫冊》徵訂福利多多,不同年齡段益智畫冊(分1-2歲、2-4歲、4-7歲三個年齡段),有不同的內容,有繪本冊、遊戲冊、綜合版,每年24本198元,每月快遞到家。現在訂閱還有豐厚的贈品哦!,點擊下面「閱讀原文」,進入童樂島微店團購

相關焦點

  • 孩子老犯錯,究竟該懲罰還是不懲罰?
    為什麼孩子會犯錯?前陣子,有位媽媽反映自家女兒老是犯錯誤,教過好幾遍了還是改不了,在這樣下去都忍不住對孩子動手打罵了。很多家長可能也有著相同的煩惱,加減法在某搜尋引擎搜索「孩子」兩個字就出現了很多條熱搜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關於「孩子不聽話,犯錯,打罵不管用的,該怎麼教育」的求助。孩子犯錯、不聽話的問題困擾著眾多家長,那孩子為什麼老是犯錯呢?
  • 做了25年廚師長,毫不馬虎地總結了12條做菜大訣竅,條條超級精闢
    這個月繼續為大家講解12條做菜訣竅,今天為大家講解做菜訣竅的是做了25年魯菜的蘇廚師長,這12條都是蘇大廚毫不馬虎總結出來的,條條都超級精闢,還很實用,用最簡單的文字教大家最實用的做訣竅。5.豆瓣醬冷油冷鍋開始炒大家炒豆瓣醬的時候,一定要是冷油下鍋炒,熱油熱鍋炒豆瓣醬,容易炒糊,菜也容易變黑,為什麼很多人加了豆瓣醬把菜炒黑,都是這個原因。
  • 18條使用手機的家規:條條值得細品
    一位美國媽媽,在兒子13歲生日那天,給孩子買了一部iPhone手機。同時,這位媽媽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條使用手機的規定,並聲明,如果兒子做不到,她將會把手機收回。在國內,甚至發生過未成年孩子以傷害隱私權為名告看自己手機的父母的事情,想想就可笑。第三條:如果手機響了就接聽,這畢竟是一部手機。接聽電話時要注意禮貌。
  • 「懲罰」孩子,這條紅線千萬別碰
    孩子不寫作業,家長懲罰不許吃飯——這叫消極後果。怎麼理解呢?孩子因為貪玩錯過了晚飯時間,結果沒有吃到飯,這是有邏輯聯繫的,孩子自然會明白「哦,原來晚飯是有固定的時間的,如果我不遵守規則,就容易沒有飯吃。」
  • 18條使用手機的家規,條條值得細品(收藏)
    同時,這位媽媽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條使用手機的規定,並聲明,如果兒子做不到,她將會把手機收回。認真閱讀這18條家規,就會發現其中很多道理不僅適用於孩子使用手機方面,而且在這封信中反映出來的一些教育理念,更值得學習和借鑑。
  • 孩子犯錯時,如何懲罰孩子是比較理性的?
    您是否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您的孩子為了保護自己做的沙坑,有時會用鐵鍬去攻擊其他孩子,或者叛逆期的孩子開始無視爸媽制定的規則,那麼這時候可能會觸及父母的底線,開始去懲罰孩子。但是什麼是理性的懲罰呢?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父母都必須教導孩子們在家裡生活的一些家庭規則,同時告訴孩子們自己的底線在哪。當然父母也要知道有時候和孩子發生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哪些制裁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幾乎不可能有一個通用法則去懲罰所有犯錯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們都不太一樣,並且情況太多樣化了,有些時候可能會失控。
  • 從小給孩子立10條規矩,少1條都不行,爸媽要牢記,第10條能保命
    因此,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從小就出類拔萃,你應該從小就為孩子制定規矩,讓孩子明白「沒有規則,就不成方圓」。孩子在小時候,沒有規則感。父母不給孩子定規矩,只會放任孩子的不良習慣。父母會慢慢發現,孩子越長大越難管教。主要是小時候父母沒有制定好規矩。以下十條規則是父母在童年時期必須制定的。
  • 拼音學音標全解——(5)10條終極拼讀規則
    搞清楚之前4篇文章中提到的內容後,現在就可以把所有的重要拼讀規則展現出來了。這篇文章是我之前全套課程中介紹給學生們的10條拼讀規則,頻繁操練,便會熟記於心。多說無益,先來看看10條拼讀規則。當然了,你會發現,裡邊有幾條是之前已經見過面的了。
  • 3條教育孩子的黃金法則,家長們過來看啦
    研究表明,與9個月到三歲的孩子多交流與溝通,他長大後會更聰明伶俐。兒女與父母相互間關係平等,相互尊重,且始終保持交流與溝通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顯的比其他孩子超出許多。當孩子無故遲到時,媽媽了解到,原本孩子是為了能去小河邊看日出,媽媽告訴孩子&34;,與此同時也告訴孩子&34;並送一塊兒表,從此以後孩子再也沒無故遲到過。
  • 薩菲爾18條:英文寫作規則
    針對不少人慣用「模糊語言」的現象,奧威爾提出了寫作時應該遵循的6條規則(簡稱「奧威爾6條」,詳見《政治與英語語言》,喬治·歐威爾,企鵝出版社,2013,P19)。「奧威爾6條」主要關注的是政治話語問題。威廉·薩菲爾任美國《紐約時報》政治專欄作家多年,曾經為美國總統起草講話稿。
  • 一位媽媽給孩子立的10條家規,簡單易懂,值得父母借鑑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明白了規則意識的重要性。而萊蒙特曾經說過: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那麼今天就要給各位家長分享一位媽媽給孩子立的10條家規,簡單易懂,值得父母借鑑。1.可以向孩子舉例子:比如你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是不是也不喜歡有人打擾你,在公共場合是大家一起的空間,如果你亂跑、大聲說話就會打擾別人。3. 小秘密可以分享給爸爸或者媽媽,但不能不說分享小秘密的方式能夠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親近,因為擁有了共同的秘密,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有了一種無言的默契。
  •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規(63——70條)
    我還是想多囉嗦一句,對孩子來說如果不是搞學術科研,好的學習成績並不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但是好的家規可以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而好的習慣則是讓孩子終生受益的。同樣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也能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成績就不會太差。接上文第六十三條:早上離家前和家人說再見,回家後先和家裡長輩打招呼告知回來了。
  • 一位美國媽媽給兒子使用手機的18條家規
    同時,這位媽媽給兒子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條使用手機的規定,並聲明,如果兒子做不到,她將會把手機收回。認真閱讀這18條家規,就會發現其中很多道理不僅適用於孩子使用手機方面,而且在這封信中反映出來的一些教育理念,更值得學習和借鑑。第一條: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這部iPhone手機是我的,是我買的這部蘋果智慧型手機。
  • 承認個體差異,允許孩子犯錯,你會得到一個不同的小孩
    只有在尊重個體差異、容許犯錯、敞開溝通、靈活制訂規則的環境中,才能讓人感到自身價值所在。可以看出,第二位媽媽的心態是平和的、充滿愛的,她的態度是堅定的、寬容的。她用最利於孩子成長的方式鼓勵孩子不斷試錯,從錯誤中成長。正如心理學家維吉尼亞·薩提亞所說:「只有在尊重個體差異、容許犯錯、敞開溝通、靈活制訂規則的環境中,才能讓人感到自身價值所在。」
  • 英國王室的準媽媽們在傳統上應遵循的9條規則
    而這一次,小編就要介紹,英國王室的準媽媽們在傳統上應遵循的9條規則。但英國王室的準媽媽不被允許這麼做,凱特王妃甚至都不敢接受嬰兒禮物,因為這也是違反伊莉莎白女王的規則的。而且,禮物的顏色可能會導致孩子性別的謠言散布出去。
  • 一位媽媽給孩子立下的8條家規,所有爸媽都要看看
    有一位媽媽,就給孩子立下了這樣8條家規。包含了孩子成長過程的方方面面,值得所有父母借鑑。清涼舒適還有各種有趣的玩具,孩子開心,家長也輕鬆。可是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的孩子。當周圍人小聲建議,管一管鬧騰的孩子時,有的家長卻反駁「小孩子就是這樣的」。作為父母,有責任也有義務教育孩子,遵守基本的社會規則。大家都有享受安靜環境的權利,不可以隨意打擾到周圍人。
  • 面對孩子犯錯,兩個父親的不同懲罰措施,讓我們看到懲罰的秘密
    前幾天在上海火車站,凌晨5點鐘,值班警察接到旅客報警,說車站廣場上有一個男孩只穿了皮夾克,在跪地乞討。民警趕到了現場,發現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 孩子,身邊有一個空書包,孩子已經凍的瑟瑟發抖。值班民警把孩子帶到警局,一邊給孩子喝熱水吃東西。一邊詢問情況,發現孩子跪地乞討是爸爸的傑作。
  • 母親束手無策,如何管教孩子,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
    當找到並認清問題時,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去改,這三條家庭教育建議可以參考。第一條:學會尊重規則,並堅持執行。孩子任性、沒規矩,那說明孩子不懂得規則應該去遵守,從家長層面來講,規則不是只給孩子定的,同樣也要求家長去遵守,否則,孩子憑什麼聽你的。
  • 孩子假期沉迷手機,一位媽媽訂的18條手機使用家規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美國媽媽,在兒子13歲生日那天,給孩子買了一部iPhone手機的同時,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條使用手機的規定,值得所有家長思考!第三條:如果電話響了,就接。它只是一個電話。學會用正確的態度講電話。如果屏幕上顯示「媽媽」和「爸爸」的來電——永遠不能忽視不接。
  • 《金瓶梅詞話》中的10條歇後語,精闢接地氣,簡短有深意!
    《金瓶梅詞話》中的10條歇後語,精闢接地氣,簡短有深意。1. 山核桃——差著一槅兒。出自《金瓶梅詞話》七回:如今他家,一家子只是姑娘大,雖是他娘舅張四,~哩!槅:隔。王媽媽賣了磨——推不得了。出自《金瓶梅詞話》二八回:尋了一遍兒回來,春梅罵道:「奴才,你媒人婆迷了路,沒的說了,『~』。」磨賣了後自然就無法在推磨了,比喻無法推託的事。5. 王府門首磕了頭——不吃這井水了。出自《金瓶梅詞話》四九回。磕了頭,奴婢下人離開時向主人磕頭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