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麼辦?母親束手無策,如何管教孩子,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

2020-09-09 Matt老師家庭教育

Hello,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Matt,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家庭教育的三條建議。

「老師,我的孩子說話大聲,一點小事就愛發脾氣。」

「老師,我的孩子作業不陪不作,該咋辦?」

「老師,我的孩子特別難教,如果小夥伴不跟他玩,他就會大聲罵人。」

「老師,我的孩子如果懷疑別人說他壞話,他就追著人罵。」

「老師,我該怎麼辦?」

這些全部都來自同一位母親的求助,相信每個看到這些留言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位母親是多麼無助,但同時也能看到錯誤教育之後所帶來的後果。

很多家長都在孩子管不了之後開始尋求答案、方法,總寄希望於有一個老師可以給出一個妙招訣竅能夠瞬間把孩子教育好。

這就是大多父母的想法,就像這位母親一樣,她的孩子已經10歲了,愛發脾氣、專注力不夠、罵人等等。

這些問題的形成並不是在一夜之間,一晚上孩子就變成問題兒童了,小時候沒有及時管教,不用長大家長就已經管不了。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一直在強調,教育孩子要在6歲之前,否則就很難再教育了。

李教授研究的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多年的研究結果就是,一個人如果不能在兒童時期得到好的教育,那麼在少年時期就能做出和成人一樣違法的事,甚至有些比成年人更惡劣。

李教授也曾說過,孩子的問題,大多數原因是來自父母。就像那位母親一樣,由於家人的溺愛與自己的易怒,孩子才變成這樣。

所以,教育孩子要及早,孩子有問題先從自身找,家長改變之後,孩子才有機會改變。

Matt老師劃重點

如何管教孩子,這是很多家長都很發愁的一個問題,沒有答案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到問題根源。

當找到並認清問題時,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去改,這三條家庭教育建議可以參考。

第一條:學會尊重規則,並堅持執行。

孩子任性、沒規矩,那說明孩子不懂得規則應該去遵守,從家長層面來講,規則不是只給孩子定的,同樣也要求家長去遵守,否則,孩子憑什麼聽你的。

比如,家長吃飯時候玩手機,孩子就想邊吃邊看電視;父母對老人呼來喝去的,孩子罵人就很正常。另外,家長對孩子犯錯要麼就打罵、要麼就放任,立下的規矩說變就變,那孩子就不可能會遵守規則。

現在不遵守家庭規則,以後就有可能違反國家規定,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否則就抱怨孩子。

第二條:自己的事自己做,學會獨立。

立好規矩之後,家長要懂得放手,如果事事包辦,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性,養成習慣後再放手,孩子很可能摔跟頭。

從自主吃飯、自己大小便、自己整理小書包、自己穿衣服,到幫媽媽做家務,家長的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

家裡有老人的要注意,隔輩親的危害太明顯,孩子要的老人給、孩子玩的老人陪,孩子吃飯老人喂,更不用說穿衣穿鞋了。

每天學校放學接孩子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把孩子的書包摘下來自己背上,而在日本這種事幾乎看不到,孩子的獨立能力教育只有從小開始培養,長大之後才能真正做到獨立。

第三條:別做雙標家長,這是令孩子厭惡的行為。

「寶貝,不能老看手機,對眼睛不好。」、「別一回家就玩手機,作業寫了嗎?」家長說完之後,自己躺在沙發上刷起了手機,這樣的情景太普遍。

父母的雙標行為將導致孩子的信任和不尊重,家長的定的規則孩子不會去遵守,因為在孩子心裡這些要求,父母也必須做到,否則為什麼孩子會做。

「憑什麼」這可能是孩子心理的話了,難道是家長就可以要求和命令了嗎。現代社會早已經不是100年前社會,孩子也不是只會乖乖聽話的孩子。

所以,家長既然立好規矩,那就大家一起遵守,別做雙標家長。

家庭教育是希望家長可以真正了解孩子,從而給予正確的管教方式,了解的前提是尊重和換位思考,當家長與孩子之間沒有隔閡時,教育自然順利進行。

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14歲孩子動手毆打母親,家長該怎麼辦?網友:教育方式開始就錯了
    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課題,不同的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狀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青春期階段。那麼父母該如何處理好孩子的關係呢?最近在網上看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她14歲的孩子叛逆動手打她,該怎麼辦?網友一孩子能打父母,就證明父母該打!因為他們從教育這個小野獸的第一天起就做錯了!
  •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
    01前言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正面管教,應該用寬嚴相結合,以嚴為主的教育方法。,以嚴為主的理由首先,現代社會科技產品,電子產品多,各種誘惑層出不窮,要是沒有較強的抵制誘惑的能力,孩子恐怕是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的。
  • 孩子頂嘴摔門家長如何管教,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親子難題
    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家庭教育中的四種錯誤方式!Matt老師家庭教育集之——避免四種錯誤教育方式,解決家庭交流難題。家長在諮詢中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現在孩子太難管教了,怎麼說都不聽,應該怎麼辦?」通過問題看本質,如果沒有有效的溝通,管教自然難以實施,家庭教育中所有的管教都是通過溝通進行傳遞,如果溝通出現問題,那也就談不上管教了。
  • 母親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的促進和影響探析
    家庭教育是一門既古老又嶄新的學科。從遠古時期有了家庭開始,就有了家庭教育。而母親憑藉在生兒育女方面得天獨厚的獨有優勢以及直接撫養孩子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毋庸置疑的首要作用。因此我想在這個論壇上就母親素質在家庭教育中的促進和影響問題匯報一下自己的一點心得。1, 母親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首要作用。
  • 正面管教是家庭教育標配
    嚴厲管教是這個社會的產物。他們的口號就是競爭這麼激烈,孩子你不努力怎麼行?211 985門檻就是那麼高,你不努力你怎麼行?我們家庭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你不努力怎麼行?所以,焦慮和嚴厲永遠是他們對待孩子的標準方式。在我看來,正面管教最重要的就是它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來看待,而不是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
  • 娃娃該咋養?家庭教育該咋做?真正的專家是你自己
    等見到父母的時候,跟我猜得八九不離十。他們的關聯性挺強的。」王柳說。當然也有例外!也有那種,孩子讓王柳感覺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一看父母,挺好的!遇到這種家庭,她就會很好奇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什麼。2007年左右,能送孩子出國讀書的家庭,家境都不差。他們捨得在孩子身上投入,送他們去參加各種項目,請很貴的私教,但有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上明顯缺失。
  • 14歲男生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糟糕的家庭教育,會要命
    我們的家庭教育怎麼了?14歲男生被母親扇打後跳樓墜亡,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多麼美好的年華,卻毀在了糟糕的家庭教育。記得我的大學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可以討論問題,但是要對事不對人。常記於心。那我們就討論一下這個不幸的事情,對事不對人。在家庭教育上,這位母親做錯了什麼?第一點,對教育的認知錯誤。
  • 孩子屢教不改,我怒了。有兒如此該如何管教?
    但是我感覺這個手機早晚還要再拿出來,因為這個手機不僅是我們父母與孩子的聯繫用的,還有孩子們的老師也會發微信作業等在上面,想全面禁止,怕是難了。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呢?哥哥被打被罵,妹妹又說哥哥害的她連電視也看不成了。真的是越大越不聽話,越大越難管教,打罵後還怕出事,弄的我這個做父親的也不知如何是好了!想想心裡又不得過!真的可以用&34;來形容,但是,孩子卻完全不能理解。
  • 正面管教親子答疑:家中兩個孩子打起來怎麼辦?
    上午,我家兩個寶貝跟著我下樓推小推車一同去取包裹。取完包裹放進推車後,兩寶搶著要推推車。我建議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先推。大寶贏了就先推,推到小區滑梯區時,大寶把推車放旁邊,跑去玩滑梯。這時小寶上前把推車推走了。大寶一看,氣呼呼地衝過來,指甲刮破了小寶的臉。我一看小寶的臉都出血了,嚴厲地批評大寶。
  • 情感引導,正面管教:《做個真父親》
    在現代社會中,大部分父親因為工作而遠離家庭,在家庭教育的時間投入方面遠遠低於孩子的母親及祖輩對這些父母而言,他們想給孩子所謂的「更好的教育」,卻都忽視了對孩子塑造孩子品格更重要的「家庭教育」。實際上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對於孩子更是無可替代的。
  • 三歲孩子如何管教
    初為人母,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成長的過程!如果孩子不聽話,大人的生活也是一團糟。 放學回家,三歲的小開心本來開開心心。這時候媽媽下班回來了,開心先是很熱情的撲向媽媽的懷抱。然後就和媽媽說想吃棒棒糖,媽媽這時候該怎麼說呢?既不想讓孩子吃棒棒糖,又不想讓她鬧情緒!於是媽媽說吃棒棒糖對牙齒不好,咱們吃完飯去外面玩一會好吧?這下小開心不幹了,我不吃飯我就要吃棒棒糖。
  • 你的朋友說:孩子難以管教,送去「學校」
    要想「家和」家庭教育就不得不重視。你身邊是否有過這樣建議你的朋友,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或者說告訴你哪家學校管教孩子特別好,把孩子送去肯定改正,這朋友把她拉入黑名單,不要再來往。最近,在某網站上以前被報導過的的江西某修身學院再度引發討論,這讓我想起《今日說法》曾報導過的「肇東少女弒母案」。
  • 我接手了一個全身是毛病的孩子,該怎麼辦?
    好多家長向老師感嘆:你們一個班五六十人怎麼管理的,我一個孩子也弄得我筋疲力盡。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是有規劃的。老師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即使這樣,面對現在的孩子,學校教育也是一地雞毛。而家庭教育的好多問題,被帶到了學校。於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矛盾層出不窮。老師也要學習,適應新時代兒童教育形勢,父母更需要學習,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為自己的家庭幸福生活努力。
  • 孩子妙語連珠「投訴」媽媽走紅,要做好三點,才能讓家庭管教統一
    寶媽直呼:「我太難了!我太難了!姥爺成了孩子靠山!」之後,這段視頻流傳到了網上,很多的網友看到了女兒可愛的一幕,也是在下面紛紛留言,其中最精彩的一條就是:「投訴到廠家了。」,那麼姥姥姥爺或者爺爺奶奶就可以管你們,所以到了某些時候,這些會察言觀色的孩子們,總是弄得爸媽苦笑不得,不知道對孩子究竟該怎麼辦才好。
  • 孩子的網絡管教
    陽光外語轉發這條微信,主要是分享孩子與網絡的關係,希望我們的學生家長們多一些思考。 ·就連青少年也同意,紙本書還是比電子書好讀,且紙本書提供了單純不會干擾的環境,因平板可以做的事不止閱讀,容易讓人分心。 不光平板,智慧型手機、筆記本或臺式機,都會造成上述問題,而對10-15歲孩子而言,阻止他們接觸網絡,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家長如何適當管理,降低網絡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對此,臺灣《親子天下》雜誌總主筆賓靜蓀有「錦囊記」!
  • 青少年抑鬱成一大『殺手』,家長該如何管教孩子 | 書單
    孩子卻對這樣的管教方式非常不適。在前陣子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節。由陶虹飾演的單親媽媽宋倩與女兒喬英子共同生活。宋倩對於英子的學習和生活都表現出過度的控制欲。為了監督女兒學習,甚至鑿開了一面透明牆便於她看到女兒的動向。
  • 3-12歲家長必看:如何有效管教你的孩子
    看來,兒童教育可謂是社會教育的重中之重,那麼,在熊孩子們形成習慣和塑造性格的3-12歲,作為父母親,該如何實行有效的管教呢?約翰·羅斯蒙德隨後給父母獻上施展權威的7大法寶,通過7大法寶,解決孩子的壞毛病,作者還通過各種案例展示,充分表明這些法寶對孩子問題解決的有效性,最後,作者給了廣大父母育兒方面的7條建議,讓父母改變以往的思維模式,更好地教育孩子。
  • 南京高三學生弒母后冷靜離開,第二天自首,原因竟是母親管教太嚴
    據小區鄰居的消息透露,李炎冰的母親叫做謝蘭(化名),謝蘭是一名老師,來南京玄武區的目的就是陪孩子讀書。謝蘭望子成龍的心情非常迫切,平常對李炎冰的管教非常嚴格,母子兩人經常爭執吵架,父親在江北上班,很少有時間調解母子倆的矛盾,最終引發了慘案。
  • 書評《正面管教魔法書》——32條良好行為養成術
    家長用冷靜的語調告訴孩子不良行為的後果,等結果自然發生之後,給出必要的同情和指引,而不是冷嘲熱風:「我早就說過」,這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話,因為一旦錯誤釀成,社會教育的結果代價太大,家庭是無法承受這樣的沉重打擊。這本書中有實踐指南、技巧指導等,內容具體,實操性很強,適合家庭教育。
  • 17歲高三學生殺害親生母親,是青春叛逆,還是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我們老家有句俗話說得好,小來不折大來不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棵小樹苗在很小的時候就必須把它折成我們喜歡的模樣,不然稍微大一點就掰不動了,一個孩子在5歲到15歲這10年時間裡,如果不加大教育力度,給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過了15歲就非常難管教了,特別是一些男孩子